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黃帝和炎帝是否同時代? |
送交者: 飛星 2006年03月30日09:01:5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來源:
學者蔡明義認為黃帝在炎帝之後整整相差11代 近日,記者採訪了南京市六合區文物保管所所長蔡明義,他告訴記者,從2001年開始,他就考證黃帝的岳父敕封六合方山的課題,炎帝和黃帝擁有共同的祖先少典,是少典氏部落的人,太昊伏羲氏(伏羲、燧人、神農為遠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三皇)的後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約6000年前生活於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肅省東部)境內,其部落後裔東徙姜水(黃河流域的一條河名)一帶定居,並建立政權於古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勗其,勗其的十一世後代即為黃帝軒轅氏。姜雷是炎帝第11世孫,因此可以說,炎帝和黃帝之間相差11世。 李學勤認為,炎帝早於黃帝,其間共歷八世,五百多年 對於炎帝、黃帝之間的關係,古書中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流行的說法是講黃帝和炎帝是兄弟兩個,都是少典氏之子,如《國語》雲:“少典娶有嬌氏女,生黃帝、炎帝。” 記者從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先生處了解到:《史記索隱》對此有很好的考證,指出:“少典,是諸侯國號,非人名。……炎、黃二帝雖則相承,但根據《帝王代(世)紀》記載,中間相隔八帝,五百多年,如果少典是他們父名,那麼豈不是黃帝經五百多年後取代炎帝成為天子?那他的壽命也太長了!” 李學勤認為:第一,少典不是個人,而是一個方國部族的稱號,炎帝、黃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來。第二,炎帝、黃帝相隔年代較長,而炎帝早於黃帝,其間共歷八世。 李學勤先生認為,古史傳說從伏羲、神農到黃帝,表現了中華文明萌芽發展和形成的過程。《史記》一書沿用《大戴禮記》所收《五帝德》的觀點,以黃帝為《五帝本紀》之首,可以說是中華文明形成的一種標誌。《本紀》記載的黃帝,尚有部落時代的遺風。而且,以炎黃二帝的傳說作為中華文明的起源,並不是現代人創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說法。很明顯,這指出了炎帝和黃帝興衰上的先後列序。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