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连续剧Eric |
送交者: wwxxg_20 2024年06月27日11:37:38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
看连续剧Eric 今天我想说说最近看的一部电视剧,名字叫Eric.这是一部英国人拍的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惊悚片psychological thriller。 故事大致是说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纽约生活的一个不幸的家庭。家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木偶师/演员puppeteer,名叫Vincent,夫妇养育了一个9岁大的儿子Edgar.这个Vincent虽然有点艺术天分, 是美国少儿木偶剧界里的顶尖级的木偶师one of America's leading puppeteers on the top puppet show for kids,但是他性格怪癖,特立独行,凡是有点才的人都这样,也不能说他看不惯别人,他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所以,他这种做法,很难被周围的人所接受,除了同事,朋友,和老婆,甚至,连他年幼的儿子有一天也不辞而别,离他而去。当然,我刚才说的同事,朋友,就是逐渐的疏远他了,儿子的失踪对他是个致命的打击,特别是被单位炒了之后,精神坍塌,酗酒无度substance abuse,当然,这个substance不是什么正常的substance了,就是酒呀,毒品这一类的啊,就在精神几度崩溃的边缘上,他的灵感,觉得反省自己吧,使得他突然读懂了儿子的漫画,这个儿子特别爱画画,没事就在墙上画,纸上画,到处画,有点天分,可能也随了他了,因为他的这个木偶剧,好多那些东西呀,道具呀,都是他自己设计的,画呀,画草图啊,手工制作啊,都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表演的那些器具啊,就是按照漫画中的线索指引下,奥,这个画,对,他是一个“map",是地图,从哪到哪,他儿子都在这张图里指明了,这个儿子真不简单呵,从这个图啊,你可以看出呵,这个儿子想离家出走哇,想离开他们是早有预谋的呵,已经做了这个准备了,所以,通过寻找他的这个儿子,就是不断地跟他创作的木偶人物Eric在想象中对话,而且也自省,和挣扎,最终也找回了自己。 既然这部片子是一部心理分析的惊悚片,那么它并不强调给人在视觉上的冲击,而是突出对人们心理上产生的冲击力,当然,我们没有在那种生活场景下生活的亲身体验,可能,对这种被冲击的感受呵,没有那么强烈。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感觉到这部电视剧在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处理等方面,很有认同感。这么说吧,不管是什么文化背景,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他这些标准呢,他都是共通的,也就是说,常说的话呵,人们普遍认同的这个普世价值呵,都能打动人们的心灵。 既然这部片子涉及艺术,那我今天的书法也就写一段关于艺术的文字,这段文字从网上看呵,是来自乔布斯传,这句话是这么说的,伟大的艺术品不必追随潮流,他本身就能引领潮流。这句话说的非常好,用我自己的话说,凡是那种追求潮流的都不是艺术,或者只能算是随波逐流的“伪”艺术。 顺便说一句,有点题外话呵,电视剧有一段描写纽约的一场清理“低端人口”的场景,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街上的流浪汉,他们居住的环境,要比北京当时,甚至中国的很多大城市呵,外来人口居住的城中村呢,差多了。他们住的都是在地下,当然是文学描述,实际的场景是不是那样? 还没有考证呵,但是,我们在纽约呵,还有现在居住的多伦多呵,我们都看到类似这样的场景,特别是downtown一带呵,他们的生活条件,我们有亲身的感受呵。 电影描述呵,通往他们居住的这个地区吧,一条通道就是沿着地铁的轨道线往里走,走进去呵;另一条通道就是路边的下水道通口。他那个下水道,不像咱们这,就一个小口,一般的下水道就是一个小口,底下有水,可以看到,他有时是那个很大的呵,一个铁门,铁栅栏门,可以打开的那种,从那就下进去了,这个Vincent就是最后走出来,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墙上有那个铁棍呵,爬爬爬,从那爬上去,就到那个出口了。他们,我刚才说了嘛,居住的地方是暗无天日,遍地的垃圾和吸食毒品丢掉的那些器具,简直是不堪入目呵。 另外,我还要说呵,北京的低端人口哇,他们是支撑京城,还有各大城市,的日常生活重要的劳动大军,都是靠他们,打一些餐饮,餐馆呀,外卖,还有那个家政服务哇,都是他们这些人,而纽约,还有各大城市,的“低端人口”哇,绝大多数都是游手好闲的流浪汉,多伦多哇,刚我说嘛,也有不少这样的“低端”人口,我以前到downtown曾经给他们一个酒馆帮过忙,我以前的视频也说过呵,那些人呢,到政府领了福利,转手直奔酒馆去了,就是去吃喝,把钱都花完了,不是,吃没吃多少,就是喝,把钱花完了,就在街上一躺,乞讨。这个电影也是嘛,即便是这样,在多伦多,我们也经常看到,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并没有把这些流浪汉驱离,而是,包括提供免费发放食物,foodbank不就是给这些人嘛,还有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来改善这些人的生活条件。 好,今天就先说这些呵,感谢大家收看,下次再见!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