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黃金時代——《午夜巴黎》能否贏金球? |
送交者: 高伐林 2012年01月15日15:56:25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
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懷舊,不由自主地將今天和過去經歷的某個年代、或者並沒有經歷過、只是想象的某個年代進行比較。影片男主角吉爾在三個世紀“穿越”一番後恍然大悟:“懷舊”無止境,一味懷舊也沒出息,自己所處的年代不是同樣獨具價值?應該把握當下,抓緊今天
◆高伐林 今天晚上是金球獎頒獎典禮。可惜,主要獎項的入圍影片,我基本上都沒有看過。看來從現在到2月26日奧斯卡獎頒獎典禮的這一個多月,我得加油。 說是“基本上”,是因為入圍影片中,我還是看過一部:由伍迪·艾倫(Woody Allen)導演、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主演的《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這部影片入圍金球獎四個獎項:最佳劇本,最佳導演,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午夜巴黎》電影海報。畫面中的天空人們會覺得很熟悉吧!
電影講述男主角吉爾(Gil,由歐文·威爾森飾演,我恰恰對此人所出演的片子都不欣賞)在巴黎的奇特經歷。他與未婚妻在巴黎度假、購物,邂逅未婚妻的一對朋友。因為寫作遭遇瓶頸,男主角不太合群,獨自在巴黎街頭散步。午夜鐘響,一輛二十年代的車開過來,不由分說將他帶到一個聚會中。他才發現自己來到了十分嚮往的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遇到了很多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名作家、藝術家。第二天午夜,吉爾就帶着手稿去求教,還邂逅一位法國美女。他每天午夜都回到二十年代,漸漸與法國女孩熟悉,他覺得二十年代真是自己嚮往的黃金時代,但法國女孩卻嚮往更早的十九世紀末,覺得那才是黃金時代。一輛馬車將吉爾與女孩送到了十九世紀末的巴黎,兩人遇見了更多的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作家、藝術家。沒想到,這些藝術家們並不喜歡自己生活的年代,卻對文藝復興時期充滿憧憬。吉爾最終決定還是回到二十一世紀,但法國女孩不同意他的想法,留了下來…… 伍迪·艾倫的這部影片,實際上是在中國被稱作的“穿越片”,穿越2010年、1920年和1890年。穿越得如此“文化”,不妨名之為“文化穿越電影”。或許這表達了伍迪·艾倫的一種文化理想,或者是滿足他對眾多歷史文化名戲諷的樂趣? 以我的小人之心,伍迪·艾倫玩的是雙重“名人效應”,第一是邀來一幫榮獲奧斯卡影帝、影后的明星,像Marion Cotillard、Rachel McAdams、Owen Wilson……甚至將法國當今第一夫人Carla Bruni,也邀來在電影中露一臉,飾演一位博物館的導遊。主人公吉爾問她:“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在愛情這方面你們法國人比較前衛。我想知道……有沒有可能同時愛上兩個人?”美女導遊回答:“完全有這可能,兩個人你都愛,但是要用不同的方式,愛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 第二重“名人效應”呢,就是通過男主角的奇特經歷,將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大批著名的作家、詩人、畫家、藝術家等等都邀來,不是一兩個,也不是三五名,而是好幾十位! 此片究竟出現了那些歷史文化名人?我們中國觀眾可能會熟知其中的許多名字。網上有文章介紹得很詳細,簡化改寫如下: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Scott Fitzgerald),美國20年代著名作家,最有名的作品是《了不起的蓋茨比》,塞林格在《麥田裡的守望者》中借主人公之口反覆提到那本書; 他的妻子賽爾妲·菲茨傑拉德(Zelda Fitzgerald),富家女,有天賦的芭蕾舞者和作家,因生活浮華和情緒多變而著稱,菲茨傑拉德的作品中曾多次照抄妻子的書信和日記段落,有女權主義者認為菲茨傑拉德毀掉了一位才華遠勝過他本人的女子。賽爾妲40年代起被診斷為精神失常,後在精神病院的火災中喪生,與丈夫合葬。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本與菲茨傑拉德是很好的朋友,後來兩人互相看不順眼,他曾評論:菲茨傑拉德被女人毀掉了。 科爾·波特(Cole Porter),美國人,天才的百老匯音樂家,一戰期間移居巴黎。本片插曲“Let's Do It”,出自他為1928年的音樂劇《巴黎》所作的配樂。 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生於美國、移居法國的黑人演員和舞蹈家,被稱為“黑珍珠”。 格特魯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美國女作家、詩人、藝術收藏家,一生絕大部分時光在巴黎度過。經常舉辦藝術沙龍,與畢加索、馬蒂斯等人來往密切,收藏和支持他們的創作。海明威和菲茨傑拉德也是她家常客,海明威曾說自己沒錢時常去斯泰因家裡蹭飯。她在電影中也是一副“文藝教母”氣派。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美術大師。 杜娜·巴恩斯(Djuna Barnes),美國女作家,作品多以女同性戀生活為主題。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 路易斯·布努埃爾(Luis Bunuel),西班牙國寶級電影人,達利的好友,20年代僑居巴黎。 曼雷(Man Ray),美國達達和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攝影家,一生有44年在法國度過,以巴黎為創作基地。 T·S·艾略特 (T. S. Eliot),生於美國的英國詩人。 