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2日,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揭晓,日本电影《入殓师》荣获了这个奖项。这部电影描述的是日本独特的葬礼习惯,该片得到美国人的认同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说明在祭奠死者的方式上,对日本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同感,并得到了普遍的理解。日本媒体也作为特大新闻进行了大势报道。我也观看了这部电影,在这里我想通过介绍这部电影来谈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1.关于电影《入殓师》
日文片名《おくりびと(OKURIBITO)》的意思是“送逝者到冥冥世界”的人。这并不是一句经常使用的日语,而是通过该片才让人们耳熟能详的语言表现。该片的英译片名为“Departures”。
该片(泷田洋二郎导演。2008年完成)描写的是在日本从事遗体入殓工作的一个男人(入殓师)的故事,在日本国内也可以说是一部独具匠心的作品。据说该片从2008 年9月在日本开始上映,截止至2008年12月的票房收入已达30亿日元。(描写葬礼的电影中,还有伊丹十三导演的《葬礼》〈1984年〉也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
美国奥斯卡奖的外语片奖作为单独奖项设立于1956年,本次是日本电影自该奖项设立以来首次获奖。(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曾于2000年以《卧虎藏龙》获得最佳外语片奖)
《入殓师》在日本电影 “日本学院奖”中囊括了10个奖项,并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荣获最高大奖。该片在获得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之前就已经确定将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的电影院上映。(2009年2月24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
影片描述的故事情节是,原为大提琴师的主人公,由于乐团解散,回到山形县老家开始从事遗体入殓的工作,在伴随着各种困惑的工作中渐渐地产生了以敬意送走逝者的心理,并逐渐理解了这项工作的意义。
主人公的扮演者木本雅弘15年前在印度的恒河看到漂流的尸体后,开始对生死观有深刻的思考。之后,据说他读了入殓师青木新门所著的《纳棺夫(入殓师)日记》后,想到要拍摄一部以入殓为题材的电影,从正面表现日本人关于死的态度。
美国主流娱乐报刊《好莱坞通讯》评价该片是“通过对‘死’的敬畏之意来升华‘生’的感人作品”。日本电影评论家品田雄吉先生认为“这是一部描写日本的习俗及日本人情感的电影,该片被世界所认同这件事本身有着深远的意义”。(2009年2月23日朝日新闻报道)
住在美国洛杉矶的动画片作家劳尔・加尔西亚(Raul Garcia) 说“该片是这些年中看过的最好影片。虽然以前不知道日本有这样的仪式,但送走自己所爱的人时,那种心情是共通的,非常理解。”(2009年2月24日每日新闻报道)
也有评论指出,美国人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的背景与经历了“9.11”事件的现实状况有一定关系。(该片的电影配乐是久石让先生,他在中国也广为人知。)
2.什么是“入殓师”
在日本一般来说人死了以后,死者家属都会委托殡仪业者安排守灵、葬礼、火葬场等事宜。殡仪业者会处理各种各样的相关事宜,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清理遗体,为死者穿上“启程”的衣服(寿衣),为男性死者刮胡须,为女性死者化妆,以使他们恢复生前的风采。这项特别的工作就是要专门由 “入殓师”做。听说在入殓前利用1小时左右的时间与死者家属共同进行这项仪式。
据说在日本可以称之为“入殓师”的专家并不多。一家总部在札幌市、在全国开展业务的专业入殓业者接受日本报纸采访时谈到以下内容。(2009年2月25日东京新闻)
---该专业入殓公司设立于1969年。1954年行驶于青森和函馆之间的联运船因台风沉没,有1400多人遇难,该公司当时参与了清理受伤严重的遗体及向死者家属移交遗体的工作。这就是成立该公司的起因。
