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第七章 橫斷山,橫斷山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6年03月08日12:34:3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第七章 橫斷山,橫斷山

  --紛紜眾說中確定橫斷山脈範圍--"冒險家"武素功穿越獨龍江流域原始森林無人區--動物考察奇遇系列--白馬雪山垂直氣候越冬觀測三年--尋找金沙江和怒江縫合帶,恢復橫斷山脈地質演化史--橫斷山脈主峰貢嘎山冰川考察--從海螺溝旅遊開發到應用研究課題--銘記為青藏研究事業捐軀的人們--

  乘飛機從成都前往拉薩,仿佛還沒來得及過渡呢,當機翼穿雲破霧而出,當籠罩在四川盆地上方的雲霧從眼底消失,憑高望遠,大地如同沙盤,舉托着群山蜂擁而至。在縮微了的景觀里,但見萬山攢動,峰嶺相連,冰雪披瀝而下,那銀白如棉如綢,給剛硬的山巒覆被上可人的柔和。面向這山族的盛大依仗,使初次見到它的那一雙雙眼睛流露出欣喜驚異的光芒;即使不是初次進藏的人們,也忍不住頻頻透過舷窗張望,讓曾經被震盪過的心海再一次掀起漣漪。

  1300公里航程,約有一半飛經橫斷山區上空。往西,經過大峽谷地區的過渡,是喜馬拉雅,是岡底斯。而在全世界山族中,橫斷山脈是最為獨特的。獨特在於它縱向分布的走向:青藏高原內部數列大型超大型山脈沿緯度帶綿亙兩千多公里之後,在這裡幾乎呈直角突然被擰轉為南北走向;轉向的同時山脈之間的空間距離也被壓縮,在藏東南滇西北不過60公里的寬度中,可以容納三列山脈和三條大江比肩而行--所以我們能夠在空中俯瞰到高密度的山陣,相對狹窄的空間造成了橫斷山區的山高谷深--群山高聳,河谷深切,如此大面積的高山峽谷地區堪為絕無僅有,舉世無雙。

  由於橫斷山格外特殊的地質地貌以及它格外豐富的生物資源,早在19世紀末期以來,就不時地吸引着西方的科學家和探險家光顧此地。"橫斷山"概念最早出現在北京大學前身京師大學堂《中國地理講義》中:"......迤南為岷山、為雪嶺、為雲嶺,皆成自北而南之山脈,是謂橫斷山脈",但對確切範圍未曾論及。長期以來,對於跨越藏、青、川、滇、甘五省區的橫斷山脈劃界眾說紛紜,依次有"三脈說"、"四脈說"、"五脈說"、"六脈說"到"七脈說"(三山夾二江、四山夾三江,依此類推),這是東西界;南北界起迄位置也同樣存在有關界限討論,特別是與雲貴高原顛連一氣,缺乏哪怕不很明顯的標誌。

  橫斷山區宏觀地理確切概念的提出,也是青藏隊此次綜合科學考察內容之一。大部隊出動前一年,1980年,孫鴻烈帶隊先行一步,進入橫斷山跑面預察,為來年多學科考察選點。地理學家李炳元的預察任務即是確認劃定橫斷山區範圍,根據地質構造和地貌狀況,李炳元基本認可了"七脈說"--自東而西為岷山(岷江)、邛崍山(大渡河)、大雪山即貢嘎山(雅礱江)、雲嶺-沙魯里山(金沙江)、寧靜山即芒康山(瀾滄江)、他念他翁山(怒江)、伯舒拉嶺-高黎貢山。以行政區劃表現,橫斷山區東界在四川文縣-灌縣-瀘定-鹽源一線以西;西界在西藏類烏齊-察隅-雲南騰衝以東;北界在青海囊謙-色達-瑪曲-南坪附近,以南則截止在雲南龍陵-南澗-下關-麗江-鹽源一帶,囊括了滇西北的怒江州和迪慶州全部,大理州、麗江州和保山地區局部,川西阿壩州和甘孜州近於全部和涼山州、雅安地區小部,藏東昌都大部及甘、青很少部分。橫斷山區總面積為36.6萬平方公里,其中92.3%屬於青藏高原。至於青藏與雲貴兩高原之間的劃界,大致以點蒼山與洱海為界,主要依據為地貌特徵、相對高度;若按地質構造,包括滇西山地在內的整個橫斷山區,全部為青藏高原幾條巨大山系轉彎東南的尾閭余脈,大約因為考慮到海拔高度和習慣認識因素,才沒有把它作為青藏部分。

