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為何許多太監選擇當了道士(zt)
宦官是我國封建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旦入宮當了太監,從此再也不能回歸祖廟,死後不能葬入祖墳,但為了生計,許多人還是選擇這條路。
在清朝末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宮裡大部分的太監都信道,而且都是皈依過後的道士,太監當道士乍一聽還真是稀奇,即便有精神上的需求,為何不選擇更加昌盛的佛教,而選擇了道教?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個人,他叫劉得印。
劉得印小名多生,道光三十年舉家遷往京城,很小的年紀就入了宮,他的才學被親王賞識,被選為內侍,宮中人習慣稱他為“印劉”,同治二年調往儲秀宮當差,又升為五品花翎總管,光緒二十年賞三品頂戴花翎。
許多人認為清末權利最大最出名的太監是李蓮英,其實不然,據史料記載,慈禧所寵的內監中,最先的太監是安德海,隨後是印劉、李蓮英和小德張,而印劉之寵眷,實則在李蓮英和小德張之上,只是因為他死的早,所以名聲不及後面的兩位,印劉才是那位能談心說話的人,李張二人只是奉旨辦事,供差遣而已。
而太監入道由零星一點變成一種潮流,正是歸功於劉得印,首先他在宮中的地位很高,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而且他非常的“虔誠”,對北京白雲觀的捐助非常的大,進而還是名義上的方丈,在當時道教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如此看來,入道是太監獲得社會地位的一種可行途徑,事實上劉得印一生中捐建過二、三十座道觀,有些道觀因為無力經營,有償無償轉讓給他的都有,最後已然形成了一種太監道派,前面說了,當了宦官死後便無法埋入祖墳,而這些道觀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安葬之所。
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在此養老,劉得印的努力可以說是為大部分的同僚提供了一個有歸屬感的家園,由於心理原因,大部分太監對全真道有很大的認同感,所以非常虔誠。
除了劉得印之外,張宗璿是另外一個關鍵性人物,他是朝廷封賞的道教人物,有很高的威望,同治六年他進京領取“道藏”,被邀請擔任白雲觀的方丈,第二年劉得印就來到白雲觀拜他為師,張宗璿很樂意收他為徒,只因道家思想的包容性,當然也有藉助對方發展道教的心思。拜師之後,劉得印不遺餘力的守護白雲觀,不僅出巨資傳道,還買了許多土地供活動使用。
通過劉得印,白雲觀和宮廷建立了非常密切的關係,據說就連慈禧都皈依了道教,然而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她扮演菩薩的一幕。
有關太監入道一事,清末老太監信修明可謂是一語中的,太監因為自身不如人,有了錢財多發懺悔之心,劉得印在宮內威名赫赫,收入很多,一面建廟為皇太后祈禱,一面扶持自己的勢力。
總之,在劉得印的推動下,太監入道在清末儼然形成了一種風潮,甚至有人誇張的說:“全宮的太監都成了老道”,他們之所以選擇道士而不是和尚,一方面是心理上對全真道的認同,二是有些道觀成了他們養老的地方,三是帶頭的人地位高,對此有着極大的熱情,最後便是道教本身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