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感性思維方式——中國傳統文化討論(4)
送交者: 漫漫求索 2024年10月06日08:14:0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很明顯,作為古代農耕民族的中國人傾向於安居樂業,帶有保守性。而作為農耕和放牧混合經濟以及海洋經商的西方人,則對於遷徙和開拓則更有熱情。

然而,中西方文化在各個方面,還有更多更深的差異。鐘錶發明前,古人之記時工具,中國人用的是水漏,西方人則用沙漏。沙是硬梆梆有固定形態的,帶有陽剛特徵。水則明顯具有不確定性和陰柔性。也許,中西方文化之差異,很多地方也可以用水和沙來比喻。

古代中國人和水打了太多的交道,既離不開水,也吃盡了水的苦頭。水無定形,隨時隨地而變,不可能讓你定下心來細細琢磨。水也是連綿不斷的,抽刀斷水水更流,無法分割。所以,對於水,無論是仔細觀察還是詳細分析都行不通,只可能有一個大體的印象。中國的成語典故里,諸如:“水到渠成”、“水滴石穿”、“潑水難收”、“水泄不通”等等多得數不勝數。也可能受水的諸多影響,中國人對於客觀觀察並不細緻,有一個大致印象也就心滿意足,並且越是模糊,越看不透,反倒覺得妙趣橫生,越是無規則就越是偏愛。

西方人的生活當然也是離不開水的,但是,水之外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客觀影響,那就是沙。歸根溯源,西方文明的源頭是毗鄰沙漠的古埃及和兩河流域。每次沙暴來臨,都會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沙子不同於水,無論沙丘各種各樣形態,都是由一顆顆硬梆梆和形態固定的沙子堆成的,巨大的沙丘幾乎是可以無窮分割的。也許受到這方面的啟發和影響,西方人覺得對什麼都可以分析清楚,也都想看個透,不然的話就感到心裡沒底,尤其難以接受沒有規則的東西。

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都明顯反映出來:

平常說話,西方人直率,而中國人含蓄。哪位中國人跟人一見面,就開門見山的直來直去,鬧不好會被誤認為別有用意或是腦子有病。而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委婉態度,則覺得摸不着頭腦。西方人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親兄弟明算賬,請客吃飯搞AA制。有朋友結婚,電話里先問清楚,你們倆還缺什麼,對方也不客氣說,還少了個鍋子或杯子,您就送這些個吧。對中國人來說,簡直難以想象。中國人講人情味,界線模糊,許多人還把難得糊塗”作為座右銘。

不同的心理,喜好也不相同。中國人喜愛玉,甚至把美玉比作君子。玉器表面光滑圓潤,滋潤而不透明,不可能一眼看穿。西方人則更喜歡鑽石。鑽石不僅稜角分明,耀眼突目,而且晶瑩透明,一眼看得透。

連吃飯方式,也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含義來,西方人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中國古人講究儒雅,筷子多少和象牙絲竹沾點邊,“君子遠庖”,如果飯桌上一排溜鋪開明晃晃的刀叉,當着大家的面又是切又是割,還成何體統,豈不象江湖強盜了。類似的例子多得不勝枚舉。

在文化和藝術層面,差異就更大了。

我們的祖先似乎生來就生活在自己的感情世界裡,他們與其說是用眼睛,不如說是用心來觀察世界,與其說是用理智思考,不如說是憑直覺把握。即使對客觀對象的描摹,也往往與自己的心靈感受血肉相連。而且,中國哲學提倡“天人合一”,主客觀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而所謂的“性情中人”更是不願受任何客觀約束,包括對客觀觀察的約束和客觀概念的約束,就讓思想任興遨遊。中國人的天地不是以客觀描寫為主,而是以主觀感受為中心。

其實,早在紅山文化時期,狀如字母C”,被專家們解讀為中華第一龍的玉石雕刻,現實中再也找不到對應的東西來,無獨有偶,遠在千里之外的良渚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來的玉琮,更是什麼都不像,考古學家說象徵天圓地方。商周青銅器上布滿了流暢的水紋或雲紋,上面的怪獸頭像,如果沒有專家在旁指點,誰也鬧不明白到底屬於哪種獸類的。我們自稱是龍的傳人,可是龍的原型到底是何種動物,專家們到現在都爭論不休,恐怕永遠也不會有明確的結論來。這些藝術創造,都是主觀想象和客觀對象混合到一起的產物。

