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 由北向南 - 論二戰日本戰略重心轉移的原因 |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6年06月23日08:49:1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轉帖] 由北向南 - 論二戰日本戰略重心轉移的原因
前言: 二戰中日軍國內政府和軍部就戰略方針分成兩派,即我們所說的“北進”和“南進”。北進和南進政策是既相互交融,又相互抵制,在經過一系列的嘗試、實踐和對亞洲各國的侵略中,“南進”派最終占得上風。 明治維新使日本民族從鎖國和封建制下解放出來,儘管還不充分,但畢竟受到了近代資本主義的思想,使其生產發展迅速,人口增長飛快。這些因素同民政性內在的向外發展的欲望相結合,便企圖向海外,特別是向亞洲大陸尋求民族發展的出路。日本的老師英國不在歐洲大陸上謀求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是專門依靠大陸上列強間的勢力均衡,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地掠奪殖民地,剝削文化落後的弱小民族。與此相反,苦於土地狹窄、物質貧乏、人口增多的日本,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和亞洲大陸保持緊密的聯繫。所謂的“南進”與“北進”都只是日本為獲得大陸所做的擴張。 一. 北進的嘗試與失敗 日本是個太平洋島國,其島內資源匱乏、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常發生,使得日本人對廣闊的大陸有着無比的嚮往,“向大陸擴張”已經成為明治維新後,日本的基本國策。而環顧日本四周,只有北方有着大量的土地,因此“向大陸擴張”也就是“北進”。在日本占領朝鮮後,他的“大陸政策”與沙俄的“遠東政策”發生了碰撞。兩國在1904年在中國的東北爆發全面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日本藉口保護其繼承俄在中國遼東半島的特權,向旅順派遣了4萬多日本軍隊,從此中國東北落入日本的勢力範圍。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全面占領中國東三省,之後在1932年成立聽命日本的滿洲國。雖然早在一戰時日本天皇就將大洋戰略做為重點,但陸軍省及其島國意識的影響下、日本將注意力放在了“北進”上。 在鞏固滿洲之後,日本軍部加緊了對蘇聯和蒙古的挑釁。日本軍方認為,若要確立在亞洲的霸權,取得蘇聯遠東地區的控制權是其中的關鍵一步。為了準備進攻蘇聯,日本加緊了侵蝕中國的速度,首先是中國華北。華北擁有中國35%的煤礦和80%的鐵礦,還有金、硫磺、石棉、錳等戰略礦藏,以及棉花、小麥、大麥、大豆、煙草和其它農業主產物,這些物資是保證日本進行戰爭所必需的資源,並可以在亞洲大陸上建立一個重要的戰略基地,這樣日本的“大陸延伸政策”即“北進”才能得以實現。 同時日本的“北進”擴張得到了美、英、法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英、法想利用日本作為反蘇的突擊力量。美國則在傳統的孤立主義和 “中立”政策的幌子下,加緊向日本供應廢金屬、石油等戰略物資,大發戰爭財。 1937年夏,日本着手實施全面侵華計劃。同年7月日本軍部已向中國派遣軍調撥了十二個步兵師團、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架飛機、約一千輛坦克和裝甲車、一千五百多門火炮,並有關東軍一部和駐守本土的七個師團組成戰役預備隊。由於中國國民政府的消極抵抗,至1938年底,日軍已占領了擁有中國主要工業城市和重要鐵路的大片領土。隨後中國戰場進入相持階段。伴隨着中國軍民的奮起反抗,日軍的消耗逐步增大。日本政客和軍部已認識到三個月就讓中國投降是不可能的,與中國的作戰已經成為一場消耗戰。由於中國戰場嚴重阻礙了日本原訂的“北進”方針,且國內人民和軍隊中的反戰情緒日益增長。日本政府決定通過在蘇聯邊境發動軍事行動來緩和國內政治形勢,加快“北進”步伐。 1939年,由於關東軍少壯派軍官的鼓動,日本在情報偵察不明,且兵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向蒙古境內的蘇蒙聯軍發動試探性的進攻,即-諾門罕戰役。