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我的团长我的团》 |
送交者: 立青 2009年04月14日10:46:35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
我看《我的团长我的团》 是看了Rondo的文章知道了这部电视剧,加之又是战争题材,到昨天为止算是看完了。不敢说看懂了十之七八,但总要说点什么。 象兰晓龙,康洪雷的其他作品一样,《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非常另类,极具探索的的电视剧。所以很多网友说看不下去,特别是前几集一头雾水,越看越迷糊。要知道,康洪雷和兰晓龙都不是安于现状的人,他们喜欢挑战,不想形成所谓一成不变的风格,只要觉得能够胜任就会去做和他们从事的题材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话是康洪雷自己说的。兰晓龙和康洪雷赋予这部戏太多和太过沉重的东西,单单好坏两个字实在是难以说清。既然如此,在这部戏里我们要看什么。我想说,三个方面值得关注:战争场面,台词和深刻。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拍摄制作成本为4100万元,相信其中的相当一部分用来拍摄战争场面。开篇伊始,还真的让人有激情荡漾之感,真实的的两军对垒,残烈的伤亡,壮观的空战,陷入“抄袭”之说的电脑特效,恍惚间已有人在惊呼国产剧大片时代的到来。在这部戏里,大的战斗场面有板有三处:南天门阻击战,沙盘推演和南天门树堡。这些是编导们带给‘军迷’的‘大餐’。是为喜欢看热闹的观众准备的。 听听孟烦了满口京片子的臭贫、迷龙满嘴的东北粗话,不辣说的湖南腔,兽医说陕西话,上海话,河北话,龙文章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整个《团长》就是一方言大杂烩。再说这群战士拿斗嘴当乐,不是你损我就是我挖苦你,满嘴台词都像是刻意为‘当代人’设计过的却从60年前的大兵嘴里吐出来,怎么看怎么像是战争版的《武林外传》。 除此之外,电影式的拍摄手法;话剧式的念白,频繁快速的镜头切换。“感觉就是一个字,乱。”(Rondo 言)。 如果单凭这些就可以对《团长》评头品足,在我看来实在低估了兰晓龙和康洪雷。正如康洪雷所言:“我觉得一部戏不能只是娱乐,要给观众带来触动。就好像看恐怖片人会有害怕的生理反应,给观众带来伤心、大笑等生理反应是我对《团长》的基本要求,其次才是它的美学、哲学意味。”我的看法,后者才是这部戏的精髓所在。 不象以往的战争片,讲述一场战争或者一个军人的成长。《团长》摆脱了如《亮剑》、《红日》等传统军事题材剧套路。讲述的是战争与人,战争与人性以及对战争的思考。 《我的团长我的团》所表述的历史,是二战结束前中国军队很光彩的一战。但就是在这场胜仗中,中国军队在美式装备、人数占绝对优势、日军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军队的死伤数与日军相比是3比1。《我的团长我的团》力图表现一种全面、更有社会批判性的真实:一盘散沙的旧军队;有勇无谋的学生兵;;愚腐透顶的学究;战争中漫长无聊的等待;无时不在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 龙文章、孟烦了、迷龙、不辣、张立宪、要麻、阿译、小醉、五湖四海、南腔北调,一个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个体,实则活生生的时代的中国国民的写照,他们是一支乞丐、匪徒般的溃军,坑蒙拐骗、鱼肉乡里他们是行家里手,甚至于干些肮脏、龌龊之事也是手到勤来、家常便饭。看看他们各自的毛病然后他们的组合,就知道什么叫中国人的劣根性。以这样的乌合之众行兵家之道,焉有不败之理。也正是这些‘人渣’,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时刻,不惜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赴汤蹈火。他们没有高贵的人格,没有崇高的志向,他们只想‘活着’。他们之所以能坦然地面对死亡,是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那种人的东西还没有抿灭。他们可以自己叫自己是‘人渣’、‘炮灰’,但他们渴望像‘人’一样的‘活着’。