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士,是四民之首,四民是“士、農、工、商。”當時的士人是支撐社會、維持鄉村秩序的中堅力量,他們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道德使命感,同時也是文學、書法、繪畫、篆刻、古董收藏等等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者和繼承者。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對知識分子(士)的評判標準:
子貢問孔子:“什麼人才叫士?” 孔子告訴子貢: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很負責,有使命感,有恥辱感,生怕自己的人格有污點。他身負君命,維護國家利益。無論到什麼地方,能很好地完成所承擔的任務。這樣的人絕對不會做出有辱國格和人格的事來,可以稱士。
子貢說:“這個要求太高了。那麼,次一等的士,應該是怎樣的呢?”孔子說:“次一等的,在宗族之間,人們稱讚他是孝子,在鄉親鄰居中,對人很友愛。這種人,也可以稱為士。”
子貢再問:“那麼,再次一等的士,應該是怎樣的人?” 孔子告訴他:“再次一等的士,應該是‘言必信,行必果’,說話言而有信,做出的承諾一定能兌現,做事情認真負責到底,有始有終。不過這種人,沒有洪大的胸襟和抱負,工作只是為了領幾斗米,賺錢糊口,淺薄固執。這種人太多了,自己做人還可以,要說處理國家大事,不一定能勝任,他們勉強可以叫士,但畢竟是胸無大志的人,不值得推崇。”
來源: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