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阿金庫特的英夷之箭 ZT
送交者: 漫遊 2006年02月22日09:43:4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史鑑

1415年10月25日清晨,烏雲密布不見天日,英王亨利五世指揮他的軍隊在阿金庫特平原南側列陣。亨利的心情如同鉛灰色的天空一樣陰沉,他照例馳過英軍陣線,檢閱部隊,鼓舞士氣。眼前這6千將士個個面容疲憊憔悴,戰袍污濁不堪,盔甲鏽跡斑斑。亨利抬頭向北望去,大約一公里以外的地方,3萬法軍排列成三道陣線,人喧馬嘶,衣甲鮮亮,40多面繡有貴族紋章的旌旗獵獵飄揚。過去幾十年的戰爭中,英軍曾經屢次以少勝多擊敗法軍,但今天敵人的兵力五倍於己,奇蹟恐難出現,看來阿金庫特平原將是這位青年國王的葬身之地。

兩個月前亨利率領一萬軍隊登陸法國諾曼底的哈夫勒爾(Harfleur)以來,一直很不順利。哈夫勒爾經過一個多月的圍困方才投降,這期間英軍糧草不繼,痢疾流行,傷病減員達三分之一。亨利本來計劃向巴黎進軍,但分兵駐守哈夫勒爾以後,他只有不足6千部隊,口糧只能維持8天,進軍巴黎的計劃已成泡影。亨利在哈夫勒爾逗留了兩個星期以後,作出的決定讓眾人大吃一驚。他不肯半途而廢,從哈夫勒爾乘船回國,而是打算率軍沿着海岸向東北方向200公里以外的英國據點加萊(Calais)前進,從那裡回國。這將是一次向法王示威的武裝大遊行,英國人除了政治影響以外將一無所獲。亨利選定的行軍路線充滿艱難險阻,哈夫勒爾和加萊之間橫亙着五條河流,也缺乏較大的城鎮提供給養;英軍必須在8天之內到達加萊,每天至少行軍30公里;亨利登陸法國已經有一個多月,法軍肯定已經完成集結,準備阻擊英軍。事後證明,亨利的這個決定果然將英軍置於背水一戰的絕境。[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亨利率軍到達索姆河渡口,發現對岸有6千法軍據守,於是沿着索姆河溯流而上,尋找其它的渡口。這一路上都有法軍在對岸跟隨監視。英軍一直東行百餘公里,才在小鎮福洋(Voyennes)渡過索姆河,折向西北前進。當英軍來到加萊以南50公里的阿金庫特(Agincourt)時,發現前面有3萬法軍攔住去路,嚴陣以待。三名身穿白袍、擔任裁判(Heralds)的法國騎士按照慣例前來約戰,亨利知道自己的6千部隊在16天裡跋涉了380公里,精疲力竭,饑寒交迫,但此時除了應戰別無選擇。


1. 決戰前奏

此時已是歐洲中世紀的尾聲,英法百年戰爭已經斷斷續續進行了78年。戰爭的表面起因,是當時的英王愛德華三世以母親是法國公主為由向法國王位提出要求。英軍在愛德華三世和他的兒子黑王子(Black Prince)的率領下先後在克雷西(Crecy)和普瓦第埃(Poitiers)兩次以少勝多,擊敗歐洲最負盛名的法國騎士,迫使法國採取避戰策略,逐步蠶食英國在法國境內的領地。英軍的侵襲行動無法屈服地大物博的法國,戰爭陷入僵持局面。1396年兩國訂立《巴黎條約》,勉強維持現狀,並沒有解決任何實質問題。[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圖2:英王亨利五世