戰鬥中日本陸軍的表現讓日本政客頗感失望,在四個月的戰事中,參戰的三萬名日軍中約八千人死亡,九千人受傷。蘇軍投入約五萬七千名步兵、五百輛坦克及三百五十輛裝甲車,大約九千人傷亡。蘇聯的裝甲部隊給了日軍極大的震撼,此役也直接導致了日本平沼內閣的總辭職。由於蘇聯一直處處提防着日本,並在北部陳兵百萬,使得日本的“北進”決心發生了動搖。日本國內同樣也再次掀起戰略方向之爭,海軍的“南進”派逐漸抬頭,接着日本政界出現短暫的動盪,暗殺、綁架之風盛行,一批“北進”派陸軍軍官或遭暗殺,或被迫退役。至此日本的戰略方向也逐漸由北開始向南偏移。 二. “南進”-日本與美英矛盾激化的必然產物 從一定程度上日本選擇“南進”策略是日本與美英等國在遠東地區矛盾日益激化的結果。早在一戰結束後日本便開始推行其獨吞中國的策略,而美國則成了日本稱霸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勁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後必然的經濟現象,在世界市場上引起了生產過剩,從而導致了國際貿易競爭尖銳化。後進資本主義國家日本,隨着大戰期間工業化的躍進,日益需要從海外進口物資和向海外開闢市場,因而也被卷進已經尖銳化了的國際貿易競爭中去。象日本這樣物資、資金都不充裕的窮國,不得不在靠廉價勞動力進行對外傾銷上來尋求悲慘的出路。可是,歐美各國為了對抗傾銷,採取了相互間高築關稅壁壘的措施。日本不得不逐漸從印度和南方市場等世界市場上被排擠出去。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美國又聯合英法否決了一戰期間日本在華所獲得的特權地位。在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外交手段的壓力下日本不得已妥協讓日美矛盾暫時緩解。 1937年7月日本對華發動全部戰爭,打破了華盛頓體系,改變了遠東的政治格局。直接威脅到了美英在遠東地區的利益。日本與美英的關係急劇惡化,美國廢除日美通商航海條約並對日本採取禁運。日本政府深知美國的強大,不敢妄動。但在反共產國際條約簽訂後,德國希望日本在東方牽制蘇聯和英國,對此,日本做過努力,結果是無法對付蘇聯而輕易地擊垮英國。德國看到了這一點,便希望日本能夠進出印度洋,為德國能夠徹底打垮英國出力,為德國的總體戰略鋪平道路。當然,日本也想藉此良機進入南亞次大陸。在權衡利弊得失後,日本做出了停止北進,陸軍轉而南進的決定。 此時的日本在曠日持久的侵華戰爭中已經消耗了大量的鋼鐵、石油、橡膠等軍需物資,而這些物資僅憑日本國內及占領地的生產能力顯然不能滿足,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都是依賴從美國進口石油、廢鋼鐵,從國際市場上轉手購得的其它物資支撐龐大的戰爭開銷。而美國的禁運使得日本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日本深知如果進入長期消耗,無異於自取滅亡。於是,日本與蘇聯簽訂了《日蘇互不侵犯條約》,開始將矛頭指向了美英。 三. 海軍的戰略及地位 明治維新政權建立後,日本開始全盤西化,有着與日本相同地理環境的英國自然成立日本學習的榜樣,在分析了大英帝國的發家史後,日本開始全力重視海軍的發展和建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已成為世界海軍強國,其海上實力僅次於美國和英國,居世界第三位。日本海軍成為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擴張的主要戰略工具、侵略政策的急先鋒。在日本海上霸權崛起的過程中,形成了日本海軍具備進攻性、侵略性和擴張性的戰略思想。同時海軍的高層將領也慢慢進入了軍方的決策層。 時任海軍大學教官的日本海軍戰略代言人、著名海軍戰略理論家佐藤鐵太郎,以馬漢的海上權力學說為基礎,結合英國的海上霸權,以及中日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中海戰的實戰經驗,發表了《帝國國防史論》等一系列著作。他反覆強調,日本作為島國,無論是保衛國土,還是對外擴張,必須以控制制海權為前提,制海權對於島國日本贏得戰爭的勝利,或保證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都具有生死攸關的重大意義。他還提出,日本要想“維護他在大陸擁有的權益”,必須擁有“東亞的制海權”。