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柞里子:《逍遙談》(61-64)
送交者: zuolizi 2006年03月23日09:04:4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61

上文之所以說孔子在後世之為聖人或為罪人,皆因有《論語》流傳,是因為《論語》是唯一既可靠又比較系統地記載了孔子言論的文獻。說“可靠”,因為從來沒有人懷疑過。至於其可靠性到底有多高,其實卻很難說。如此這般說,原因有四。

其一,《論語》不是孔子自己的著作。

其二,《論語》並未經孔子本人過目認可。

其三,《論語》並非成於直接聆聽孔子教導的弟子之手,而是成於再傳、甚至三傳、四傳弟子之手。《論語》自古相傳為孔子弟子所輯,自唐代柳宗元始疑之。

柳宗元撰《論語辯》,論斷《論語》實成於曾子的弟子。曾子名參,少孔子四十六歲。既不予孔門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科高足之列,又曾被孔子指為遲鈍,想本是下才,卻因宋儒的吹捧而名聲大噪於後世。柳宗元的論據有二。論據之一,《論語》中提到曾子之死。曾子在孔子弟子之中年最少(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尚有四人較曾子稍小),至曾子死時,孔子弟子大都早已不在人世。《論語》既記載曾子之死,則勢必出自孔子再傳弟子之手。論據之二,《論語》中但凡提到孔子弟子時,一概直呼其名姓或直稱為子某,如顏回、子路、子貢皆是。唯獨於曾參和有若例外,尊稱為曾子和有子而不名。傳說有若因貌似孔子而在孔子死後一度被孔子弟子尊為師,因不能如孔子料事如神而遭罷絀。柳宗元據此傳說而解釋《論語》為何尊稱有若。至於曾參之有破例之尊,則舍《論語》出於曾參弟子之手外,別無解釋。

竊以為傳說有若因貌似孔子而被孔子弟子尊為師云云,如同兒戲,絕不似有德有才有識如子貢、仲弓、原憲、子夏、子張、冉求等孔門高足所堪為,其說之不足信甚明。曾參以孝顯,傳孔子的孝道,著《孝經》;而《論語》首章《學而》所載有若的言論恰好也是在談孝,由此可見,曾參與有若或同為孔門以孝為專業者。倘如此,則《論語》出自曾參弟子與有若弟子聯手的可能性甚高。不過,出自曾參、有若弟子之聯手,並不一定等於成於曾參、有若弟子的聯手,再下一代、甚至兩代弟子參與編輯的可能性頗高,因《論語》定本之出,年代頗晚,說見下。

其四,《論語》成書之年,大都以為在戰國。然《論語》之名不見諸先秦諸子之任何着作。司馬遷《史記》所引孔子言論雖多與《論語》合,亦不曾提及《論語》之名。由此可見,成書於戰國之說難於成立。恐定本《論語》之出,實自孔子故居夾壁發現所謂《古論語》始。如前所述,《古論語》之所以稱之為《古論語》,是因為其文字為先秦的古文寫就。先秦古文在漢初識之者已寡,故但凡用古文寫就的書籍,皆須用漢代通行的隸書改寫之後方能通行於世。這情形多少有些類似把甲骨文改寫成今日之簡體字,誤釋誤書,在所難免。

說“比較系統”,是同其他零星摘引孔子言論的書籍,如《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史記》等相比較而言。究其實,則並無“系統”可言。比如,《論語》雖有篇章的劃分,其劃分只是任意為之,與內容了不相關。談“仁”的言論並沒有匯集在一起而構成一篇《仁論》,談“君子”的言論也沒有匯集在一起而構成一篇《君子說》;《為政》篇既談“為政”,也談“孝”,《顏淵》篇既記載與顏淵的對話,也記載與其他弟子的對話。各篇雖有篇目之名,其篇名只是取每篇第一句的前兩個或前三個字為之,不僅與內容無涉,有時甚至於意不通。比如,《論語》第一篇名之曰《學而》,只因本篇第一句是:“子曰:‘學而時習之”。“學”與“而”兩字連文,於意一無所取。這種取各篇第一句的前兩個或前三個字為篇名的方法,在先秦諸子之中,僅為《孟子》所效仿,其餘各子的著作,如《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其篇章劃分和篇章命名皆與內容相呼應,與現代書籍無異。由此推之,孟子或者見過《論語》,或者甚至參與編輯其事,因欲以孔子繼承者自居,故其自撰《孟子》時刻意效仿之,只是當時所謂《論語》者,尚無“論語”其名,故《孟子》中不曾言及之。