這個脆弱的和平局面很快被打破。1413年,年僅25歲的亨利五世登上英國王位。年輕的英王血氣方剛,野心勃勃,立志統一英法兩國。即位不久,亨利就向法國提出新的領土要求,並請求迎娶法王的女兒凱瑟琳公主。這些要求顯然是法國無法接受的,亨利其實是在為開戰尋找藉口。1415年7月,亨利正式向法國宣戰,不久率領2,500名騎士、8,000名長弓手,以及大批糧草和攻城器械,乘坐1,500艘船渡過英吉利海峽,在塞納河口的哈夫勒爾登陸。亨利此次遠征,依然是以蹂躪法國鄉鎮、破壞法國經濟為目標的掃蕩行動(Chevauchée),這是戰爭爆發以來歷代英王一直奉行的戰略。[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法王查理六世時年47歲,史稱“狂人”,患有精神分裂症,時常發作,不過清醒的時候還算是一位中規中矩的國王。查理得知英軍登陸的消息以後,在9月30日召開軍事會議,討論對策。列席的35位法國封建領主,有30位要求同英軍決戰。此時法國騎士統帥(Constable of France)奧布萊特伯爵(Charles d’Albret)和其他幾位貴族正率領6千法軍在索姆河畔的阿貝維爾(Abbeville)堵截英軍,法王立刻命令封建領主集結各自的軍隊前去同奧布萊特匯合,同英軍決戰。奧布萊特的先遣隊一路尾隨英軍的時候,法軍大部隊10月14日從茹昂(Rouen)出發,搶在英軍前面渡過索姆河,10月20日同先遣隊會師。隨後的幾天,兩軍幾乎是向西北方向齊頭並進,法軍稍稍領先英軍。最後,奧布萊特選擇了阿金庫特這個戰場,搶先在地勢較高的北側安營紮寨,攔住英軍去路。

此戰法軍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幾乎是穩操勝券,上上下下都非常樂觀。決戰前夜法軍營地燈火通明、人聲鼎沸,騎士們呼朋喚友推杯換盞,為劃分戰利品爭得面紅耳赤,幾個貴族甚至忙着油漆一輛為亨利預備的囚車,打算戰後拉他去巴黎遊街示眾。英軍大營卻是氣氛凝重,亨利命令將士養精蓄銳,禁止任何喧譁,如有違令者,騎士將失去盔甲戰馬,庶民將失去右耳。入夜,英軍營地里只能聽到霍霍的磨刀聲,以及官兵向神父輕聲的懺悔和禱告。[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2. 英夷之箭

阿金庫特戰役將是一場英國長弓同法國鐵騎的較量。西方學者通常將中世紀後半段稱為“騎士時代”,不但因為騎士是中世紀社會的中堅,還因為這個時期的戰爭往往由重甲騎兵決定勝負。歐洲中世紀各國軍事體系的核心是所謂“被甲武士”(Men-at-Arms),統稱騎士(Knight),但大部分是沒有騎士身份的侍從武士(Esquire)。歐洲騎士由各個封建領主豢養,屬於職業軍人,從小接受格鬥訓練,作戰時從頭到腳包裹鐵甲,騎乘巨型戰馬挾持長矛高速衝擊敵陣,必要時也可以下馬以長劍格鬥。

圖3:十五世紀的歐洲騎士

法國騎士享譽歐洲,主要因為法國擁有1,400萬人口,農牧業發達,封建領主有足夠的財力物力置辦昂貴的騎士裝備。相比之下,英國只有400萬人口,經濟落後,英王愛德華三世的鼎盛時期也只擁有5,340名重騎兵1,而法國在克雷西一役就投入兩萬餘重騎兵。為了彌補重騎兵不足的缺陷,英王愛德華一世最先另闢蹊徑,大力發展長弓部隊。[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英國學者普萊斯特維奇(Michael Prestwich)寫道:“愛德華二世時代的文件顯示有三種弓,其中的標準長弓通常有6英尺長,發射的箭長一碼,這些弓通常由西班牙進口的紫杉木製成,本土紫杉木也有使用。最重型的長弓射程可及400碼,當然200碼以外就沒有什麼準頭了。訓練有素的長弓手每分鐘可以發射10枝箭。一個經常引用的中世紀年鑑記載,阿金庫特戰場上布滿羽箭,如同大雪覆蓋。然而和下雪的悄然無聲不同,密集飛來的羽箭往往帶着尖銳的呼嘯聲,令人心驚膽戰。”2 英國中世紀史料記載,長弓威力驚人,使用波金箭鏃(Bodkin Head)3近距離施射時,可以穿透4英寸厚的橡木板,也可以輕易射穿歐洲騎士的盔甲。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土的英王亨利八世時代的戰艦“瑪利玫瑰”號(Mary Rose)上面發現了138張完好無損的長弓,上弦之前長度在6英尺(1.82米) 和7英尺(2.13米) 之間,經過測試發現拉力普遍在100磅至180磅之間。瑪利玫瑰號發掘出來的兩具長弓手的遺骨,左臂骨骼粗壯,脊椎嚴重變形,為長弓強勁的拉力提供了物證。4 [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圖4:英國長弓

