影視劇何時不再“炒冷飯” ? |
送交者: 雨送黃昏 2009年07月18日01:54:05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
近幾年來,國內的影視劇悄然興起了一股“炒冷飯”的現象,無論是四大名著這樣的經典之作,還是革命題材的“紅色”經典系列,都逃不了被“炒冷飯”的命運。而眼下即將上映的影片《大內密探靈靈狗》,又將當年周星馳的經典喜劇片《大內密探零零發》“熱炒”了一下,還有些甚至直接將同名的電影“炒”成電視劇(如《神話》)。由此,我們不禁要問一句,除了炒冷飯之外,就沒有別的影視劇可拍了嗎?
現狀:“炒冷飯”現象很普遍 有業內人士這樣總結,去年可以算是一個“炒冷飯年”,而今年仍在延續這條路子,從經典劇到偶像劇可以說是“一個都不放過”,似乎要將“炒冷飯”進行到底。 先是有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先後被“炒”。歷時將近一年的“紅樓夢中人”選秀在全國可謂引起軒然大波,領跑了四大名著的“炒冷飯”之風。緊隨其後,新版《三國演義》、新版《西遊記》也相繼進行拍攝,最近的新版《水滸傳》也來湊這個熱鬧。 除四大名著之外,一些名家名作和一些“紅色經典”劇也難逃噩運: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家》《寒夜》,張愛玲的《傾城之戀》,以及《夜幕下的哈爾濱》《敵營十八年》《上海灘》《平原槍聲》。另外,一些都市劇、武俠劇、偶像劇就更顯得肆無忌憚:海岩的《永不瞑目》《玉觀音》,金庸、古龍的武俠系列,瓊瑤的言情小說系列,以及湖南衛視近期自製的偶像劇《醜女無敵》和《流星雨》等。如此眾多的翻拍劇,可謂大大豐富了觀眾的視線。然而面對這些眼花繚亂的影視劇,觀眾又是否認同呢? 觀眾:能被認可的是少數 其實好的影視劇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其作品的優秀。也正因為優秀,要想有所突破,是有一定的難度。因而,“炒冷飯”也大多逃不了一個罵名。儘管如此,仍然不斷有人熱衷於此,把“經典”當“賣點”。有觀眾評價,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對觀眾的審美情趣也造成了間接傷害。 一位網友以張紀中版的《射鵰英雄傳》為例,他說當年翁美玲、黃日華主演的老版《射鵰》深入人心,很多劇情直到現在也不能忘記。但後來拍出的作品,“全然沒有了當年的純真感情,虛構的情節只能讓人感覺很難受”。 不過也有觀眾反映,影視劇也還有些“炒冷飯”的成功之作,此前在央視播出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就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然而,仍有業內人士表示,“咱們有這麼多的題材和資源,多拍幾部原創型的影視劇該多好。” 專家:缺乏原創是主要原因 “從開拍前的宣傳到開拍的後期上映,影視劇的‘炒冷飯’之作一直都可以或多或少吸引一些觀眾的眼球,這可能也是這種現象一直存在的一個原因。”有人這樣總結。 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西北大學廣播電影電視系教授張阿利則認為,其實這一現象的背後,顯示了目前國內的影視劇好劇本匱乏,尤其是原創性的作品缺少的主要原因。他還表示,一些好的影視劇已經成為了經典作品,尤其是紅色經典有特殊的時代環境背景,一般說來是不需要再進行炒冷飯了。而對於“炒冷飯”盛行的現象,張阿利回應“應該適當控制”。真正好的藝術作品,大多都是原創,對胡亂跟風的現象應該有所制止。(記者曾世湘 實習生賈瀟穎)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