§62

除《論語》之外,集中記載孔子言行的著作有《孔子家語》、《孔子三朝》、《孔叢子》、《孔子集語》等。今本《孔子家語》為王肅偽作,說見前,此不復贅。《孔子三朝》見於《漢書.藝文志》,作七篇,早逸,其中一篇見漢人戴德所編《大戴禮記》。《孔叢子》不見於《漢書.藝文志》,首由王肅引用,故大都亦疑為王肅假託秦末孔子後裔孔鮒之名而偽造。《孔子集語》為後人編輯散見各書的孔子言論而成,真偽難辨。此外,漢人戴聖所編《小戴禮記》中亦引用不少孔子言論,有的見諸《論語》,文字或略有出入。其不見諸《論語》者,來路不明,亦真偽難辨。故欲探求孔子學術思想,舍《論語》之外,實無可取。

今本《論語》在篇章劃分上繼承《魯論語》,共分二十篇,每篇約五、六百字,全書總共一萬二千言上下。以字數計,不過是本極不起眼的小冊子。然而,這本小冊子恐怕是就全世界範圍而言,自有讀物以來以至於今,讀者最多的非宗教著作。近百年來讀者劇減,像過去那樣把這一萬二千來字讀得滾瓜爛熟的人恐怕是根本沒有了,過目全書者恐怕也是屈指可數。究其原因,不外乎二。其一,隨着政治制度的變遷,《論語》不再是從政者必讀的政治教材。其二,隨着白話文的興起,《論語》同其他一切文言作品一起成為廣大讀書人所讀不懂的書。柞里子小時候讀《論語》,不甚了了。爾後偶然翻閱,雖有“溫故而知新”的感受,但絕無必讀的緊迫感。直到僑居海外有年,不止一次碰到從國內來的精英大談西方文化的“己之所欲,施之於人”云云如何高尚美好,並因而一頭栽入基督教的懷抱,方才領悟到:如果不想看到中國文化淪為基督教文化的附庸,則精選一部份《論語》作為中學語文教材,實為當務之急。

除《論語》之外,儒家經典之作首推《孟子》。據《史記》,《孟子》是由孟子與其弟子萬章等人合作而成的。孟子(公元前390-公元前305),名軻,騶人,騶同鄒。鄒國為魯國之近鄰。不過,孟子之生距孔子之卒整九十年,與孔子搭不上直接的關係。《史記》稱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子思是孔子之孫,曾師從曾子,門人也就是弟子的意思。據此,則孟子當是孔子的四傳弟子,或者說是曾子的第三代門人。《論語》既由曾子弟子經手,《孟子》亦復由曾子第三代門人所撰,可見曾子對後世儒學的影響至深。孔子學術不由孔子所稱道、所倚仗的大弟子如顏淵、子貢、仲弓、子夏等發揚光大於後世,卻由孔子以為魯鈍之曾參而發揚光大於後世,實為儒學歷史上莫大之諷刺。《史記》稱《孟子》七篇。《漢書.藝文志》稱《孟子》十一篇。今本《孟子》只有七篇,與《史記》合。後人大都據《漢書》十一篇之說而疑惑有四篇失傳,於是有“小人儒”在明代偽作所謂《孟子外書》四篇以充其數。竊以為《漢書.藝文志》之“十一”,乃為轉抄《史記》“七”之筆誤。中文書寫本作豎行而不作橫寫,“七”與“十”下加“一”極易混淆。據柞里子讀《史記》和《漢書》的經驗,但凡兩見於《史記》與《漢書》而文字略有出入者,十之八九為《漢書》轉抄《史記》時致誤。歷來考史者卻多從《漢書》而不從《史記》,替《漢書》作注釋者,於《漢書》謬誤不通之處,也大都曲為牽強附會之說以疏通之而不據《史記》予以糾正,皆不可解之至。

