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没有森林 |
送交者: 西风 2014年04月08日13:59:19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
西风独自凉
挪威森林覆盖率高达60%,怎会没有森林?如果看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挪威的森林》,当可会心一笑。“挪威森林”是集合了青春、性、纯洁、美好、孤独、伤感的复杂意象,1965年因披头士乐队的歌唱而爆得大名,激发了村上春树的创作灵感。
曾经有若干次领略《挪威的森林》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但都被我放弃了。昆德拉擅长用精致的媚俗掩饰内心的软弱,而村上春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欲望强烈得令人作呕。现代小说要想畅销,艺术品质必须低到大众能够产生共鸣。以一流小说家的水准衡量,村上可以说完全没有入行,新作《1Q84》又犯了老毛病,“各色人物一不留神,就会满嘴学问语录”,黑白两道的人物引用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或契诃夫的名言就像学者一样信手拈来。
不看村上的好处是,看罢影片《挪威的森林》,至少不会像村上的粉丝一般怒发冲冠:越南导演陈英雄对主题的演绎、情节的增删、演员的选择,激起了公愤。如果满分为10,我会心平气和地给这个片子2分。
这的确是一部很二的电影,故事开始于1967年的东京,那是一个日本左翼号召广大青年深入学习毛泽东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反美国、反越战、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年代,可歌可泣谈不上,倒是实打实的如火如荼。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年也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热血青年,积极参加学运和为百姓维权。
简单地把文革等同于东京和震撼法国、风靡欧美的左翼浪潮,不过是东西方文化彼此误读的又一例证。1960年代菅直人们和西方青年推崇毛泽东,将毛泽东作为反美、反体制、反权威的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冲击既得利益集团;文革的文攻武卫、斗私批修、迫害知识分子,只是奉旨愤怒,成为权力斗争、自相残杀、反文明的工具,以及爆发人性之恶的管道。
《挪威的森林》多次表现了东京的街头革命,但与贝托鲁奇以巴黎“五月风暴”为背景的影片《戏梦巴黎》(2003)相比,品质差距远超东京到巴黎的地理距离。毛泽东像作为背景道具,多次出现在情色氛围浓郁、做爱场面大胆出位的《戏梦巴黎》里,是对历史的还原和深刻的反讽。正所谓:彼之甘泉、我之毒药,反之亦然。一女两男的青春冲动和情感迷茫,与巴黎街头的怒火结合在一起,探询人性、自由和现实秩序的冲突。
陈英雄的镜头里既没有“挪威”,也不见“森林”,有的只是鸡毛蒜皮的陈年往事、无聊幼稚的对话和美得非常人工的风景,连男欢女爱也显得那么矫揉造作,毫无创意;一边是革命的呐喊和暴动,一边是无病呻吟的情感纠缠:观众越是想探求主人公何以游离于火热的现实,导演就越是装神弄鬼、故作高深地予以回避。
类似于特吕弗的经典名作《朱尔与吉姆》(1962),《挪威的森林》也以一女两男的爱情展开,前者充满青春的激越与感伤,后者却显得那么苍白和贫乏,关键人物直子缺乏危险的魅力,白开水般平淡,气质、外貌和言行举止均不具备吸引两个好朋友的说服力。用大海的汹涌波涛表现人物内心的波澜,在1980年代的中国就已泛滥成灾沦为笑柄,导演居然用特写镜头着意表现,并伴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画面,实在是令人无语。
“眼下没有比美军进占冲绳和结束越战更紧迫的问题,我们要求讨论比希腊悲剧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学生的尖锐令人眼前一亮,但导演对时代氛围如何影响人物命运缺乏兴趣和能力,只是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场景;渡边不吸烟是因为“不愿被某种东西束缚住”,这样一句大白话然能成为亮点,实在是因为其它台词太过乏味。“不愿被束缚”实际上是一种更大更深的束缚,导致人物不愿、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可惜导演没有就此深入下去。
你不爱我。我爱你,非常爱你。类似这样俗不可耐的对白充斥全片。或许是原著名气太大,你都不敢相信影片会如此糟糕------难道原著也糟到了这般地步?难怪村上春树的铁杆粉丝会如此愤怒,是否忠实原著是一回事,拍得是否精彩是另一回事。以剧情、对白而论,片长2个多小时的《挪威森林》对多数观众来说都无异于一种折磨。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3: | 电影《一起飞Flying with you (2012) | |
2013: | Love (爱/Ai) 2012 | |
2011: | 3D《肉蒲团》IIB级宣传片 | |
2010: | 田中裕子:从“阿信”结缘“慈禧”的那 | |
2010: | 芙蓉姐姐改头换面,潮女风范十足!(图 | |
2009: | 陈楚生也太可怜了吧。。天娱太狠了。。 | |
2009: | 《狙击电话亭》一流的惊悚片,甚至每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