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是电影剧情,说的是故事,说的不是历史三国志,说的也不是小说三国演义,说的是从剧情与电影内容来看编剧与导演的匠心。
首先,在编导眼里,赤壁之战完全是由周瑜主导的。周瑜料定曹操要冲他而来,所以周瑜就选址赤壁,自己在赤壁屯兵,意思是叫曹操要打就到这里来打。而根据剧情,赤壁的正对面,是卦形地,一旦失利,无法进退。而曹操,也确实是在赤壁正对面安营扎寨,率领大军与周瑜慢慢耗着,慢慢地施展着曹操自认为最拿手的分化瓦解攻心诱降之类的计谋。
另外,赤壁之战中东吴的计谋,全部是从周瑜针对曹操的损招所计划的策略所展开的----曹军水土不服,引发疾疫,曹操将疫病死者的尸体送过大江,造成孙刘联军染上疫疾,从而,刘备分兵而去。从剧情看,刘备假装背离联盟引兵逃开,是后面一系列计谋的药引子。刘备离开,造成的情况,一是军中缺箭,二是曹操大喜,洋洋得意,派蒋干劝降。军中缺箭,引出草船借箭。而蒋干盗书,再加孔明借箭蔡瑁失箭,导至蔡瑁张允被杀,同时蔡瑁张允被杀,导致曹营中无人知道那“三分天下就看今朝”的那天凌晨风向会变。同时再加上原来的风向使曹营高兴万分,要火烧周瑜,所以曹军的战船上放满了硫磺火油之类的火攻用品,导致周瑜的火烧曹营更加顺利。突出了玩火者自焚这一简单又不那么简单的道理。
所以说,这一切都是由曹军的水土不服与曹操的传播疾疫所引发或者是所启发的。归根结底是由于曹军的水土不服与不习水性而至。在电影的上集,也表达了因为士兵不习水性(晕船),而至曹操不急于发兵攻击。
电影对曹操的传播疾疫也是大作渲染了一番。
在曹操在他的将士面前大肆卖弄中国文化之中美仑美奂的优美而深沉的精髓的同时,却在干着散布瘟疫播洒病毒的勾当。使人感觉到的是瘟神也可以把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掌握到很好,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可以成为瘟神手中的利器。(曹操在送鬼兵传瘟疫的同时在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明明如月何时可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些中国文学里风骚中的风骚,被曹操一网打尽,博得包括江南才子蒋干在内的文武群臣的高声喝彩)
电影对周瑜的光辉形象也是不断地表达:从上集刚出场时的削竹笛、赏音律、爱民如子的同时爱兵如子,处处指出曹操的阴谋是攻心,处处强调自己的一方要齐心、要专注。周瑜要把握的是人心。
同时,周瑜作为清高君子,与曹操截然不同,周瑜果然不玩女人,只有女人(小乔)在讨好他揣摩他。小乔看他经常看的书,揣测他的内心世界。小乔做茶给懂得品尝的周瑜,大获周瑜的欢心----你做的茶胜过万卷兵书。(没说对小乔的身材相貌器官感兴趣)
剧情除了强调周瑜通音律之外,还突出了周瑜会模仿笔迹的技术,在电影上集描述了周瑜模仿小乔笔迹的情形,在下集中描述了周瑜小的时候模仿蒋干的笔迹的情形,为周瑜模仿蔡瑁的笔迹留下伏笔(按蔡瑁的说法,他给周瑜屡次下战书。雄纠纠气昂昂地,却把笔迹留给人家,导致自己被冤杀)
在战场上的周瑜,不仅精于格斗(一个人同时对付十几个壮汉没问题),还善于攻心(夺取曹军的旗帜),而且还见义勇为舍身取义(为赵子龙挡箭),并且宽宏大量(放走被俘的曹将),可谓尽善尽美。
电影对于诸葛亮,是树立起一个精于奇技淫巧(而不是略懂)的年轻的优秀农村秀才的形象(这种定位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新野之战的时候,他伏在地上听出十几里外曹军出动的信息,然后用回光战术(拿盾牌当镜子反射阳光)阻挡曹军,舌战群儒时,侃侃而谈,大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皇家后裔恢复汉室,然后低声对吴侯说深藏的宝剑该出鞘了(暗喻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然后是给马接生,演奏古琴,放鸽子,懂雁行阵,排八卦阵,造连弩机,会看天(连窥天河,有云如蛇,主大雾。以多年种田的经验---多年躬耕于南亩,知道今夜或明晨转陆湖风---有东风)。
