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跟帖
“四三”方案被耽误是邓小平复辟资本主义的匪患 (13)
送交者: lesson 2008月08月03日08:42:32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四三”方案中的三个塑料厂、烷基苯厂 (11)lesson 于 2008-08-03 08:37:12
“四三”方案被耽误不是天灾而是邓小平复辟资本主义的匪患


  毛主席的”四三”方案被拖延时间,投资加大,经济效益减低,完全不是天灾,是人祸,是邓小平匪帮篡权实行资本主义复辟的匪患。
  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出于资本主义复辟的罪恶需要,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他们破坏国家经济、红色买办、洋奴哲学、卖国主义的批判进行反扑,就反过来诬蔑攻击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生产和建设。于是他们把毛主席在1963年就提出,周总理在三届人大就宣布过,四届人大上再次重申的四个现代化计划当作旗子来挥舞。谁反对他们的倒行逆施,不由分说强给谁扣上一顶“反对四个现代化”的帽子。文化大革命对他们完全正确的批判被诬蔑为“反对生产”、“不搞建设”。为了标榜唯有自己才关心生产和国家的建设,他们不顾文化大革命推动下的大建设还在进行,毛主席引进的”四三”方案也尚在进行,在1975年就要另起炉灶另搞一套大引进。批邓阻止了他们对国民经济的这一破坏,为我国建设争取了两年的时间。1977年地方中小工业大批投产,”四三”方案也有一半已经投产,另一半快要建成投产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尽管还不够完善。他们不是尽快把它建成完善,填平补齐、配套成龙,挖潜、革新、改造,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而是为了一个罪恶的政治需要、对经济形势作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在错误的时间、用错误的方法、搞了一个劳民伤财的大规划,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第二次大跃进的建设互相挤压。自然首先是邓匪的大规划挤了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大建设。结果不但不少地方工业和中小工业被攻击为“小生产方式”而“彻底否定”,或者只能在他们的迫害中艰难地生存,就连”四三”方案那样的大型引进项目也被拖延了时间,多耗了资金,又不能及时达到设计水平。邓匪的大规划也搞不起来。
  这一“大规划”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大建设,争资金、争外汇、争动力、争原料、争能源、争建设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处处依靠外国,使得另一些建设能力闲置起来,这就又增加了对外汇的需求。他们大肆摧毁地方的小钢铁厂、小煤窑、江南煤矿、小机械厂,小化肥厂、就是小水电厂和小水泥厂也受到不小的压迫。使得钢铁大量缺乏,尤其生铁,煤炭减少,而他们搞的山西能源基地又可耻地破产,更加剧了能源紧张。他们不是加强煤炭、电力、运输等短线和建设工期长的项目建设,而在大规划中新上的主要是高耗能的项目。尤其是耗电、耗石油。那一时期许多地方几乎天天停电,许多工厂只好停三开四,甚至停四开三。他们不是努力挖潜、革新、改造,填平补齐配套成龙,而是热衷于上大的新项目。
