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軍演的乾坤
共軍解放台灣作戰的傳統地點是台灣西部,因為適合登陸作戰的十幾個灘頭都在西部。台軍防禦重點也一直放在西邊海岸,而指揮中心和戰略儲備卻放在東部的山區。 近年大陸立體登陸能力提高,攻台的重點變成台東山區,以“擒賊先擒王”。
台南地區成為解放台灣重點的看法,去年出現在台獨媒體,因為解放軍密集進出南部的巴士海峽。 但是台南遠離台北和台東的政治軍事中心,不利於速戰速決,不符合共軍的戰略思想。 而巴士海峽和台北的宮古海峽都是共軍攻擊台東的必經之路,所以反覆進出演練。
今年初,台灣國民黨系統的人員發聲,認為大陸將打擊東沙島嶼以警告台獨。最近,曾擔任李登輝時代兩岸密使的蘇起警告蔡英文520講話小心從事,過了紅線,大陸將舉行打擊東沙演習,並隨時轉為奪島實戰。
日本媒體近日進一步報道,大陸將在8月舉行大規模打擊東沙演習,引起台島噪動。美國近一月來密集派空軍去東沙上空偵察,加深了東沙開戰的輿論升溫。
不料,共軍的軍事行動卻是在遠離南海的渤海舉行長時程的實兵演習,可見兵不厭詐。
大陸曾經放出打擊台灣外島的警告,由原負責對台作戰的退役將軍發言,稱可選擇攻占澎湖列島來制止台獨。對於東沙,以至無人的東引島,只是一筆帶過。 東沙太小,面積僅近1.8平方公里,而且一片平地,海拔最高6米,台軍僅有迫擊炮,機關槍等步兵武器,如共軍所稱,一架戰機,一艘戰艦的火力就足以消滅全部島上武力,根本無需演習。 地圖上處於海上要道,實際上無足輕重,以東沙為大規模軍演目標是空穴來風。 相比,打擊澎湖是可行目標,澎湖的面積和人口加上軍事力量,共軍打擊該島需要準備,一旦占領澎湖,台灣就沒有台獨的實力了。
現在共選擇在北方舉行2個半月的實戰實兵演習,遠離台海,靠近北京,必然是策劃已久。從大戰略來看,具有制衡美西反華勢力的意義。最近大陸以科技獎項目的形式,展示了四項戰略性軍事突破。
1、《高超聲速強預冷空天動力》--中國高超聲速武器研發領先,美俄都在追趕。“強預冷“是新技術突破,表示繼續這一戰略性武力的領先地位。
2、《空間高速交會飛行器系統》--有關新式反導反衛星武器進步,制衡美國軍力的關鍵領域。共軍十年前中段反導成功,曾強烈震撼美軍,因為威脅美國洲際導彈的威力。
3、《三代半導體(氮化鎵)》--顯示中國第三代半導體領域緊跟世界前沿,從跟蹤模仿發展到並駕齊驅、部分領域獲得比較優勢。例如反隱身雷達進步,是遏制美國隱身戰機威力的要害領域。
4《大型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第三代海基潛射戰略核武。
這些新科技需要演習來”形成戰鬥力“,同時適當展示威力,變成戰略資產,制衡老美圍堵。
渤海內美日偵察機進不來,新武器的演習詳情可以保密。
兩個半月的實彈軍演,保持實戰狀態,必要時隨時進入戰爭,對於台獨施展實際威懾。可以設想,東海南海的共軍也會進入警戒狀態,加大美台防禦東海南海共軍也進入警戒狀態,加大美台防禦難度。
渤海是北京門戶,軍演含有戰時護衛首都中樞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