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劇團:Night Watching |
送交者: 幸福劇團 2010年07月31日16:23:31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
這部電影是根據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真實油畫《夜巡》(Night Wating) 為題材和取相同名字來拍攝的電影。 我很喜歡倫勃蘭的油畫,感覺要想表現好他油畫中獨特的用光,是個很大的難題。
前兩天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劇團家的領導就告誡說:Peter Greenaway 的電影總是奇異,先不要報幻想哦。
果然,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自傳體形式,或者是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電影的場景採用了戲劇舞台,只不過這個舞台更大,本來這幅油畫就是倫勃蘭藝術成就最高的一幅油畫,但同時也是他人生重大轉折的時刻,說白了就是變窮和引起荷蘭阿姆斯特丹社會和公眾開始拋棄他的轉折時期,自然裡面的故事,人物充滿了戲劇化,場景和眾多的人物也變化得匆忙。
格林納維採用舞臺燈光和布景的效果來拍攝這部電影,從而也巧妙的展現了倫勃蘭很多的油畫場景,這個做法很聰明。
但是,劇團認為戲劇的效果關鍵在於臨場的效果,也就是觀眾在場的一種身臨其境的交流效果,光靠戲劇場景來拍攝出電影,看久了有點受不了。
不過,波德萊爾就戲劇也說:“我一直發現有一種東西是更美的,那就是燈,一種發亮的,水晶的,複雜的,轉動的和對稱的東西”。剛好這些對倫勃蘭的畫再適合不過了。
格林納維早期受到著名電影導演伯格曼的影響而從事電影,他又從事藝術工作。
油畫夜巡和它的介紹
夜巡 370×444厘米 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荷蘭】倫勃朗 倫勃朗·范·蘭,是繼肖像畫家哈爾斯之後,最傑出的現實主義大師之一。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達·芬奇說:一個畫家僅僅能畫肖像,還不能稱之為巨匠。倫勃朗不僅善於畫肖像,還畫了不少歷史畫和風俗畫,且是一位難得的風景畫大師,在銅版畫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倫勃朗的藝術,正處在荷蘭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欣欣向榮的年代,文化藝術得以發展的基礎是民族解放後的自由思想,以及由民主革命培養起來的對生活的熱情。 倫勃朗(1606.7—1669.10)是萊頓一家磨坊主的兒子,父親讓他上大學,想使他成為法律家。由於天性愛好繪畫,倫勃朗只上了六個月大學就休學了。他先從鹿特丹的一位畫家學藝,十七歲時去阿姆斯特丹,進了一位崇尚意大利畫風的、很有名聲的同鄉畫家拉斯特曼的畫室。功成名就之後,倫勃朗的第一批作品是畫他父、兄、母、姐的肖像,其中以他的一幅戴金盔的兄長肖像最出色,顯示出了畫家新的探索成果:用光的明暗強烈對比手法,突出形象的主要部分,造成心理刻畫的效果。這種畫法使主題鮮明,尤其受光部分的質感極為強烈,畫面的其餘部分則很暗,歐洲的美術史家稱之是“紫金色的黑暗”。不久,他的巨幅《杜普教授的解剖課》(1632年作)的集體肖像畫,又確立了他的藝術聲譽。這種帶風俗性的集體肖像畫,是時代的需要。在照相術未問世以前,資產階級同業公會都喜歡懸掛這種畫。 可是,在17世紀40年代,他畫的一幅《夜巡》(1642年),竟引起了一場對他極為不利的訴訟,給藝術家帶來了悲慘的晚年。油畫《夜巡》的事件經過是這樣的:1642年,阿姆斯特丹射擊手公會(荷蘭市區一種保安武裝,受商行僱傭,他們自己組成一個職業公會)請倫勃朗繪製一幅巡警生活的群像畫,準備張掛在射擊手同業公會的房間裡。題目原來並不叫《夜巡》,倫勃朗在畫上把這批射擊手巡警處理成以班寧·柯克為中心,整個射擊手連在白天要去執行一項緊急任務出發前的情景。畫面塗上的一層亮油由於年久而呈現黃褐色,才被誤認為是“夜景”,(在本世紀40年代,洗掉亮油後,才發現是白天的光線)。畫家沒有按照訂貨者的要求,細緻地畫出每一個人的肖像,而是有節奏地處理這些巡警們,使畫面成為一幕富有戲劇性的整體:右側擊鼓者的神氣,左邊挑着旗幟的巡警形象,班寧·柯克正在與他的少尉威廉·凡·雷倫勃克談着話;其餘人物都被安排在中景和後景。有的在擦槍筒,有的在舉長槍,大有當年荷蘭人民進行解放鬥爭的那種陣勢。可是由於明暗變化強烈,有的人就被處在暗影中。這樣一幅富有戰鬥性的構圖,由於每個人的形象的清楚程度不同,便引起了軒然大波。巡警們因為出同樣的錢不能在畫上有同等的地位向畫家提出抗議。畫幅遭訂貨者的拒絕。為了索回畫金,公會把此事訴諸法庭,並對畫家進行大肆攻擊;加上倫勃朗曾以他的妻子莎士基亞的裸體為模特兒畫過一些宗教題材的歷史畫,而遭到維護舊道德的人們的非議。倫勃朗很快蒙受事業上的嚴重挫折,從此,訂畫者疏遠了他。 不久畫家妻子莎士基亞去世,雖經雙重打擊,畫家沒有動搖自己的創作道路,他遺世獨立,不去迎合當時資產階級的胃口。油畫《夜巡》無論從藝術性或思想性上看,都是無可指責的。倫勃朗堅持不修改,是堅持他的藝術信念和為人民所敬仰的現實主義藝術原則。可惜,在17世紀40年代,荷蘭的資產階級已失去了革命時期的進步性,他們只能欣賞膚淺、庸俗的東西,他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反映出意志的沒落與情操的低下。倫勃朗對他們大聲吼叫:崇高麼?你們不是都戴着寬檐的高頂帽嗎?!他真有點後悔把他們畫得過分理想了。 此畫於1915年從射手總部移到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時,因牆面不夠高(全畫為370×444厘米),又被兩個門口的距離所限,竟被當事人割去了四沿不少面積,特別是左邊被切掉兩個多人。從現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的一幅由龍敦所繪的臨摹本看,此畫原來的構圖的寬深度比現在的還要充分得多。這是一幅在人物群像上經過深思熟慮、充分體現荷蘭革命時期的射手們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傑作,可以作為一幅歷史畫來欣賞的。此畫現藏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來自網絡) (劇團註:如果放大油畫來看,倫勃蘭還巧妙的畫進了自己的一隻眼睛。)
電影片斷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KeJ5bbgPyE&feature=related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9: | 驚爆“女兒國”國王為“唐僧”痴迷20年 | |
2009: | 介紹美國浪漫愛情喜劇片《亞當》(Adam) | |
2008: | 定理:美女夢尋《恐高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