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第十五章 終極關懷:青藏高原研究的未來(完)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6年03月14日08:37:5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第十五章 終極關懷:青藏高原研究的未來

--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寓言式的"該亞假說"--青藏研究項目中有關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課題研究--中國及青藏高原環境系統分區,現代地理學概念--青藏專家參與國際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提出--錢學森先生說過,要把西藏變成國家的樂園--主張西藏旅遊業為主導產業--回望青藏高原--

  在青藏高原所擁有的科學資源中,除了我們已知的曾被羅列過的地球第三極這些領域同屬於地球科學範疇。但是,青藏高原的科學資源遠不止這些,它還是使從事宇宙科學的人們極為滿意的觀測地所。拉薩以西90公里處有個名叫羊八井的地方,在國內它享有知名度,是因那裡有一個很大的地熱田,有一個大型的地熱發電站;在國外它享有知名度,則是因為那裡有一個宇宙射線觀測站。它屬於近些年才出現的前沿學科--超高能天體物理研究範疇。

  羊八井宇宙射線觀測站設在念青唐古拉南麓山腳,當雄盆地南端,南北可遙望終年積雪的山峰。那是根據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協議,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亦即參與了地球人在宇宙間尋找反物質行動的那個研究所--與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合作開展宇宙射線的觀測研究場所,於1990年創建的。中國方面,除高能物理所外,還有西藏大學等5所高校參與,日本方面則有20多所大學。觀測對象是超高能宇宙伽瑪射線,尋找伽瑪射線源點。這項研究是八十年代才興起的一個高能物理國際前沿熱點,這樣的觀測點在全世界設有十多處,例如日本富士山,例如玻利維亞的安第斯山。在所有觀測點中,唯獨羊八井地理環境優越,得天獨厚:緯度適宜,海拔較高,大氣透明度好極,少雨雪,少干擾,觀測時間長,取得數據就多;高能粒子衰減少,精度就高。即使在冬季的羊八井,通常也是晴空萬里,風和日麗的大好天氣。相比較而言,富士山需要乘坐雪橇,安第斯山大雪封山長達半年。所以羊八井站八年來的成果令世界矚目,國際高能物理學界為世界各地觀測點綜合評分時,羊八井站名列第一;因宇宙射線研究而獲諾貝爾獎的美國科學家Cronin教授認定羊八井陳列的品質位居世界第一,美國科學雜誌也將羊八井站列為中國25個科研基地之一、六大最有希望出成果的基礎科學研究工程之一。

  中日長期合作之外,意大利也參與進來。中日合作是"蜂窩式"接收裝置布點,中意合作則是擴大接收面積的"地毯式"。日本、意大利之後,還有美國等一些國家表示了合作意向,紛紛向天體物理這一基礎研究的制高點進發。

  收集伽瑪射線的專家們偶然發現了"太陽陰影"--宇宙射線穿過時在地球上留下的陰影。這陰影據說有助於研究太陽的活動、太陽磁場的變化。宇宙科學家們說,這個發現極為重要。

  超高能天體物理的確有些超現實,就像尋找反物質那樣,伽瑪射線之類宇宙學研究畢竟離現實世界遙遠,借用一個科學術語表示,它們與地球和人類只是"遙相關"。當代一般人只是似是而非地知道那麼一點點,知道有一些人正在忙於地球以外的事情。相比較而言,青藏高原的地球科學研究距離我們更親近一些。且讓我們把眼光從遙遠天際收回,重新投向地球和青藏高原。

  回望一部地球演化時空履歷,大陸分分合合,海洋此消彼長,物種生生滅滅,冰期來而復往,直到人類從混沌中蹣跚走來。我們的地球充滿活力,維持着毀滅與再生的平衡,一刻也沒停止過運動;而全球的大洋中脊相連,全球的海水相通,分居於各大陸地板塊上的多種族多民族的人群,生息繁衍在漂浮的岩石圈上,必將走向一個共同的未來和命運。

