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影视娱乐 > 帖子
《窃听风暴》--灵魂的救赎
送交者: 雨送黄昏 2009年04月25日08:31:32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窃听风暴》是我看过的近年难得一见的好片,如果说《辛德拉的名单》是德国人对自己良心的救赎,那么该片是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背景:《窃听风暴》可能是影史上唯一将“斯塔西”情报工作曝光的电影,它非但精准传达出当时白色恐怖的氛围,更不忘在人性最艰困的时代中,仍保有了温暖的曙光。要知道“斯塔西”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它一度拥有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力量-90000名机关人员、120000名谍报人员、1000名专职电话窃听人员和 2000名邮件秘密检查人员,被称作“情报皇冠上的珍珠”。前东德有 1800万人口,竟有超过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也就是说,每3个东德人中,就有1个被监控。这样可怖的情报工作,造成了夫妇、朋友和同事之间,到处都是线民,监视告密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份。 情节:影片开头到结局都是一种出乎意料的缓慢平静气氛,连最恐怖的安全局拷问也是平淡如水,可能使看惯好莱坞3分钟高潮的人们极大的压抑。男主角监听特工 Wiesler (HGW XX/7)是一个单身汉,他的工作要求他严谨冷酷,他几乎没有笑脸。但平淡的生活被一个任务打破,就是监听作家Dreyman——一个被当时文化部长认为是隐藏极深的危险的右派作家。故事就这样展开…… 我看完CD1就实在忍受不了那种莫名的压抑,出去阳台大喊了几声,曾经也有相同的感觉,那是《花样年华》。但《花样年华》是被挑逗的压抑,是对道德底线的挑战,而《窃》则是那种切头切尾无孔不入的被监视的压抑。试想一下,在自己家中的一举一动,甚至连做爱都被人家听得一清二楚,而交谈的每一句都可能被情报人员记录下来,送到安全局以叛国罪扣留。这和肯德基、麦当劳农庄里面那些任人宰割的鸡有何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人还有苟且偷生的办法——缄默。 再次回到故事,HGW XX/7 是一个经验丰富、冷漠的老特工,讲话时的温和平静和那双永不眨眼的绿眼珠令人望而生畏,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天却生活在寂寞和别人的生活当中,从来没有自我,每天的路线:监听——吃饭——偶尔见一下BOSS——监听,周而复始。但Dreyman的监听任务改变了他,才华横溢的妻子、丰富的社交、先锋派的小圈子和艺术沙龙都让 HGW XX/7 无法专心于工作。终于有一天,HGW XX/7 踏出了第一步:从作家家里偷了一本诗选,在自己家里细细品读。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这个杀手不太冷》,杀手不识字,也没有朋友,周而复始的杀人和那盘不知名的植物就是他的一切,直到遇到小女孩,黑白的人生有了彩色。 HGW XX/7 的大胆行为于是继续: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劝说作家的妻子不要为了自己的艺术而出卖肉体(和文化部长XX,以换来文化部长的不封杀)、劝退另一个准备告发的情报人员、忽悠自己的老朋友、最后,甚至不惜自己前途为作家转移证物。这些作家都毫无察觉。值到柏林墙倒了,作家查自己那叠厚厚的档案才发现有这么一位特工为自己做了那么多事。 结局是发人深省的:作家找到了已经贬为邮递员的 HGW XX/7 ,但没有去相认,只在远处看了一下就回去了;而2年之后, HGW XX/7 经过某书店时,见到作家的新作——《一个好人的鸣奏曲》,于是进去看看。没想到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仅以此书献给HGW XX/7”…… 最后一个镜头是 HGW XX/7 付款买书,店员说:“是送给别人吗?要包起来吗?” HGW XX/7 终于有所颤抖地说:“不,不要了,这书送给我自己”。这次, HGW XX/7 终于不再孤独,因为他收到了作家的回礼。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