  在引进中,他们又充分地表现出“红色买办”的本色,完全依赖外国,造成对外汇需求量大大超出国力。除了大量地、毫不顾后果地借外国的高利贷外,还不得不大量出口以换取外汇。他们看到文化大革命带来石油工业大增产,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便以为搞石油很容易,毫无根据地臆断出可以轻易搞出“十来个大庆”,生产出大量石油换汇以供应他们的大规划。石油生产上不去,他们又提出了“有水快流”的掠夺性口号,但是流量还是提不上来。我们且不论复辟后石油突然徘徊下降是不是他们的责任,最起码,既然石油产量上不去,国内需求又不断增长——”四三”方案中就有好多个石油项目,上面提到的八个有七个是石油化工,投产后自然会消耗大量石油,那就不应该再增大石油出口量了。可是为了还他们欠下的高利贷,不得不进一步继续加大出口量,使得国内石油更紧张。许多建设项目不能及时投产,投产后不能正常生产。天然气也很紧张,所以四川长寿也不能正常生产。
  ——声明一下:这些戈培尔的门徒一天不造谣就会浑身难受,他们一定会说我们根本上反对出口石油,这当然是胡说。最起码的事实是,毛主席时代我国已经大量出口石油了。1973年,我国石油出口由1972年63.6万吨猛增到183.41万吨,约三倍。仅仅两年,1975又是五倍多达到987.79万吨。那个时候我国的石油产量猛增,石油化工的大项目还在大规模建设之中,供大于求自然可以大量出口。可是到邓小平匪帮篡权复辟,既然石油生产萎缩,就应该减少出口量了。但为了还高利债,1980年达到1330多万吨,后来超过了两千万吨。以至于后来四三中的石油化工投产后也缺乏原料不能正常生产。——其实与其出口石油,倒不如早些把这些企业投产后出口石油产品,或者少进口一些化纤和塑料、烷基苯等。
  1980年大规划破产后,陈云出来争权,报上宽松了一些,这时就有人出来谴责。
  如:周传甲说:“1978年花了很多外汇,进口了22套大型设备,至今仍背包袱,如南京化工厂进口了一套10万吨乙烯设备,但原油每年就需几百万吨,根本不能保证,只好让设备睡觉,这些教训一定要吸取,不能样样都推到‘四人帮’身上。”(见人民日报1980年8月5日《人大代表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摘登》)
  岳希新说:“十来个大庆”根据在那里,由于找不出十来个大庆,引进的九个用油气作原料的大化纤厂缺原料。(人民日报1980年9月6日《政协委员发言摘登》)
  韩学道说:“有些基建项目违背基建程序,盲目上马,造成惊人浪费。如化工部要在南京和山东建的3套30万吨乙烯工程,1978年就和外国草签了进口设备的合同,但计划任务书至今未批下来。按基建程序银行不给拨款,不能上马。可在国家建委同意下,化工部去年将8个公司调到山东搞土方工程。平整了几千亩土地后中途停了下来,造成了土地闲置。”(人民日报1980年9月8日《人大代表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摘登》)
  人民日报1980年8月11日《这样的“计划”何时才能改变》说:“天津石油化纤厂今年下半年将投产,但原料不足,如不及早解决,这个投资13亿元的重点工程,又将因原料不足而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人民日报1980年9月5日更是明确提出:“1978年花了很多外汇进口了一批大型化工设备。像南京化工厂进口的一套乙烯设备(即后来邓小平匪帮大吹大擂的扬子乙烯)每年需要几百万吨原油作原料根本得不到保证,只好让设备睡觉。不能把责任一概推到‘四人帮’身上。”并且以“不能让造成重大浪费的人逍遥法外”作为标题。
  但法律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造成重大浪费的邓小平匪帮很自然至今仍然逍遥法外。只有当人民起来革命,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后,他们犯下的罪行才能得到清算,中国的经济也才能重新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由于第二次大跃进的后劲我国化纤塑料增长还算比较快的,八十年代初的低谷


