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樂山水:從烏坎抗爭說到中國族群抗爭精神強弱
送交者: 樂山水 2016年06月21日10:59:4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五年前,烏坎抗爭震驚中外。廣東汕尾陸豐市東海街道(現東海鎮)烏坎村數千村民要求收回被政府侵占的土地,多次到陸豐市政府和派出所前示威,與警察搏鬥。近日,因為多數被侵占土地仍未收回,烏坎村民抗爭再起,引起中外媒體關注。

烏坎村民的抗爭精神是中國漢族群中最強的,原因何在?

首先因為中國各省級行政區民眾的反抗精神強弱相差很大,下面建立一個“民眾抗爭指數”來量化表示。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的《2014年中國法治發展報告》,列出了2000年-2013年14年間各省級行政區的百人以上群體性事件的數量,廣東遙遙領先。不過各省級行政區人口相差很大,需要調整,可以使用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分省數據。

民眾抗爭指數=(2000年-2013年14年間該省級行政區的百人以上群體性事件的數量÷該省區2010年的人口數)×100,000,000,也就是該省區按約1億人推算的14年間百人以上群體性事件數量。

下面的“2000年-2013年中國分省民眾抗爭指數”中,第一個數字是該省級行政區“民眾抗爭指數”,後面括號中第一個數字是2000年-2013年14年間該省級行政區的百人以上群體性事件的數量,第二個數字是該省區2010年的人口數。

2000年-2013年中國分省民眾抗爭指數

海南:265(23起,867.2萬人)

廣東:256(267起,10430.3萬人)

北京:178(35起,1961.2萬人)

青海:124(7起,562.7萬人)

上海:96(22起,2301.9萬人)

雲南:70(32起,4596.6萬人)

甘肅:70(18起,2557.5萬人)

四川:67(54起,8041.8萬人)

浙江:64(35起,5442.7萬人)

廣西:63(29起,4602.7萬人)

江西:61(27起,4456.7萬人)

福建:60(22起,3689.4萬人)

陝西:59(22起,3732.7萬人)

江蘇:55(43起,7866萬人)

重慶:52(15起,2884.6萬人)

貴州:49(17起,3474.6萬人)

湖南:44(29起,6568.4萬人)

河南:41(39起,9402.4萬人)

山西:39(14起,3571.2萬人)

天津:39(5起,1293.8萬人)

安徽:33(21起,6450.1萬人)

湖北:33(19起,5723.8萬人)

吉林:33(9起,2746.2萬人)

黑龍江:29(11起,3831.2萬人)

河北:26(19起,7185.4萬人)

內蒙:24(6起,2470.6萬人)

新疆:23(5起,2181.3萬人)

山東:20(19起,9679.3萬人)

遼寧:16(7起,4374.6萬人)

寧夏:16(1起,630.1萬人)

西藏:未知(未知,300.2萬人)

上面所列民眾抗爭指數最高的前五位是:海南:265、廣東:256、北京:178、青海:124、上海:96。這是勇於公義,是文明的表現,而如果還怯於私鬥,那就更文明了。

上面所列民眾抗爭指數的倒數十四位是:寧夏:16、遼寧:16、山東:20、新疆:23、內蒙:24、河北:26、黑龍江:29、吉林:33、湖北:33、安徽:33、天津:39、山西:39、河南:41、湖南:44。這是怯於公義,而如果還勇於私鬥,就更不堪了。

中國流行的關於各地人的一個刻板印象是,東北華北人膽子大,一言不合,拳腳相鬥,而華東華南人膽子小,吵半天也不動手,特別受嘲笑的是上海人。

陌生人發生爭執,輕易開打,那是勇於私鬥,是野蠻的表現。即便是私鬥,黃章晉和鮑君恩“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最能打”的分析結果也是東北人和華北人打架不行,廣東閩南人和客家人才是中國的打架能手。

勇敢和怯懦的好壞,要看是對於公義還是私鬥。文明的價值觀是勇於公義而怯於私鬥。如果這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受,那麼中國的文明程度就會提高。相反的野蠻的價值觀是勇於私鬥而怯於公義。如果這不能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唾棄,那麼中國的文明程度就會停滯,而如果這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受,中國的野蠻程度就會提高。

烏坎村民的抗爭精神強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們主要是海陸豐人。廣東有三大漢族群:粵語族群、客家人和閩南人。這三大族群是先後到來的中原移民和土著族群融合的後代,歷史上聚族而居,與周圍族群械鬥,民風強悍。現在最強悍的是閩南人,包括汕尾市的海陸豐人、汕頭市的潮汕人和雷州半島人。廣東強悍程度第二的是客家人。