  不僅橫斷山脈,連同青藏高原邊界輪廓,我們今天所知的250萬平方公里的高原面積,也都是自然地理學家李炳元教授在走遍青藏之後,在反覆斟酌之後,大筆一揮勾勒的

  預察第二年,青藏隊揮師橫斷山。這是繼西藏大地走遍後青藏隊的第二次大行動,為時五年。從1981年開始的三年野外中,青藏隊共出動中科院地學、生物等有關研究所、北大、蘭大等高校和地方生產部門共250多人,涉及40多個分支學科。隊長孫鴻烈布署過考察工作並進行過預察之後,做訪問學者去了美國;這一階段實際就由森林、生態學家李文華做了隊長,章銘陶、韓裕豐和王震寰任副隊長,譚福安任業務秘書。考察重點在川西和滇西北,涉及藏東一帶;考慮到行政區劃的完整性,在雲南一些地區約略超出了青藏高原範圍。

  橫斷山脈是青藏高原的東部延伸,在地質構造上處於南亞大陸與歐亞大陸鑲嵌交接帶的東翼,是中國東部的太平洋帶與西部的古地中海(特提斯)帶間的過渡地帶。當印度板塊由南方俯衝而來,青藏高原難以隨之向北推進,因為北方有華北地體和塔里木地體鐵壁銅牆的堅固防線,它被迫向上生長的同時也向兩端流逸,但東方又有揚子地塊阻擋,橫斷山脈因此改向;由於印度板塊以年速5厘米的速度北上,一刻也不曾停止,這一連接地帶就集中突出了地球內部運動的矛盾,不僅地質構造複雜,三、四百萬年來的新構造運動也格外活躍。地質複雜,地貌也複雜。碰撞推擠的板塊在此間形成的山勢高峻,峽谷深切,巨大的落差使江河奔騰而下。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峽谷作為僅次於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第二大水汽通道,為橫斷山區帶來了豐沛的雖然不夠均衡的降水,令橫斷山區植物豐富多彩,堪稱生物避難所、生物多樣性寶庫,並為重要的生物起源及分化中心之一。總而言之,橫斷山區是研究地學生物學並解決許多重大理論問題的關鍵地區。

  對於三江水汽通道的考察,是大氣物理學家高登義率隊進行的。雖說累計雅魯藏布大峽谷之外所有沿喜馬拉雅、沿橫斷山脈的山口所輸送的水汽總量相加,也比不過一個大峽谷,但三江水汽通道仍是重要的。這些水汽通道以西南季風為輸送動力,將來自太平洋和孟加拉灣的濕潤氣流向東北引領,在高原內部一直作用到念青唐古拉山脈南麓,向東北,則可達經度100度處。威力與影響所及,1983年7月末在陝南川北的特大暴雨,就是這一水汽通道與某些因素相遇所造成。

  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季風系統間的橫斷山區則是水汽通道的直接作用區。豐富多彩的氣候,高差懸殊的地貌,使植被生物呈現五光十色,欣欣向榮。動植物多種區系在這裡交匯共生,又因古地理氣候環境變遷而重新分化,並富含古老和孑遺物種"活化石",是中國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豐富的植被類型既集中在垂直自然地帶,又使全區由高及低、從理塘高原向南過渡到滇中高原呈現水平地帶變化。

  青藏隊一直負責植物區系調查的植物學家武素功,在橫斷山考察中完成了一項壯舉:穿越獨龍江原始森林無人區。本來武素功就以冒險家著稱,這個外號一方面說明他富有勇敢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示了地理學家們對他的搖頭,例如鄭度就時常取笑這位植物學家經常不注意地理方位,雖然對這一批評武素功從來就不服氣。但獨龍江流域考察的確具有冒險性質,從滇西北到藏東南那一帶不僅歷來的科學家沒能走通,就連當地百姓也沒有走過。這是一個純粹科學空白地區,幾乎走遍雲南和西藏的武素功抑制不住一走的強烈願望,反覆向隊長孫鴻烈宣講此行意義:填補空白之外,重要的還有此地植被類型如何豐富,對於研究植物演化問題、植物遷移通道問題的重要意義等等,說得孫鴻烈心動,就支持了他,並撥給他3萬元經費--1982年7月中旬,武素功帶領植物考察八人小分隊,從雲南貢山縣出發,沿着前不久才修好的騾馬驛道,翻越高黎貢山(在西藏稱其為伯舒拉嶺)。走過有人區歷時20多天,走過無人區又歷時10多天,沿途走過了獨龍族、怒族、傈僳族聚居地,走過了山地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到達終點--西藏察隅的日東。

