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國軍偵察兵見婦女被姦殺 跟蹤割日兵頭上墳(圖)
送交者: ByStander 2015年10月12日16:13:5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國軍偵察兵見婦女被姦殺 跟蹤割日兵頭上墳(圖)

核心提示:唐文斌在做偵察兵時,專門搞敵後監視和破壞。他在山東宛城監視敵軍,靠近一戶農家,手指戳破窗子,看到一個日本憲兵,在一戶農 家,刺死剛學會走路的小孩,殘暴姦殺了家裡的婦人。他壓不住心中的憤火,悄悄跟蹤並殺死了這個日本憲兵好幾日,在他走入妓院時,從背後捂住他的眼,抹了他 的脖子,將頭割下,帶到婦女墳前說:“我為你報了仇。”

本文摘自:《廉政瞭望》2013年第18期,作者:劉霄 葉茂,原題為:《三名抗日川軍的命運圖譜》
1937年,對中國,是硝煙燃起的年份,對很多少年,是人生陡然換了風向的一年。
這一年,家住當時四川忠縣的羅見淵13歲,他在小學小號吹得不錯。四川保安部隊從忠縣經過,人們夾道歡迎,小學生們的小號吹得愈發響亮。一 名國民黨軍官注意到了特別用力吹號,把腮幫子鼓得圓嘟嘟的羅見淵,笑問道:“你想當兵嗎,怕不怕死?” 至此以後,羅見淵十年沒有再回過忠縣。
黃埔軍校成都分校二期步科的學生,也在這一年畢業了。謝義儒在畢業典禮上見到了他的校長蔣介石,聽完了浙江口音濃厚的畢業致辭,他便去陝西渭南的一支部隊,做了中尉排長。
有人做畢業生,就有人做新生,成都樹德高中的唐文斌在這年以不錯的成績考入了黃埔軍校14期。唐文斌愛看金庸小說,自認有一副俠骨。一次, 他和同學在長順街上熘達,看到一名軍官坐黃包車,只給車夫兩個銅板而不是“市價”兩吊錢,恨得他咬牙切齒,和夥伴們把這名蠻橫的軍官拉到城牆根,揍了一 頓。
命數
出川後的少年,奔赴抗日戰場,歷史賦予他們相同的使命,而他們卻各有各的命數。
抗日戰爭中,正面戰場的22場會戰,讓這些川軍少年飛速成長,親歷人性,見證死亡。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南京保衛戰,台兒莊戰役……這些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地名。
烽火連天的日子裡,羅見淵排過抗日話劇,辦過黑板報,教新兵打過草鞋,聽連長講過激越的英雄故事。回憶起戰場上鮮活的一幅幅圖景,快要90 歲的他,依舊曆歷在目:士兵們都不敢做飯,因為裊裊的炊煙升起來就會暴露,血染了一溝的水,喝起來滿是血腥味。有一次打偷襲戰,日本人的子彈,從身後掠過 他的背包,在腰部兩側急速穿過,發出“嗖嗖”聲響,他的腰部皮帶被打爛,擦出了血。
子彈每日經過人的身邊,也常常經過人的身體。
謝義儒在一次對敵衝鋒戰中,腹部中彈,被送到戰地醫院治療時,因為傷員太多,麻藥用完了。“我打仗死都不怕,還怕取子彈沒有麻藥?快點來, 就這樣直接取,”他對軍醫道。手術在他緊握雙拳、咬緊牙唇中開始,在嘴唇全部被咬爛,全身大汗中結束,握緊的雙拳在兩天后才慢慢舒展開來。
而“見不得不忠不義”的唐文斌,在部隊裡依然如此,哪怕是對“自己人”。他在當營長時,“正法”過三個連長,就是因為他們剋扣官兵軍餉,乃至伙食費,聚眾賭博。他說,那時的國民黨軍紀也算是很嚴厲的。
交鋒
走到真實的戰場上,三名少年開始與侵略者短兵相接。
一場戰鬥中,日本人趁天黑從坡底爬上來攻擊國軍陣地,上來一個日本兵,看到羅見淵就“呀”的一聲,要刺他的頭,他的軍帽掉落,頭被刺了一道口。此時,他一手抓住日本兵的刺刀,一手抽出褲邊的匕首,去戳他的肚子,戳穿後使勁兒一轉,用刀往下一划,腸子就被拉出來了。
1944年衡陽會戰,羅見淵在死人堆里被日軍發現,抓到日軍集中營里當了苦力,他的腳被絞線捆着,脖子被鐵夾拴着。他還記得,日本人給他吃的便當四四方方的,在日本的軍隊中,少年兵算是善良,常常有意放鬆國軍俘虜脖子上的鐵夾,讓他們得以鬆弛一下。
