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轉帖] “喋血105天”——被人遺忘的霍姆爾戰役(續)zt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6年07月29日11:43:2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俄羅斯最嚴酷的天氣到了2月中旬時已經基本過去,儘管氣溫仍然十分寒冷,但白天從無雲的天空中灑落的斜陽也帶來了一絲溫暖的春意或許是在策劃新的戰術,又或許是由於損失慘重正在重組,蘇軍在接下來的的幾天裡居然少有的毫無動靜。在這為數不多的幾個沒有發生戰鬥的白天和晚上,戰場上顯得空曠無比。一切都歸於平靜,沒有雷鳴般的炮聲,也沒有步槍和機槍的噼啪聲,讓人感覺到蘇軍好像是放棄了對他們的圍攻似的。相比起這種令德軍十分享受的“安息日”式的平靜,那些絕大多數日夜都在上演着殘酷廝殺、充斥着戰場各個角落的吶喊與尖叫、被蘇聯狙擊手的子彈擊中倒地痛苦掙扎的傷者,隨處可見蒼白的屍體,以及因飢餓、寒冷及孤獨所帶來的可怕感覺,無一不震撼着仍然還活着的德軍士兵的神經。在那些蘇軍步兵沒有發動進攻的夜間,德軍士兵也絲毫不能放鬆他們的警惕,一場生存競賽也在寒冷而漫長的黑暗裡悄悄進行。西部利亞狙擊手會在夜幕的掩護下慢慢爬行潛入德軍的陣地內,找到適當的位置後他們通常會把自己身體部分埋入雪中,只露出頭部和持槍的雙手在外一動不動地等待着最佳獵殺時機德軍士兵也會用各種方法來精心偽裝自己,他們有的從被毀壞的房屋和農舍中找來白色的床單披上,有的把空投使用的降落傘撕開將自己包裹上。即使到了2月中旬不會再有大量降雪並且雪層已經開始溶化變薄時,西伯利亞部隊依然能利用雪白的掩護接近德軍狹長的戰壕。他們的襲擊組還會等到夜晚雪層變硬之後再下面挖出一條隧道鑽進去,這種長長的雪下通道能夠一直延伸到德軍的陣地中,而且出口非常隱蔽,躲在裡面的西伯利亞人會看準時機突然鑽出來對走神的德軍哨兵驚醒抓捕。

另一個在戰鬥過程中日益嚴重的主要問題就是傷患。在戰役初期,傷員還能夠搭乘飛進包圍圈運來增援部隊的Ju52運輸機離開(一些資料顯示初期的空運成功的將大約700名傷員帶離此地,實為一個不小的勝利),但後來實施的補給方案使得這一撤離行動無法繼續實施。日復一日的戰鬥導致了傷員數量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德軍防禦面積在敵人的不斷重壓下慢慢縮小之時,幾乎每處都爆發了殘酷的戰鬥,可以容納傷員的地方變得越來越少,最初的主要醫療單位位於小鎮的東部,但這裡的建築物被蘇軍的炮火摧毀之後,傷員也被轉移到了鎮子的西部,這裡是真箇戰役期間相對而言最安全的地區,又被稱為“發尖地帶”(Haarnadelcurve),意思是這裡的面積比頭髮燒不了多少雖然相對安全,但是這裡的不利條件是房屋都是木製結構的而且沒有地下室,所以只要有一枚炮彈在旁邊或直接命中房屋,傷員就很容易被飛舞的尖銳木片再次擊傷。這種情況並不是很罕見而是經常發生,許多傷員剛從先前的戰鬥受傷中慢慢恢復過來,還沒等完全康復有再次或多次被木片擊中重新受傷。在此不利的條件下,對以胡克醫生和奧科醫生還有其他不知名的醫護人員組成的德軍醫療組要求極高而他們在實際中表現確實顯示了非凡的專業素質。德軍在戰鬥中陣亡率高達25%以上,傷員數量就更大了,約為2200人(最少占總人數的40%),雖然醫療組已經拼盡全力進行救治,但是許多重傷員還是在醫治無效後死去,或是從此留下終生殘廢。