  尽管有这么多的破坏,我国的化纤工业和塑料工业生产不能达到应有的速度,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大建设的后劲,由于大批的生产能力在阻力重重之下,虽然姗姗来迟还是建成投产了。所以我国的化纤和塑料的产量,总的来说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可见下表二。

各年化纤产量和建成投产的化纤生产能力总和

年份 新增能力 产 量 比去年增产  备  注
   万 吨  万 吨  %
  
1949 ——   ——
1957      0.02
1958      0.03
1959      0.54
1960      1.1       [4]
1961      0.53
1962      1.3       [5]
1965      5.01
1969      6.66
1970     10.09   51.5 [9]
1971     11.99   18.8
1972     13.73   14.5
1973     14.88    8.38
1974     14.26    4.17
1975     15.48    8.56
1976     14.61   -5.6 唐山大地震
1977     18.98   29.9
1978 ——  28.46   49.9 [3]新增生产能力未完成计划
1979 8.3   32.6    14.4 新增生产能力未完成计划
1980 6.0   45.03   38.0
1981 6.7   52.73   17.1 完成计划
1982 2.9   51.7   -2.6
1983 11.   54.1    4.6 [8]
1984 2.5   73     34.2
1985 ——  94.81   29.8 [2]
1986 6.1  101.73    7.3 [6]
1987 ——  117.5    15.5 [2]
1988 ——  ——    —— [2]
1989 ——  ——    —— [2]
1990 ——  165.48   —— [2][7]
1991 ——  186     12.4 [3]
1992 ——  208.3    11.5 [3]
1993 ——  221.5    11.4 [3]
1994 ——  269     18.1 [3]
1995 ——  290     21.7 [3]
1996 ——  ——    ——
1997 ——  ——    ——
1998 ——  ——    ——
1999 ——  ——    ——
2000 ——  694     —— [2][7]
2001 ——  828     19.3 [3]
2002 ——  991     17.8 [3]
2003 ——  1181.14   19.16 [3]
2004 ——  1424.54   20.6 [3]
2005 ——  1618    13.6 [3]
2006 ——  2025.5   21.7 [3]
2007 ——  2390    15.3 [3]

资料来源:
[1]凡未经指出的都来自①综合历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公报②1982年经济年鉴③1977年以前来自李成瑞《十年内乱时期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
[2]国民经济公报无数字
[3]国民经济公报无新增生产能力数字
[4]参考消息1984.9.23《主要化纤生产国的化纤产量》
[5]经济日报1984.4.16.《发展中的我国化纤工业》
[6]国民经济公报无产量数字。人民日报1986.12.20.《化纤可望突破百万吨》预计为1980年2.22倍,年产能力可达120万吨。人民日报1987.10.5.《改革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101.73万吨,由世界第7位上升至第5位。
[7]根据下年增长率算得。
[8]1983年30种主要新增生产能力中,有10种没有完成国家计划
[9]人民日报1986.12.20.《化纤可望突破百万吨》1970年只能生产涤纶1300吨,1986年可生产56万吨。


各年塑料产量和建成投产的塑料生产能力总和

    塑     料      乙      烯  

年 份 产 量 比去年增产  新增能力 产 量 比去年增产  备  注
    万 吨  %     万 吨  万 吨  %   

1955年  1.2                  人民手册1958年P474
1965年  9.7
1970年 17.6
1971年 21.6    22.7%
1972年 24.8    14.5%
1973年 29.5    14.8%
1974年 30.4    3.05%
1975年 33.0    8.55%
1976年 34.5    4.55%           唐山大地震
1977年 52.4    51.9%     30.27
1978年 67.9    29.6%     38.03 25.6  新增乙烯生产能力没有完成计划
1979年 79.3    16.8%     43.5  14.5  
1980年 89.8    13.2%     49   12.6  
1981年 91.6    2.0%     50   2.0  新增塑料生产能力未完成计划
1982年 100.3    9.5%     56   12.0  
1983年 112.1    11.8%  11.5 65   16.1  
1984年 116     3.2%     ——      [3]
1985年  ——    ——     ——      [2]
1986年  ——    ——     ——      [2]
1987年  ——    ——  30  ——      [4]
1988年  ——    ——  60  ——      [4]
1989年  ——    ——     ——      [2]
1990年  ——    ——     ——      [2]

资料来源:
[1]凡未经指出的都来自①综合历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公报②82年经济年鉴③1977年以前来自李成瑞《十年内乱时期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兼论这一期间统计数字的可靠性》
[2]国民经济公报无数字
[3]国民经济公报无新增生产能力数字
[4]国民经济公报无产量数字