  只是一個寫意的回望。走出蒙昧不久的地球人類--或者說,在未來人類看來此時的我們仍處於蒙昧時代--目前仍不足以對我們唯一家園的時空履歷瞭如指掌,我們所能認識到的只是一些"這樣的"表象,還不足以回答為什麼會是"這樣",更遑論未來將會怎樣。上溯的線索不時中斷,越是古舊越迷茫;許多信息隱藏過深以至湮滅,無從判讀。來自多方的資料不失豐富,仍不足以讓具有實驗色彩的現代科學將地球的過去與未來加以模擬。

  環顧當今世界,我們眼見發達國家鑑於環境問題的嚴峻和緊迫,正在對科學技術及其後果重新審視和反思,有人甚至已斷然宣布"科學的終結"。而發展中國家則正忙於藉助科學技術的利器武裝自己,去努力接近發達。紛繁表象體現了世界的多樣性。在青藏高原,我們就這樣看到,歷經半個世紀的科學考察,作為基礎工作的大發現時代跡近結束,今後在"發現"方面也許只是一個補缺拾遺的差事。但在深化研究方面,無疑序幕剛剛拉開。除了地球動力學這個古老課題之外,當今國際學術前沿中三大熱點領域--(過去與未來)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青藏高原都是理想的研究之地,攀登計劃青藏項目中的各課題也多有對應。是否可以說,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體現了科學界對於地球和人類的終極關懷。

  青藏高原的科學地位得以確認和強化,它所獨具的科學認知價值成為中外科學家的共識,成為共同面對:一個全球獨特生態系統類型分布區,高山生物物種的基因庫;一個中國氣候變化的預警區,亞洲季風的啟動區,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一個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天然實驗室;一個打開地球動力學大門的金鑰匙......

  經歷了幾十年面上考察和形象描述階段,當青藏研究積累科學資料的第一期結束,該項目於20世紀九十年代被納入攀登計劃,進入面向全球、科學研究的第二期,青藏研究進入佳境。最佳期首先是宏觀背景的"最佳"--隨着科學和技術的進步,20世紀末葉的地球科學研究已擴展到全球規模;衛星遙感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對全球尺度問題進行思考的基礎;全球構造和全球變化的理論,提供了行星規模地學研究的思想方式。在國內,作為地球科學的總體也早已從描述現象上升到以探索機理為目標的新階段。這一新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全球視野與地方特色;是理論探索與野外實踐;是學科交叉與合作研究。

  在這一宏觀背景下,首席科學家孫鴻烈院士把青藏項目提到了科學問題的高度。鑑於青藏高原在固體地球科學中,所提供的大陸動力學研究的最為典型的研究對象;在全球變化研究中,所提供的影響到全球環境變遷的固體地球過程的最佳樣本,中外科學家對於青藏高原的濃厚興趣,已不再僅限於它本身,而是通過青藏高原去闡明普遍規律的問題,例如地球動力學,過去全球變化等等。孫鴻烈認為,青藏研究想要拿出國內領先水平不存在問題,但那毫無意義;我們的理想是接近國際領先水平,雖然難度很大,但它是我們的目標。近期的未來可望達到國際前沿先進水平的,有可能是在青藏高原古環境恢復方面,冰芯,天然剖面,還有湖泊岩芯,是我們的優勢所在。但毋庸置疑的是,青藏研究正在成為21世紀地球科學系統知識創新的生長點。

  正如所期待的那樣,九十年代的青藏研究業績斐然,使得這項事業具有足夠的實力和競爭力,一步跨入國家令人矚目的重大基礎研究前列--20世紀最後一年,在中國,開始實施名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劃)的重大項目,青藏項目以"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環境、資源效應"的題目,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推薦,再經多輪激烈角逐,最終成為該項規劃首批十五個項目之一。