2月23日“蘇聯紅軍節”·

雖然蘇軍在前線的進攻沒有取得多大的進展,但是他們的後勤供應卻比那些苦苦忍耐的德國守軍好上無數倍。他們可以隨意在前線進行頻繁的輪換,還有着充足的食物配給和暖和的衣物。儘管如此,卻還是有一些蘇軍士兵寧願放棄這些優越條件,跑過德軍陣地來投降。兩名在2月底過來投降的蘇軍士兵報告了一條重要情報,蘇軍要在2月23日“蘇聯紅軍節”這天動用一個整師的步兵在坦克的配合下發動一場大規模攻勢。另外根據他們所報告的其他情況德軍判斷,這次蘇軍仍然會採用已經被德軍所熟悉的戰術,即在某段時間內只在包圍圈的一處進行攻擊。在這種進攻模式下,德軍可以完全從其他威脅較小的地域將兵力集中到蘇軍將要攻擊的地方去。而且德軍此時已經總結出了一套新的防守戰術,即在蘇軍步兵密集衝鋒的時候,首先將其中的軍官和政委射殺,然後去衝鋒隊列就會因為沒有了核心而退卻,他們的坦克在步兵潰逃後也就失去了保護。下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摧毀蘇軍的指揮坦克,因為只有這種坦克同時裝有無線電接收和發送裝置,只有它能發布命令,其它坦克只裝有接收機幹掉指揮車之後其他蘇軍坦克也就會因為沒有了指令而不知所措,此時德軍的反坦克小組就能利用混亂接近這些茫然的大傢伙,有炸藥將其一一摧毀。

舍雷爾戰鬥群已經做好一切準備,將在紅軍節當日等待時機,應用這些新戰術來對付這次前所未有的打攻勢1942年2月23日的天氣晴朗,往日經常肆虐的風雪此時都不見了蹤影,連德軍都感嘆這確實是個進攻的好天氣。上午9時左右,,穿者褐色制服的蘇軍步兵又開始在霍姆爾鎮東面德軍哨兵望遠鏡中出現,人數之多令觀察者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如螞蟻般從遠處密密麻麻的向德軍陣地一步步地靠近,但此時他們還沒有完全進入致命距離,因為今天規定等到敵人進入其所有武器射程內才能開火,所以現在德軍陣地上仍然一點動靜也沒有。行進中的蘇軍步兵也只發出一次短暫的“烏拉”聲,然後又歸於沉默,穿過雪地曠野時的極度緊張氣氛導致他們呼吸急促而停止了吶喊,顯然每個人的心裡都對即將發生的事情忐忑不安戰場上一時間變得出奇的寂靜,對雙方仿佛都是一種考驗。突然,蘇軍步兵衝鋒隊列的正面像兩邊分開了一個缺口,一支坦克縱隊從後面通過缺口插上在步兵前面變成橫向隊形,典型的蘇軍步坦協同進攻隊形更進一步逼向了德軍陣地。率先開火的是舍雷爾的狙擊手,他們每個人都是軍中的一級射手,只見蘇軍的步兵軍官在槍響後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在如此有選擇性的破壞面前,蘇軍步兵群衝鋒的步伐開始發生了動搖。緊接着德軍的機槍又立即想起射來密集的彈雨,蘇軍步兵的人浪見狀馬上停止了進攻,並紛紛掉頭向後跑,剛開始還是一場撤退,後來簡直就變成了潰逃。德軍配置在此的一門反坦克炮開始發威,對急需撲來的蘇軍坦克挨個“點名”,而反坦克小組也立即沖入坦克編隊中用炸藥進行攻擊。一番積累的戰鬥後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坦克還在繼續向前突擊,其中有幾輛沖入了霍姆爾東部的幾條街道,而被擋在鎮外的其它坦克則用它的主炮和機槍低檔德軍的圍攻。

