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江泽民、克林顿在西藏问题上的斗法 |
送交者: 赵大夫话室 2025年04月14日14:15:1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现在中美在关税问题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搏杀,结局难料。
其实中美作为一对老冤家,合作固然有,但争斗历来没有停止,即使在中美关系比较好的江胡时期也是如此。
江总总体来说属于多才多艺之人,在外交场合的应对上也是长袖善舞、应对自如。
在国内工作时,曾经聆听过无数次大大小小领导们的讲话,大多数都是照本宣科,自由发挥的很少。说心里话,印象深的不多。应该承认,中国的领导在语言表达方面,与西方国家靠选举起家的政客相比,确实逊色。唯一的例外是读研时,听过大学副校长巴德年的一次讲演。他当年40岁出头,是肿瘤方面的博导,据说文革时还当过体育老师。巴校长不带讲稿,侃侃而谈,两个小时,内容流畅、理性,几乎不见重复和卡壳,实在让人佩服。后来巴德年与另一校领导竞争正校长失利,远走日本,当了一段驻日大使馆科技参赞。他后来杀回国内,就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当了院士,终于修成正果。
近日放假在家,偶尔得闲,去网上转了转,发现了一个视频,是关于长者江泽民的,看后感慨良多。
这是一个中外记者招待会的片段,显然是克林顿总统刚刚就西藏和达赖喇嘛问题,向中国发难。这是江主席回击的应景之作。视频不长,可见江泽民全程面带笑容,语言流畅,有理有节;但在关键问题,如西藏、达赖和台湾问题上,丝毫不让。既坚持了原则,又不失风度。有时还发挥了他个人的特色,在中文讲演时,夹带了几个英文单词。这样如此严肃的对话中,又参杂了轻松的成分。感觉这是我看到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中的上佳之作。
观后,本人感觉,老江还是有水平的,不服不行。很多人私下或非重要场合里,语言能力很好,一到了大的场合,就失去了应有的水准。记得当年医院搞百年院庆,当时的副院长是国内骨科著名专家,英语极好。没想到一向擅长讲演的他,当着中外嘉宾的面,用英文讲演时,就开始打颤、哆嗦,让在场的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看看老江的现场发挥,还真的让人佩服。
记得当年在京工作期间,曾见过江总,共有两个印象:一个是表情很严肃,这不同于平时在电视上所见;另一个,由于江总和其他领导人出场时,首先看到的是侧面,平时对体型、体重异常敏感的本人发现,江总的肚子跟我们比远远不是一个层次,当时感觉非常震撼。学医的我们深知,这种体型肯定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果不其然,后来在一份描写胡耀邦去世的文章中提到,胡总86年发病时,由于没备用药物,是江总将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一类的药物拿出急用。可见当年本人的担忧不是多余的。
江总患病多年,能够得享96岁高寿,实属不易。从医学的角度讲,肯定与自身的自律、调养,发达的医疗保健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全部,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肯定与心态和一些业余爱好有关。诸如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不少人都很长寿。邓小平的桥牌水平,也堪称一流。
|
|
|
![]() |
![]() |
实用资讯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4: | 一个民族最大遗憾不是无知 而是封闭通 | |
2024: | 史海钩沉:为什么说李鸿章是治国能臣 | |
2023: | 感謝錯過,繞路圓夢值得 | |
2023: | 大学邓选学习小组发起人的奇妙人生 | |
2022: | 林彪、邓小平间的恩怨情仇 | |
2022: | 真实的抗日名将孙元良 | |
2021: | 百年咏史(44)满江红 悲失土 | |
2021: | 北溪2号背后的德美俄中 | |
2020: | 法輪功美國基地面臨巨額罰款 | |
2020: | 中华传统,文明野蛮?大是大非,不可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