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大自然在說話:姜文 葛優 周迅 湯唯配音
送交者: 挑挑揀揀 2015年09月12日06:33:0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由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打造,而幫助做出此創意的是廣告界傳奇人物,曾與蘋果合作數十年的TBWA Worldwide公司首席創意官Lee Clow。國際版為茱莉亞·羅伯茨、愛德華·諾頓在內的七位重量級好萊塢大腕配音,中文版則由蔣雯麗、姜文、葛優、陳建斌、周迅、濮存昕、湯唯,分別“演繹”大自然中的不同“物”語,通過他們的聲音,讓人類傾聽大自然的所知所見。
 

點擊下列文字或圖片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在說話:大自然》(蔣雯麗聲演)


《大自然在說話:海洋》(姜文聲演)

 

《大自然在說話:土地》(陳建斌聲演)

 
《大自然在說話:水》(周迅聲演)
 


《大自然在說話:花》(湯唯聲演) 

《大自然在說話:雨林》(葛優聲演)

 
《大自然在說話:紅木》(濮存晰聲演)




農曆七月三十 地藏菩薩聖誕 祈願三界眾生早日得度


2015年09月12日
來源:鳳凰佛教


地藏菩薩(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5年9月12日,農曆七月三十,地藏菩薩聖誕,祈願三界六道眾生早得解脫。

地藏菩薩,中國知名度最高的菩薩之一,與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為四大菩薩,在中國境內各有其應化道場,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就是文殊道場五台山、觀音道場普陀山、普賢道場峨眉山、地藏道場九華山。

《地藏十輪經》云: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故名地藏。

地藏之“地”,具有七義:一能生義,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薩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攝義,土地能攝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薩能攝取一切善法於大覺心中。三能載義,土地能負載一切礦植動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薩能負載一切眾生,由眾苦交煎的此岸運載到清涼的彼岸。四能藏義,土地能含藏一切礦植等物,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義,土地能持一切萬物令其生長,喻菩薩能總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長。六能依義,土地為一切萬物所依,喻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所依。七堅牢不動義,土地堅實不可移動,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如金剛,不可破壞。

地藏之“藏”,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止於至善。世有秘密庫藏,蘊藏金銀財寶,則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比喻菩薩具有如來三德秘藏、無量妙法,則能救脫無數眾生、咸登覺岸。

一切眾生皆為累世父母,明了本心,方能真實孝親報恩。“地藏”之“地”,也是一切眾生之本然淨心地,是一切眾生之本覺。“佛”即是“覺”,我們通過學佛,了達本覺之後,當依本覺而修,戒惡修善,積累一切功德資糧,福慧圓滿,才成為“究竟覺”。

《地藏菩薩本願經》等不同經典記載,地藏菩薩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一直以其無盡智悲願行化身千百億,悲憫救拔一切罪苦如母眾生,令脫輪迴之苦、趨涅槃路、究竟圓滿無上佛果。因此,地藏菩薩同時以“大孝”“大願”被世人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又據佛教史籍記載,唐朝來華求法的新羅王子、金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化身。金地藏所在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應化道場,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地藏菩薩誕辰,在傳世佛經中似無記錄,但是民間相傳,農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薩誕辰,這裡面有一個傳奇故事——

金地藏肉身成道的故事

佛陀住世時,有四大菩薩協助應化人間,他們分別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大願地藏。直到佛陀滅度後,他們還是本着那分悲智願力,不斷在人間顯跡、救度眾生。在中國有十分著名的四大名山,即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華山,這四座名山就是四大菩薩在中國顯跡、度化的道場,而九華山是地藏菩薩所顯跡的地方。

地藏菩薩在九華山顯跡,大約是在釋迦佛滅度後的一千五百年間,那時在新羅國——就是現在的南韓,王族中有一位年輕人,名字叫金喬覺,他因喜好佛學而出家修行,出家後他想:一定要到中國才能求得佛法。所以他搭船帶着白狗“善聽”,渡海到中國安徽省,在沿海遇到一陣大風將船吹至岸邊。這位年輕的比丘就棄船,帶着白狗,向山的方向前進,不知不覺中來到山嶺處,放眼一看,山下儘是一片平原,風景十分優美。他就停留在山中以洞穴為家,而且一停留就度過了七十五年的時間。

他在山中的生活過得非常艱難,因欠缺糧食,僅以野草、山果充飢,甚至在傳說中他曾吃土維生,稱為“觀音士”,這是傳奇的記載,不過其生活的刻苦由此可以想見。山洞中又缺水,需要到山崖下五百公尺處才能提到一桶水,一天之內為了取水而必須上上下下,非常的辛苦。