—--该公司大概是日本唯一一家在全国范围开展这项业务的单位,旗下大约有130名入殓师,每人每年要面对数百人的遗体。
3.日本人的生死观
该影片原著作者青木新门先生认为“描写了‘生与死相连’的生死观和生命的尊贵及与人的关系,作品本身的精彩成分使之产生了绝妙的平衡”。而且在制作完成的影片中,表现的“不单单是处理尸体,而是送走逝者的那种肃穆庄重的姿态”。(2009年2月24日日本经济新闻)
该影片让我们感受到,活着的人有朝一日会迎来死亡;对处理遗体这种工作的偏见是与怀着敬意送走逝者的意义相悖的;对于死的态度上,这种偏见,也是与死者家属情感关系相对立的。
虽然说“将遗体修复成生前的姿态,遗体防腐处理技术原本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2009年2月25日东京新闻),但在日本对待遗体则是更加体贴入微,以此表达对死者的敬意。在日本,日语里的“死尸”是对物体的语言表现,而对于“遗体”则是作为有人格的,必须怀有敬意和关怀的心情来对待。
青木新门先生认为“生死相连”。影片中也有将死比作就是通过一扇“门” 的表现。日本人的生死观的特征是很多人相信有冥冥世界(来世)。我听说中国也有为逝者烧纸钱等做法。我问过中国朋友,他们说中国人不相信有死后的世界。我不太了解现代中国人是否相信存在死后的世界,如果有相关的调查资料敬请告知。
以日本人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对“你是否认为有冥冥世界(来世)”的回答中,认为“有”和“没有”的人各占29.5%,回答“想认为冥冥世界是存在的”的人占到了40%。而且,相信存在“冥冥世界”的人群中,年长者并不多,反而呈现出年轻人占多数的倾向。
另外,对于“是否相信死者有灵(魂)存在”的提问中,回答“相信”的人占54.0%, “不相信”的人占13.4% , “不确定”的人占32.0%。
对于“生与死的世界是隔绝的还是轮回相通” 的提问,认为“是隔绝的”占17.4%,而认为“在某个地方轮回相通”的占64.6%,回答“不知道”的占18.0%。(以上 立川昭二著《日本人的生死观》1998年 筑摩书房。以下记述内容也引自该书)
有关原 “来世”观,人们认为是佛教传入以前就有,对此哲学家梅原猛先生作出如下论述。(《日本人的“来世”观》)
(1) 来世和今世是完全颠倒的世界,但和今世没什么不同。
(2) 死后灵魂脱离肉体到来世变成神,与先祖一起生活。
(3) 所有的生灵都有灵魂,死后灵魂能离开肉体到来世去。(以下略)
立川先生作了如下阐述。
“(对于日本人来说)生和死的世界不是完全隔绝的,而是认为在某个地方是轮回相通的”“实际上‘生死观’这个词也是日语独有的。所谓生死,不是将生与死截然分开,而是认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是延续相关的,并不认为生与死之间是完全隔断的。”
日本人举行葬礼的形式,以及祭奠逝者的做法中有各种各样的讲究。去世后一周、四十九天、一百天、1年后、2年后(3周年忌辰)(到此是中国的习惯。之后的法事是在日本追加形成的。)6年后(7周年忌辰)、12年后(13周年忌辰)、16年后(17周年忌辰)、22年后(23周年忌辰)、32年后(33周年忌辰)、49年后(50周年忌辰)的时候,家属都要一起祭奠。一年当中也有数次去扫墓的习惯(忌辰、春分秋分、盂兰盆节等)。这些习惯与中国的习惯有所不同,要理解其中的意义就需要了解日本人的生死观。
在日本,遭受大的灾害时,经常提到要给失去亲人的人们以“心灵上的呵护” ,使之“消除身心疲劳”。这大概是日本人在对生死观默认的前提下进行的。
《入殓师》在美国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说明日本人祭奠逝者的习惯及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美国人的共鸣。这也让我想起一个实例,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日本的救援队员向中国遇难者遗体敬礼的照片在中国媒体刊登后,在中国人当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和反响。
下面是看过这部影片的在日华人朋友的一些感想。
―对于入殓仪式,起初感到有些不舒服,但作为对逝者表示敬意的一种形式,又让我感受到是美好的。
―影片引起共鸣的部分是描写对家人之爱的场面。
―对日本人的生死观虽然不太了解,但认为这种与逝者告别的入殓仪式还是必要的。将来中国也有可能出现举行同样仪式的商业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