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的4根软肋 |
送交者: 凤鸣 2008年07月12日20:24:56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
外语好、学历高、国际化视野……这些华丽的光环包围着海归,往往让人们忘记了他们其实也只是普通就业人群中的一员,他们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有着难以痊愈的硬伤。如果你是海归,不妨对比看看,是不是下面的软肋阻挡了你迈向成功的步伐。 海归≠外语好 近年用人单位发现,许多海归的外语水平很差,尤其是口语。外语本来应该是海归的竞争优势,却显现不出来。这究竟为什么? 原因有二: 第一,“扎堆”。很多人认为,国外语言环境有了,外语肯定没问题。但目前实际的状况是,随着中国对留学的开放,很多热门的国家与学校已经有大批中国人留学了。说中文的华人“扎堆”,怎能练好外语? 第二,留学时间太短。这种情况在英国海归硕士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英国硕士学制一年,中国本科毕业生刚刚摸到点儿门道,也就差不多该准备毕业论文了。短时间的留学经历,节省了投入,却不能真正练好外语。 海归≠“全球视野” 国际化人才应当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胸怀,具有跟国际对接、交流、沟通的能力,具有适应在国外生存和发展,即跨文化的生存能力。海外留过学,会讲外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国际化人才。 许多海归尽管曾经身在海外,但由于他所从事的工作和他所接触的领域比较单一,就导致他的视野并不宽阔。比如,他在一个地方搞开发,在那儿一做就是十年,一直都是工程师,平常接触的人也相对有限,他的视野就不可能非常开阔,甚至还会非常有限。所以,海归视野有限,是不得不面对的硬伤。 本土文化不适应 当一个人在异国不同的文化环境里生活了一段时间,适应了异国文化后,再回到祖国,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症状。这种海归常见病叫做“重返本土文化休克”。 海归在留学日子里往往受到国外的思维方式影响。新的想法不彻底,旧的生活已脱节,让本应中西合璧的海归变成了不洋不土的夹生饭。国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各种学术圈子、行政圈子、社交圈子,结合起来形成更复杂的圈子,让海归眼花缭乱,难以适应。在夹缝中求生存,是现代海归的真实写照。 挫折承受能力差 早期海归稀少,大家都对海归高看一等,让海归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时移世易,海归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难,这种感觉却还一代传一代,让新一代海归的预期值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距离。 归国时充满激情的创业梦想,在走进现实后,被各种各样的挫折包围,发觉自己并不如想象中高人一等。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受到挫折后,海归若没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很容易就此失去自信,变得迷惘而脆弱。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