圖5:左邊是穿甲專用的波金箭鏃(Bodkin Head),右邊是普通的寬刃箭鏃[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對於英國來說,物美價廉大概是長弓最大的優勢。十三世紀中期,一個騎士的全套標準裝備,包括盔甲、武器、和戰馬,價值32英鎊,而一個長弓手的全套裝備,包括一張弓、4囊箭、短劍、匕首、頭盔、皮甲背心等等,僅僅價值1英鎊6先令8便士5。從亨利三世(1216-1272在位)開始,英國就推行全民射箭的政策。1242年頒布的《武備條例》(Assize of Arms)規定,年收入在2-5英鎊之間的庶民必須擁有長弓,每周日必須練習射箭,每個教堂必須提供箭靶和練習場所等等6。這個政策經過一百年的貫徹執行,英國到百年戰爭前夕已經擁有一支龐大的長弓部隊。134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時期,英軍有重騎兵5,340人,步兵26,963人,其中包括長弓手20,076人。弓箭部隊占總兵力的三分之二,這個比例在歐洲實屬罕見7。

英國長弓部隊也不同於歐洲其他國家的步兵。歐洲中世紀的步兵通常是由封建領主臨時強徵的老百姓,士氣普遍低落,素質參差不齊。經過百餘年的重視培養,英國長弓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武士階層,社會地位雖然不及騎士,但已經高過普通步兵。英國從愛德華一世開始採取徵兵和募兵並行的雙軌制,而大多數長弓兵是志願兵,又稱合同兵(Indentured Soldier),根據契約按勞取酬,還有權分享戰利品,因此士氣普遍比歐洲步兵高昂。長弓手不屬於騎士階層,不受中世紀戰爭規則的保護,歐洲騎士尤其痛恨弓箭手,俘虜以後即使不殺,也會砍掉他們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廢掉他們的武功。因此英國長弓兵比歐洲步兵更加鬥志頑強,冷酷無情。[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英王愛德華一世在同蘇格蘭人作戰時逐步發展了一套長弓手同重騎兵協同的攻守戰術。在進攻蘇格蘭人的長矛密集陣時,英軍長弓手以高射角朝着敵陣某一部分齊射,密集的箭雨從空中俯衝而下(Plunging Fire),大量殺傷疏於防範的敵軍,為英軍重騎兵打開缺口,而後者乘機高速衝擊敵陣。防守的時候,英軍長弓手依託地形或障礙以猛烈火力阻擊敵騎衝鋒,待到敵騎隊形散亂、舉步維艱的時候,英軍騎兵從兩側發動突擊。英國長弓首次揚威歐陸是1346年的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écy),此戰至少12,000法軍命喪長弓箭下,其中包括11位親王和1,200個騎士。

克雷西戰役以後,法國封建領主又同小股進犯英軍多次交戰,其中嘗試了各種戰術以抵消長弓的優勢。歐洲十四世紀開始流行的鋼質板甲防護力非常好,英國長弓只有在幾十碼的近距離才可能穿透,倒是騎士的戰馬只有面部和前胸有鐵甲防護,在弓箭的密集攢射之下非常容易受傷,導致騎士落馬。法軍的應對戰術便是身披重甲手持盾牌長劍的武士徒步正面衝鋒,而部署在兩翼的騎兵衝擊英國長弓部隊的兩側。1356年的普瓦第埃戰役(Battle of Poitiers),法王約翰二世試圖採用這個戰術,但法軍騎兵和步兵未能做到協同進攻,結果還是被英軍各個擊破8。[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為什麼法國沒有大力發展長弓部隊呢?事實上克雷西戰役以後,法國的確有推廣長弓的措施,英國學者哈代(Robert Hardy)引述一段法國古代史家(Jean Juvenal des Ursins)的話:“不久以後法國的弓箭手變得如此優秀,準確性已經不亞於英國弓箭手。然而,一旦這些出身庶民的弓箭手團結一致,他們有可能變得比法國的王公貴族還要強大。正是基於這個憂慮,法王最終決定壓制弓箭部隊的發展。” 顯然法國的政治體制並沒有容納一支平民軍隊的空間9。


