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影視娛樂 > 帖子
《拆彈部隊》戰爭迷牆愈壘愈高
送交者: 雨送黃昏 2010年02月25日03:17:17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文■羅南

    刻畫反戰情緒的電影,眾多電影大師都曾嘗試過,並都獲得了較大成就。今年凱瑟琳·畢格羅略帶紀錄片式兇猛風格的《拆彈部隊》席捲了各類國際性影評人大獎,直擊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本片製作成本低廉,演員演技不溫不火,但取景卻非常出色,大膽選取了約旦首都安曼,這個離恐怖分子很近的危險地帶,為電影籠罩了一股神秘氛圍。戰爭被稱作迷牆,正義與邪惡或許只剩爭論。戰爭題材的佳作,往往忽略其中,而將戰爭的迷惑融合於演員的心理中,讓觀眾來自己來體會戰爭所蘊藏的真實內涵。

    本片與眾多成功反戰電影稍有區別的是,導演選擇的敘事角度特別小,僅限於三人一組的拆彈小隊,往往以小見真章的方式,特別耐人尋味。《拆彈部隊》裡三位主角,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想法,每個人的性情又大相徑庭,倒也是映襯了現今美國青年的一種大眾特徵:冷靜、傲慢、正義、大膽。當然凱瑟琳·畢格羅不會唱高調,刻意抒發歌頌情懷,來討好白宮的鷹爪們,而是隱隱渲染了美國青年的價值觀。拆彈靈魂詹姆斯像極了《現代啟示錄》裡的上尉威拉德,被戰爭扭曲心理,被正常生活所完完全全拋棄。這是一種悲哀嗎?或許只有我們暗暗去體會。他拆彈技術嫻熟、經驗豐富,但缺乏團隊精神,忽略隊友的支持配合,經常陷於被動的局面。難道這是美軍始終無法結束戰爭的原因?這也只有我們觀眾自己去思量。本片的最成功之處就是不把事情給挑明了,猶抱琵琶半遮面大大拓寬了遐想空間。

    與其研究電影主題不如欣賞紀錄片式的快節奏。說實話《拆彈部隊》畫面沒有絲毫美感,沒有戰爭場面的廣角壯美鏡頭,也沒有衝鋒陷陣的利落剪接組合,有的只是左右晃動的顆粒感覺,而我倒是覺得太真實、太直擊人心了。攝影師巴里·埃克勞德曾執導過《93航班》,類似類型的拍攝方式已經駕輕就熟,只不過本片更為大膽細緻,深度刻畫了人物的行為舉止。緊迫感也是抓住人心的重點,導演屢次用倒計時的形式來描繪時間的推移,不但讓觀眾明了戰局的進程情況,也為主角們的心理微變埋下了伏筆,畢竟快到撤退的日子,大家都不願意掛彩回家。關於拆彈場面的拍攝,導演煞費苦心,既要脫離英雄式的局面,又要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徵,這下攝影師舒展拳腳,動態的手提攝影機的架勢出色地完成這項工作,不但真實可信而且性格十足。

    對於凱瑟琳·畢格羅對於伊拉克戰爭的態度,我只能理解為反對戰爭、擁抱和平。而關於她深層次的世界觀理念,無從知曉,也無法研究。只知她拿着《拆彈部隊》不去競爭去年的奧斯卡,而是把矛頭對準了卡梅隆。孰優孰劣?我倒是中意獨具慧眼、流光溢彩的《阿凡達》。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鄉村沉淪 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