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感動天地的故事,卻拍不出《護送錢斯》 |
送交者: 雨送黃昏 2009年09月22日00:07:40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
文章提交者:影色漁樵 今年年初上映的《護送錢斯》(Taking Chance)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麥克•施特博爾上尉自願護送在伊拉克戰爭中殉國的19歲一等兵錢斯 •費爾普斯的遺體回懷俄明州老家。從美國本土的某個空軍基地到錢斯家鄉,這段路程超過3000公里(相當於從烏魯木齊到上海),一路上由軍用飛機、民航客機改換到汽車,一路上遇到各色人等,被護送的士兵遺體受到榮耀的禮遇。 即使在美國,海灣戰爭至今仍受到各種質疑,抗議遊行也時有所見。可是一旦涉及在異國他鄉捐軀的軍人,無論是哪個黨派的支持者都肅然起敬。這當然體現了一種敬畏生命的價值觀。上尉在電影結尾說,“我並不認識生前的錢斯,但是現在,我懷念他……” 在電影的敘述過程中,不斷閃現這樣的鏡頭:一群不同膚色的女護士清洗着士兵的遺體:肉體的血跡,指縫的污垢……我們始終沒看見錢斯的臉,可是已經熟悉他年輕的手:那是一隻白人的手的特寫,血跡、污垢擦乾淨以後,一個黑人女護士的雙手輕輕覆蓋它一會兒,像母親親吻一個嬰兒的臉蛋,又像上帝撫慰一個遠行者的靈魂…… 錢斯的遺體裝在覆蓋星條旗的棺材裡。它從軍用飛機移送到庫房,第二天又被運上民航班機行李艙。身着整齊軍服的上尉,面對錢斯的棺材緩緩舉手行禮。機場搬運工都是些五大三粗的黑人、墨西哥人,顯得玩世不恭,可是運送棺材時,一個個畢恭畢敬、肅立不語。 上尉被安排坐在民航班機頭等艙。他剛坐下,一個空姐走過來,送給他一枚精緻的金屬十字架,然後微笑頷首走開。在另一趟航班上,上尉身邊的座位上是個很時髦的美女,她輕佻地給朋友發信息:“俺身邊坐了個性感大兵……”上尉偶然瞥了一眼,那女孩很不好意思,上尉淡淡一笑。 飛機降落、滑行到停機坪。機長在廣播裡說:“我想請求大家稍坐片刻。在這次航班上,我榮幸護送一位倒下的海軍陸戰隊隊員的遺體,我將耽誤大家片刻,等待護送人員先行。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請將你的家人放在心上。”旅客走下舷梯,只見上尉走近移送下來的錢斯棺材,莊嚴地舉手行禮。那一刻,所有旅客都行注目禮,人群中,那時髦女孩眼含熱淚。 最後一段旅程,錢斯的靈柩被裝進一輛中巴。上尉開着小車尾隨護衛。在美國鄉間蜿蜒起伏的道路上,他們遇到很牛氣的大貨車、還有各種款式的汽車。當司機們發現這輛車上運送的軍人的靈柩,都自然地放慢行駛速度,最後不約而同地列隊慢行,所有汽車都在大白天打開大燈致敬…… 錢斯的靈柩終於平安地、有尊嚴地回到故鄉。他家鄉的人都出來肅立路旁,仿佛迎接一位凱旋的英雄。莊嚴肅穆的儀式,標準的軍禮……面對錢斯的父母(已經離異),上尉語氣凝重地說:“一路上,錢斯受到的對待是尊嚴的、備受尊崇、光榮的……” 在安葬儀式舉行前,上尉真誠地告訴大家:“我想讓你們知道,你們今天不是獨自哀悼!全美國,從佛吉尼亞到特拉華,賓州,明尼蘇達,蒙大拿,懷俄明,人們都掛念着你們,為你們祈禱。你們要知道,錢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細節,還是細節。我不能不為這部樸素的、注重細節的電影所感動,雖然我已經不輕易流淚了。對每個個體生命的尊重與敬畏,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只有冷血的人,才會高喊抽象的口號,卻蔑視具體的生命以及與之相關的權利、尊嚴。 中國從來不缺乏人生的苦難、各種人為和自然的災害。中國從來不缺乏感動天地的故事,卻拍不出《護送錢斯》。中國前幾年出現過一個比《護送錢斯》更牛的故事:一個農民工在外地身亡,兩個老鄉赤手空拳將他的遺體送回家鄉。如此重情重義的感人故事,最後拍出由“搞笑小品王”趙本山主演的電影,可見這些人對生命的態度!據說現在優秀的電影、電影人已經多得不好評獎了,於是今年出現了“雙黃蛋”、“十黃蛋”的奇蹟…… 中國不缺乏感動天地的故事,卻拍不出好電影。 這是怎麼了?我不明白。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