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紅有些冤,說新版不如老版,怎麼說也有些過。受制於當時的條件,老版的舞台腔戲曲味過重,攝影燈光服裝道具場景包括表演都不夠專業,雖然有幾個演員不錯,如王熙鳳,加上略帶誇張的表演比較容易調動大多數觀眾的情緒——這跟越劇《紅樓夢》受到廣泛歡迎是同一原理,不過老版《紅樓夢》之所以深入人心,主要還是因為原著厚實的文學基礎,當時的背景下,只要拍得不太離譜,都會給觀眾的記憶留下深刻烙印。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有點象貧困年代的一道翡翠白玉湯,那種刻骨銘心的“主觀美味”,會在人們的記憶屏幕上無限放大,以至於造成觀眾對《紅樓夢》影視模式尤其是演員形象先入為主的成見。至於80後90後對新版的苛評,還有着更複雜的原因,有些可能是受父母和輿論的影響,有些是他們打小受到的藝術培訓與李少紅式的藝術趣味對不上號,有些是想當然,有些則純粹是起鬨。再說李少紅在觀眾心理的揣摩上確實做得很不到位,比如第一集對製造觀眾第一印象十分關鍵,但是現在的處理給人感覺有些亂,匆匆忙忙的交代,畫面的古典與手法的現代這個貫穿整劇的風格衝突在這集中表現得尤其強烈,先不說這種風格好不好,起碼觀眾會很不適應,特別是幾張熟面孔破壞了觀眾進戲,何況劉威等人的表演也不是很到位,所以這個鳳頭應該算失敗,觀眾一旦帶上牴觸的心理,後面要想留好印象就難了,偏偏接下來又是一聯串超出他們接受範圍的“怪味”,讓人要多彆扭就多彆扭,觀眾此時已顧不上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了,開罵是唯一選擇。
實際上如果開罵之前認真地將兩個版本嚴格比較一下後會發現情況並不象想象得那樣。撇開整體,僅僅挑選新版《紅樓夢》(尤其後半部分)的個別章節、片段,客觀地而非帶有成見地,應該可以打很高分數。雖然藝術這東西無法強求一律,不同層次的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模式,但一些基本的藝術手法還是可以具體比較的,比如攝影,個人以為新版《紅樓夢》最成功的當屬攝影,可打九十分以上:光影、色調、構圖、內部蒙太齊,加上布景、服裝本身的美感,新版在畫面質量上要比老版高出一大截,相形之下,老版的土氣顯而易見。(不過那不能怪王扶林,那是需要用錢堆的,當年根本沒那條件。)
當然一部電視劇更重要的除劇本外主要是演員、表演,在演員方面,新版的可取之處主要是寶黛釵等主要演員的年齡更接近原著,形象和表演總得還過得去,比起老版的略帶舞台腔,新版的表演基本是生活化的(有些走步和身段也有些戲曲化,再自然些更好),遺憾的是在古典味和貴族氣方面,導演和演員的把握都很不夠。如賈母的表演,缺乏禮教社會中掌管一個大家族的一位老年貴婦應有的持重,這方面王夫人雖然做得不錯,可惜形象偏老(其實“五十多歲”這一檔完全可以在外形上年輕許多,而且演員不難找);王熙鳳突出了她的辣,但在表現心機上,缺少眼神的細膩、內收;小寶玉呆氣有餘,靈氣尚可,缺少的是“仙氣”;黛玉古典味尚可,但靈氣不夠、“仙氣”也缺,考慮到她體弱多病的先天體質,還可以清秀些。所謂仙氣是指一種叛逆禮教世俗常理的佛道神仙意識,這是曹雪芹這本《紅樓夢》的一大基調,而這種基調不僅體現在太虛幻境、通靈寶玉等非現實情節的設計,還體現在寶黛兩大主角的“出身”本非凡人以及猶如不食人間煙火般的言行舉止、寶玉早有出家的“慧根”、黛玉則始終“視死如歸”。雖然這樣的小演員很難找,但跟顧問、導演們的忽視可能也有關係。比如黛玉獨自落淚時目光應更茫然、而不僅是傷心。小寶釵的氣質不錯,是所有小演員中最有古典味的,要說有缺憾那就是偏瘦,跟大家想象中的寶釵有距離。晴雯現代味太重。薛蟠象個街頭混混。賈珍象個黑社會小頭目。妙玉本應仙氣更重,現在基本沒有。襲人的“形象年齡”與小寶玉反差太大。平兒、二尤尚可。
最大的遺憾還是新版在有了一個很不錯的畫面語言基礎之後,做了很多畫蛇添足式的再創作。創新是好的,但是一定要根據內容和總體氣氛的需要,外在的一些新奇包裝弄得不好會弄巧成拙。新版紅樓在創新上有成功的地方,如崑曲元素的運用,但更多是與原著基調不符的一種“現代小資情調”。當然電視劇不是導演一個人的事,還涉及許多外在的條件,象資金、各部門配合、審查、贊助商要求等等都會對導演產生掣肘,但最關鍵的還在導演的綜合素養和掌控能力。現在的這種缺憾恐怕不是通過批評討論可以短時間內彌補的,這是整整幾代人與曹雪芹之間的文化落差,幾乎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歷史宿命。這麼說吧,別說搜遍大陸,即便全球招標,估計也找不到一位可以完全進入曹雪芹靈魂的當代導演。那是一種幾乎絕跡了的藝術古法,五四之後,這種主要源自道家哲學的東方式審美便死了。我們不僅無法理解這種藝術觀的玄妙,甚至還非常不屑,當那些搔首弄姿或粗製濫造的“文學藝術”大行其道的時候,真正的曹雪芹式的“高雅”就只能出家遠遊了。