  這一進入,意味着國家重視程度的加強,資金扶持強度的增加,陣容和規模的改觀,意味着青藏研究開始了更新和更高級的研究階段。

  是以往青藏事業的接續。這項事業,不僅僅青藏隊的,中科院的;為時近半個世紀的青藏研究,中科院之外還有兄弟的地質科學院、國家氣象局、國家地震局、國家測繪總局等一支支勁旅。未來的青藏研究將在集以往一應成果之大成基礎上騰飛;作為一個整體,曾各自為戰的一支支勁旅將集結為一個精銳之師;研究內容也將進一步深化與擴展。本書竣稿的當下,新的隊伍正在重組中,有關課題正在擬定中,一個更加激動人心的新篇章正待被掀開。

  作為使青藏研究進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的主要建議人,孫鴻烈院士因為年齡的關係,告別了多年的青藏隊隊長、首席科學家的位置,擔任了這一項目的盛況;年輕於他的鄭度教授接任首席科學家之職。數以百計的老青藏隊員們早已告別了四分之一世紀前平均37歲的年華,連年來陸續退出隊列,迄已幾乎總體退役。目送着繼續前進的年輕的青藏大軍,老青藏們滿心是深深的眷戀,滿臉是含淚的微笑......

  科教興國,知識創新,未來的青藏研究將大展宏圖。中科院資深院士劉東生指出,今後10年,將是青藏研究的最佳期、關鍵期、重要的科學創新期。他認為,科學創新至少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其一是繼承性。所謂科學創新,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基於深厚傳統。根底越厚、積累越多、創新的可能性越大;其二是研究對象必須具有獨特性和典型性;其三是有一個活躍的科學思想。看法不同,存在爭論,是學術思想活躍的表現;爭論本身正是醞釀和產生新思想的前奏--青藏研究正符合上述三條件。在幾十年間的研究基礎上,未來10年應當是更大的知識創新時期。

  青藏研究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除繼續指向多年間所致力解決的地球動力、全球變化、大氣物理、生態系統等基礎課題之外,有關未來青藏研究的討論中,科學家們認為還需增加有關生物圈的研究,尤其是地球各圈層之間關係的研究。在這一前沿領域,青藏高原同樣是獨具優勢的典型地區,一個有望產生理論突破的領域。

  地球作為一個整體的觀念,早在七十年代就由英國著名化學家和發明家詹姆斯.拉弗洛克提出過著名的"該亞假說"。該亞是古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的名字。最初假說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活的超級有機體,裡面的生物與地球上的物理和化學的演化進程相互協調,以便保持適於生存的條件,並且地球的活動是有目的性的。假說還認為,如果地球的生物圈紊亂,則地球的環境便不適於生命生存,由此提示科學家必須找出生命調節氣候和空氣的實際方式--拉弗洛克認為這件事變得越來越緊迫,例如熱帶森林的毀壞正威脅着全體生命,而人類完全不知道哪一些生物是為我們的生存所必不可少的。

  擬人化的隱喻和詩意的表述,曾一度引起科學界許多知名人士的爭論甚至嘲弄,被斥之為偽科學,以至於連提出者本人後來也打算放棄了;而支持他的人則對這一假說作了修正補充,使之"科學"化,讓理性能夠接受。認同者肯定的是它的思想方法,它在環境科學方面的價值:該亞假說的核心觀念是指由地球上所有生命構成的生物圈,與其環境構成一種穩定的共生關係;把生物與無生命的力量納入一個統一體之中,通過對整個體系的關注,使海洋生物學、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學融為一體;科學家面對生態破壞甚至群體滅絕的後果,必須克服心理障礙,即超越各自的專業領域--自然界並不理會各學科所設立的武斷界限--地球大自然同屬於一個系統,無論它是有機的還是無機的。

  回想起近幾十年來,自然氣候的任何變化都曾引起人類的恐慌。五、六十年代偏冷,到七十年代初,由日本科學家最先驚呼"小冰河時代來臨";為時不久又發現地球轉暖的趨勢,而且越來越熱,於是八十年代初又由美國科學家率先提出"溫室效應"的憂慮,有關全球變化的研究隨之提上日程。儘管包括青藏研究專家在內的中外許多科學家對此持有不同看法,即認為目前全球變暖的程度並未超過工業革命前的十六世紀,人類活動仍不足以對宏觀大氣圈造成大的影響;但鑑於溫室效應之類提法在本質上的警醒作用,值得認可值得研究並值得考慮相應對策。