  這是武素功專業考察中值得自豪的一段經歷。在未經人類擾動的原始叢林裡,你將會看到什麼呢?武素功說,如果雲南是植物王國的話,這兒就是王國中的王宮了。在高黎貢山的森林裡,他測量了一株珍貴植物秀杉,高達119米;在中緬邊境線欽郎當的熱帶叢林中,他統計了一株大樹上的附生植物達24種之多;在無人區的雲冷杉林中,他看到一片新鮮的生命:樹高在30米以上,胸徑在1.5米左右,但林中少見腐朽之木,樹幹上少有寄生菌類,說明這片森林正值盛年。一路親手採集了幾千號高等低等植物標本,其中多有新種發現。

  這也是橫斷山考察中最為艱辛的一段經歷。一路山高水低,一路藤樹纏繞,一路毒蛇猛獸,一路險象叢生。5位民工手持大砍刀,一路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喜歡文學的武素功文縐縐地念起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名作:"莫言過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出一山攔"。他覺得這詩正是當下情境的寫照。這一年,武素功已年近50,依仗着多年出野外身體素質還好,日常的行走和考察還算應付得了,但當攀援着藤條從絕壁上懸垂而下時,不免覺得有些力不從心。還有一次過河,當民工砍下一棵大樹搭成獨木橋,武素功小心翼翼走過橋面時,平衡沒能掌握好,一屁股坐在橋上了。橋下的澎湃激流令人眼暈,冒險家也出了一身冷汗:幸虧......不然......。這樣的獨木橋不知走過多少,這樣的"好險"也發生過多起,多虧了"幸虧",不然我們今天就聽不到冒險家笑談當年了。

  正因為無人區的艱辛備至,所以當他們翻過一座3700米的埡口,一眼望到幾堆新鮮牛糞時,這群一個多月來櫛風沐雨風餐露宿的人們居然欣喜若狂,在一路的發現中,牛糞當屬最為親切的發現。果然,他們不但看到了牛,還看到了遠遠的炊煙和原木搭成的房屋,喝上了熱情的藏族人捧來的熱騰騰的酥油茶,而日東的邊防連隊已派人在此迎候了兩天。第二天到達終點站--日東。部隊設宴款待,一向不喜喝酒的武素功這一次開懷暢飲,大醉酩酊。

  橫斷山區一向被認為是動物的避難所、博物館和物種分化中心,一些原始動物在適應橫斷山複雜多樣的自然環境的漫長過程中,演化成新種。幾年的考察中,中科院北京動物所和昆明動物所兵分兩路,來自北京的專家們為北路,工作在川西一帶,來自昆明的專家們為南路,工作範圍在滇西北。在所有學科中,動物考察一向是最生動有趣的,雖然也危險,也艱苦。在橫斷山區進行更其如此。

  與上次的藏北高原動物考察猶如天壤之別,不僅是自然環境不同,考察對象面貌也迥異。動物"親王"馮祚建這次置身於森林動物王國,在湛綠幽深的山林背景中,珍禽異獸們向他展開了五彩繽紛的畫卷。山道上一路行來,但見滿山遍野怒放的花朵熙熙攘攘,蜂飛蝶舞;灌叢中出沒着各種美麗的雉類,成群結隊,嘰嘰咕咕;天上飛翔的禽類發出悅耳的鳴唱。待到深入林中,紅腹松鼠、長吻松鼠和花鼠們在樹枝間跳躍穿梭,看見闖進他們領地的生人,好奇地盯望片刻,然後一溜煙地跑開。大森林讓人心曠神怡。

