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意淫的軍團》是作者的意淫
送交者: 偶然發言 2006年03月24日08:48:4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前言:這是我反駁文章的一個合集,做為我對新版史地人物的見面禮,呵呵:

那天我看到了一個所謂《意淫的軍團》的奇文,裡面充斥着掛着羊頭的狗肉,以及大旗做的虎皮,假裝很有知識的樣子,得出一些希奇古怪的結論,在此在下,一個機械,軍事,歷史方面的外行,斗膽有幾個問題向作者請教一下:

第一點:首先這個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和我們討論所謂軍隊人數問題,他號稱軍隊數量是史學家杜撰出來,糊弄群眾的,又號稱外國人的方法,讓軍隊通過一個大場子更科學云云,真是讓我笑掉大牙。作者羨慕的是什麼外國方法呢,讓我們看看看他的原文:

“如希羅多德《歷史》記載希波戰爭時期波斯一次出動遠征軍兩百多萬,《亞歷山大遠征記》記載高加米拉大戰時波斯軍一百多萬,而且這些記載都很詳細可信,如希羅多德還記敘了波斯軍在閱兵時是怎樣點算軍隊人數的:是讓每一個萬人隊逐一通過一個大土圍子,最後清點出來軍隊總人數是兩百多萬;而且這些史書上每次大戰都還很詳細地記載了各兵種,各分隊的人數,以及陣列配置,而這些數字也要精確得多,不像中國的數字往往只有整數沒有零頭。這就相對來說要可信得多。”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作者的史書看的非常少,還“往往只有整數沒有零頭”,中國人統計軍隊的方法早就很完整了:

“制國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管子·小匡》── 這是齊國的編制

“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過家一人,以其餘為羨,唯田與追胥竭作。凡用眾庶,則掌其政教與其戒禁,聽其辭訟,施其賞罰,誅其犯命者。凡國之大事、致氏、大故、致余子,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周禮 地官 小司馬》──其他國家,包括秦國用的編制。

這段話不難看出幾個突出的特點:1)很顯然,戰國時期的軍民編制是混編的,也就是說,平時為農民,戰時為軍人,農民要接受軍事訓練。2)可以看出農民平時的生產也主要是為了軍事目的,所以基本上是全民皆兵。3)可以看出整個社會結構也是軍事化的,社會單位的多少也直接和軍事掛鈎。

最荒謬的是,作者舉了一個漢朝10萬騎兵稱為全國之力,言下之意秦朝絕對沒有百萬步兵。首先作者有沒有點基本軍事觀念?古代的10萬騎兵的戰鬥力是個什麼概念?羅馬有5 萬重步兵,敢不敢武裝5萬騎兵?亞歷山大這麼厲害的君主,不過5000騎兵,騎兵步兵比例1:4以上。換句話說,漢朝光是養10萬騎兵的本錢完全可以養40-50萬專門的步兵不成問題,加上後續支援部隊,預備役等等,全中國當時養個100萬-200萬普通軍隊有什麼奇怪的?

還有一點,農耕國家武裝10萬騎兵確實需要幾十萬後續部隊和舉國之力,但是並不是說一定如此,比如匈奴,後來的蒙古可是全民皆騎兵,甚至蒙古是一個騎兵有兩-三匹備用戰馬,順便被漢朝10萬騎兵打敗的匈奴騎兵殘渣,橫掃整個歐洲,如果歐洲人如此厲害,怎們被反覆蹂躪的不像樣子?

更荒謬的是,作者舉了淮海戰爭的情況說明9個農民才能養一個軍人,對不起,那看過戰史的人都知道,戰爭後期解放軍已經基本不參與生產(王震的軍隊一打敗仗,馬上就被挖苦成“開墾水平高不會打仗”可見一斑)而且現在戰爭對後勤的壓力是古代能比的嗎?拿淮海戰爭比真是可笑,再說徐向前在劉鄧大軍走後,把地方軍隊升級,又變出來十萬軍隊去掃閻老西的幾十萬軍隊,光是山西這麼一個小旮旯都能有這麼多軍隊。怎麼叫養不起呢?他為何不拿美國飛行員和老百姓的比例來比照秦國呢?