电影中的刘备,是一个仁慈忍辱知解人意的硬汉子,正面形象。他带民逃窜显示仁慈,诈作背盟扛住兄弟们的误解显示忍辱,知晓曹操的虚实心态显示他知解人意,他不仅对抗强敌还能冲锋陷阵显示他对他心目中的敌对势力的强硬。
实际中的关羽只是个高级军官,历史现实中的关羽是一尊神圣,是历史中风头最健的,远超过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电影中的关羽,得到的是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感的人物形象。对于曹操的阴险,他的反应不是恐惧而是斥责(却没有象周瑜那样的对曹操的揭露---周瑜一眼看出曹操的用心是为了扰乱我方军心,而关羽只是下个定义说曹操不仁不义,显示关羽对仁义的强调),关羽教小孩子们读书,说现在读书以后就有饭吃,显示关羽对知书达礼的重视。影片最后的点睛之笔,是关羽对曹操发言的回应。曹操对孙权说:你比你父亲差远了。对孙刘联军的首脑们说:我是当朝丞相,你们统统跪下。这时,饱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教育的孙刘联军首脑们哑口无言,这时关羽说:你过时了。只有关羽这个历史感厚重的人,才可以对付曹操这种历史感厚重的人。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只是权倾一时而己,时间可以杀死一切,哪怕你威加海内。就在众人哑口无言之时,关羽的这一句话就把曹操哽死了,孙刘联军在此时此刻的舆论方面重占上风。
对于关羽张飞,电影极尽显示,他们非凡的大力气才是战场的主角。格斗中折断长矛,撞翻大马,把敌兵当肉球抓起来砸向敌群,在大力者眼里,自己手中的兵器就象拿着兵器的敌兵一样得到藐视,可以随时扔出去,可以随时抢夺到,这种完全不受兵器的制约,才显示出他们完全是战场上的自由人,完全是战场上的主人。如同有贴子说到美国特种兵的本领,十米之内,有枪没枪都是一样。十米之内,他是唯一的王。这才是冷兵器时代的武圣。而过去中国小说中津津乐道的什么青龙偃月刀八宝驮龙枪丈八蛇矛之类的小东东,只是远离战场的文人墨客闭门造车的结果。
与关羽的仁义不同的是,赵子龙表现的是侠义,影片开始时的竭尽全力拯救妇孺(皇嫂与阿斗),以及后来所说的“性命于我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受点伤不在话下”“他(甘兴)不会白死的”,都显示了他了透生死的侠肝义胆,不同凡响。
与关羽张飞在战场上相反的,赵子龙不完全是以大力为特色,主要是灵巧,比如接住敌军扔过来的长枪,象撑杆跳一样的跳上敌寨。不过电影表现时有些过了,比如两排敌兵相对冲过来杀向赵子龙,赵子龙往地上一躺,两排敌兵互把对方捅死,夸张。还有赵子龙把手中的长枪投出去从敌兵的前胸洞穿敌兵身体,然后赵子龙跑过去从敌兵后背把长枪拨出来,这个情节出现了两次(上集下集各有一次),重复。
关于曹操,以前有说法是,曹操是韩信的投胎,汉初韩信为汉室打下江山,最后还被汉皇所杀,所以韩信投胎为曹操,再拿下汉室江山,以示汉政权总在我的掌中(类似的还有说关羽是项羽的投胎)。
曹操在电影中,是个精神绝对自由到无所顾忌的办法很多可以令色的老头子。他威逼皇帝,杀戮异己,用人不疑,憎恶背叛,释放疫疾,热爱女人,巧言令色,这一切都是无所顾忌地想到做到。
