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類不僅不是捕獵者,反而是其它動物捕食的對象。最新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人類的聰明才智及社會合作能力之所以不斷進化,是為了使自身逃脫捕食動物的追趕,而非獵取它們。
據《泰晤士報》2月20日報道,通過對數百萬年前的遠古人類的牙齒及骨骼化石的研究,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羅伯特·瑟斯曼博士發現,肉類食物在遠古人類的日常飲食當中並不占據重要位置;相反,他們中至少有二十分之一的人喪命於食肉動物的口中。這個發現支持了此前的一個觀點,即認為晚期智人(大約從距今四五萬年前開始出現)具備的兩個特徵——思想交流能力和過群體生活,是他們為防範獅子、鬣狗、鱷魚及老鷹等食肉動物的攻擊而進化來的。
報道說,如果上述觀點正確的話,那麼將不難解釋為何一些原始人類(如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約180萬~20萬年前)能夠生存下來,並進化成現在的人類;而另外一些原始人(如傍人Paranthropus )卻最終走向了滅絕。
如果直立人和傍人當時面臨着相同的捕食動物的威脅,但前者的社會技能使其較之後者擁有稍多些的逃跑可能。久而久之,這種小小的不同就會演變成一種巨大的生存優勢,會有越來越多不善於逃避的原始人類受到捕捉,並最終走向滅亡。
報道說,瑟斯曼博士對一種原始人類--阿法南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的牙齒進行研究後,確認他們的牙齒並不適合吃肉。這說明,阿法南猿並非捕獵者。另外,有大約6%的阿法南猿的骨骼化石上都留有其它食肉動物的牙印,這說明當時受到其它動物的捕捉是導致他們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