3. 排兵布陣

阿金庫特戰役雙方的布陣,南側為英軍[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法軍的參戰兵力古代史料眾說紛紜,大致推算在25,000 到30,000人之間,其中絕大多數是出身貴族階層的騎士(4,000人)和侍從武士(約16,000人),另外有5,000名弓箭手和數千長矛兵。反觀英軍,5,000長弓手都是庶民出身,只有不足1,000名武士屬於貴族階層。後世史家稱阿金庫特戰役是一場平民和貴族之間的較量,這個說法並不過分。

法軍戰役總指揮是騎士統帥奧布萊特和元帥布西高特(Boucicaut)10,此二人都是資深將領,其中布西高特是當時法國赫赫有名的悍將,曾經多次援助條頓騎士團東征波羅的海地區,並在1396年參加了歐洲聯軍抗擊奧斯曼土耳其入侵的尼科堡戰役(Nicopolis),戰敗以後僥倖逃生。1984年,英國考古學家菲爾波茨博士(Christopher Philpotts)從一堆古代手稿中意外發現了布西高特制定的阿金庫特戰役部署,使我們有幸得見法軍的戰術意圖。法軍按照慣例排出三條戰線,準備向英軍發動波次攻擊。第一條戰線由奧布萊特和布西高特親自率領,中央是四個方陣一共8,000徒步被甲武士,另有5,000弓箭手在兩側稍微突前提供火力支援;第二條戰線由阿蘭遜公爵(Duke of Alençon)率領,包括6,000徒步武士;最後是10,000名重騎兵壓陣,組成第三攻擊波。布西高特在第一條戰線左翼部署了1,600重騎兵,右翼部署了800重騎兵,這兩支突擊隊的任務是在中央陣線接敵以後,出其不意迂迴到英國長弓部隊的側後發動攻擊11。[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布西高特的戰術構想註定是一廂情願。首先,奧布萊特選擇的阿金庫特戰場夾在兩片密林中間,是狹長的走廊形狀,最寬處在戰場北側法軍陣地,只有大約1,100米,向南稍微收緊,到英軍陣地這裡只有900米寬。兩側的密林長滿灌木,騎兵根本無法穿行,因此迂迴英軍側翼的部署純粹是紙上談兵了。其次,法軍的指揮系統非常混亂,參戰的貴族騎士爭強好勝、各行其事,布西高特的戰前部署根本得不到嚴格執行。法軍布陣時,一線排在後面的騎士們不願甘居人後,紛紛擠到前列,將兩側的弓箭手推搡到後面。法軍最終的陣形變成了四條戰線,本來應該突前提供火力掩護的弓箭部隊退居二線。戰後法國史官的記載里抱怨法軍弓箭手整場戰役一箭未發。

阿金庫特戰場是一片農田,不久前當地人在這裡翻種冬小麥,地表非常疏鬆,加上戰前豪雨傾盆下了一整夜,使戰場變成泥潭。歐洲中世紀騎士的戰馬身高體壯,承載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士以後,重量超過一噸,在泥濘之中難於立足,騎士隨從不得不找來木板給戰馬墊腳。奧布萊特很快發現這個問題,他極力說服躍躍欲試的法國騎士們按兵不動,期望太陽出來以後能把戰場地面曬乾一些。[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英軍按照慣例布陣,中央是大約900名重甲武士,全部下馬組成三個並列的方陣;5,000名長弓手在兩翼斜向前排列。整個英軍陣線類似一個扇形,大概有5行縱深,亨利和其他騎士一起在中央前列徒步作戰,並沒有留下任何預備隊。通常英國長弓部隊會在自己陣前設置障礙阻止騎兵衝擊。6天以前亨利就讓每一個長弓手隨時攜帶一根長約2米、兩頭削尖的樹幹,列陣完畢以後,弓箭手們將各自的樹幹斜向前釘入地面,高度大致可及戰馬的前胸,樹幹之間相當寬敞,弓箭手們可以進退自如,但戰馬就無法穿過。這種簡單有效的鹿砦工事英軍還是初次使用,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亨利借鑑了19年前尼科堡戰役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成功經驗12。