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但曹操不耻之。曹操可以装模作样伪装动情地与生病的士兵拉家常,叫士兵们带病拼命(电影中表现出曹操在此大获成功,在曹操的煽动下,军士们群情激昂)。曹操可以在被羞辱之后的盛怒之下装作高高兴兴,再杀掉蒋干。当然电影里更表现了曹操的不择手段足智多谋临危不乱抵抗到底,虽然他的不择手段导致亲信的背离(华佗最后逃了),他的足智多深却被人将计就计(从散播瘟疫这一耍花招导致熟悉当地气象的蔡瑁被杀),他的临危不惧抵抗到底所表现出的不惜兵士的性命(曹操对他弟弟大吼:别忘了你是个大将。意思是你还有兵可用,你还有兵可以牺牲掉。曹操又对他弟弟大吼,我们要战到最后一兵一卒,这就是军威)所带来的是他更大的耻辱。
曹操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历史感,曹操在激励患病士兵的士气的家常话与当众演讲之前,说要是小小的赤壁都拿不下,不知历史上会怎么写。这与日本电影敦煌中的李元昊的“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决不是你”,有异曲同工之妙。显示出曹操的心中有历史,历史中才有曹操。如同西夏王元昊心中有历史,历史才有西夏国与国王元昊。
表现编导匠心的,不仅是电影中有精美的画面(在上集中周瑜听笛声时的背景风景画面,曹操高喊驾六龙乘风而行时的浩荡军容,诸葛亮放出白鸽后的大江舰队,下集里小乔赴曹营时宁静美好的山水云雾,以及片尾孔明与周瑜分离时的那几秒钟的山水背景,无不美丽得令人惊叹),还有就是文学手法中的铺垫,电影中处处有铺垫,只是浮光略影心浮气躁的人看不到这种匠心而己。
比如,上集中的孙尚香给马点穴又给刘备点穴,为下集孙尚香背着孙权,与周瑜诸葛亮合计下当侦察兵做铺垫(但是孙尚香却没能侦察出曹军的抛石器军阵)。
再比如,有孙尚香冒险当侦察兵,才有小乔的冒险孤身赴曹营。想想看,郡主皇妹都己经出力了,都督的好强的夫人怎能不出力?尤其在孙权责怪孙尚香之后对孙尚香那种亲密的关心关怀,全被小乔看在眼里,这对于要讨情郎周瑜喜欢的小乔,不可不谓是个启发。当然还有小乔给周瑜信中的那番大道理。
还比如,在下集,曹营中刘备的细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因为电影中有情节是曹营中有人喊:“快接应三将军”然后打开寨门),而诸葛亮的信鸽的价值就在于此。有人看了电影上集就大喊大叫难道鸽子是侦察机吗?诸葛亮放鸽子有什么用!他们就不知道后来的情节设计里,曹营中有刘备的卧底。
有人在上集大喊大叫曹操为了一个女人打仗,却不知道曹操要在小乔面前玩的是以石击卵的剧目,曹操要的是靠着恃强欺弱以获取奴隶财富女人和附庸风雅(在岩壁上题字),而周瑜们玩的是以卵击石的剧目---专注,然后可以用小石头打死一个巨人。
铺垫处处可见,音乐音响与画面的配合恰到好处。在万马战犹酣的战场上,出现了忧郁的音乐,以及一种乐器所发出的精细的尖声),反映了在激烈的屠场上,胸怀人文与历史的将军们(主要是周瑜)内心的深沉与宁静。
另外,电影设计的台词超过所谓的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说三国演义。而电影中的情节设计也是一样,反间计的小儿科,在三国演义中却是隆重大戏,电影编导的文学情节设计比罗贯中高出不止一筹。
电影中别具匠心之处还有很多,甚为有趣。
上集中小乔写了许多平安二字,小乔与周瑜在雨天相互温存,雨水滴到了安字的下部。这什么意思,连外国人都知道中国字是象形字,安字的下部是象什么形(先甭管是什么字),雨水滴到这里,象征着什么?而且就在小乔周瑜合欢的时候,这一点网民们都知道,比那些只管忙里忙外的一般的A片要有韵得多吧。
草船借箭时,电影画面中吴军擂鼓的视角如同在敲天鼓,意喻是上天在下令,借箭予东吴。
草船借箭后,曹操杀了蔡瑁后的表情与周瑜得意的表情,相互对照,此时曹操盛怒之下棱角分明的脸孔,淋漓尽致。
在曹操给蒋干毒酒时,曹操的笑中明显地饱藏着犀利的凶器,显示出曹操的痛苦与凶恨。
曹操叙述小乔小时候的情景,小乔喜欢抓蝴蝶,抓了又放。显示小乔的美好情怀---追逐美丽的东西而又给美好的事物以自由。
然而做为高干夫人的小乔非常瞧不起现任国家总理(当朝宰相)这个当年杀人无数的青年英雄,斥其不懂品尝,也就是斥其不懂生活,不懂生命。