這種現象在其他古代民族的文化中是比較罕見的。古埃及的石刻浮雕,雖然也有獅身人面獸、鱷魚神、鷹神等形象,但無非是獅子身上安上人的腦袋,或者人身上安上個鱷魚或老鷹的腦袋,絕不會搞不清來歷。美索不達米亞流傳下來的雕刻情況也類似。至於,希臘羅馬的雕刻則更是對對象刻畫的精準到了極致。

古代其它各民族的圖騰,如狼、虎、獅、熊、鷹等等,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具體的動物,沒有龍這樣的東西。

在園林方面。西方的花園,無論是法國的凡爾賽宮、奧地的匈布隆宮,還是彼得堡的冬宮的花園,中國人眼裡,都像是大廣場,進到裡面,一眼看到頭。對於中國人來說,一眼看透,就犯了造園的大忌。中國的園林講究的是遮和隔,三步一遮、五步一攔,一步一景,妙趣無窮。

西方花園裡的一切都非經過人工改造過的模樣才安心。歐洲花園裡的樹木,一律修剪得整整齊齊,或圓柱形、或圓錐形、或甚至作球形。一切都必須整齊劃一,甚至連兩旁的大樹,樹枝也被編織成片,看上去就像兩堵懸空的大屏風。中國的園林,花草樹木小橋流水,儘量崇尚自然。中國園林的樹木當然也要修剪,不過修剪的效果是正好相反的,越是彎曲越狀自然,則越美。

歐洲花園裡的噴水池一律砌成整整齊齊的幾何圖形,一尊尊大理石雕塑,無論是人物還是獅子、老虎等動物,解剖學之精確,放到中國來都會成為無價之寶。但中國園林里是絕少放置的,倒是那些講究“透、漏”等效果的太湖石隨處可見。如果,琢磨半天覺得某塊石頭形如某種動物,更是身價百倍。中國人對於奇形怪狀的奇石痴迷之程度,西方人絕對難以理解。

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更是完全通過純粹抽象的形式,進行書寫者和鑑賞者之間的心與心感情交流。這種無法言傳的美,給人以無窮的遐想,魅力之大,使大批中國人為之傾倒。

中國古代的繪畫作品多出於士大夫文人之手的。這些繪畫實際上都是抒發畫家內心感受,所以,畫必有詩配合。絕大多數山水風景,人物只占很少空間,完全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諧圖景。繪畫也最講究含蓄,畫山要表現山在“雲深不知處”,畫酒店最好是只露到林外的一角“酒旗斜矗”。畫中還特地留出大幅空白讓觀畫者自己去想象。西方古典繪畫則截然不同,往往把人置於中心地位。每幅畫的畫面都塞得滿滿當當,一切都必須表達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對客觀對象的描摹一絲兒差錯都不允許有的。男女模特要脫得一絲不掛。這還不算,藝術解剖,還要把人的皮都扒開來,細細考察裡面的肌肉和骨胳。畫中非但肌肉骨胳,就連每根肌鍵和血管,都不能錯位的。一些名畫裡,連人物眼角上的血絲都畫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透視光影都必須到位。雙方差異之大,猶如天壤之別。

歐洲音樂結束時,通常是定音鼓“梆、梆、梆”三下子給了結,完了就是完了,再明白不過。而中國音樂結尾時要餘音繞梁,讓聽眾繼續去無窮遐想。

中國歷史上極少有長篇政論或科學文章,而抒發感情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即使是寫景或歷史小說,也忘不了加上作者帶感情的評論詩句。

不同於歐洲人的邏輯思維方式,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更傾向於比照和聯想。對不同事物之間的對應進行聯想,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國古人的思想習慣。例如,《周易》裡面一條長橫意味“陽”,既代表天也代表男人,而兩條短橫意味“陰”,同為地和女人的代表。於是,產生了八、八六十四卦。這種聯想有時確有奇效,而絕大多數時候卻是導致荒謬結論。

此外,文人常以竹子的竹“節”暗喻氣節的“節”,老百姓用蝙蝠的“蝠”暗喻福氣的福等等。

我國古代哲學家對邏輯思維實際上渾然不知。然而,古希臘人的哲學家對邏輯思維是非常重視的。亞里斯多德建立了形式邏輯直言三段論。那個時代,幾何學的邏輯思維最具代表性。在他之前的柏拉圖在自己門上貼着“不懂幾何學的人勿進。”明代徐光啟對西方科技十方嚮往,請教傳教士利瑪竇。利瑪竇告訴他,要學好西方科技,首先要學習其思想方法,最基本的是懂得邏輯思維,因此,首先要學好幾何學。以後,徐光啟和利瑪竇共同翻譯了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徐光啟覺得在自己面前開啟了一道從未見識過的思想方式的知識大門。