[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英國長弓手和他們的木樁工事

英軍大約早上7點鐘就列陣完畢,等待法軍進攻,然而一直等到正午時分對面都沒有動靜。亨利明白英軍已經斷糧,拖延只會削弱部隊的戰鬥力,斷然下令全線前進。兩翼的長弓手拔出各自的樹幹,勉力淌過泥濘的戰場,一直逼近到距離法軍陣線300米的地方停下來。這個700米的行進過程是英軍最脆弱的時候,如果法軍突然進攻英軍兩翼,長弓手們來不及做防禦工事,在法國鐵騎的衝擊下勢必崩潰。可惜的是法軍一直按兵不動,沒有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戰機。也許騎士們自以為勝券在握,想發揚騎士風度,贏的光明磊落。法國人將為這種狂妄傲慢付出慘重的代價。


4. 決戰與屠殺

英軍到達新陣地以後,兩翼的長弓手很快將各自的樹幹釘入地面,然後從箭囊取出幾十支箭來插在身前的地上以便取用。英國長弓手通常自帶4囊箭,以每囊24支計算,總計96支。隨着長弓部隊統領厄賓漢爵士(Sir Thomas Erpingham)的令杖拋入空中, 5千長弓手彎弓搭箭,仰天放出一波齊射。剎那間天空似乎變暗了,好像數千架豎琴同時震弦般的嗡嗡聲在戰場上迴蕩,5,000支離弦之箭以高仰角竄升至30米的空中,然後一起俯衝撲向法軍陣線,帶着巨大動能落在法國騎士的盔甲上面,尖利的金屬撞擊聲震耳欲聾。第一波弓箭落下不久,英國長弓手們又放出第二波齊射,這樣短短一分鐘內,法軍一線部隊承受了足有5萬支箭的攢射。平心而論,英軍長弓這樣遠距離的射擊很難穿透法國騎士的鋼質盔甲,然而不少戰馬中箭受驚,擾亂了陣形。兩翼的法軍騎兵按捺不住,率先沖了出去,奧布萊特只好命令中路的8,000徒步武士出擊。[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沖向英軍兩翼的2,400法國鐵騎在泥濘中艱難邁進。法國史官記載,戰場的爛泥沒過馬膝,有些地方可及馬腹。法國騎兵的衝擊速度因此非常緩慢,300米的距離足足需要40秒鐘,這期間英國長弓手又放出至少6波齊射。法軍衝擊途中不斷有戰馬中箭倒地,背上的騎士被拋到爛泥裡面動彈不得,被後面的鐵騎踐踏。法國鐵騎衝到英軍陣前,長弓手們迅速退到鹿砦後面,顯然法軍對突然出現的尖利木樁缺乏思想準備,最前面的戰馬煞不住腳慘遭洞穿,背上的騎士向前拋出好幾米遠,落入英軍陣中。後面的騎兵見狀紛紛掉轉馬頭躲避,然而泥濘的地面使戰馬行動緩慢,結果成了英國長弓手的活靶子,被近距離一一射殺。殘餘的騎兵掉頭奪路而逃,背後英國人的箭如追命一般,而迎面又撞上衝鋒而來的徒步武士,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掙扎在泥潭裡的法國騎士

