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事
麥金萊死後,全國都把目光聚焦在運送總統遺體的火車上,而沒有注意當時股市的暴跌。火車首先去了華盛頓,在白宮東廳展示了一段時間,然後又在國會展示了一段時間。數萬人在雨中等候了幾個小時,瞻仰麥金萊陳列於國會大廈的遺體。遺體運抵家鄉坎頓後,同樣有數千人瞻仰了總統的遺容。次日,第一循道宗教堂為麥金萊舉行了葬禮。
麥金萊在逝世時,是美國歷史上最受愛戴的總統,但年輕活躍的羅斯福在他身後,很快就吸引了公眾的眼光,甚至有人說麥金萊時期不過是“充滿活力和能量的西奧多.羅斯福上台前的一段平淡無奇的前奏”。也有人認為他實際上作出了很多對美國的未來影響深遠的決定,但他作決定時,喜歡順從公眾意見,而不是引領公眾,這影響了人們對他的印象。20世紀40年代過後,學界對麥金萊的評價變得比較正面。在各個美國總統評價調查之中,他的排名居中,和同一時代的其他總統,如海斯和克利夫蘭相近。甚至有人認為應該把他和美國歷史上的偉大總統,如喬治.華盛頓和亞伯拉罕.林肯相提並論,因為他承擔了將美國轉型為一個支持工商業發展的現代化國家的責任。
19世紀中美關係
美國從立國之初,就和中國有一些貿易,主要是往中國出售紡織品(也就是洋布),從中國購買茶葉,絲綢等。美國也隨着英國一起在中國銷售鴉片,1820-1830年間,美國往中國運送鴉片17000多箱。美國走私鴉片一般都用新式的飛剪船,多次襲擊中國水師的緝私船。這種船速度快,配有槍炮,中國緝私船對其沒有辦法,這使美國在各國的鴉片販子中間保持優勢。
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美國派出東印度艦隊尾隨英國艦隊一起入侵中國。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之後,美國派出專使顧盛到中國,通過恐嚇和訛詐的手段,與清政府簽署了《望廈條約》,獲得五口通商特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治外法權。
1859年,英法公使在赴北京換簽《天津條約》時與清軍在大沽口發生炮戰。美國軍艦在發現英法艦隊受到攻擊後參戰相助,向清軍發炮。美國和清朝沒有戰爭關係,這屬於不宣而戰,違反了國際公約,但當時清政府認為他們都是西洋國家,分不清楚具體是誰,所以連抗議都沒有。天津條約簽定之後,佩里又派人幫清軍鎮壓太平天國。1872年,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囚禁琉球王國,廢除了琉球對中國的“宗籓”關係。1878年進而廢除琉球國王,將土地併入日本,改為沖繩縣。而美國根據佩里在1854年同琉球締結的“美國琉球條約”,繼續保有自由使用琉球土地的權力。
《望廈條約》簽定之後,美國開始染指台灣。美國駐廈門公使李仙得廣泛搜集了台灣的地理,交通,居民及海防情報。1874年日本侵略台灣時李仙得把這些資料交給日本,並派出軍隊參與戰鬥,李仙得本人參與了戰鬥指揮。
1900年,麥金萊總統派出5800人,和其他國家軍隊組成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美軍負責了北京外城西南區的占領。
所以很多人說美國沒有對中國發動過戰爭,這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