《孟子》不僅在篇章命名上效仿《論語》,行文也效仿《論語》取問答的形式。不過,各篇大都集中於某一論題,上下文氣連貫而不脫節,顯然是經過精心的編排和加工,而不是像《論語》那樣的對話實錄。孟子被宋儒抬舉為孔子的繼承者,自元代更被封為“亞聖”,也就是僅次於“至聖”孔子一等的意思。實則孟子的思想和修養與孔子頗有出入,如果孟子學術的“亞聖”的地位正因其與孔子有出入(捧場者心中當然是把“有出入”讀作“有發展”)而來,則無可非議。如果以為孟子為孔子學術的最忠實的旗手,故特尊崇之為“亞聖”,則未見其可。


§63

孔孟之相出入,舉其大略而言,可以概括為四。上文已經指出,孔子雖以王道為上,卻盛讚霸道的首創者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功業,可見孔子絕不否定霸道,或者說並沒有把霸道截然劃出於王道之外。孟子則對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一筆抹殺,認為一切非王道者皆不足道。此為孔孟相出入之一。

孔子之所以不否定霸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出於對異己的包容和欣賞。比如,孔子以“君子”稱子產,以“仁”許管仲,以“龍”譽老子等等,都是包容和欣賞異己的表現。孟子對非儒者不是譏諷就是鄙視,比如,蔑稱楚國農家學者許行為“南蠻鴃舌之人”,甚至對於孔子每每稱道的伯夷和柳下惠也不乏微詞,說“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與不恭,君子不由也。”譯成今日之白話,就是:“伯夷狹隘,柳下惠不恭敬。狹隘和不恭敬,都不是君子取法之道。”此為孔孟相出入之二。

孔子於人性之善惡,不曾着一詞。既不着一詞,則傾向於無善惡論者。而孟子卻力主性善之說,與主張性無所謂善惡的告子反覆辯難不已。此為孔孟相出入之三。

孔子以立功立德為修身之的,故既欲從公山不狃之叛,又欲從佛兮之叛;既有“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者也!”之嘆,又有“我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之嘆;既欣賞子產的施政,又欣賞管仲的霸業。孟子雖亦曾奔走遊說於諸侯,既不遇,退而著書立說之時,卻持蔑視功業的態度。比如,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譯成今日之白話,即“君子有三件樂事,以王道一統天下並非其中之一。父母俱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件樂事。上不愧天,下不負人,這是第二件樂事。得以教育天下精英,這是第三件樂事。君子有三件樂事,以王道一統天下並非其中之一。”這話聽起來清高之至,只是不知孟子在遊說多方、一無所成之後而發此語,由衷之言歟?忿激之言歟?悟道之論耶?吃醋之論耶?由衷而悟道,則與孔子分道揚鑣矣;忿激而吃醋,則不如孔子坦誠遠矣。此孔孟相出入之四。

竊以為無論是就思想深度還是就胸懷寬度而言,孟子均遠在孔子之下。不僅止此,其見識亦遠較孔子為迂。比如,中原各諸侯國早在孔子之前就業已廢除井田制,孔子不曾倡復井田之說,而孟子卻視恢復井田為行“仁政”的首要任務。不僅止此,其言談亦遠不及孔子為謹慎。比如,孔子僅泛泛地稱頌堯舜禹的功德,不曾談及任何具體細節,因年代久遠,無從稽核故也。孟子卻不然,於堯舜禹的繼承,以及舜的家庭私生活等等,均生動而細說之,儼然如親眼目睹,而不言所據者為何。其對井田制的描述,亦不知從何而出。或皆以想像為之。

或問:既然如此,何以上文稱《孟子》為《論語》之外最重要的儒家經典?答曰:因為宋儒如程頤、如朱熹之流對孟子情有獨鍾。程、朱之流不僅把《孟子》捧為儒家經典之一,使自唐以後的所謂“十二經”成為“十三經”,而且把《孟子》與《論語》以及從《小戴禮記》中分離出來的《大學》和《中庸》兩篇,合成為所謂“四書”,使之成為幼童發蒙的必讀教材。於是,自元以降,《孟子》遂同《論語》一起,不知被多少人從頭至尾爛讀過幾多回。因此,無論孔孟相提並論如何不妥,其相提並論業已為不可改寫的歷史。

雖然,《孟子》七篇之中也不乏讀來發人深省之論、擲地有聲之言,茲略舉數例如下,以睹所謂亞聖者的風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64