徒步衝鋒的8,000法國騎士身負30多公斤重的盔甲,在爛泥地里踉蹌而行,不一會兒便氣喘吁吁。英國長弓手的箭雨雖然無法阻止他們前進,但也迫使整個法軍戰線向中間擁擠,而在他們前面,英王亨利親率900騎士嚴陣以待。法軍接敵時已經沒有任何衝擊力,武士們徒勞地揮舞幾下長劍便精疲力竭,被以逸待勞的英國騎士砍倒,或者被地上的屍體絆倒。英軍一些長弓手已經沒有射擊角度,此時也加入戰團攻擊法軍的側翼,他們手持短劍匕首行動敏捷,三、四人對付一個法國騎士,伺機靠近敵人以鋒利匕首從盔甲腋下的縫隙刺入。法國騎士一旦跌倒就深陷泥濘難以起身,又成為接踵而至的其他法國騎士的絆腳石,導致摔倒的法國兵相互重疊。一個英國騎士事後回憶道,法國兵被壓死的要多過被殺死的,英軍陣前的法軍屍體很快堆積如山。剩餘的士兵企圖撤退,但被法軍第二攻擊波堵了回來,或被屠戮,或被踐踏,屍山越堆越高,戰場成了屠場。
[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法國貴族見到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然而他們面對一群無以理喻的大老粗,絕大多數英軍長弓兵不講法語,也不懂騎士規則。阿蘭遜公爵時運不濟,按照慣例摘下頭盔表示投降,結果被一個殺紅了眼的長弓兵手起錘落砸得腦漿迸裂。英國騎士們不得不分頭阻止無謂的殺戮,指揮士兵收集戰俘,因為這些法國騎士都是財源。至少有兩千多個法國騎士被俘,法軍的兩位戰役總指揮,奧布萊特已經戰死,布西高特被英國人從屍體堆里拖出來做了俘虜。大約一個半小時以後,戰鬥逐漸平息,法軍二線殘部和三線部隊已經開始逃離戰場。

然而就在此時發生意外,導致著名的“殺俘事件”。一個名叫伊森巴特(Isambart d’Agincourt)的當地貴族率領幾個武士和600個武裝農民繞道偷襲了英軍的大營,他們驅散守軍,開始大肆擄掠。亨利得信,判斷這是法軍主力的突襲,立刻派遣一支部隊發動反擊。與此同時,法軍殘餘的大約600名重騎兵在馬勒伯爵(Count of Marle)的帶領下發起最後的衝鋒。亨利立刻意識到局勢的兇險,他的長弓部隊的弓箭幾乎用盡,而自己身邊只有不足300個精疲力竭的騎士,另有約300人正在後面看管戰俘。亨利需要人手加強正面防守,又害怕兩千多法國戰俘乘機發難,毅然決定屠殺俘虜。英國貴族強烈抗議,因為這種野蠻行徑違反騎士規則,而且戰俘能夠帶來巨額贖金。亨利警告部下,不從者將處以絞刑,同時將看管戰俘的騎士調到前線,另派200長弓手執行殺戮使命。長弓手們一擁而上,刀斧齊下,鮮血橫流,等到前面法軍騎兵的衝鋒流產,亨利下令停止殺戮時,至少已有500法國騎士喪命。[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阿金庫特戰役到此結束,狹窄的戰場上插滿將近50萬支羽箭,如同大雪覆蓋。法軍陣亡大約在7,000到10,000人,絕大多數是貴族階級,其中包括3個公爵,9個伯爵,92個男爵,以及將近1,000騎士。另有1,500名騎士被俘,其中包括波旁公爵、奧爾良公爵、元帥布西高特等顯要人物。此戰法國損失了將近一半的貴族騎士,可謂元氣大傷。英軍傷亡大約500人,陣亡的顯要人物包括約克公爵、薩福克伯爵等人。

戰鬥剛剛結束,亨利就迫不及待地召見三名法國裁判,要求判定結果。雖然擔任主裁判的蒙喬瓦伯爵(Count of Montjoie)異常鄙夷英軍屠殺戰俘的野蠻行徑,他的職責是裁決結果,而不是評判功過。蒙喬瓦面無表情地回答:“殿下,英國贏得了勝利”。亨利得知蒙喬瓦的城堡名叫阿金庫特,說道:“那麼就讓這次英國的輝煌勝利作為‘阿金庫特戰役’載入史冊吧。”