  因此,作為國家大項的未來青藏研究,就將資源和環境效應一併提上日程。它既是科學問題,也是面對當代的應用基礎研究;是為造福青藏高原自身,又不單單如此--作為長江和黃河的上源,作為流向南亞諸國眾多的江河之源,青藏高原的環境問題指向得更為遼闊和久遠。

  環境科學-現代生態學歷經一個時期的發展,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地球科學界。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不僅是科學家們的研究範疇,也是政府首腦和全體民眾所關心所從事的工作。八五攀登計劃青藏項目中第五課題--"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資源、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即包含了這個主題,這一課題由自然地理學家鄭度教授主持。

  青藏高原由於地理和歷史諸多因素,社會發展遲緩,開發程度較低,川、滇、甘、青等青藏邊緣地區也僅處於半開發狀態,腹地西藏更在其後,的確應當加大發展力度。但拿現代科學眼光看取,這種低開發程度又不啻幸事一樁--借鑑發達地區發展歷程中的經驗教訓,科學地規劃發展戰略,可以有效地避免可能付出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高昂代價,譬如堆薪,後來居上。為時四年的攀登計劃這一課題的考察研究,以發展和動態的觀點闡明了高原隆升過程中資源的形成、貯存和分布規律,給予定量評價,重點研究了各類資源的空間組合關係,為資源合理配置與生產力布局奠定了基礎。對高原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人口增長速度、資源承載力、經濟發展速率、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鏈的延伸以及環境治理對策等進行宏觀調控。根據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先啟動來帶動高原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除西藏一江兩河地區以外,這一課題主要集中在四川省西部的甘孜、阿壩、甘肅的甘南、青海省的玉樹、海西、海南、海北、西寧等地,進行區域特徵發展問題的調研,明確了青海河湟谷地、柴達木盆地及甘孜州東四縣等地區的發展優勢和存在問題,深入探討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業群落的形成,提出解決社會經濟持續發展關鍵問題的途徑和方案。

  此外,初步論證包括雅魯藏布大峽谷水電站群、西線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進藏鐵路的線路選擇、三江流域水源涵養林的建設以及鹽湖資源系列開發等重大工程的前景及關鍵問題,也在這一課題的議程上。

  鄭度教授從50年代末走向青藏高原開始,從一位普通的科學工作者成長為青藏研究的實際領導人之一,同時也把傳統的自然地理學推向了現代地理學,使這一學科在青藏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同時,也使自身得以更新發展。所謂現代地理學的概念,李吉均院士對此有所歸納。他指出:我很贊同錢學森先生關於地理建設的觀點,應把地理學改造成為對國家建設大有俾益的科學。我認為地理學在中國正面臨着大發展的良機。現代地理學應是融自然與人文為一體的統一地理學,把全球作為整體並研究其變化趨勢的全球地理學;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準則的建設地理學,以及用高技術如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先進實驗手段武裝起來的高技術地理學。

  九五攀登中,這一課題得以強化,更加突出。分列為兩個課題--"青藏高原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和"青藏高原環境變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綜合研究"。可持續發展這一嶄新概念,被鮮明地提上了青藏研究的重要議程。

  樸素的持續發展觀念由來已久,傳統的農林業實踐中可以遙見這一概念的雛形。它作為當代科學術語明確提出在1980年發表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定義為"改進人類的生活質量,同時不要超過支持發展的生態系統的負荷能力"。隨後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對於持續發展的概念形成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個組織於1987年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名為"我們的共同未來"的報告(又稱布魯特蘭報告,因該組織當時由前挪威首相布魯特蘭女士任主席)。在這一報告中,貫穿了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出生態與經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互相緊密地聯結在一個互為因果的網絡之中。而第一次將持續發展由理論和概念推向行動的,是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這是一次人類社會與環境問題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參加會議的包括183個國家的和國際組織以及非政府組織的代表,會議在眾多緊迫的環境與發展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面向21世紀,確定了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中國作為重要成員參與其中。提到這一過程,不能不提到李文華院士。