只要有嚴格的編制,出動多少大軍很容易算出來,我軍採用了三三制,五五制滿編的幾個師共有多少人乘法不就出來了?秦朝的時候騎兵用的不多,多作奇兵,又是軍民混編,全民皆兵,類似王震的墾邊軍團,100萬有什麼奇怪的?100萬如何統計?只要按照編制數數有多少領導不就知道了?一次軍隊調動多少人,數數走了幾個師幾個旅,照虎符一對不就得了?每個虎符代表了一支幾百人的軍隊,調兵的時候要把虎符一一拿出對上並記錄,亂說數量這不是開玩笑嗎?否則,出去帶兵個幾十萬不知道,回來幾萬人不知道,這不是讓將軍自己坐大,其他國家經常有坐擁軍權大夫把國王廢了的事情,秦朝有幾次?

司馬遷有沒有可能誇大其辭呢?很不幸,司馬遷是公認古代最嚴謹的史學家之一,他統計軍隊的數量完全可能是從秦朝的法律文獻上得來的。秦朝的法律之嚴,規定之細是極為可怕的。而且秦法裡面經常詳細記載軍隊調動情況和處罰情況,比較一下這些記錄不就得出具體人數了?否則司馬遷當漢朝的史官,成天在看什麼?

還有一個明顯的證據:秦始皇初期有一個宰相要叛亂,但是虎符拿不出來,幾百個人的軍隊都調不動,可見中國古代對軍隊的組織是非常有成效的。否則這樣對敵人亂報數也就算了,如果是秦滅六國後封地亂報數,平時藏個萬把個人的軍隊起來造反豈不是很容易?陳涉一個幾百人的民兵調動時間稍有差錯這種小問題秦朝的法律都有明確賞罰記載,更別說每次征戰的人數問題了。再說了,別說軍隊有多少,就是整個秦朝有多少人,很快就能統計出來。劉邦進咸陽,立刻封戶籍,說明秦朝時期每個人的戶口,生死都有記錄!這個有出土文獻做證。 到時候,自己號稱幾百萬人的軍隊打不過別人幾萬人是不是想吃不了兜着走啊?你以為司馬遷成天就拿本《尚書》《春秋》《周禮》在那裡看啊?

順便,根據什麼波斯萬人隊通過的情況,不難看出波斯軍隊在組織上水平很差,幾乎就是臨時徵召全體人民當兵的烏合之眾,只有當按照萬人隊來召集各路軍隊,但是對每路軍隊心理沒底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統計方法。閱兵的時候才想起來報數,這種武裝老百姓和亞歷山大的那些嚴明的職業軍隊打不是找死嗎?作者還特別欣賞這種大土圍子統計法,簡直是笑破秦皇的肚皮,現代人連2-3000年前古人智慧都不如,還好意思來和司馬遷叫板,簡直是丟人!

(註:我寫這段話的時候,還沒有去看亞歷山大和波斯的歷史,後來一看參考,果然和我猜想的一樣,波斯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烏合到像我這樣的一個普通軍事白痴都能一眼掃出問題來,這個作者還居然拿來當寶貝,真是和張宗昌有的一比)

所以作者那種把別的時代,別的兵種和人民的比例來配比秦朝時期的證明方法是非常可笑的。

××××××××××××××××××××
第二點: 此文作者自以為自己看了兩天冶煉本科教科書就敢在這裡掛羊頭賣狗肉,首先他一直沒有回答gtdgtd(laminin)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他連一把含錫量為40%的秦朝兵器都沒有找到。

1. 首先:他關於錫的配比問題,他是怎麼詭辯的?舉了一本古代的工具書,就在那裡胡亂猜測古代刀劍的錫含量高達33%-40%,那我要請教:請問作者是如何知道古代的錫原料就是純錫?

