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漫談:矛+戈=戟 |
送交者: 青萍劍客 2015年11月15日06:36:2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矛+戈=戟,矛x戈=侯戟 ... 喜歡欣賞冷兵器的網友,常碰到這類字眼:“矛、戈、戟、侯戟、鉞戟,還有西方的 halberd”,不一而足,它們之間的“血緣關係”非常有趣:
“矛”就是“扎槍/紅纓槍”的頭,是裝在長柄前端的刺擊兵器,屬西方人統稱的“pole weapon”。“矛”英文譯作“spear”,對。矛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迄今出土的最出名的矛應該是吳王夫差的自用矛,幾乎與越王勾踐的劍齊名。
“戈”的形狀頗怪,像刀但橫裝在長柄的端部,像鈎卻開刃,如其說用它來“砍”,不如說是用它來“啄”,確是咱們中國獨有的兵器,難怪英文翻譯不准,竟也譯成“spear”,錯。出土的戈最著名的是宋公欒自用的,就稱它為“天下第一戈”吧。
“戟”在剛問世時應屬組合兵器。如果把吳王的矛和宋公的戈如下圖裝在同一杆長柄上,就成了戟。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組合,如一矛一戈的,最常見;只有兩戈的,雖無矛也稱作戟,為什麼兩戈的戟都不裝矛頭,至今尚無人能解;還有一矛三戈的,不過還沒見過一矛四戈或更多戈的,太笨重不便或為其因。
“侯戟”則是科技進步的產物。戰國後期,直到秦漢,為了裝配簡便,則乾脆先把矛和戈打造在一起再往柄上裝。這類戟,戰國至秦的叫“候戟”,漢代的則叫“卜字戟”。然而,隨着戰車逐步退出了戰場,擅長在戰車上使用的戟也同時退出。漢武帝朝中有個東方朔,身材偉岸,儀容瀟灑,漢武帝常在社交場合命他執戟侍衛,來襯托他自己尊嚴。從此戟竟成了儀仗隊裡最重要的擺設,在中國後代的王朝里繼續沿用。
“戟”有一個重要“變種”被稱為“鉞戟”,其形就是一個裝在長柄上的雙面刃或一面為刃一面為鈎尖的大斧子,但柄的頂端還得再裝上個矛頭。這種鉞戟在春秋戰國時就有,但極少出現在戰場上,從一開始它就成了儀仗,是一國最高權利的象徵。大王的“王”字就是把“鉞”的古圖線條化成甲骨文得來的,上下的橫是斧子刃,中間一橫是斧子柄,連通上下的豎則是斧身圖瘦化成了線條。
無獨有偶,多少年之後,西方也出現了“鉞戟(halberd)”,且橫行於戰場。它與中國的鉞戟是否有關聯,尚不可知。專門使用鉞戟的特種部隊稱作“halberdier”,十分悍勇。
值得注意的是,各類演義小說中所描述的很多擅用戟的名將在歷史上並不用戟作兵器,如漢代的呂奉先,唐代的郭子儀、薛仁貴等。戟作為實戰的兵器重現江湖則是明末清初的事。由於冶煉鍛造技術空前的進步,使得複雜冷兵器的製造成為可能。而此時的戟已經大變了模樣:戟上的戈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月芽兒狀的彎刀用兩個橫梁接到矛的頸部。兩個橫梁,再加上矛頸和月芽兒背,四者之間形成了個“口”字,正因有了“口”,戟才能“咬”- 即套奪敵人兵器的功能。戟的技法從此也更變化莫測了。
現代武林流傳的最完美的戟法是八卦掌創世人董海川的弟子劉德寬的“六趟戟法”,軼聞傳是他當年保鏢到內蒙包頭有緣遇到了呂布的後人學得。上文已說到呂布並不用戟,可見此軼聞無據。
清代戟的變種就更多了,很多已不再是戟,如護手鈎,子午雞爪鴛鴦銳等。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朱雨心: 男女就應該不平等 | |
2014: | K19同學是個好人,但是太過天真了,這世 | |
2013: | 溫家寶女兒收摩通1,396萬遭《紐時》踢 | |
2013: | 一家大小爭撈錢 溫家寶百口難辯 | |
2012: | 習近平在常委見面會上的講話 | |
2012: | 高瑜:喇叭聲咽,胡時代告終 | |
2011: | 洪博培赤裸裸:搞垮中國才能保住美國霸 | |
2011: | 《紐約時報》:為了我們的經濟,放棄台 | |
2010: | 1999年《中俄全面勘分邊界條約》 | |
2010: | 今不如昔,令人懷念建國初期的盛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