在治理國家和社會管理方面,西方人用法律條文,早在兩河流域文明時期,已經有了漢謨拉比法典,古羅馬有羅馬法。而中國古人則強調“禮”和“祖制”。西方人按規則辦事,中國人辦事講情面,看面子,什麼事都可以靈活變通。中國以前民間的灶上都供有灶神爺,兩旁的對聯是“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據說,灶王爺的職責是監視每家每戶平時吃些什麼的,如果吃魚吃肉,灶王向老天匯報後,上天有好生之德,自然要懲罰這家主人的。林語堂先生提到,他的福建家鄉,除夕前一天黃昏,要送灶神爺升天,這時候家家戶戶就供奉他一種粘性極強的糯米糰子,讓他上天后,嘴巴粘住了沒法開口說自己家的壞話。於是,平時大魚大肉可以大膽照吃。江浙一帶也有這樣的風俗,看來流傳還挺廣的。如果是死板教條的西方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恐怕就只能成為徹底的素食主義者了。

以前民間還有一種說法,人死後,閻王就派牛頭馬面兩個鬼差前來把死人的魂靈來帶走。鬼差上門,當然要好生款待的,除了好酒還有好菜,好菜是一大碗沒煮爛的豬蹄,讓他們慢慢啃,於是,死人就可以在家裡多呆些時辰。

中國人連鬼神都可以作弄,自然什麼都可以變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什麼規則都可以打擦邊球。幸好中國人有這種特殊的機智和幽默,才能在兩千多年的專制統治之下,才能活下去,才能創造出輝煌的文化來。看一看中世紀教會的專制控制之下,陷入了徹底的文化黑暗,就可以看到中國人的這種品性的可貴和可愛。

在自己的環境下,中國的古人創造了一套完整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又反過來影響後來的中國人。

如果,把中西方思想方式的差異對比一下:

 中國人          西方人

含蓄委婉         直率開放

長久保守         豪邁開拓

謹慎             勇敢

主體性           客觀性

直觀             抽象

直覺把握         理智思考

比喻聯想         邏輯推理

模糊             精準

靈活變通         原則性強

這種對比,似乎也適合女性和男性之間的心理對比。因此,一些學者認為,西方人的思想方式具有男人的陽剛性,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則偏向於女性的陰柔特性(1)。事實上,我國古人對女性的委婉,女人們態度曖昧的半推半就,似乎特別青睞。例如,張籍婉拒對方邀請的詩句“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以及後來朱慶餘張籍打探自己成績的詩句,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從根本上說,思維習慣的差別同基本生產方式有深刻聯繫,農墾民族重時間之久遠,游牧和航海民族則重視空間之開拓,而心理學家說,女性看重時間久遠,男性重視空間寬廣。

其實,陰柔也罷,陽剛也罷,都是不完整的。歐洲人的邏輯和分析,誕生了現代自然科學,但是,卻為了宗教信仰大打出手,甚至因究竟該用三個指頭還是五個指頭來畫十字而相互殺紅了眼,最後還鬧出兩次世界大戰,險些把人類徹底毀滅。中國人的模稜,是與自然科學失之交臂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中國人從未發生過宗教戰爭,在長期的專制統治下,靈活變通的智慧也讓中國人得以在逆境中生存,並且創造出輝煌的文明。

(1) 林語堂,《中國人》,學林出版社,1994年,p90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懷仁堂事變與袁崇煥被殺:緣何民眾狂歡
2023: 七絕 題照(2068)請君入甕下南洋
2022: 七絕 題照(1721)妖魔竟有好生德
2022: 破陣子 垂暮還須當炮灰,
2021: 長津湖之戰,美軍怎麼說?
2021: 【反毛污共需要反出你起碼的小學水平來
2020: 被印第安人詛咒的美國總統們(五)
2020: 李大同、樊永生:憶報導911
2019: 《閱兵式——豺狼野獸、爬蟲類的伎倆!
2019: 鮑鵬山論諸子百家之商君書 | 專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