而且我就不相信古代的人幾百年就一點沒有研究過錫-銅比例問題,請問,如果千千百百個工匠,幾百年就幹這一個事情。難道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會互相比比?比如商鼎的含錫量就是10%左右,請問難道這些工匠就這麼傻,像你這樣專門翻周禮教科書來煉劍?最後煉出33%的特別脆的劍,他們就不會拿來和鼎用青銅配比做的劍互相砍砍看誰的效果好?難道古人就沒有一個硬度的概念,還要靠什麼HV值才能測定?

實際上,顯然古代人是知道的,特別是秦國人,戰國時期其他國家的劍的長度都很短,但是秦朝的劍非常長,那必須是韌性非常好的情況下才能做到,否則一砍就斷的垃圾恐怕任何一個士兵都不會要。這麼脆,這麼長的劍,用木頭盾一擋就要斷,用這麼高比例的貴重的錫,最後造出來這樣的垃圾,性能還不如便宜的低比例的錫銅造出來的劍。是秦朝工匠們瘋了呢?還是你瘋了?

還有一個例子:
“在清理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的第11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把“記憶合金劍”。這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公斤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程度超過了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蹟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

請教你這個紙上談兵的冶煉大專生給我們解釋解釋這是怎麼鑄造出來的?翻你的教科書去吧!哈哈哈哈!

他說,司馬遷對秦王拔不出長劍的解釋是“實際上,我看這是司馬遷根據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情況來臆想一百多年前秦始皇時的場景,因為司馬遷那個時候已經有了較堅韌的鐵劍了。”

作者屢次以自己平庸(甚至是比平均人差一點的)智力去思考司馬遷,我覺得很有點意思,請問,秦皇俑裡面的青銅劍把把在80厘米-90厘米以上,這些還只是普通的刀劍,不是秦皇的佩劍,他的佩劍很有可能更長,請問這是司馬遷在臆想呢還是你在臆想呢?秦朝劍有多長請問是你清楚還是司馬遷清楚?

之所以周禮裡面提到了金屬比例問題,這些比例用在什麼地方,顯然是經過長期實踐,測試出來的東西,並且在戰場上反覆測試得出來的經驗公式,具體比例好不好,打仗的時候測試一下不就知道了,否則這個比例如何能寫入古代教科書?看看兵馬俑的發現:

“在兵馬俑出土的青銅劍上,可以看到,這些劍出土時候都非常鋒利,基本上光亮如新,有的根本沒有生鏽,製作得也非常規整,經過檢測,它表面上經過了鉻鹽氧化處理。根據以往的記錄,這種技術德國在1937年發明,美國在1950年發明,但兩千多年以前,中國就掌握了這門技術,真是冶金史上的奇蹟。“出土的青銅劍在古代到底是怎樣的工藝流程?有人做過各種模擬性實驗,北京冶金技術研究院做過一個實驗,用老陳醋、土硝和鉻礦石加在一起加熱,加熱到800度,變成液體,塗在劍的表面。他們的模擬實驗我看過,但是古代是不是就這樣做的?不清楚。有人還用藍寶石在劍的表面上摩擦,可以把鉻塗在劍的表面上。這個樣品我看到了,也不錯。但古代是不是這樣搞的,也很難說。”袁館長說。另外,像出土的銅馬車,一輛車有三千多個零部件,組合起來非常複雜。它的車蓋有2平方米,薄度有2~4毫米,是澆鑄成的,這對溫度的要求非常嚴格,過高過低都會“千瘡百孔”。還有車上的傘,首先澆鑄成銅塊,邊上用鍛造技術,這涉及到合金量的比例,如果含錫量過多或過少都不行。”

作者看到這一段了嗎?車上的傘是使用鍛造的技術,怎麼說秦朝不懂鍛造?怎麼說秦朝不懂合金的比例?笑話!!!

別以為古代工匠就是大傻子,就你懂,就你知道錫-銅比例,別人搞幾輩子都不明白,就你懂金屬加工,別人天天用命來實踐都不懂,連劍脆不脆,用來砍砍都不知道,幾百年來守着一本完全沒有通過實踐周禮在那裡煉劍互相砍殺着玩。你的智力怎麼這麼高呢?