影片主人公繼續朝往昔穿越後,影片中出現1890年代的老傢伙們: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法國後印象派畫家。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塑家。 亨利·德·圖盧茲·勞特雷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法國貴族,後印象派畫家,海報和版畫藝術家。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法國野獸派畫家。 …… 這部影片會從側面勾起觀眾們的好奇心,我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看了影片之後就去查閱資料,了解這些名人——這也是伍迪·艾倫這部片子的一個貢獻吧。 電影的主題,主要就是破除“懷舊”迷思。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懷舊,不由自主地將今天和過去經歷的某個年代、或者並沒有經歷過、只是想象的某個年代進行比較。伍迪·艾倫讓男主角吉爾經過一番“穿越”後恍然大悟:“懷舊”是無止境的,一味懷舊也是沒出息的:如果任何一個年代都值得“懷舊”,那麼自己所處的年代不是同樣獨具價值麼?正確的人生態度,就是直面現實,活在當下,而不是一味地逃避。這個主題,是把普希金的名句“那過去的就會變成親切的回憶”加八十年代中國大學生的口號“從現在做起”,算不上深刻,也算不上新鮮。 不過,影片還是贏得許多人稱許,甚至有觀眾說這是2011年“最打動我的影片”。我想,除了探討每個人心目中的理想年代,以及由人們在生活選擇上的差異引發的思索之外,就是伍迪·艾倫特意提供的看點了:在巴黎背景的濃郁浪漫氣息中,將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這些歷史文化名人集中到一起直接推動劇情,加上伍迪·艾倫摻進對他們的戲諷當作佐料,便煲出了一鍋散發異香的文化濃湯。 關於這個黃金時代何處尋的問題,我曾寫過一篇《 如果能選擇,你願不願生活在當代?》的博客文章,與本片所表達的主題,有所聯繫。我這麼寫道: 人願意活在什麼時代,當然是有自己的考慮的,“什麼藤結什麼瓜,什麼階級說什麼話”,我們不能要求大家都熱愛在各方面指標都最高的朝代,而只能根據個人的身份、職業、興趣愛好來決定取捨。 誰都知道,人不能離開自己的時代,但是軀體不能離開,心靈嚮往也不行嗎?我們姑且設想這麼一種奇蹟吧:十二億中國人,突然有了這樣的能力,能夠自己選擇中國古往今來的任何年代——咱們先把外國排除在外,以免沾上“愛不愛國”之類的感情化命題——他們會作何種選擇? 我們不妨想得更為具體、也更為好玩一點。一般人聽到這樣可能性,在最初的茫然失措之後,一定會非常後悔過去對歷史太不當回事——高考反正不考這一科目,就將之束之高閣,現在竟不知道哪個年代最適合自己了!於是,歷史教授、學者頓時身價百倍,炙手可熱,到處開講座、作諮詢、設專欄、上電視…… 肯定會有人選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他們會懷念共和國初創時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社會風氣好,人們精神面貌蓬勃向上……人畢竟是嚮往相對來說單純健康的人際關係的。 但這個年代會使更多的人一聽就直打哆嗦:鎮反,肅反,三反,五反,反右,反右傾,三面紅旗、大躍進……那些在這個年代被殺關管的人和家屬,絕對不會期望再來一遍“奮鬥是幸福”的經歷。我可以斷言,他們甚至也不會願意生活在七十年代後期,平反昭雪之後的年代——他們根本就不願意活在共產黨治下了。對他們而言,或許還是本世紀三十、四十年代,是他們心目中的黃金時代。 其他人就會選擇得非常分散了。由於多數人的歷史知識相當有限,肯定那些歷史上特別有名的富強朝代、年代,什麼漢代“文景之治”,唐朝“貞觀之治”,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間……願意移民前往的百分比最高。對歷史有點了解的,考慮到去那些富強年代的人太多,成億成億地去,人口壓力大增,就業不易,福利降低,或許更願意避開大撥,鑽點冷門:崇尚精神自由的,或許就到了諸子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愛好英雄氣概又懷才不遇的,就選擇了三國群雄並起逐鹿中原;艷羨墨人騷客詩酒唱和的,就去南宋、南唐…… 藏人或許去了公元七世紀的吐蕃,蒙人或許去了成吉思汗或者忽必烈時代。 有人看中的不是時代本身,而是那個時代有誰: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著名美女,身邊一定會增添很多渴慕者,能不能得到青睞親炙,就全憑個人本事和運氣了。 也有一些更為個人化的選擇。像李方看中“堂堂正正”而選擇宋襄公時代,就很是鳳毛麟角;還有人會為某種後來絕跡的酒,為某種失傳的音樂,為某種帶有異域風情的服飾和香料,為某種殯葬的風俗…… 有幾個時代是肯定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的:防民之口猶如防川,老百姓只能“道路以目”的周厲王時代,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中原軍閥混戰時,“文革”算不算中國最黑暗的時期,我現在尚不敢這麼斷言,但我敢說,無疑是中國最荒誕的時期。但這樣的年代也會有人選擇去的,其中有的人懷念的是掌權威風八面的快感,有的人是將之作為中國社會思潮轉折點,研究嶄新思想如何從專制的桎梏中掙脫;或者研究人性在非人的環境中能夠有何種強度和韌性,會遭到怎樣的扭曲和變異…… “這山望着那山高”的現象肯定是大量存在的。人生活在某個年代,對某個年代的弊病體會得最深切,於是便要逃離,去尋找更好的機遇。但是沒有哪個年代是完美無缺的天堂,就算逃到自己最羨慕的年代,去了就能發現那兒也有許多不如意處。移民到別的朝代呆了一段再返回的大概也不乏其人——只要我們為這種“年代選擇遊戲”,設定一條規則:“來去自由”。
相關文章: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誰會得金球獎? | |
2010: | 奧巴馬“被代言”成避孕套招牌形象 | |
2010: | 陳冠希復出大秀名貴手錶 遭台下觀眾潑 | |
2009: | 妖嬈迷離,冷寂入骨-十年莫文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