烏坎村民的抗爭精神可能不如有些少數民族。說起中國少數民族的抗爭精神,很多人首先會想到維吾爾族,但實際上維族是很溫和的民族。中國少數民族抗爭精神最強的當數1975年的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雞街公社沙甸大隊以及附近村落的回族。他們組織民兵對中共抗爭,被中共派出解放軍動用榴彈炮殘酷鎮壓。

Echo Hui:現場報道,五年之後,烏坎村土地抗爭紅旗再起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619-mainland-wukan/

新京報:14年間百人以上群體事件發生871起

http://www.bjnews.com.cn/graphic/2014/02/24/306216.html

維基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級行政區人口列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級行政區人口列表

黃章晉 鮑君恩: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最能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2b02f810102vef9.html

周康:駭人聽聞的雲南沙甸慘案

http://yhcqw.com/html/wsl/2008/421/0842181190DIFC1928IH177JA8D0C75JJ.html

————————

附錄

樂山水:漢族是人種、族群或國族?

(2015-10-5)

“漢族”和“中華民族”都被中國官方和很多人當作民族,卻讓人感覺是很不同的。“中華民族”是抗戰時期傅斯年等學者的國族(nation)建構理想,遺留問題是中國少數民族(或族群,ethnic group)的認同程度。“漢族”在所指的人群中認同程度很高,是因為有共同語、人種外在共性、共同祖先傳說等因素。其中部分因素的表現,可以看看台灣作曲人侯德健為流行歌曲“龍的傳人”寫的歌詞: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

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

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雖不曾看見長江美

夢裡常神遊長江水

雖不曾聽過黃河壯

澎湃洶湧在夢裡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

它的名字就叫中國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巨龍腳底下我成長

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百年前寧靜的一個夜

巨變前夕的深夜裡

槍炮聲敲碎了寧靜夜

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劍

多少年炮聲仍隆隆

多少年又是多少年

巨龍巨龍你擦亮眼

永永遠遠地擦亮眼


此歌中描述的這群人,有以下幾方面的屬性:

(1)地域——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

(2)共同祖先傳說——龍圖騰的遠古部落,這排除了非漢族。

(3)人種外在共性——“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這排除了白種人族群。

(4)相同的現代史——武昌起義以來的戰爭和敵對,這排除了不少不把這整段現代史作為共同歷史的人,如部分香港人、台灣本省人和原住民。

漢族中官話和晉語人群,占大多數(現在約為七成),可以相互聽懂多半話語,但是他們大多聽不懂其他方言。其他方言人群,大多也聽不懂自己方言之外的方言,而且在教育普及之前,大多聽不懂官話。

漢族的外在人種特徵,與其他黃種人差別不大,無法藉此把漢族人與其他黃種人區分開來。

漢族基因組等內在特徵的研究,起步不久,而且不太可能找出漢族共有而且獨有的特徵,因為漢族的歷史就是很多族群融合的歷史。舉個例子,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陳剛,曾祖父是印度人,曾祖母是漢族人。一半印度人血統的祖父,外貌還像是印度人。祖母是漢族人。四分之一印度人血統的父親陳歌辛(流行歌曲作曲者),外貌像是漢族人了。母親是漢族人。八分之一印度人血統的陳剛,外貌也像是漢族人。按照自我認同或血統多少,陳剛是漢族人,但是按照中國傳統的父系譜系來說,陳剛就是印度人了。漢族混血的嚴重程度,恐怕會否定共同祖先傳說。

很多族群融合為漢族的歷史,複雜多端。以往的描述都是從遠古傳說到現在,這從開頭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下面將從現在開始回溯。回溯的依據是族群互動歷史和方言歷史。方言產生發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同語言的融合。

漢族是不同族群融合的結果,一個例子是客家人。客家人超過4400萬人,分布很廣,可以看中澳合作研製的客家話地圖:

http://www.kiangnanese.com/plus/showphoto.php?aid=32&src=%2Fuploads%2Fallimg%2F090329%2FB15hakka.jpg&npos=19

從圖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分布在廣東東部(梅州)、中部(惠州)、北部、福建西部(汀州)、江西南部(贛州)、廣西中南部、 重慶北部和中部、四川中部和西南部、台灣西北部和南部。

客家人有一些與畲族相似的起源傳說和習俗。關於客家人的來源,以往有兩種說法,一是中原移民,二是畲族漢化。

中原向嶺南等南方的大規模移民,最早的記載是秦始皇時期,此後延續到明代,但是客家人與周邊說粵語、平話、閩語、贛語、西南官話的人群方言和習俗不同。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移民的時間有先後,第二是融合的土著族群不同。