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败而不亡的根本所在。毫无疑问,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他们比单纯的表现‘正统’的英雄主义要复杂得多的多。 龙文章,出身卑微,自称是赶尸世家,能与鬼魂对话。对上猥琐、奴颜媚骨,一副小人的嘴脸。对下,时而专横跋扈、时而不可礼遇。没有什么政治信仰,却始终抱有救民于水火的幻想。在这一切表像的背后,是一个天才的领兵打仗、知人善任的战神。他看似小丑上蹿下跳,实际心如明镜。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哪怕肮脏、欺骗和下三烂。龙文章了解手下每个人心里在想什么,他对普通士兵的趋利避害理解且宽容,所以为了安抚和稳定队伍,他会随时称士兵们“爷爷”。在军事法庭上,他歇死底里地念叨着他见过的各地小吃,还有他饱览过的大好河山,其实是在发泄彻骨的丧国之恨。与炮灰团的人接触后开始转变自己的初衷,把全部的战争热情转变为让这些炮灰活下去的动力。 他是真心实意的为他的部下着想,想让他们都活下来:但凡有一线的希望。南天门阻击战后有追兵、前有大江,一千多人已血撒疆场。所有的人都已认定他们必死无疑。龙文章看到了虞啸卿。他用下跪和欺骗的手段,换来半个基数的炮击支援,为的是赢得片刻的间隙,能带着他的部下不顾一切地逃离战场。即使背负当逃兵的骂名,被送上军事法院的可能。因为他明白,此时此刻他们的死是毫无意义的,只能是给那些靠踏着士兵的尸骨升官发财的人增加一点可伶的砝码 他对战争有着独特的敏锐嗅觉,他在舍身忘死的试图找到不能攻下南天门的理由以便能保存他的部下时,却鬼使神差般地找到了攻下南天门的方法。一个断子绝孙,有去无回的办法。最初的兴奋和疯狂过后,他沉默了。他不是不明白有战争就有牺牲的道理,却又不能真正面对因自己的命令而失去的生命。他试图用玩物麻醉自己,但是,他做不到,他无法放弃自己是个‘军人’的信念。看看他泪流满面地把的方案告诉虞啸卿时的表情,就能知道他的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虞啸卿,一个纯粹的、正统的国民党军人,他是正义的国民党军队的‘缩影’。胸怀国家民族的大志,知人善任,包容下属,堂堂正正,军纪严明,为了胜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尽管如此,他也难逃被肮脏的政客玩弄于鼓掌之中、而最终与他们同流合污的的命运,这是国民党军人的悲哀,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相对于虞啸卿,编者用龙文章的巨大的反差告诉人们,什么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仗应该怎么打、兵应该怎么带。很多《团长》的粉丝表示该剧视角独特,从未看到过如此抗日的一群溃兵的众生相。康洪雷说是想通过这部剧去探讨抗战题材该怎么拍,“我们应该如何记住历史、如何展望未来?我把这种思考放在龙文章身上,他在绝境中表现出来的果敢、英勇和拼杀都是下意识的,而绝不是有意识的。隔200米打架和零距离打架是完全两种方式,后者是没有规则可言的。” 显而易见,创作者让这部戏承载了过多的东西。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仅仅是一个‘元素’,创作者用这些元素的组合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可我不能全部读懂。很多时候,孟烦了的对白像蜻蜓点水,又像是围棋的布局,是隐意的,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像是围棋的眼。他的旁白是叙述,又是点评。创作者是在试图通过他的声音给我们些暗示。但是,创作者的宏大意图也正是造成这部电视剧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方面,创作者,包括编导与演员都有一些失控与不冷静,他们想用一种热情,甚至狂热来实现创作者的意图。看的出,他们很努力,很卖力,但缺少炉火纯青的实际控制力。 更多的还是有待观众来评说吧!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四日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