唐文斌在做偵察兵時,專門搞敵後監視和破壞。他在山東宛城監視敵軍,靠近一戶農家,手指戳破窗子,看到一個日本憲兵,在一戶農家,刺死剛學 會走路的小孩,殘暴姦殺了家裡的婦人。他壓不住心中的憤火,悄悄跟蹤並殺死了這個日本憲兵好幾日,在他走入妓院時,從背後捂住他的眼,抹了他的脖子,將頭 割下,帶到婦女墳前說:“我為你報了仇。”
回家
在中國的戰爭史上,1945年後,一批中國軍人回了家;1949年後,大批軍人回了家。
抗戰勝利後,羅見淵所在部隊整編進入國民黨王牌74軍,他被推入國共內戰,直到此時,他才知道在中國的大地上,還有一支隊伍叫共產黨。1947年,國共孟良崮一戰,被解放軍俘獲,他要求回老家,解放軍發給他回川路費40多元,布鞋一雙。
而謝義儒厭倦了戰爭,不想打“自己人”的他, 也回到了家,做起了小本生意。
經過四年內戰,唐文斌1949年在坪山起義。
回家後的軍人們,因為身份問題,光景都不算太好。
1950年,羅見淵在重慶的工程隊裡做工,他覺得自己以前的身份見不得光,不會輕易提及往事。文革中,也常常被傳去談話,受到監視居住,半夜睡在床上,紅衛兵就吵嚷着敲門,進去抄家搜身。
剛解放時,上級組織調查謝義儒,他的經歷因為一個小插曲,被瞞混了過去。調查他的那位幹部是山西籍人,謝義儒交代自己問題的時候,說在山西打過日本鬼子,這位負責調查的幹部受到了觸動,沒有再過多追究,隨後,他在林場工作,得以安生幾年。
然而,1964年林場要精簡人員,這一次,他失去了工作。此後他去做過老師,做過雜工,當過銀行看門人。
唐文斌因為身份問題,從1961年起,在蘆山蹲了22年的監獄。牢裡的生活在文革期間反倒成了庇護傘,沒有多麼血雨腥風,卻在死神面前報到了一回。他因為嚴重中風,被誤當做斷了氣,送到太平間,之後被軍醫發現還有氣息。
羅文淵、謝義儒、唐文斌三個人都沒有留下一張參軍的照片。這個遺憾,在文革歲月里,竟有了別樣的況味——“那個時候誰敢留身穿國民黨制服的照片?”
2002年,四川黃埔同學會給唐文斌補發了一張黃埔畢業證,唐文斌那時並不想要,他始終活在某種忌憚里。
晚景
走入當下,他們也都有個相同的身份—— “國民黨老兵”,晚景不勝唏噓。
今年夏天,89歲的羅見淵和老伴兒,住在成都後沙灣社區租來的老房子裡,政府一個月出600百,自己出400。他們在社區街道上擺地攤,賣 蔥姜蒜,一大早出門,一天能賣個二三十塊錢,賺幾塊錢。他們住在退休老職工聚集的社區里,卻沒有退休工資,沒有養老金,沒有醫療保險。在成都打工的兒子不 喜歡聽他擺龍門陣。他認為當年的功過,於生存現狀無益。
遠在雅安青衣江邊居住的謝義儒,今年93歲,右手癱瘓,起居需要保姆全職照顧,腹部的彈痕清晰可見。他會看電視關注時事,知道國家最近發生了什麼事。
而唐文斌在雅安斗膽村住的屋子,是兩間土房,白天不開燈的話,幾乎是一片黑暗,牆上掛的是1990年的人民日報,布滿了灰塵。雖然和兒子同 住,但伙食卻不在一起。他有個電飯鍋,常常做稀飯。他將自己的收入憑證拿出來,低保每月234元,社保每月55元,統戰部一年1800元的補助,月平均收 入439元。某次開發商在他家門外施工,導致房子積水,他還上法庭打過官司,並且勝訴了。
如今,行至人生的末端,謝義儒坐在單元房裡,移動着緩慢的步伐,給保姆絮叨着當年的人事;羅見淵出租房裡的床前牆壁上,有一副“抗日英雄” 的題字,他每晚入眠要面對這四個字,但翌日清晨還是要去街道擺菜攤子;唐文斌拿出他的煙,喃喃地說:“五塊錢一包,要精打細算着抽。”
後記:
二戰時,有“無川不成軍”的說法。1945年10月8日,重慶《新華日報》發表社論《感謝四川人民》。社論上說:“在八年抗戰之中,這個歷 史上最大規模的民族戰爭之大後方的主要基地就是四川……四川人民對於正面戰場,是盡了最大最重要的責任的,直到抗戰終止。四川的徵兵額達到三百零二萬五千 多人;四川為完成特種工程,服工役的人員總數在三百萬人以上;糧食是抗戰中主要的物質條件之一,而四川貢獻於抗戰的糧食,占全國征糧總額的三分之一……僅 從這些簡略統計,就可以知道四川人民對於正面戰場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淚!”