畲族有70多萬人,主要分布於分布於福建、浙江、江西、貴州、廣東、湖南、香港和澳門,99%使用畲話(山哈話、山客話),接近於客家話。廣東東部和中部的1%使用畲語(活聶話),屬於苗瑤語族苗語支。

苗瑤語族和最接近的侗壯語族的歸屬,是有爭議的。李方桂認為它們和傣語(緬甸的撣語、泰國的泰語)等構成台語系(泰語系)。後來有些大陸學者認為它們應歸入漢藏語系,因為有聲調,但是聲調也可能它們受到漢語影響而出現的。從畲族99%都說接近於客家話的畲話,可以看到漢語對土著族群語言的強大影響。

客家人分布很廣,融合的土著族群應不限於畲族,還有其他苗瑤語族、侗壯語族等的土著族群。他們的畲族來源傳說,如同太原大槐樹下來源傳說一樣,只是傳說罷了。

客家人是嶺南(兩廣和福建)漢人四大族群之一,其他三大族群分別說的是粵語、平話和閩語。有些人說這些族群跟越南人人種接近,原因之一是把越南人稱為越族。

越族的正式名稱是京族(涇族)。中國的京族主要分布在廣西東興市江平鎮的巫頭、萬尾、山心這三個海島。2000年人口普查,京族人口22584人,基本上能夠通用粵語和漢字。他們的祖先是16世紀初開始陸續從越南北部的塗山等地遷徙而來的。越南的京族約有7900萬,約占總人口的86%。

法國巴黎聖路易醫院學者對京族的基因組研究結論是:“研究比較表明京族與其他東方族群有密切的基因聯繫”,但京族有七個獨特的基因特徵。這些研究成果,以及京族遺留的侗台酶形態,表明京族源於台語族群和馬來人、漢人。(R. Ivanova, et al. Mitochondrial DNA polymorphism in the Vietnamese population. Eur. J. Immunogenet. 1999-12, 26 (6): 417–22)

京語屬於包括高棉語等的南亞語系,但是現在的嶺南,沒有少量京族之外的南亞語族群。

京族人種和語言的不一致,原因應該是這個融合形成的族群(源自台語族群、馬來人、漢人和南亞語族群)被南亞語族群影響、征服和統治了很長時間,改用了融合了台語、馬來語、漢語的南亞語,形成京語。這如同畲族改用了融合了畲語的客家話。

越族的另一個含義,是中國古籍中春秋時代以及之前的百越(百粵),分布在淮河以南到嶺南。就現在的後裔來看,主要是台語族群。漢族與百越融合的族群,主要是非官話和晉語族群(上述四大族群和鄉話、湘語、贛語、徽語、吳語族群),其次是鄰近上述族群的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族群。

南方漢人與土著族群融合的事例不少,再看兩例。

臨高人約60萬,分布在海南島北部。他們的習俗像周圍的閩南人移民後裔,但是語言不同,後來被叫做臨高語(臨高話)。臨高語有一套讀書音,可以讀出漢字。讀書音的話語,不識字的人也能半懂。

最早研究臨高語的是20世紀初在海南島傳教的法國神父薩維納,著有《薩維納的臨高語詞彙》(Le Vocabulaire Bê de F. M. Savina)。他把臨高語稱作貝語(Bê)。英語裡叫做Ong Be,來自瓊山縣秀英鄉和長流鄉一帶部分人的自稱。Ong意為“人”,Be意為“村(語)”。但是村人(仡隆族)並非臨高人,而是侗壯人的仡佬族(現在分布在貴州)的海南島移民與其他族群的的融合,村語(仡隆語)也是仡佬語與其他語言的融合。

1957年漢語方言調查隊在當地調查以來,學者們逐漸認為臨高語是壯語的方言。

海南島的較早居民是侗壯人遷去的黎族。後來臨高人的壯族祖先從兩廣遷入海南,帶去比黎族先進的織染等技術,與黎族等融合。再後來部分閩南人(漢人和台語族群的融合)遷往廣東的雷州半島和海峽對面的海南,帶去比臨高人更先進的技術,臨高人與閩南人融合,接受閩南人的技術和習俗,但是保留了臨高語。

