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史:日本投降不是由於原子彈 |
送交者: 古林風 2022年12月24日03:21:2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日本軍史:日本投降不是由於原子彈 日裔軍史專家長谷川毅在其專著中提到,原子彈的殺傷力還不足以讓日本在5天內迅速做出投降的決定,蘇聯的參戰,才是讓日本走投無路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直以來,西方史學界都認為,日本投降、二戰結束,完全是因為廣島和長崎的那兩團“蘑菇雲”。 因為直到1945年7月28日,日本都對中、美、英發布的《波茨坦公告》視而不見,揚言要堅決戰鬥到勝利為止。可隨着8月6日和9日的兩枚原子彈炸開,日本卻在15日宣布了無條件投降。這顯然就是在原子彈的威脅下做出的決定。 日本的相關專家並不認可這種說法,他們表示:投降只是因為蘇聯發了一個公告。 上世紀三十年代,德國在原子能方面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不少從歐洲逃到美國的核物理學家都找到了愛因斯坦,請他作為代表向總統提出,加緊研製可以制衡德國的原子彈。 1939年10月,羅斯福採納了這項建議,並讓人選取了數名精英,組建原子武器委員會,開始實施旨在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這項工程是直屬總統管轄的高度機密,對國會甚至副總統都進行了保密。 杜魯門是在繼任總統之後,才在工作匯報中得知這件事。這時已經是1945年的春天了,只需再等三個月,美國的第一批原子彈就將研製完成。 1941年12月,日軍高層擔心美軍會插手中國戰場,就提出了偷襲珍珠港的想法,企圖通過拖住美軍的海軍戰力來讓美國放棄東南亞的利益。 結果美國因此向日本宣戰,而日本也沒有想到,美軍除了海軍艦隊,還研製出了一種不受太平洋限制的原子彈。 1945年7月16日,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阿拉莫戈多沙漠試驗成功。至此,他們投入50萬人、耗時5年、耗資22億美元的“曼哈頓工程”取得了初步成功。 杜魯門知曉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後,認為那是一種可以扭轉戰局、調轉歷史文明的戰略武器,就下達指示說,要儘可能將它投向具有重要意義的軍需生產中心。 自7月26日起,連續5天,美軍的飛機都盤旋在日本的各大城市上空,散發中、美、英向日本發出的最後通牒《波茨坦公告》。 對此,當時的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卻公開表示,日方不會理睬這份無用的公告,他們會戰鬥到底,直到取得勝利為止。 美國早已做好了投原子彈的準備,當即就下發了明確的指令:8月3日後,只要氣候條件允許,就按計劃投出原子彈。 8月6日,美軍B-29轟炸機飛到了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地面上的市民只能看見一個降落傘緩緩下落,在半空中發出劇烈的白光,然後在巨大的爆炸聲中湮沒了整個城市。 當時的日本還以為這是一枚高性能炸彈,直到杜魯門親自聲明那是原子彈後,他們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日本的部分高層也因此產生了退意。 8月6日,在原子彈的攻擊下,廣島30萬居民死亡了一半,方圓14公里內就有6萬棟房屋變成廢墟。核武器的輻射更是讓遠離爆炸中心的人都患上了無法治癒的絕症。 8月8日,日本天皇得知了這一事件後,認為在這種武器的威脅下,戰爭已經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了,就提出“應轉告鈴木首相,迅速結束戰爭,爭取有利條件。” 但是日本國內的主戰派並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他們仍然強硬地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新一輪的作戰,甚至還喊出了“一億玉碎、決戰本土”的口號,號召民眾“與日本共存亡”。 高層的戰爭分子用他們手中的軍事力量把天皇控制起來,發動了政變,並以天皇的名義,發布繼續戰鬥的詔書。 日本天皇錄好地投降錄音帶被他們藏了起來,時任陸軍大臣的阿南惟,也在威脅之下切腹自盡。美軍見日軍還沒有收斂的意思,就下達了投擲第二枚原子彈的指令。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向了長崎,再次造成了10萬餘長崎居民的死傷。 隨着長崎的“蘑菇雲”升起,日本戰爭分子發動的政變也被鎮壓下來。蘇聯在8月8日向日軍宣戰,日本在8月15日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日本能這麼快投降,其實連美國高層都感到意外,因為在他們的計劃中,日軍至少還能負隅頑抗好幾個月。