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 再次 复苏? |
送交者: 歼击机 2014年04月23日00:33:51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
香港曾号称东方好莱坞,香港电影以独特韵味吸引着大批电影爱好者。近年来,针对香港电影的争议不断,有的说它已死,有的认为它复苏了,记者访问导演、演员及筹备新加坡华语电影节的符诗专博士,了解他们的看法。
台湾自《海角七号》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大受欢迎后,低迷已久的拍片市场又活络了起来,而香港继《寒战》后,也被认为港片有复苏迹象。
虽然说去年上映的港片只有42部,比2012年的52部少,且大多数是中港联制片,但香港低成本电影的数量和质量有逐步回升趋势。新一代香港新锐导演采用成熟类型片加上本土化、社区化的故事,讲述当下港人的生存境况,让人印象深刻的有去年角逐金马奖的恐怖片《僵尸》与青春片《狂舞派》,以及吴君如今年的贺岁喜剧《金鸡sss》等。这些片都将视角放在香港本土,借用小人物的经历,叙述一座城市的喜怒哀乐,也可视为香港电影人应对大合拍片环境下表达自身生存思考的方式。
犹记得许鞍华执导的《桃姐》在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大获全胜时,《桃姐》中的“少爷”,也即第三次获封金像影帝的刘德华指出,《桃姐》获奖是因为香港电影的复苏。
两年前《桃姐》的成功是港人文化自我认同的胜利,此片也造就了老姜叶德娴成为威尼斯影后。陆剑青与梁乐民联导的《寒战》较《桃姐》迟半年上映,票房与口碑载誉。香港人对《寒》有共鸣,说它是近十年来最出色的警匪片,因为它有别于以往的警匪题材,反映新时代背景,香港警界高层间的斗智斗法,而且有清晰的港人立场。《寒》之后的电影包括去年的《激战》与《低俗喜剧》等,也都受到港人的热烈支持。
香港曾号称东方好莱坞,以独特韵味吸引着大批电影爱好者,至今依然充满情怀。记者趁不久前到香港采访时,访问了正在线上的导演与演员们,听一听他们的见解。
符诗专:港片喊了多次复苏
《逆战》和《魔警》等片的知名香港导演林超贤接受本报访问时说:“这一两年的香港电影都有好成绩,《僵尸》、《金鸡sss》都有好票房,大家信心好很多,拍片时不用怀疑自己,现在只要用心去做就好了!”
《冲锋车》等电影演员任达华认为:“不是复苏的问题,也不是因为《寒战》,因为1997年香港电影彻底死得很惨,那几年没有什么人拍戏,香港电影人就自我锻炼,养精蓄锐后,现在重新发挥所长。所谓跌到谷底,一定会再弹起来,所谓越穷,创造力越大。”
新加坡电影协会和新跃大学新跃中华学术中心联办的新加坡华语电影节步入第二届,本月17日至27日在国泰(Cathay)等地点举行,所放映的30部长片中不乏优秀的港产片,包括了黄贯中演出的《末日派对》、刘嘉玲与陈坤演出的《过界》,以及张学友和朱芷莹主演的《一个复杂故事》。
记者问新跃中华学术中心副主任符诗专博士,在筹备电影节过程中,是否感受到香港电影的复苏,符诗专说:“是不是复苏很难说。90年代有部电影做得好就喊复苏;《无间道》受欢迎时,也说复苏。香港电影喊复苏已喊了很多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港片没有以往的辉煌。”
《十月围城》和《一个人的武林》等片的知名导演陈德森也认为:“没有所谓的复不复苏。现在中国开放了,给了大家合拍片的机会,但出来的作品有的三不像,虽然中国观众喜欢,但港人未必能接受。现在香港人知道问题在哪儿,就回到自己的本位去拍摄接地气的香港片,所以给予人港片似乎多了起来的感觉。”
陈德森也幽默地说,20多年前好莱坞一直埋怨拿不下香港的动作片市场,派了小队前去调查,发现十分之一的人就可以拍出不输好莱坞的电影,结果好莱坞把他们请走了,即吴宇森、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等人都一窝蜂地去好莱坞发展,造成香港电影人才的流失。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3: | 李嘉欣18岁泳装照曝光引出当年三角恋 | |
2013: | 42岁豪门富太黎姿逛街被拍 清纯如少女 | |
2012: | 音乐感想 | |
2012: | 开国之时;升平殿堂社稷定要如小安般的 | |
2010: | 贾樟柯电影《站台》中的音乐欣赏 | |
2010: | 浪漫喜剧电影《后备计划》(The Back-U | |
2009: | 金像奖欠甄子丹一座奖杯 | |
2009: | 品头论足金像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