以上引文大都通俗易懂,用不着譯成白話。不過,應當指出,這幾句話之所以通俗易懂,並非語言結構使然,乃是因為經常被人引用,以故面熟耳熟。由此亦可見以上徵引,並非柞里子的一己之見,乃“吾從眾”之結果。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一語或不屬此例,茲譯如左:“人與鳥獸的區別微乎其微,一般人把這點區別放棄了,只有君子方才保留着。”不少僑居美國的中國人發現美國的民風更接近於“自然”,於是心嚮往之,而疑惑中國傳統文化種種皆有違“自然”。竊以為彼所謂“自然”者,正《孟子》所謂“禽獸”者也。彼心嚮往之,以為當“去”之者,正《孟子》所謂“君子存之”者也。故特標出之,以明華夏傳統民風之去“自然”,非愚昧所致,乃價值觀念不同所致。

在以上引文中,“民為貴,君為輕”最常被人引用,而“社稷次之”四字則往往被引用者截而去之。之所以會如此,料想是因為“社稷”今不復存,故從略。就字的本意而言,“社”指土地神,“稷”指穀神。古代帝王視土地、糧食為立國之本,故“社稷”連文,往往用來象徵“國家”或“政權”。就這種意義而言,“社稷”在今天不妨以“意識形態”當之,如此,則仍有現實意義可言而不必從略。北京的社稷壇本來保存完好,卻偏偏改名為“中山公園”,不知改名者,是否視孫之“三民主義”為民國之社稷?

晚孟子近九十年而儒家有荀子出。荀子(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況,趙國人,顯於齊,終老於楚。時人尊稱之為“卿”,漢人避漢宣帝諱而改稱之曰“孫卿”。因而其傳世之作《荀子》又名《孫卿子》或《荀卿新書》。荀子詆毀孟子而自視為孔子的傳人。《史記》合孟子與荀子為一傳,《漢書.藝文志》並列《孟子》、《孫卿子》於儒家者流,可見漢人於孟、荀,並無厚此薄彼之見。然荀子不受宋儒歡迎,故自宋以降,幾被排斥於儒家之外,其名聲和影響皆不得與孟子同日而語矣。《荀子》三十二篇,末五篇大都記載孔子與弟子對話,多今本《論語》不載者,或為荀子所傳之《論語》,誤入《荀子》本文者。《議兵》與《強國》兩篇,行文作對話式,或為荀子弟子所輯錄,也未必應編入《荀子》本文。《成相》與《賦篇》兩篇,文體與其他各篇亦不合,或為荀子授徒的教材而誤入《荀子》者。其餘各篇大致可分為四類:探討哲學者有《勸學》、《非相》、《天論》、《解蔽》、《正名》、《惡性》,探討道德倫理者有《修身》、《不苟》、《榮辱》、《君子》,探討政治制度者有《王制》、《富國》、《王霸》、《君道》、《臣道》、《致士》、《正論》、《禮論》、《樂論》、《大略》,專論儒學者有《仲尼》、《儒效》。此外,《非十二子》一篇,類似《莊子》的《天下》篇,是作者對先秦學術流派的批評和總結。

綜觀《荀子》所言,其旨在發揚孔子學術甚明。比如,《荀子》以《勸學》為首篇,顯然意在模仿《論語》以《學而》為首章。《荀子》“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顯然出自孔子“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荀子》“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君子居家之所以要選擇鄉里,出門之所以要同有操行的人結伴,是因為要防備邪惡、親近正直”】,顯然出自孔子“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鄉里以仁厚的風俗為美,居家而不選擇風俗仁厚的鄉里,怎能稱得上明智?”】,《荀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剛生下來時聲音相同,長大以後舉止相異,是教育不同的結果”】,顯然出自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性本相近,因所受影響不同而發生差異”】,《荀子》“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喜歡榮譽,厭惡恥辱;喜歡利益,厭惡損害,是君子和小人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追求的方法”】,顯然出自孔子“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與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以正當的途徑得之,就不應當得;貧與賤是人人都討厭的,如果不能以正當的途徑去之,就不應當去”】。其餘文字上雖不必如此接近而意旨雷同或相互發揮者甚多,未便一一枚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