  當年在西伯利亞考察泰加林帶暗針葉林的那位留蘇學生,當年隨北京農業大學下放昆明、騎上搭着兩個筐的自行車上街買菜、買菜之餘去野外采標本、采了標本去請教吳征鎰先生的那位講師,當年那位幾乎走遍青藏南部東南部森林地區、主持了橫斷山脈考察的那位老青藏隊員,李文華正是從青藏的高起點起步,走上了中國的、世界的學術舞台。1982年,李文華作為國家代表,在設在尼泊爾的國際組織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連任理事、副主席,任職屆滿後又做專家理事。後來在這一地區,應聯合國糧農組織邀請,李文華擔任了亞洲流域治理高級培訓顧問兼尼泊爾流域綜合治理首席顧問,為亞洲十個國家培訓了一大批山地綜合開發治理方面的人才,建立了亞洲流域治理的網絡系統,編著了一系列流域治理專著及論文集,系統介紹了可持續發展理論及我國自然資源綜合開發的模式和複合生態系統在流域治理中的經驗,擴大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他的表現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高效和出色工作"的讚譽。正是由於他的才幹和努力,使他走向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層次--1986-1990年,李文華擔任了聯合國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委員會主席,同時兼任世界資源保護聯盟理事。在任期間,正是國際上可持續發展觀念形成時期,他把可持續發展和生物圈保護區確定為國際人與生物圈計劃的核心。目前全球環境生態學界三個熱點: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正是在李文華院士的參與和主持下形成的。

  1989年6月中旬,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總部。人與生物圈國際委員會主席李文華主持關於陸地生態系統的會議。按照國際慣例,會議由專家坐在台上討論,寬敞的會議廳里坐滿聽眾。李文華與來自法國的、人與生物圈的實際倡導人迪卡斯特、來自歐共體的環境部主任比爾.朗、歐洲環境政策所所長威薩克爾,就未來的科學與技術發表意見,最終形成了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三個議題。直接與世界對話和交流,並在國際科學界產生重要影響,體現了中國科學界的開放姿態和成長進步,以及對於世界的參與並發揮着應有的作用。

  不過幾年時間,這一類現代觀念就迅速普及,連西藏的縣鄉幹部乃至百姓群眾,都擁有了關於生態環境、自然保護區的基本觀念,考慮制定本地發展規劃,言必稱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表現。當然,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認為西藏發展剛剛起步,是一個發展問題,還談不上"持續"問題,那也不過是見解問題罷了。總之,西藏的發展歷經最初的"慎重穩進",後來的"穩定壓倒一切"之後,以1994年中央召開的第三次西藏座談會為標誌,明確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更大規模的改革開放,以更快的速度推動社會發展。

  有關青藏高原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問題的研究,西藏地方在做,攀登計劃中中科院青藏項目的自然科學家在做,社會學界也在做;自然科學家與藏學家聯手一起做。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格勒博士帶領"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課題組在青藏高原進行了為時三年的考察研究;這一中心同時設立"青藏高原環境與發展"課題,孫鴻烈、劉東生與費孝通等專家共同擔任了課題顧問,在藏學出版社出版的《青藏高原環境與發展概論》一書中,我們看到了各章執筆人中熟悉的名字:鄭度、林振耀、馮雪華、李明森、何希吾等,他們與藏學家們共同完成了同一本書。

  一個共識是,發展是硬道理,合理開發利用資源,造福當地社會,既是發展需要,也具有深厚的道德基礎。但現有的西方和祖國沿海內陸的發展模式顯然不適合西藏,西藏需要另闢蹊徑。