第三點:標準化問題:

作者號稱:
“他們之所以製造得一摸一樣,原因很簡單: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都是用一個模子成批鑄造的原因,當然一摸一樣。”

這個問題不管你怎麼辨都是輸。《復活的軍團》裡面提到的原文是如何的呢?

“在兵馬俑坑中發現的三棱箭頭有4萬多支,但它們都製作得極其規整,箭頭底邊寬度的平均誤差只有正負0.83毫米。北京理工大學的冶金專家對秦軍箭頭做了金相分析,結果發現它們的金屬配比基本相同。”

“鈹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經五花八門。但是,在俑坑中發現的鈹,儘管生產日期相隔十幾年, 造型和尺寸卻完全一致。 ”

首先我請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模子,居然能夠生產出4萬支箭頭而沒有太大的誤差?或者我們的考古工作者中了什麼頭彩,居然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發現的武器使用的是同一個模子,如果作者說這些是挑出來的,那麼也不可能挑上萬支吧?

退一萬步說,我先不嘲笑作者的強詞奪理。就按照他說的來,作者鼓吹什麼標準化是“不同地方生產的零件能夠互換組裝使用”,他在這裡偷換了一個概念,言下之意是是不需要互換組裝使用的就不需要標準?好,我就順着他的概念來,箭頭是不是就是一個不需要和別的機械配合使用的東西?很不幸,不是,為何,因為你後來承認秦朝的弩機是有瞄準機具的,瞄準機具必須要和相同重量,尺寸的箭配合才有意義吧?否則重量不一的箭弄出來,打仗的時候每次射擊都要根據經驗重新調整一下瞄具?再退一萬步說,如果說秦朝的弓箭手經驗豐富,臨戰前可以挑選相同重量的箭頭,校對一番,那弩弓上還費半天勁裝瞄準機具做什麼?直接找個棍子比一下豈不是更簡單更快更好調整?瞄準具之所以存在,我看還有有一個標準才有意義吧?

再來一個更強有力的例子,兵馬俑的發現中:

“秦弓弩的特點之三,是形制規範化。兵馬俑坑發現的各弓弩遺蹟,每個弓背、弩臂等大小尺寸基本相同,特別是青銅弩機,模鑄精細,小小的栓塞也可以互換,表現了規範、劃一的特點。”

又如大量的戰車,零件高達三千多個,請問這個是不是標準化???????我看標準化箭頭尺寸,重量是任何一個稍微打仗的原始人都會去做的事情,因為可以極大地提高射擊精度,你如果說弩弓本身不需要精度,只要對黑鴉鴉一幫人靠運氣大概射三次就可以壓制對手那就是笑話了,相信作者也不會往這方面想,我在這裡不多說了。最後,秦皇一統中國做的幾件事情之一就是書同文車同軌,車同軌我看也是標準吧?那幾個箭頭製造肯定是按照標準化的制度來生產的道理實在是太淺顯了。

最後一點:這個作者還是一個愚蠢的武器唯勝論者,毫無基本軍事常識在那裡胡扯,作者云:

“而在這裡,他們又把秦軍因為沒有鍛造青銅甲可用,也沒有鑄造青銅甲可用,只好披着薄薄的防護性能很差的皮甲(大部分是豬皮的),硬要顛倒黑白地解釋為是 “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呵呵,真是無恥到了極點。既然這樣,那麼為什麼到了後世,漢唐時,逐漸有了青銅甲和鐵甲可用的時候,為什麼漢唐時的中國軍隊不肯捨棄這些“過於沉重”“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的鐵甲銅甲,為什麼不再覺得“過於沉重的頭盔和護甲妨礙了他們殺敵晉爵”?”

作者在這裡胡扯什麼皮甲臂弓箭一定輸,鐵甲腹弓箭一定贏這種無聊的裝備至上觀,皮甲算不錯的裝備了,我向你推薦1000年以後的蒙古騎兵:40%的重騎兵全身是皮甲或者鏈子甲,頭盔也比較簡陋,其他60%的騎兵沒有甲沒有頭盔,箭全是臂弓箭。一共人數不超過25萬,打的歐洲那些先進裝備的後裔哭爹喊娘,屠城各種先進武器的發源地中東,你說的那些先進裝備在一年後居然敗在連秦朝裝備都不如的蒙古人手下,你準備如何解釋?

