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一下,找到了这一篇。 |
送交者: Michelle1 2008月07月13日12:35:3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政府与党的政治批判,与个人的学术批判是两码事。 由 zuolizi 于 2008-07-13 08:26:59 |
新京报:博士学位有假? 胡适生平两大疑点重揭迷雾 (ZT)
近日,台湾联经出版公司重新编校出版了《胡适日记》,以曹伯言整理的《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为底本,又增加了一些以前未收的新资料,堪称是目前为止最完整的版本。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在今年第七期《万象》上发表“从《日记》看胡适生平的几个疑案”一文,以联经版《胡适日记》为据,澄清了胡适的博士学位疑案和哲学造诣问题。 博士学位疑案 关于博士学位的问题,早在1919年便已出现。当时梅光迪散布胡适冒充博士,没通过论文口试等言论,胡适曾澄清“一九一七年的夏季,我就考过我论文最后口试。” 然而曾为胡适做口述实录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因胡适博士论文口试通过和正式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相隔十年提出质疑,怀疑胡适的博士论文是“大修通过”,而且需要补考,才于1927年亲返纽约拿学位,并推测是美国学者杜威“去华两年,亲见胡适在”学术界的声势“,回到哥大后,运用他的”地位“,把‘大修通过’改为‘小修通过’。”这一推测已对胡适研究产生了影响,以至曹伯言、季维龙编著的《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二日条说:“日记中,未说明此次口试是否通过。” 唐德刚曾表示“如果杜威遗札尚存”即可证明他的这一假设,而在联经版《日记》恰好保存了杜威在1926年9月30日答胡适的一封长信(《日记》1926年10月9日条。)《日记》中此信主要是答复胡适所提出的关于“比较哲学”的问题,其次则是一些互相问候的话,没有半个字提到胡适学位的事。如果真如唐先生所推测,杜威用了大力量使哥大松动它的“严格校规”,把胡适的论文从“大修”改为“小修”,那么这封信上至少会有一两句交代的话。彼此信中全不及此事,恐怕只能表示胡、杜两人心中根本就没有“学位”的问题。 哲学造诣问题 自从金岳霖说过“西洋哲学与名学又非胡先生之所长”(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二》)这句话以来,中国读者大致都接受了这一评论。但是余英时认为不能因此低估胡适的哲学知识,他在美国最后三四年所受到的哲学训练已达到了当时的一般水准,足够他研究中国哲学史之用了。 余英时以《日记》中保存的一篇罗素书评为证。1923年著名哲学家罗素为美国著名杂志Nation写了《先秦名学史》(胡适著)的评论,开始便说:“对于想掌握中国思想的欧洲读者而言,这本书完全是一个新的开端。欧洲人很难同时是第一流的汉学家,又是合格的(competent)哲学家,这是不足惊异的。……胡适博士对西方哲学的精熟好像是一个欧洲人,英文写作之佳则和多数美国的教授没有分别,至于翻译古代中国文本的确实可靠,我想任何外国人都很难赶得上。”可见在罗素眼中,胡适的西方哲学至少是“合格的”。胡适生前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罗素的书评。如果不是他把这篇文字附收在《日记》中,这件事便将根本埋没了。(陈佳)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