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逃美警務官員揭秘為官之道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3年03月16日04:40:2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前蘇聯逃美警務官員揭秘為官之道 老馬觀點
前蘇聯有一位高級警務官員費舍尼科夫,趁着蘇聯解體的混亂時機,攜全家一起逃到了美國,一到美國,便被嗅覺靈敏的各路媒體給盯上了,但是,當時他整個人還處在對前蘇聯的極度恐懼之中,對所有媒體采訪一概拒絕。 一直到蘇聯正式解體之後,他才敢對媒體發聲,並回憶了當年他在前蘇聯從事警務工作的秘密歷史,從他的表述中,人們才認識到前蘇聯的警務體系原來竟是這麼運作的。 第一,維護蘇聯的政權穩定比保護老百姓的安全更為重要 根據上級的要求,警務的工作原則,維護穩定是最重要的,保護蘇聯百姓不受犯罪傷害是次要的,如果兩者發生衝突,則以維護蘇聯政權的穩定為主。 比如,當愛害者的行為影響到穩定時,他們就會把打擊的方向從罪犯轉向受害者。 第二,為了維護穩定他們的工作表演的性質永遠大過真相 因為蘇聯百姓接觸不到真正的信息,警務工作更多的是表演給百姓看,而不是實際打擊了多省罪犯、破了多少案件,所以,他們會經常性開展各種代號的行動,製造一種付出與社會安全的假象。 對於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件,即便沒有破案,他們也用表演的方式,讓百姓認為他們已經破案或者把案件大事化小,最後不了了之。 第三,他們的主要工作竟是防範蘇聯百姓而不是犯罪分子 對於蘇聯的穩定來說,百姓的危險是大於罪犯的,因為罪犯傷害的只是個人家庭的利益與安全,而百姓的不滿,則會影響到蘇聯政權,所以警務工作防範的是百姓,而不是罪犯。 他們大量的精力,都放在監控百姓的異常行動上,比如是否有集會、結社,或者有鬧事、反動等行為,對此,他們的反應遠比應對犯罪要快得多。 第四,大量的案件並不是偵破出來,而是集體研究出來的 對於蘇聯的警務人員來說,案件破或不破,偵破的結果是什麼,都不重要,所有案件的結論,往往並不是偵破的結果,而集體研究出來的結論,因為這種結論才能向公眾公布。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是因為許多案件,可能涉案人身份比較重要或敏感,或者案件會引發百姓對蘇聯政府的不滿等,這些都需要重新包裝處理。 第五,所有的案件只要結案就不允許質疑,否則就是犯罪 前蘇聯時期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對於警務部門結案的案件,任何人都不能提出質疑,只要你在公開場合提出質疑,就是犯罪。 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許多案件本就是包裝與研究出來的結論,並不是真相,一旦允許質疑,必定會漏洞百出,會損害他們的公信力。 所以,蘇聯的官方媒體即宣傳工具,永遠只會報道結論,至於真相,則無人得知。 |
|
|
![]() |
![]() |
實用資訊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2: | 二戰德國三大名將之一閃擊英雄古德里安 | |
2021: | 明末抗擊外寇 氣壯山河 | |
2021: | 父親的空軍生涯(29) | |
2020: | 歷史反思:《史記》中的侯生和信陵君(z | |
2020: | 穿越法租界 - 從馬思南路到思南路 | |
2019: | 低級紅、高級黑與超級蠢 | |
2018: | 川普宣布簽署《台灣旅行法》 使其正式 | |
2018: | 人民燃起了神州聖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