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8月,時任大都會博物館館長Cesnola收到一份東方禮物和簡短的信。信如下:
尊敬的先生:
我很高興贈送這件古老的銅器,來自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我希望您能將它擺放在博物館的一角。這也是我參加英女皇60周年盛典回程中,第二次訪問貴國的紀念。
張蔭桓
這件青器就是圖中的青銅方壺。幾天后,文物放回原處,旁邊特意加放了一個小的牌子,寫着“捐贈人於1900年7月被清國皇帝處決。”
博物館之所以如此紀念張蔭桓,是因為在擔任公使三年中,張多次到大都會參觀。館長和館員回憶,張是位非常友善的人,對文物有強烈的興趣,而且很願意分享自己對中華文物的認識及心得,並對博物館的收藏提出建議。
而張公使的人生也足夠精彩。1884年,清國海選外交人才,張蔭桓以通英語、通外務入選,並得到慈禧和光緒賞識,授予三品卿銜,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1886年派駐美國公使。在美3年,張不辱使命,辦理了包括華工被害案在內的多項事宜,取得了圓滿結果。回國後,繼續戰鬥在外交戰線,也是當時京城為數不多的曾經出洋、懂洋務的外交官員。後來,是他引見的康有為給光緒,也算是是康梁後的“後台”。變法失敗後,被列為首犯入獄。
在處斬的前一天,日本公使和正在北京訪問的前首相伊藤博文、英國公使連夜給李鴻章寫信,李則趕在榮祿次日早四五點鐘上朝前轉交了英日的信件,算是刀下留人。張被發配新疆。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一說是慈禧新仇舊恨下令處死遠在新疆的張蔭桓,另一說是當時主持朝政的端郡王載漪下令。戊戌兩年後張被斬。
張蔭桓被殺後,英、美等國極力要求為其昭雪,恢復名譽。當時的美國公使柔克義照會李鴻章,評價張蔭桓“出使該國時盡力盡心,使兩國邦交加厚,華盛頓人民聞其被戮,均為悼惜”,稱其為“美國心契之友、中國宜力之臣”,請求“將張蔭桓一切罪名開除,賞還原銜,追予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