他極力鼓吹“海洋擴張論”和“北守南進論”強調日本與英國地理環境相似,同為海洋民族,應向英國學習,向海洋擴張,把日本建成“亞洲的英國”,把建立“海洋帝國”作為日本國家發展的根本戰略目標。佐藤的觀點得到了日本海軍的廣泛認同,基本上反映了日本海軍最高當局的戰略思想動向。 另外日本海軍將領認為,只有 “南進”才能夠充分利用日本在亞洲具有壓倒性實力的海軍,對敵軍的海上補給線進行封鎖,再由陸軍進行地面戰鬥和占領。從而獲取必須的資源建立“大東亞共榮”。 四. 中國戰場的牽制 無論日本的戰爭策略是“北進”還是“南進”,其首要條件都是先征服中國,再以中國為跳板,實現“大東亞共榮圈”的無恥戰略。但由於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抗,打破了日本速戰速決的痴夢,中日戰爭向長期化發展。日本被迫採取“北守南進”的策略。 為了儘快從中國脫身,日本認為切斷被稱之為中國抗戰生命線的滇緬公路,是迅速滅亡中國的關鍵。在武漢、廣州相繼淪陷後,滇緬國際公路就成了中國唯一的外援通道,可謂國民政府的“生命線”。因此日本認為滇緬公路的存在是中國之所以能堅持抗戰的關鍵所在。所以要使中國屈服,就要切斷第三國的援助中國行為。即日軍必須控制南中國海和滇緬國際公路,用陸海軍實行封鎖作戰,以造成對華經濟壓迫。這也是促使日軍南下主要原因之一。 為了擴大戰爭並應付來自中國戰場的壓力,到1938年底,日本陸軍的兵力已經由戰前的17個師團擴張到34個師團,5個獨立旅團和1個騎兵團。這些兵力中的三分之二都被牽制在了中國戰場。可以說正是由於深陷中國人民抗戰的泥潭,日本在資源上的消耗日益嚴重,戰爭潛力不足明顯暴露。為了獲得急需的資源,繼續戰爭,日本只能南下東南亞搶奪石油、橡膠等急需資源,以“南進”實現“以戰養戰”目的。可以說,正是由於中國戰場的頑強抵抗,才使得日本不能不採取“南進”的策略。 五.來自德國的誘惑和鼓舞 早在1936年11月,德意日就已經結成了初步的政治同盟。隨着侵略戰爭的擴大和升級,德日雙方都感到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經濟、政治和軍事的全面合作。於是,從1938年起,雙方從各自的戰略利益出發,開始進行締結軍事同盟的談判。但由於雙方的主張各不相同,軍事同盟談判被擱置下來。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62個師、160萬人進攻波蘭。此後德軍又接連向西歐大規模進攻。從1940年4月到次年6月,德國相繼攻陷丹麥、挪威;占領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迫使英法聯軍40個師33萬人從敦刻爾克跨海退守英倫三島,之後德國又聯合意大利南北合擊,迫使法國敗降。至此整個西歐大陸都飄揚着德國的萬字旗。面對着德國的節節勝利,英法的潰敗,日本感覺到插手南亞的時機正在逐漸成熟。 1940年9月,日本為了防禦蘇聯並加快解決中國問題,以便放手南進。日本主動向德國提出恢復談判;德國在大不列顛之戰受阻後,準備東進攻蘇,也積極尋求支持。兩者一拍即合,使談判得以順利恢復。經過討價還價,德意日三國終於就締結軍事同盟達成協議。 1941年6月德國突襲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在戰爭初期,蘇軍全線潰敗,一退千里,被俘人數以百萬計,裝備損失無數,德軍已逼近莫斯科城下,蘇聯在歐洲的野戰軍已遭受了沉重打擊。這對日本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喜訊。日本從軍部到內閣都認為這次德蘇之戰將以德軍的作戰成功告一段落,即使蘇聯沒有在短時期內投降,其抵抗能力也將被嚴重削弱。這就意味着日本不用在為北方的蘇聯所擔心,可以抽調關東軍的精銳支持“南進”戰略。另外日本在1941年對歐洲戰場進行了評估,認為德軍依然有可能在英本土登陸,如果德國着手進攻英國本土,或者登陸成功,或者對英反封鎖奏效,勢將動搖英國的決心,再加上蘇聯的日趨困窘,難保在歐洲不出現媾和的局面。只要英國繳械投降,那麼在東南亞必將出現勢力真空。而且一旦歐洲出現和平,那麼東南亞唯一能將造成威脅的只剩下美國這一個對手。這對急於搶占東南亞資源的日本來說,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正是由於中日戰爭的僵持化,日本與美英矛盾尖銳化和德國侵略戰爭擴大化的形式下,日本政府與軍部不得不調整戰略次序和戰略方向,主張實行“南進”的意見日益強烈,終於形成了“南進”決策。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