民間關懷老兵的行動,在本世紀初,逐漸興起。彼時,志願者組織、慈善基金會成為慰藉老兵的主力。樊建川就是其中一個。
他的建川博物館裡,有一座正面戰場館,展示了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作戰留下的珍貴歷史遺蹟,全世界只此一座。另有一座川軍抗戰紀念館,你要走進這座博物館裡,必須要經過很長的一段鐵製通道,寓意當年川軍出川抗日,要經過幾千里的漫長征途。
博物館有一處空地,立着幾十面抗戰老兵的手印牆,已經拓上了4416位老兵的手印和姓名,空地還留有足夠的面積,因為更多的老兵手印,還會出現在這裡。
樊建川:政府有責任供養國民黨抗戰老兵
老兵永不死,只是漸凋零。我們還能為這些日漸凋零的老人做些什麼呢?9月初,本刊記者專訪了樊建川。
《廉政瞭望》:什麼原因讓您開始關注抗戰老兵?
樊建川:我父親是八路軍,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參加的抗戰。共產黨的軍人幹部福利待遇都比較好,老了有干休所住,還有退休工資。可是大多數國民黨老兵,他們的晚年待遇和狀況比較令人堪憂,大多數只能靠低保金維持生活。
《廉政瞭望》:您覺得,政府應在關愛老兵中應扮演怎麼樣的角色?
樊建川:如今的國民黨老兵,大多數都九十多歲了,全國只找到5000多個。以雅安為例,目前只找到幾十個。對政府來說,供養他們,應該不算 是什麼巨大的負擔,這是一種國家責任,是國家對她的保衛者盡到關懷的最後機會。而公益組織、企業慈善、志願者個人行動,只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國家為主,民 間為輔的社會保障體系才應該是常態的。
《廉政瞭望》:前不久,民政部頒布了紅頭文件,將國民黨抗戰老兵列入優撫對象,給予他們與解放軍退役軍人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您認為,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為國民黨老兵做些什麼?
樊建川:一個國家理應對為他賣過命的人給予必要的尊重,不僅僅包括體面豐厚的物質生活,更應該包括一定的精神褒獎,從某種意義上講,就算是 作為愛國主義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否則像二戰一樣,民族危難再次來臨,誰還能為你拋頭顱,灑熱血?賦予他們精神的榮譽感,認可他們的民族貢獻,是我們應 該做的。
(感謝楊洪雷、宋思艱、龍飛、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對本文提供的支持與幫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民主只是比較不壞的東西
2014: 民主對中產階級和富人是致命的,自由比
2013: 賀衛方教授在西北政法的演講(屢次被刪
2013: 馬黑:涼山彝族末代女土司楊代蒂
2012: 錦瑟無端五十弦 - 李商隱與亡妻的真情
2012: 坦克進京的年代,學生被捕後
2011: 追憶國醫吳階平 - 給領導人看病時用密
2011: (圖)目瞪口呆 占領華爾街讓全體美分
2010: 疲倦的民主黨與憤怒的共和黨:2010年美
2010: 神秘北緯30度,四川黑竹溝人畜離奇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