5. 後話

阿金庫特戰役以後,法國已經無力再戰,查理六世於1420年簽署特洛耶條約(Treaty of Troyes),承認英王亨利五世為他的合法繼承人。次年亨利迎娶凱瑟琳公主,正式取得法國王族身份,這樣查理六世死後,英法兩國將實現統一。很多法國封建領主拒絕這個條約,理由是法王查理精神失常,簽約無效,他們幾年後在聖女貞德號的號召下起兵抗擊英軍。亨利未能實現登上法國王位的夢想,1422年在法國南部征戰時感染痢疾去世,時年35歲。僅僅兩個月以後,法王查理六世去世。[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雖然揚威阿金庫特,英國長弓卻是江河日下了。十五世紀中期開始,火器逐漸在歐洲流行,威力也越來越大。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的謝幕戰加斯蒂庸戰役(Castillon),法軍推出300多門大炮,將衝來的英國騎兵打成碎片。此後歐陸各國紛紛換裝火槍火炮,火槍兵和長矛兵的混編方陣大行其道。英國極力保持長弓傳統,這樣做無可厚非,因為直到400年以後膛線步槍的出現,滑膛火槍的射速和準確性都不及弓箭。1569年英國政府甚至頒布法令,禁止長弓手學習使用火器。1577年伊麗莎白女王的國務院總結長弓衰落的原因,認為“人們一旦看到火器的威力,就誤以為弓箭毫無用處了。”13 然而歐洲火器革命勢不可擋,與時俱進才是生存之道。終於在1589年,英國政府取消了長弓部隊這個正式編制,着手將弓箭手訓練成為火槍手14。 英國長弓這才退出歷史舞台。


參考資料

Matthew Bennett, Agincourt 1415: Triumph Against the Odds, Osprey Publishing Ltd., Oxford, 1991 [cchere.net 西西河 史鑑]

Matthew Bennett, The Development of Battle Tactic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Arms, Armies and Fortification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Boydell, 1994

Robert Hardy, The Military Archery at The Neville’s Cross, 1346, The Battle of Neville's Cross 1346, edited by David Rollason and Michael Prestwich (Stamford: Shuan Tyas, 1998)

P. Valentine Harris, The Decline of the Longbow,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er-Antiquaries, volume 19, 1976.

John Keegan The Face of Battle, Johnothan Cape Ltd, London, 1976

Clifford J. Rogers, The Military Revolutions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v57 1993.

Robert Wilkinson-Latham, Phaidon Guide to Antique Weapons and Armour, Prentice-Hall 1981[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尾註:

[1] Robert Hardy, "The Military Archery at The Neville’s Cross, 1346", The Battle of Neville's Cross 1346, edited by David Rollason and Michael Prestwich (Stamford: Shuan Tyas, 1998) ,第123頁.
[2] 同上。
[3] 波金箭頭是歐洲中世紀發明的一種箭鏃,通常為四棱形,沒有倒鈎,和箭竿一般粗細,專門用來擊穿歐洲騎士的盔甲。
[4] Robert Hardy, 第119頁。
[5] Clifford J. Rogers, "The Military Revolutions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v57 1993.
[6] Robert Wilkinson-Latham, "Phaidon Guide to Antique Weapons and Armour", Prentice-Hall, Inc., copyright 1981,第164頁。
[7] 見注1。
[8] Matthew Bennett, "The Development of Battle Tactic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Arms, Armies and Fortifications in the Hundred Years War, Boydell, 1994[cchere.com 西西河 史鑑]

[9] Robert Hardy, "Longbow: A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1992, 第98頁。


[10] 騎士統帥(Constable of France)和元帥(Marshal of France)都是中世紀法國國王任命的高級將領,前者是武裝部隊總司令,兼管全國的騎士,後者是前者的副手。

[11] 法軍戰役部署的詳細討論,參見Matthew Bennett, “Agincourt: Triumph against the Odds”, Praeger 1995, 第62-66頁。

[12] Matthew Bennett, 同上注8。

[13] P. Valentine Harris, “The Decline of the Longbow”,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er-Antiquaries, volume 19, 1976.

[14] 同上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