在傳奇中還有一篇小故事,有一天早上當金喬覺打坐時,忽然被一條蟲咬到,他嚇一跳出定後,見到一位身穿黑紗的婦人,在他面前叩頭跪拜說:“非常懺悔,我的兒子不懂事,冒犯了聖體。為了表示懺悔和恭敬之心,所以在石崖邊化出一條清水,供您取用以表示他的心意。”婦人說完話即消失了,之後果然離洞口不遠的山崖出現一股清水,源源不斷地流下來:聽說無論如何的乾旱,泉水仍是不斷流出,這也是傳奇之一。

金喬覺比丘在九華山修行經過多年,有一群詩人到那裡遊山玩水,想尋找靈感作詩,忽然間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鍋子放在石頭上,柴火已熄滅了。看看鍋內,只有野菜混雜着觀音土,大家又探頭往洞內看,原來有一位修行者在那裡打坐。大家在洞口靜靜地等待,一直到中午時分,修行者終於出定,走出洞來。他看起來不太像中國人,據傳奇的記載地藏菩薩的相貌很特別,他的身高約七尺高,額頭很高很寬,所以那些詩人問他從何處來?比丘即自我介紹,並說他來自新羅國。

那些詩人聽了覺得很慚愧,因為他們就住在山下,竟然不知道有一位遠道而來的修行者已在山上住了好多年,而讓他過着這麼刻苦的日子,從此那群詩人就成為他的護法,又去稟告山主——閔公。閔公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知道山上有一位有道高僧時,心裡非常歡喜,於是趕緊去拜訪。看他住在那麼簡陋的山洞內,閔公也覺得很不忍心,因此決定和詩人們一起為修行者蓋一座簡單的精舍。

金喬覺比丘生活安定後,他更加用功修行、研習佛法,護法的這群人也常來請教佛法。尤其是閔公,他非常敬重三寶,每天都要供養一百位僧眾;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去邀請,總是只有九十九位,一定要專程去邀請金喬覺比丘,才會正好滿一百位,長此以往,金喬覺比丘經常到閔公家裡應供。閔公對這位高僧非常恭敬,於是讓兒子隨他出家。

有一天,閔公向金喬覺比丘說:“您應該擴大修行的道場,因為前來求法的信眾愈來愈多,將來也會有人來此安住修行,是不是要擴建道場呢?”金喬覺比丘說:“只要有足夠的地方就可以擴建。”閔公說:“您看,這整座九子山都是我的呀!您需要多大的地方都可以。”金喬覺比丘說:“我只要有一件袈裟大的範圍即可。”閔公說:“那一點點怎麼夠呢?”金喬覺比丘說:“這件袈裟的影子能蓋住的地方,就夠用了。”閔公不甚解地答應了。金喬覺比丘就把身上的袈裟脫下來,向空中揚去,一陣烏雲遮住了陽光,整座山被烏雲遮蓋猶如被袈裟遮蔽一般。閔公既驚訝又歡喜地把整座山奉獻給金喬覺比丘,這群詩人即思惟着:“到底怎麼為這座山命名呢?應稱為‘九子山’還是‘九方山’?”若以看蓮花的心看這座山,它就像九瓣層疊的蓮花,於是大家提議以“九華山”定名。

從那時起,護法的人愈來愈多,道場也很順利地擴建完成。這位金喬覺大師在當時度人無數,從韓國渡海來跟隨他出家修行的人也很多,而且一年年增加,後來僧眾太多,發生缺糧的情況,而“僧多粥少”這句成語就由該地傳衍出來。金喬覺比丘想把僧眾分一些出去,但是大家好樂佛法,雖然生活困頓,還是為法忘軀,要跟隨金喬覺法師,不願離開九華山,有所謂“枯槁眾生”,用來形容在那兒好樂求法的人。

為什麼後來大家會稱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呢?因為,白天他為弟子們說法,一到黃昏時他就入定了。據說,到了夜晚,九華山的周圍常常會發出地獄刑具的聲音。所以很多人傳說金喬覺法師夜晚時分會到幽冥界去度眾生,所以稱他為“化跡的地藏菩薩”,也有人尊稱他為“金地藏”。他自二十四歲上九華山,直到九十九歲的七月三十日圓寂(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七二九年),在九華山度過了七十五年的歲月,可見地藏菩薩和中國的眾生特別有緣。


《地藏菩薩本願經》- 李罕居士天籟之音:

http://www.qincilongzang.com/index.php/content-show-cid-158-id-144.html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向老闆,李小龍怎麼死的?他兒子怎麼死
2014: 吳索:鄧小平夫人因小兒子被江查究而自
2013: 林彪即便飛到蘇聯也並不可怕
2013: 人民為何含淚懷念毛澤東?
2012: 《林豆豆口述》:揭示毛澤東時代絞肉機
2012: 蔣介石和毛澤東的區別是文明和野蠻的區
2011: 蘇俄的世界革命戰略與中國的具體位置和
2011: 高伐林: 解謎“九一三”?先答百道題
2010: 滴血川康 27
2010: 高伐林: 專訪舒雲(上):找到林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