  野生動物考察不光是獵獲標本,重要一項是就近觀察動物生活習性。馮祚建接近過機警的矮岩羊,這種矮岩羊別處未見,似乎只在金沙江中游谷地生存;打埋伏偷窺水鹿如何覓食,如何舔食水坑中的鹽漬。水鹿這種熱帶亞熱帶森林動物是亞洲特產。另一特產,食肉目浣熊科動物在亞洲的唯一代表是小熊貓,全世界共有8屬18種,其中7屬17種分布在美洲,只有我們的小熊貓生活在亞洲南部。小熊貓很可愛,馮祚建望見大樹枝杈上一隻小熊貓正在午休,全身放鬆,後肢下垂,懶洋洋的樣子。它其實是假寐,閉目養神罷了,不時還要站起來伸個懶腰,打個哈欠,動作表情酷似家貓。和同伴們從中午一直觀察到黃昏,才見小熊貓從容不迫地下得樹來,走到箭竹叢旁邊,取食竹筍和竹葉,細細咀嚼,又不時擦揉臉面。看着它走走停停吃吃,一直走出視線之外。當地村民索性活捉來一隻小熊貓,送給專家們。大家每天拿饅頭、水果、蔬菜、奶糖和鳥肉餵它,它乖乖地什麼都吃,從不挑食。一周時間養得肥肥胖胖,離開這個村時才把它放歸山林。

  充滿生機的山林里有一條長長的生物鏈-食物鏈,一應生命各有其生存之道。在滇西北考察的昆明動物所專家韓聯憲,就細心觀察到一些奇妙生動的生活方式,弱肉強食的生死之搏。在高黎貢山,他看到一種叫做"織布鳥"的鳥兒,從採集葦葉備料到編織成巢的全過程。它們的巢精美如藝術品,真是巧奪"人工"。在怒江東風吊橋側畔,韓聯憲用望遠鏡觀察一種叫蜂虎的小鳥。教科書上說,這種佛法僧目蜂虎科鳥類嗜吃蜜蜂,所以叫蜂虎。這一次觀察者可是大開眼界,了解了蜂虎捕食蜜蜂的全過程:翠綠色的蜂虎們在天空飛翔,那飛翔的姿勢與燕子沒有多大不同。一隻枯樹上的蜂虎,突然展翅衝上天空,閃電般咬住一隻昆蟲,然後又飛落枯樹上。韓聯憲連忙舉起望遠鏡,看到受難者是只蜜蜂。蜂虎正用長而彎曲的尖喙咬住俘虜的細腰,將其頭部向樹幹上猛撞幾下,然後換一個位置,咬住對方腹部,用力在樹幹上磨蹭,看來是為摘除蜜蜂尾部毒針。最後,再一次銜起腰部,把人家的腦袋又撞上樹幹。確信蜜蜂死亡後,操作的最後程序--吞服。

  最驚險也最戲劇化的遭遇,是與眼鏡王蛇的對峙。眼鏡王蛇性情兇猛,巨毒無比,行動迅速,俗稱"過山風"。尤其與其它毒蛇不同的是,它對人往往採取主動進攻方式,是最為可怕的爬行動物。也還是在高黎貢山的山道上,韓聯憲一行考察隊員與一條茶杯粗的眼鏡王蛇猝然相遇。那蛇渾身布滿淡白色橫紋,扁平的頸部有醒目的"人"字形花紋。此刻它高昂着腦袋,充滿挑釁的目光緊盯着人群。糟糕的是大家全無防備,一個個赤手空拳。當地嚮導見勢不妙,即刻就近撿來一根木棍,準備大戰一場。但奇怪的是,那毒蛇不僅沒有發動攻勢,對峙不久連腦袋也頹然垂下。機不可失,嚮導立即用木棍摁住蛇頭,大家一動手,就把它給活捉了。一面行動,一面滿心的疑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細心的韓聯憲此時發現了問題,他看到蛇嘴裡有東西,定睛一看,是條蛇尾巴!這位韓先生馬上抓住蛇尾巴使勁往外拉,居然就從蛇口裡拉出了一條完整的蛇!那是條黑底黃斑的王錦蛇,已經窒息而死。令人驚異的事還沒完呢,已死的蛇嘴中露出兩隻鳥爪子。趕緊用手術刀給王錦蛇開膛破肚,剛剛吞進的小鳥還完好無損呢,是只紅喉山鷓鴣。至此,大家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可以如此輕易脫險呢,原來是眼鏡王蛇貪吃過度,差一點兒撐死,喪失了進攻能力啊。多虧了是專家們捕獲並測量了它,使我們有了準確概念,不然讓別的什麼人遇上這事兒,只會拿手比劃:這條蛇有多粗,那條蛇有多長。經測量稱重:眼鏡王蛇身長3米,體重6公斤;腹中王錦蛇長2.04米,體重2.1公斤;王錦蛇腹中山鷓鴣重達400克。不是親眼所見,說一條6公斤的蛇可以同時吞下2.1公斤的蛇和0.4公斤的鳥,就連專家們也難以置信。不過,那貪吃者也因此支付了生命的代價。

