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奇異的發現:觀北韓建國75周年閱兵有感
送交者: 趙大夫話室 2023年09月17日08:58:3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單從政治的角度上看,北韓的金正恩不輸他的祖父和父親,出手狠辣、頻頻在世界上亮相,把一個小國搞得有聲有色,是個人物。記得當年看過一個南韓年輕人的採訪視頻,他對同齡的金三羨慕、佩服不已。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簡稱“朝鮮”,人口約2500萬,國土面積12.3萬平方公里。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蘇美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北南部。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與隔壁幾個泱泱大國一樣,北韓政權也非常喜歡閱兵,以彰顯自己武力,這無可厚非,這是人家的生存之道。昨日在網上無意發現一個北韓的閱兵視頻,打開一看,感慨良多。拋開士兵士氣、武器裝備等不談,今天單談談北韓人的長相和身體素質。

 

眾所周知,東北亞的人長相極為相似,在北美,如果一個人長相酷似華人,如果不開口,還真不好100%確定他或她是中國人,因為日韓的人跟我們太像,韓國人尤為明顯。朝鮮與中國東北山水相連,與東北人的長相更為相似。當年在東北讀書時,班上有幾位鮮族同學,男的體型肥胖、能歌善舞,與漢人有些區別,女的幾乎一樣。

 

以下幾張照片是從視頻上截獲的,士兵的照片不太清晰,主席台、觀禮台上要好得多。

 

北韓閱兵-父女.JPG

北韓閱兵-金3與軍頭.JPG

北韓閱兵-將軍.JPG

北韓閱兵-觀眾.JPG

北韓閱兵-觀眾2.JPG

北韓閱兵-觀眾3.JPG

北韓閱兵-樂隊指揮.JPG

北韓閱兵-女士兵.JPG

北韓閱兵-士兵1.JPG

北韓閱兵-士兵2.JPG

北韓閱兵-士兵3.JPG

北韓閱兵-士兵4.JPG

北韓閱兵-士兵5.JPG

北韓閱兵-士兵6.JPG


看完這個視頻,有一種悲涼的感覺。看金正恩和他的愛女金主愛白白胖胖,顯然營養過剩;再看周圍的文武大員,雖膚色稍黑,但也神采奕奕;看觀禮台上的朝外來賓,也神態無異;看樂隊的指揮,小伙英俊瀟灑;再看看參閱的女兵,也是颯爽英姿。

 

然而看看參閱的眾多男兵,卻心裡不是滋味,一個明明長相、氣質與我們極為相似的族群怎麼是這個樣子?男兵的精氣神雖然十足,但幾乎個個身材矮小、面黃肌瘦、顴骨突出,尤其經過主席台時,不少人面帶笑容,更加讓人傷感。與中國一樣,參閱部隊士兵肯定是精挑細選的,選出的結果卻是如此,很說明問題:

 

其一:北韓的百姓確實不好過;

 

其二:北韓的貧富差距比較明顯。

 

對比中國文革這一特殊時期,就可看出兩國的差距。這個視頻,是文革初期,毛主席及其中央領導第二次接見50萬紅衛兵的紀錄片。由於年代久遠,當時攝影技術受限,片子質量不好,畫面有時也不夠清晰。但是看完之後,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這是八次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兵中的第2次,時間為1966年8月31日。由於第一次接見時,有紅衛兵反映看不清毛主席,於是周總理決定對這次接見形式做些調整。就是請毛主席先乘敞篷車接見在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上的紅衛兵,爾後登上天安門城樓,檢閱、接見通過天安門的紅衛兵。

 

廣場上人山人海,眾紅衛兵歡呼跳躍,顯得非常虔誠,沒有半點虛假和做作。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情景再現。而且從一個醫生的角度看,當時年輕人的氣色、神態不錯,比人們想象得要好,甚至要比70年代本人兒時人們的普遍水平要高。

 

https://youtu.be/W2w53dhWXO8

 

返回來,再說北韓。北韓實行的是“先軍政治”。一個國家,政治制度如何,別人無權評價和干涉。但是一個“先軍”的國家,普通士兵搞成這個樣子,是讓人痛心的。


0%(0)
0%(0)
  贊成,毛與假共產黨真獨裁者根本不是一類人。  /無內容 - 101Beijing 09/17/23 (4142)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巨變後展現的絕望(三)
2022: 七絕 題照(1692)一尊葬禮拒英人
2021: 2049百年馬拉松---美國的致命弱點
2021: 紅色軍事統帥軍事理論家伏龍芝和伏龍芝
2019: 關於當年三聚氰胺奶粉真正被曝出的原因
2019: 李嘉誠接受彭博社專訪 中文字幕
2018: 堅持不說謊 公孫聖被吳王殺死
2018: 奇葩:連鎖寺廟,承包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