  人類活動加劇所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加之大眾媒體的強調渲染,使人們普遍意識到生態環境的嚴峻;隨之而來的錯覺是,自然狀態是最好的,人為作用勢必對自然產生負面影響,人類有足夠的破壞力足以把整個地球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但在科學家們看來,人類既可以是大自然最兇惡的殺手,也可以像工蜂那樣,通過辛勤勞作將自然之花釀製成蜜。人類活動的正面影響,遠一些的例子在墨西哥-美國邊境的索羅那荒漠中的兩個綠洲可作比較:在墨西哥境內,農耕的人們為土地增加了生物多樣性;而美國一側則因實施了土地不得被使用的保護政策而使得幾十年來生物品種大為減少。就近的例子是雅魯藏布江畔的艾瑪崗,這個新開闢的農業綜合開發區農作物豐產,人工種植的牧草青青,田間林地樹木成蔭。有心的艾瑪崗人特意在江邊保留了一塊開發前的荒灘沙地,那上面寸草不生,只稀疏分布着耐乾旱的小灌木狼牙刺。艾瑪崗人向每個前來參觀開發區的人們說,從前艾瑪崗就是這個樣子。

  統觀西藏,多年來在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方面雖有相當進展,但仍處於富饒的貧困之中--它自身所擁有的無與倫比的自然與人文的價值、旅遊開發價值與這片土地上的不發達狀態、與生活質量的低下反差過大,不成比例。且讓我們以嶄新的概念重新起步。

  以旅遊業為主導產業的提出其實任重道遠。較之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就其難度來說更甚之。這是一項需要上下一大批具有現代觀念的管理者來從事的系統工程。在較低的起點上起步,軟硬件建設都非一蹴而就,更何況還有旅遊業發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系列負面效應的出現,如何引導和防止的問題。但是如果這一問題至今仍未被提上日程而有待未來提出,則西藏的高速高效發展又將不知順延何時。

  畢竟,一百多年前,美國總統與人民一道共建黃石國家公園被傳為佳話;半個多世紀前,羅斯福就以新政名義設立了工程興辦處、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農業電氣化管理局等等。其中被認為最重要的是民間資源守護隊。1932年,美國森林學家巴.貝克在詳細考察了美國的森林後,向當時還任州長的羅斯福建議:派25萬名失業青年去植樹造林。羅斯福卻立即回答說:"能增加到30萬人嗎?"後來,在1933至1939年間,至少有300萬人在守護隊工作過。他們為美國人做了幾千件大好事,使美國在三十年代後期創造出巨大的經濟效益。美國被認為是歷史上能夠在做到在打一場大戰的同時,又提高了生活水平的唯一國家,其中原因之一就與羅斯福推行新政有關。這一類歷史經驗值得研究借鑑。

  變輸血經濟為造血經濟,需要科學規劃指導,尤需西藏人民特別是決策者的高瞻遠矚加踏實苦幹。

  一部《青藏蒼茫》,在試圖再現半個世紀青藏研究辛勤踏勘之後,在蒼茫青藏形成演化的億萬年時空中飛翔之後,落腳在了資源-環境-發展的堅實大地上。這裡有我們的土地,我們的人民。

  青藏高原,讓我們再一次走向你--

  行走在高山大川間,讓幾百萬年來的深厚高原季風撲面而來,讓曾經照耀過特提斯古海但依然燦爛的陽光穿透身心;

  青藏高原,讓我們再一次回望你--

  古海中的陸地平原緩緩升起,漸漸高聳為亞洲和地球之脊、之巔、之高極,那一人類的眼睛所能欣賞到的最為激越的壯麗;

  青藏高原,讓我們藉助衛星的角度,再一次俯瞰你--

  小小寰球一枚耀眼的徽章--冰雪的南北極隱向兩側,美洲大陸在看不見的另一方,被強調了的青藏高原格外醒目在歐亞大陸南部,沉着而艷麗的棕紅色調仿佛透射着金屬的質地和光澤......

1998年10月13日初稿於拉薩

1999年1月31日二稿於拉薩

1999年4月8日三稿於山東日照-北京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