小乔那段著名的“倒空论”,很有玩味。(你怀着一颗满满的心来到赤壁,会有人帮你倒空)。
而此时,东吴大将黄盖正带着一群准备杀人放火的伙计,写了家书再撕了家书,以示不再顾及小家而为大家国家。
就在东吴的人马在准备放火杀人的时候,孙权问他妹妹想什么,孙尚香说在想着一个傻瓜。其实这时孙权何尝不是也在想着一群傻瓜。(孙权在战前演说,说今天是冬节,门外有强盗,我们赶走强盗,再和家人团圆一起过真正的冬节。然后士兵欢呼,孙权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是不是在笑他的士兵,门外的强盗与你们何干,城头变换大王旗的事,与种田做工的纳税人何干,和大兵们有什么相干,不都是要顶个主子做奴隶?!不都是吃粮当兵?!又不是为民主自由而兴起的革命战争,你们瞎激动啥。一群傻瓜)。
杀人放火开始,火船烧赤壁,撕掉家书的东吴士兵们如同驾机撞向美军舰队的日本军神风敢死队,冒死驾船撞向曹军船阵。这时,处处显示珍爱生命的东吴军头们(孙权孙尚香周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军之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火海中翻滚,或被烧死或被淹死或被射死。
战斗中,在上集中出尽风头的曹军主战船上的有着利爪的龙头栽进了水底,曹操水军全军覆没之后,智勇双全侠肝义胆的前任海盗甘兴,身中数箭,在孙权那稚嫩的“不撤退不投降”的声音中,与敌同归于尽(被自己放的火烧死),不过甘兴确实没有白死,孙刘二军因甘兴的努力毁掉曹营寨门而终于汇合。
然后,孙刘联军汇合之后,珍爱生命爱民如子的周瑜在专注地砍杀着鲜活的生命,一个个精悍年轻的雄性生命(被曹操的战前演说所鼓动的青年男子)在他的利刃下变成僵尸。正如小乔所说,曹操是杀了很多人才当上丞相的,而周瑜是杀了很多人来不让曹操当个大丞相。
这时,那个被郡主孙尚香所思念的傻瓜孙叔财(不知为何编导将其命名为孙叔财,这使人想起孙叔敖这个儿时具有牺牲精神的楚国著名宰相,估计是说孙叔财帮孙尚香,老孙家五百年前是一家,所以一见如故,一定要帮)在中箭之后,放下了沾满人血的屠刀,死在孙尚香的怀里(放下屠刀的他,不知是成佛了还是成仙了)。
在战斗开始时,曹操大喊“赶快分船”,然而士兵们己经在分离船只,曹操这时有几分失落----水军没有他的命令也有行动,快失控了,近于失权。曹操只能对着一张平庸的脸(他弟弟)大吼:别忘了你是大将。
战斗到了尾声,由于特种兵赵子龙创造了时机,孙权一箭射散了曹操的发型,披头散发中,曹操头顶上的一缕血水流在前额正中,但是血水并没有流到眉心与鼻梁上。可见编导对曹操还是够意思的,如果将血水流到眉心之下,那曹操这时的形象如同恶魔了,但是血水只流到前额,这时曹操的形象仍然是个很酷的造型---没有撕掉曹操的面子
与时同此,刚刚做人质的小乔在极度危险中坠入了她的情郎那温情脉脉的怀中,那种感觉应该是落差极大了。
电影的最后,周瑜放了可以捕杀的曹操,也放走了在上集曾经放过一次的、并且是刚刚大喊要把孙周刘关张包括小乔统统杀光的曹军大将夏候隽。放走他们之后,面对布满大地的两军尸体,周瑜丢了一句“我们都输了”。是的,打了这仗,我们都输了,但是不打这仗,那是你周瑜一方输了,只有曹操赢。
无论电影情节还是电影画面或是音响或是台词,无论是文戏还是战争场面,电影编导们该做的都做了,都做到位了,作品远远超过小说三国演义。因为这是很多人的智慧而非一个人的涂鸦。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实际上三国演义中的那些所谓的阴谋,只是罗贯中眼中的阴谋,罗贯中可以把冒充智者的愚民戏耍得一愣一愣的,而在真正的谋士眼中,这一切都是小儿科,罗贯中知道三十六计却不知道三十六计怎么连环着用,而电影的编导们知道应该把它们串起来用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