中國古代的藝術以“氣韻生動”和“平淡天真”為最高境界。所謂氣韻生動,首先是指一種藝術品達到氣息充盈後的狀態,語言靈動得體,不僵硬不造作,有高超的技巧而無技巧痕跡,宛如天成;其次是要有“韻致”、“韻味”,“韻”從何來?細節的完美。好比同樣一雙眼睛為什麼有的可以攝魂有的讓人憋氣,關鍵在細微處的“處理”。(新版紅樓在許多重要的細節尤其演員形象氣質上都不夠“精緻”,有些甚至是敗筆。)而天真是指天然真趣,平淡並非真的是一種原始狀態的無味,而是如蘇東坡說的是一種“絢爛之極”後的高位回歸,是一種將美竭力掩蓋後的假象,是一種藝術清高。讀《紅樓夢》你有時會有一種要打哈欠的感覺,很多地方讓人感覺怎麼這麼瑣碎這麼散漫,然而只有當你回過神來再仔細品味時,才發現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他要營造一種逼真的生活、歷史場景。然而五四後隨着文學藝術被政治化、功能單一化,只可遠觀無法近玩的粗糙藝術大行其道,今天的商業化大潮更加劇了各類快餐藝術的勃興,人們更喜歡的是哈里波特式的天馬行空,是好萊塢大片、吼叫式歌唱等無需過腦的聲光刺激,以想象奇特、形式新穎為藝術最高境界(如春晚、奧運開幕式、阿凡達一類)。新版紅樓不自覺地受到了這股潮流的裹挾,原本是想還原一個真實的曹雪芹,結果卻讓曹雪芹五味雜陳。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讓曹雪芹復活,然後請他本人來導這部電視劇:他會怎麼處理?首先,我想,他肯定不喜歡那些誇張的技巧,比如那些音樂不象音樂念白不象念白的效果聲,曹雪芹他們是不喜歡這種游離於總體氣氛的創新的,與大觀園榮國府相符的是一種東方式古典氣氛,或者說是農耕年代那種慢節奏、昏沉沉卻虛無感濃厚的農業氛圍,如果不用音樂而全部採用效果,他或許會用那些隱隱約約的崑腔、笛、簫、琴等(大觀園裡有的是這樣的聲源)、各種天籟之聲如蟲鳴鳥語、流水風雨……還有環境應該有的各種人聲嘈雜,把這些東西配入畫面,就會使時代氣氛更有立體感,且與畫面場景相符。再如那些快放畫面,用在其它電視劇里也許可以,用在《紅樓夢》總顯輕佻。曹雪芹們顯然是不喜歡這套前衛修詞的。
曹雪芹在開拍之前半年內一定會讓小演員們每天讀幾頁古詩、學寫一兩首,書法一天兩練,彈彈古琴、下下圍棋、品品名茶、摸摸古董,絕不允許上網、看碟片、聽流行音樂,成為與世隔絕一族,儘可能體會古人心境,這比一面請專家上課一面讓他們生活在浮燥嘈雜中有效。
寶玉出於表演考慮可以用一大一小,但大小寶釵多此一舉,何況與林黛玉們從頭至尾一人的情況反差太大,看了實在彆扭,那些觀眾熟悉的老面孔一律棄用(事實上他們的表演也一般)。旁白的處理雖然不是一定不可以,但總是等而下之的苯手法,相信曹雪芹會考慮到電視特點,對劇情交代作適當改變,總體上脈絡清楚就行了。電視劇和小說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要想完全重合既無可能也沒必要,事實上新版紅樓也並沒有做到一筆不拉地忠實於原著,既然如此,有些不損害劇情的過程敘述就不一定要象讀小說一樣非得詳細交代,事實上觀眾也根本記不住,旁白即使要用也一定儘量少而精。以上問題解決之後,再把整片節奏處理得慢一點,演員表演再自然隨意些,如果有可能,道具布景有些地方可以做做舊。
《紅樓夢》是看似“滿紙荒唐言”,很多地方似乎很寫意甚至有些浪漫和魔幻,總的基調其實還是“一把心酸淚”,是一種“沉重的空靈”或“撕心裂肺的虛無”,任何小機智的噱頭、技巧都是與它不相配的。張揚、外露,更是拍《紅樓夢》的大忌。含蓄、內斂、空靈、悠閒、凝重……只有牢牢把握這些基調,才庶幾能靠近曹雪芹。當然,這樣一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叫看不懂,但是名著有一天然優勢,一般觀眾會想盡辦法去搞懂它,所以不用擔心票房。
如果新版只是為了商業,那麼以上要求全屬多餘(事實上就商業而言它已經成功了),曹雪芹或許會學金庸用一元人民幣出賣版權後隨你們玩去,問題是李少紅們確實是想傳達原著的原貌,是想搞成經典,這就必須尊重曹雪芹的原意,儘可能地把握准作者的意圖,包括宗旨、基調、細節。或者說,要竭力想象假如讓曹雪芹自己來導這部片子,他會怎麼幹。當然看人挑擔不吃力,何況長篇電視劇難免會有很多顧此失彼的地方,要想出一套讓曹雪芹都滿意的電視版《紅樓夢》,即便請曹雪芹親自出山,只怕也不一定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