  亞洲南部緯度最低的玉龍、哈巴、白馬、梅里等大雪山集中在橫斷山區雲南西北部一帶。南上北下的氣流在此相遇,造成大面積降雪。山頂終年白雪皚皚,雪線以下森林茂密,飛瀑流泉,歷來是令人神往的登山旅遊勝地。白馬雪山埡口大雪封山的日子每年最長可達195天。這個數據來自白馬雪山定點觀測站的記錄。雪封期間,這個觀測點與世隔絕,4位藏、漢族年輕觀測員在這裡堅守崗位。

  橫斷山區的"立體氣候"早已是舉世聞名,從前的中外科學家探險者大都形象描述過這一特徵,但定點觀測的工作此前卻從未有人搞過。李文華非常重視長期連續的定點觀測數據,1981年他和農業氣候學家張誼光一道跑面選點,最後確定在植被垂直帶分布完整的白馬雪山東西坡,布設6個垂直氣候剖面觀測點。就這樣,從1982年1月1日到1984年12月31日,整整三年時間,有40名觀測員堅守在觀測陣地。觀測人員的組成,是應青藏隊請求,雲南省氣象局從全省各地本系統技術人員中召集來的"志願兵"。除常規觀測外,他們還參與了對於太陽輻射分光觀測、風對降水影響的試驗,高山草甸牧草動態產量測定,以及山谷風無線電探空等。三年中,共獲取了48萬個原始數據,由此首次取得了橫斷山區比較完整的第一手資料,這對於橫斷山區氣候特徵、掌握規律以破解自然奧秘、為解決山區農林牧生產問題和相關應用學科研究提供了多麼珍貴的依據。張誼光說,多虧了這些年輕人!

  多虧了這些青藏隊的編外隊員,多虧了地方上的支持。三年來在這遠離人煙的寂寞雪山上的艱難困苦不必一一述說,誰參與了青藏研究事業,誰就準備着吃苦吧,付出吧。回報是事業給予的,從金錢方面說來是沒有的--談到這群年輕人的野外補貼,連張誼光都滿心的歉意和不安。有誰能夠相信呢,觀測員們在最初半年裡,每天得到的野外補貼只有5分錢;只是後來才略好些,增加到1元5角。

  觀測計算結果表明,橫斷山區氣候垂直變化較之我國其它地方都要顯著得多。就年平均氣溫而言,垂直遞減率由下往上增大: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氣溫就將下降0.7-0.8℃。降水特徵也十分明顯。白馬雪山距水汽來源較近,按說降水量本該豐富,但是不然。它只在高山上部降水較大,而且較之西部群山降水已大為減少。這是因為近南北走向的山脈河流幾乎與西南暖濕氣流迎面相遇。但大量水汽在白馬雪山以西的高黎貢山、碧羅雪山迎風坡凝結降落,到雲嶺-白馬雪山一帶勢頭已弱,俯衝而來的氣流來不及大量降落,就越山而去,在背風坡上部落下。所以白馬雪山降水特徵與眾不同,它的最大降水量不在迎風坡而在背風坡上部;一日最大降水量不在雨季而在冬季。