  毫无疑问,邓小平一上台化纤大增产完全是在毛主席领导下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第二次大跃进的成果,特别是”四三”方案完工投产的结果。1977年到1981年主要就是靠金山。可是1982年化纤居然减产,1983年也增长太少。——这就是邓小平说的辽阳、长寿、天津都投产的结果?!另外也说明它们投产后生产能力长期没达到设计要求,或者达到设计要求却缺乏石油、天然气没能开足马力生产。1984年后才有了比较大的增长,原因正是这些厂生产能力逐渐发挥出来的结果。1987年以后生产能力逐渐饱和。邓小平匪帮在1978年花巨资搞了大引进,十年后看到的是这样的结果。
  至于公布的新增生产能力,集中于1979年到1984年,都是第二次大跃进的建设被拖延后逐渐建成的。在以前没有这方面的数字,包括金山的投产在内都被邓小平匪帮隐瞒着。以后不公布了,那是因为没有什么新的生产能力建成。


★我国历年化纤产量一


★我国的化纤工业对数图



  从附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七七年到八一年由于第二次大跃进中建设的化纤工业投产造成的高速增长,首先是上海金山,此时辽化、天津、长寿都还没有投产呢。也看到八二与八三年的低水平。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毛主席的大建设久久才能取得成效,可谓细水长流,所以在三大化纤厂投产的八四年以后增长速度重新加快,看起来较快的年份也延续了比较长的时间,直到九十年代初。
  按理经过一个大建设,收到成效后产量增长速度应该比以前快得多。但是对数图里可以看到斜率和70年到73年比还低得多。那几年没有以前留下的厚底子,仍能达到较高的增长速度是难能可贵的。而八十年代的增长只能说是吃毛泽东时代和“十年浩劫”的老本,最荒唐的竟然在82年到83年还有个低谷。如果不是邓匪推迟了建设,如果能按预定计划在80年以前投产,那么光四大化纤厂的投产以及挖潜,就可以使得化纤产量能够从1977年到预定的1985年连连打滚,至少1977年到1980年的高速度应该长期延续,甚至有些年份更高。那以后再要迅速增长就必须建新厂了。
  塑料大致相仿,图画就不画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化纤减产,塑料竟然还增产。这当然和燕山石化总厂引进的乙烯工程竣工有关,第二年又是北京化工二厂投产。所以1977年和1978年塑料增长特别快。但是1981年又是个低谷。
  合成洗涤剂也是这样。1977年25.7万吨、1978年32.4万吨(增长26.1%)、1979年39.7万吨(22.5%)都有比较大的增长。1980年39.3万吨,减产1.0%。1981年47.8万吨(21.6%),1982年56.9万吨(19.0%),1983年67.7 万吨(19.0%),1984年81万吨(19.1%),这四年均增长很快,显然是毛主席引进的”四三”方案中的南京烷基苯厂,被邓匪拖拖拉拉后,终于逐步投产的结果。1980年减产也是低谷,那是南京烷基苯厂尚未投产,毛主席建设的其他洗衣粉厂生产能力已经较充分发挥,以及受到邓小平匪帮破坏被“彻底否定”的结果。1985年、1986年、1987年均没有公布数字。1988年129 万吨(8.2%),1989年143万吨(8.4%),1990年148.4万吨(1.2%)。以此算得1987年生产了119.2万吨,三年递增13.8%。这六年的增长大大减慢了,而且越到后来越慢,1990年基本停滞。显然这是毛主席和第二次大跃进建设的洗衣粉厂生产能力已经饱和或者被“彻底否定”的结果。
  我们看到无论化纤、塑料还是洗衣粉,在八十年代初都有一个低谷,化肥和水泥也一样,时间上略有差距,有的在1980年,有的在1981年,有的在1982年,这一低谷正表明了邓小平匪帮对我国的生产和经济建设只有破坏没有贡献。陈云的破坏也是一个因素,但陈云只搞了1981年。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转一篇为那些崇拜强权的人:以色列与真
2006: 以色列与真主党冲突分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