所以在連續發射了兩枚原子彈後,他們仍然派了上千架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密集轟炸。 由於戰勢變換得非常迅速,時間差很小,所以在美國的刻意宣傳下,世界人民大多都以為日本是忌憚美軍的原子彈才宣布投降的。 但事實是,原子彈當時還在試驗期,其具體的殺傷力和放射性,是在後期經過大量的研究調查後才確定的。那時候,日本不少人都還當它只是一種更厲害的炸彈而已,又怎麼會在短短5天時間就宣布投降呢? 美軍的原子彈只是起了催化劑的作用,而真正讓日本放棄的,其實是蘇聯的宣戰。 二戰時期,日本雖然四方征戰,但卻一直與蘇聯保持着外交關係,兩者早年簽訂的《蘇日中立條約》也還在有效期中。 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減少美軍傷亡,曾多次勸過蘇聯參戰,但蘇聯都不予回應。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召開時,丘吉爾再次當面催促過蘇聯參戰,但斯大林依舊不肯鬆口,只說“時機未到”。 隨着戰勢逐漸明朗,日本的敗局不再留有懸念,斯大林才真正開始考慮蘇聯參戰的問題。據資料記載,1945年7月,美國曾截取過一封日本發往蘇聯的密電。 上面的內容是,日本希望蘇聯可以避免參戰,並幫助他們以有利的條件結束戰爭。也就是說,日本高層有了結束戰爭的意思。一旦成功調停,那麼美軍將失去用原子彈打擊日本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如果蘇聯在這時參戰,就會以極小的代價成為坐收漁利的大贏家。正因為美國不願意為他人做嫁衣,急於在蘇聯參戰前讓日本投降,所以才會在原子彈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就急匆匆地投了出去。 原子彈畢竟是新的殺傷性武器。只要讓人們相信,是美國的原子彈直接導致的日本投降,那麼蘇聯參戰的意義就會被掩蓋,戰爭結束後,美國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占領日本,並削弱蘇聯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貝爾納斯曾說過:“炸彈投在日本,是為了讓俄國人和歐洲更好商量。”由此可見,使用原子彈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打擊日本的兩個地方,更多的是形成國際政治上的制衡。 蘇聯對美國這種慣用的手段十分熟悉,所以蘇聯一開始就有所準備。蘇聯一方面在利用日本寄希望於他們的心態,拖延日本投降的時間,一方面又在和美國爭取放大自身的戰後利益。 斯大林原本計劃和中、英、美一起發表《波茨坦公告》,並將公告發布時間定在8月,但美國卻拒絕在7月就發布了公告,還拒絕在公告上添上蘇聯的名字。 這一舉動讓斯大林明白,美國已經不想讓蘇聯參戰了,所以他立刻讓原定於8月20日的宣戰計劃提前了10天,準備在戰爭結束前參戰。 此時日本也關注着蘇聯的動向,當他們發現《波茨坦公告》上沒有蘇聯時,還暗中高興了一下,以為蘇聯願意保持中立,幫他們從中調停。 也正是因為抱着這樣的希望,日本才會在第一顆原子彈投下後,仍然按兵不動,還派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去摸清蘇聯的態度,敦促蘇聯進行調停。 8月8日下午,佐藤尚武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見面後,剛要進行問候,就被莫洛托夫用宣戰聲明打斷。他向佐藤尚武宣讀了公告,表示蘇聯將於8月9日零點,對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但由於地區的時區不同,在時間差之下,蘇聯宣戰僅一個小時,就對日本開戰了。日本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等到8月9日清晨5點時,蘇聯就已經攻進日本。 在這樣的局勢下,日本除了無條件投降以外,再也沒有別的選擇了。丘吉爾曾說:“日本的失敗早在第一顆原子彈投擲之前,就已經是定局了。” 日本不少高層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一直都試圖爭取有條件的投降,只是蘇聯的宣戰讓他們的幻想徹底破滅,這才無奈地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1: | 百年詠史(154)七律 TPP | |
2021: | 黃埔生第一位師長-范漢傑 | |
2020: | 被印第安人詛咒的美國總統們(八十三) | |
2020: | 高崗自殺前後(zt) | |
2019: | 彈劾川普的記錄能否走入歷史 | |
2019: | 鄧小平是偉大的、失敗的政治改革家! | |
2018: | 世上最美麗的謊言: 聖誕老人的故事 | |
2018: | 警惕中俄結盟的腳步 | |
2017: | 文革中毛為什麼不救李達? | |
2017: | 原創小說《老婆,你的美不是裝出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