臨高人習俗主要是閩南人的,自認是漢族,說壯語方言,其主要族群來源是壯族。他們跟畲族正好相反。畲族保留本族群習俗,自認是畲族,大多說的是客家話的方言——畲話。

瓦鄉人約40萬,分布在湘西、湘西南的邵陽市城步縣南山和臨近的廣西交界帶、湖北石門縣、重慶酉陽縣的大坂營。他們的習俗與周圍的漢族、苗族、土家族等有很大差異,自認是瓦鄉族(話鄉,即鄉話)。語言是鄉話(瓦鄉話),接近於湘語。

他們在1953年大部分被劃入苗族,其餘被劃入漢族。1980年代政府出台民族優惠政策後,部分漢族瓦鄉人要求並得以改成土家族。

如同畲族的大部分,他們是說漢語融合方言的苗瑤族與漢族融合的後裔。

歌手宋祖英的父親是瓦鄉人,母親是苗族。

從嶺南漢語與台語等融合的方言到北方官話,看得出幾條過渡的路線:

閩語——吳語——江淮官話——北方官話

粵語——平話——湘語——西南官話——北方官話

客家話——贛語、湘語——西南官話——北方官話

客家話——贛語——徽語、吳語——江淮官話——北方官話

南方漢人和北方漢人有些外在的差異:南人比北人矮小,臉盤較小,雙眼皮較多。

與南方漢人相比,北方漢人與其他族群的融合的記載較多。北方漢人說官話和晉語。官話包含多組次方言: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北方官話、膠遼官話、蘭銀(西北)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等。就方言而非地域來說,北方漢人包含了西南官話族群和江淮官話族群。

北方漢人融合了來自中原北方和西方的多種族群,包含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族群、蒙古語系族群、通古斯語系族群、突厥語系族群、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族群等。

官話和晉語中有很多蒙古語系、通古斯語系、突厥語系和印歐語系伊朗語族的底層借詞。例如北京官話(分布在北京、河北承德市、天津武清區、河北廊坊市、遼寧朝陽市、內蒙古赤峰市、新疆石河子市和克拉瑪依市等地)中的“胡同”,發音與蒙古語、滿語、突厥語中的“水井”非常接近。北京人用水曾經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胡同)成為居民聚居區的代稱,進而成為小巷的代稱。至今內蒙古很多地名如“哈業胡同”,仍用胡同翻譯水井。

東北和入關的滿-通古斯人大多改說官話了,入關的蒙古人也這樣了。

官話的語音系統文獻,可以追溯到元代的《中原音韻》。那是為雜劇唱詞和韻白押韻需要而編寫的韻書(按韻部排列的字典或字彙)。

元代之前,長江以北的華北和東北統治族群是建立金朝的女真人,是通古斯語系的。

金朝之前,東北和華北一部分的統治族群是建立遼朝的契丹人,是蒙古語系的。

遼金兩代,西北的統治族群是建立夏國(西夏)的党項人,是來自四川松潘高原的古羌人,藏緬語族的,融合了西北的鮮卑人。鮮卑人是蒙古語系的,二世紀從內蒙東部向西擴張,建立很多北方王國和隋唐兩朝。

北宋、遼、西夏鼎立之前,北方的五代統治族群是沙陀人,是軍隊和將領的主體。沙陀人屬於突厥人,初唐游牧於新疆巴里坤(今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後征戰於新疆和甘州(今甘肅張掖)。9世紀初投奔唐朝,被安置在鹽州(今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後內遷至黃花堆(今山西朔州市山陰縣)。因唐朝的鮮卑軍人蛻化失去戰鬥力,沙陀人取而代之成為軍隊的主體。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就是要將領們交出沙陀人軍隊的指揮權,並且廢除唐朝軍隊指揮制度——節度使長期統領一支軍隊而成為藩鎮軍閥,改為平時將士分離,戰時由將領臨時指揮軍隊。

五代前的隋唐,前面說過,統治族群是鮮卑人。隋唐統治集團主要出自武川鎮(北魏防衛柔然的六個軍鎮之一)的鮮卑將領,構成關隴集團。

隋代之前長江以北的北朝,統治族群也是鮮卑人。

北朝之前的北方,有所謂五胡亂華。陳寅恪認為,五胡之名,起自於五德終始說,是圖緯符命思想下的產物,並不特定指某個種族。五胡傳統上指匈奴、鮮卑、羯、羌、氐。

匈奴是部落聯盟,系屬不明(參看文後所附我的舊文),曾經長期游牧於中原的北方(今蒙古和內蒙古)。羯最可能的親屬後裔是西伯利亞中部葉尼賽河流域的葉尼塞語系族群。羌和氐是古羌人,來自西北,屬於藏緬語族族群。