就退一萬步說,就算蒙古人具有一個夢幻武器:馬蹬和少數攻城火炮。那我們找個更接近的:匈奴騎兵,匈奴騎兵有沒有什麼鐵甲頭盔?匈奴騎兵和秦朝戰爭結果如何?結果就是秦朝打的數十年不敢牧馬於邊疆的這麼一些簡陋的民兵,1-2百年後居然打的先進裝備的羅馬帝國向他們進貢。請問這是羅馬人瘋了還是你瘋了?

實際上,相對而言,軍事裡面的數量和機動力比質量重要的多,《復活的軍團》裡面反覆提到秦朝軍隊對機動力的重視。為何秦朝不用鍛造武器而用鑄造武器?對我來說這非常容易理解,鍛造的鐵在當時做一把劍要多少時間?鑄造要多少時間?鍛造武器的精度如何,鑄造的精度如何?換了任何一個稍懂軍事的人都知道要上大批量,便宜,容易製造的武器以數量衝垮對手。

你說的那個什麼羅馬軍隊最多也就5萬人那是胡扯,因為5萬職業軍隊後面要跟上幾十萬人的後勤,他們對秦國試試?幾十萬亦軍亦後勤的職業軍團,幾乎人人用弓箭(兵馬俑目前的三個坑內7000個兵有4萬件以上的武器)。光是陣前三支箭就要殺傷多少人? 再說我們看看魏國的重步兵的配置:

“武卒,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碩之弩,負矢五十個”《春秋》

就是說,魏國的重步兵,帶一把十二碩的弩弓,帶有五十支弓箭,如果臨戰只能發三發箭,帶五十支箭做什麼?這說明魏國重步兵臨戰前起碼要發10-20支以上的箭才有可能,更別說秦國了,怎麼可能交戰不過三發?

這個作者利用支言片語來推斷整個軍隊真是太可笑了,所以我也利用相同的方法來治治他。而且作者號稱“普通的弓“臨敵不過三發”,更何況是張弦和發射速度慢得多的弩,臨敵最多一發,敵人很快就衝到面前了。”那是你的智力範圍,秦朝人不能把弩弓裝在戰車上?(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戰車主要裝備的就是弩手/戈手)如果敵人重騎從右翼過來,戰車完全可以避開(千萬別告訴我你想像戰車的馬是面對着敵人重騎的)。重騎兵主要是速度起來以後的衝擊力,一旦第一下沒有捅到威力就很有限。古代對付重步/重騎混合軍團常用鶴翼之法,中間凹陷,兩側包抄,所以如果裝甲太重,明顯影響機動力。最簡單的,敵人排陣在兩百米外向秦軍衝鋒,秦軍弓箭手每射一箭就轉移,轉移的時候抽箭,然後回頭拉弦再射,怎麼可能才有一發或者兩發?

如果你要和我討論任何秦軍戰術,恐怕首先要記住秦軍軍事最重要的原則是在近戰之前能夠射出足夠多得弓箭殺傷敵軍,戰車,騎兵完全可以用“射-跑”戰術不停地射箭,這樣的實際戰鬥往往不是你想象電影上演的,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一方面高聲叫嚷,瘋狂往前衝,另外一方在那裡囤着,靠幾個長矛在那裡抵着。只有西方人才會拍出指環王裡面那種落後的戰鬥情況。相反,秦軍很有可能是陣行不停地在流動,在流動過程中不停地放箭,步兵開始負責保衛弩兵和戰車,隨之而動,騎兵負責向後包抄,從背後射箭,整個部隊對敵軍整個方針做圓周運動,以放箭為主要目的來殺傷敵人,這種戰術需要是的重裝備還是輕裝備正常人稍微想想就明白了,你就別對古書上幾句話斷章取義在那裡胡扯。

順便看了一下你對孫子兵法的評論,完全可以見你只是隨便一看,毫無琢磨,以後就不要在那裡瞎評論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