  垂直高差上的多變氣候,從炎熱到嚴寒只在幾十公裡間。第一年出野外,普遍缺乏這類經驗,地質組有一回就出了洋相。那一次潘裕生帶隊從川西得榮縣海拔2900米的下絨村出發,向西北方向一路上坡,要去一個名叫"甲背"的山脊尋找岩石露頭。在下絨村這個乾熱河谷里,太陽剛一上山就燥熱起來,9月中旬的天氣仍然酷暑難當。動身時大家就穿一件薄毛衣,心想上得山去足夠了。沒料到穿行在遮天蔽日的森林中時就已感到陰涼,中午時分上行到森林盡頭時氣溫驟降,密布的烏雲突然飄起雪花,漸變為鋪天蓋地的鵝毛大雪,寒氣襲人。大家一個個縮腦聳肩,倉惶奔走,但疏林中沒有一個可以聊避風寒之處。正為難間,有人隱約聽到哪裡傳來牛的叫聲。一行人立即循聲而去,還好,看見林間草地上的牛了,看見草地上的小窩棚了,還看見聽到動靜鑽出窩棚的放牛人了。放牛人是一老一少兩位藏族人,他們熱情地讓進這伙狼狽而來的不速之客,加旺了火,小窩棚里暖氣四溢。大家脫下濕淋淋的衣服拿火烘烤。但等了很久,只見紛飛的大雪沒有稍息的意思,只得踏着厚厚的新雪下山。下山走得飛快,待鑽出密林時發現,那雪只下在山上,河谷地帶根本無雪,夕陽燦爛輝煌。大家掃興地說,這一天的經歷,好象就為了體會嚴寒和尋找避雪的地方,老天爺可真會開玩笑!

  不過為第二天積累了經驗,什麼都可以不帶,唯獨鴨絨衣不可忘記。山路走得已經熟悉,半上午就到達了昨天避雪的牛場小窩棚,再往上走,在灌叢草甸中,岩石露頭越來越多,原計劃尋找的硅質岩在這裡出現了。硅質岩中含有放射蟲化石,依此可確定岩石的形成年代。潘裕生站在甲背頂峰,透過雪簾,領會了此地形象化了的地名--甲背,原來是一條古冰川鰭脊,呈魚背脊狀的一條狹窄山脊。儘管大雪飄飛如昨,但大家滿面是喜,感覺從身上到心裡都暖洋洋的。

  自打地質學家常承法於1973年提出青藏高原多地體、以多條縫合帶多次拼合的理論框架以來,尋找證據和驗證理論的工作,就成為大地構造學家潘裕生後來歷次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這是一個從錯綜複雜的海陸變遷遺存中鈎沉索隱,做去偽存真以驗明正身的工作。按照那一框架,橫斷山區應有第二條、第三條帶通過,它們是班公湖-怒江縫合帶和西金烏蘭湖-金沙江縫合帶。

  尋找縫合線就是尋找代表海洋地殼的蛇綠岩。這是一整套包括超基性岩、基性岩、中基性火山岩、枕狀溶岩以及覆蓋其上的深海相沉積物--放射蟲硅質岩的組合,由此明證着深海大洋盆地在此曾經存在過。第二縫合帶--西部阿里的班公湖至東部怒江的縫合帶應該經過西藏丁青縣境內,地質組就遠行丁青,駐紮在距縣城東南30公里處的沙貢區。他們要在海拔5154米的打加拉山峰進行地質剖面考察,每天上山下山,一連三天,每天都是滿載而歸:第一天在北坡發現了輝綠岩岩牆群,它是海洋地殼的組成部分,尤其被看作是大洋中脊擴張的證據;第二天又從山頂到山底發現了依次由輝長岩、輝石岩、橄欖岩、純橄岩層理交互出現,它們是海洋地殼的重要標誌;第三天是第二天工作的繼續,計算出這一重複出現的堆積岩層出露厚度達五、六百米,寬度為上千米。三天的踏勘,完成了丁青東岩體從沙貢到打加拉北坡的經線地質調查,確認了第二條縫合線的存在,查清了打加拉蛇綠岩套的組成,進而可以恢復地質史上此地海洋的發生、發展與消亡的履歷及其時自然環境。

  沿金沙江一線考察第三縫合帶走過了很多地方。從雲南境內的白馬雪山山頂,到四川理塘縣城附近,一直北上到青海的玉樹,一路追蹤而去,一路發現保存完好的金沙江蛇綠岩套。這條縫合線的向西延伸,至可可西里西金烏蘭湖畔,之被發現,已在1990年另一次考察中了。再往西,就像其它四條縫合帶一樣,全都越出國境線之外。隨着後來的西崑崙-喀喇崑崙考察中第四條縫合帶的重新確認和第五條縫合帶的被發現,到可可西里考察為止,青藏高原大地構造輪廓宣告完整清晰。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