五胡之中的匈奴,是投降東漢而內遷的南匈奴。48年,匈奴立蒲奴為單于,日逐王比率眾南下,自立呼韓邪單于,建庭五原塞(今內蒙古包頭),依附東漢稱臣,被漢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區。次年,遷庭於美稷縣(今內蒙古準格爾旗西北),即“南庭”。漢朝置使匈奴中郎將,控制南匈奴部眾。分布地區包括今甘肅慶陽、寧夏、山西、陝西、河北省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至包頭一帶。73年開始,東漢和帝與南匈奴合作,攻伐北匈奴。83年,鮮卑擊敗北匈奴,南匈奴單于上書漢庭,希望藉此機會北伐,王庭回到北匈奴。但被阻止。89年至91年間,東漢竇憲等將軍,與南匈奴合作,深入塞外,擊破北匈奴,南匈奴勢力大增。因部族成分複雜,難以駕馭控制,漢朝又利用各種方式分化其部眾,造成內部不隱,多次入寇東漢邊塞殺官吏,又與鮮卑多次聯兵深入內地襲掠,期間幾位南單于被部屬所殺。187年,張純聯合烏桓反叛,東漢徵發南匈奴人,協助平叛,單于羌渠派左賢王於夫羅率眾前往。但南匈奴國內反對出兵,引發叛亂,羌渠被殺。188年,族人擁立須卜骨都侯為單于,於夫羅滯留在東漢,無法回國。189年,須卜骨都侯去世,但東漢不讓於夫羅回國,南匈奴國內由老王監國。在黃巾之亂時,於夫羅趁亂獨立,董卓受命前往征討。189年,漢靈帝去世,何進被殺,董卓回兵長安,立漢獻帝,控制中央政府,各地軍閥起兵。於夫羅先與袁紹合作,後歸附曹操。195年,於夫羅去世,其弟呼廚泉繼位為單于。其子劉豹,成為左賢王。216年,曹操拘留呼廚泉單于,派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咸熙年間,左賢王劉豹之子劉淵,至曹魏首都擔任人質。在去卑死後,其子劉猛繼為右賢王,統率部眾,但因不服晉朝命令,271年起事攻打并州,失敗。272年,遭暗殺而死。劉淵多次向晉朝請求回到故鄉,但不被允許。在劉豹死後,劉淵繼為左賢王,回到并州。290年,楊駿封劉淵為五部大都督,總理南匈奴五部。司馬穎出鎮鄴城時,將劉淵召到鄴城為人質,同樣封其為寧朔將軍,監理南匈奴五部。八王之亂期間,右賢王劉宣與族人秘密擁戴劉淵為大單于,但劉淵滯留在鄴城,無法回國。304年,司馬穎遭攻打,劉淵建議司馬穎讓他回國,領五部匈奴來援,司馬穎封他為北單于,讓他回國。回到并州後,劉淵繼位為大單于。同年,劉淵稱帝,建立漢趙。310年,劉淵去世,其子劉和繼位,但旋即遭劉聰殺死,劉聰繼任。此後進入五胡亂華時期。

從五胡亂華之前的西晉再回溯至有文獻記載的殷商,中原人與北方和西方族群互動頻繁。例如甲骨卜辭中經常出現的攻擊田獵西北方的羌人,前面說過,是古羌人,屬於藏面語族族群。 

總的來說,所謂漢族是很多族群的融合,並非人種。漢族是很多族群組成的龐大族群,從清末開始被國族主義者逐漸建構為國族。


0%(0)
0%(0)
      余杰:如何評價林榮基的勇敢與李波的怯懦 - 樂山水 06/21/16 (465)
        德國之聲:梁振英致函中央 林榮基:他去北京也沒用 - 樂山水 06/21/16 (382)
      RFA訪傅希秋:高智晟律師新作成書面世艱辛路 - 樂山水 06/21/16 (445)
        胡涵:江山代有五道槓,各領風騷三五年 - 樂山水 06/21/16 (442)
          周英傑:笑看馬雲裝逼 - 樂山水 06/21/16 (462)
        張鳴:歪招兒抗稅 清代四川河池縣黃坡商家智勝 - 樂山水 06/21/16 (44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轉: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99%大陸人如
2014: 史上為方便淫樂自願放棄當皇帝的牛人!
2013: 從陳光誠被紐約大學驅逐看底層右派謀生
2013: 李揚:人類浩劫不可避免
2012: 共匪污衊青天白日旗是背叛民族的漢奸
2012: 毛主席共產黨當時就是抱緊蘇聯大腿惟恐
2011: 毛澤東就是最大的愚民?
2011: 高考歲月:如果我是警察,我也說,“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