從霍姆爾東面敗退下來的蘇軍步兵經過重組後又迅速捲土重來,但新的衝鋒在此被瓦解。接着又是重組,再次繼續進攻,但又被擊退。反反覆覆的步兵衝鋒在一個小時裡上演了不下5次雖然每一次都被擊退,但連續的進攻也使得德軍的防區別一點點的蠶食,第一道防線已經被迫後退。又一輪新的進攻後,蘇軍步兵終於突入了鎮東的街道,他們能夠對之前已經到達這裡的坦克進行支援。戰鬥至此也到達了最高潮看上去蘇軍只需進行最後一搏就能夠把整個霍姆爾鎮都拿下。但有一件事在此時是對德軍有利的,霍姆爾鎮內的狹窄街道迫使蘇軍部隊不能展開任何戰術隊形,他們只能肩並肩地擠成一堆進行衝鋒。因此德軍在鎮西部每條狹窄的街道上都設置了機槍組,有的是兩挺一組,有的是三挺一組,朝着蜂擁而至的蘇軍步兵進行猛烈的掃射。考慮一下MG34機槍每分鐘高達1200發的射速,不難想象這樣的場面會是怎樣的血腥,用一名德軍倖存者的話來形容:“與其說那是一場戰鬥,還不如說那是一場屠殺”。在大部分街道上是這樣一幅情景,沖在最前面的蘇軍士兵被機槍掃倒在地,後面緊跟的人群躲閃不及被屍體絆倒,使得人堆和屍體越堆越高,沒被絆倒的有迎面遭到機槍的掃射,中彈後有的甚至沒有倒地的空間,直接靠在了後面同伴的身上,而致命的子彈又接着穿透已經死亡人的身體射入後面人的體內,把已經死去和活着的人都穿了個透心涼。不過在蘇軍如此玩命的衝擊下,德軍也被破且戰且退。在進行激烈的街道戰的同伴後面,舍雷爾派出他的預備憲兵營做好了準備。這些警察士兵在街上站好排開了進攻隊形,等前方的弟兄跑過身旁車道後方之後,他們立即投入戰鬥,先是一陣密集的手榴彈和槍榴彈在蘇軍沖在最前面的人群中炸開了花,然後他們一邊用衝鋒鎗和機槍掃射,一邊邁着堅定的步伐沿着街道前進。這些毫無懼色的男人就像德軍的救命稻草一樣朝着蘇軍堅決地逼去。

站在隊伍最前面的德軍憲兵全部手持能夠快速射擊的自動武器,擁擠中的蘇軍根本無法進行還擊,其兇猛的火力所經之處沒有人能夠再站着,一倒就是一大片,絕大多數都是一槍未放就已經倒地不起了,漸漸地,前排的士兵開始擁着後面的人群一步步向後退,如此嚴重的傷亡面前,蘇軍主動選擇了退縮,接下來就變成了一場倉皇逃命。德軍憲兵一鼓作氣收復了原來所有的失地。

紅軍街當天的進攻失敗並不意味着蘇軍部隊就此打消了奪取霍姆爾的念頭,輪換到來的第3突擊集團軍其它兩個步兵師也輪番投入其步兵力量。接下來的兩天兩夜裡他們繼續踩過遍地同志們的屍體,踩過他們的友軍在每一次不成功的進攻後面留下越來越厚的屍體堆,一次又一次地玩命進攻。總之有不低於18次進攻的主攻在這兩天內進行,一些得到了坦克配合,但大多數還是純粹的步兵衝鋒。不管是主攻還是副攻,蘇軍的每次進攻都伴隨着炮兵猛烈的火力支援,另外由於天氣變好,蘇聯空軍與德國空軍第1航空隊的空中較量也更激烈。霍姆爾上空就此出現了德國空軍與蘇聯空軍的戰鬥機相互追逐纏鬥,斯圖卡呼嘯着俯衝轟炸蘇軍地面目標,以及Ju52降落卸下物資和補充兵員,再裝上重傷員起飛離開的畫面。

通過蘇軍在紅軍節當天和後來所進行的攻防顯示,霍姆爾雖然還在舍雷爾的控制之中,但他們的處境已經變得十分危急。如果在又一次強攻的話,紅軍有可能攻克霍姆爾鎮。為此舍雷爾准將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即利用戰場上隨處丟棄的毀壞車輛和坦克殘骸建立一種火力堡壘。他想利用這種堡壘進行最後的戰鬥,但這個計劃一經實施就發現它們存在着一個缺點,如果將防守兵力集中在這種堡壘中的話,防守者很難觀察周圍動靜,使得蘇軍狙擊手毫不費力的滲透進德軍的防禦陣地,並且放棄鏈式防禦陣地也很容易讓在德軍防禦陣地外遊蕩的蘇軍小部隊找到缺口突破近來,繼而在霍姆爾鎮西部的洛瓦季河上建立起橋頭堡。如此一來德軍的前哨陣地就會被孤立,更可怕的是蘇軍會利用這個橋頭堡作為跳板發動新的攻勢。舍雷爾還對他的防禦圈在敵人的新攻勢下不斷被壓縮而感到憂心忡忡,有些地區的防守面已經從500米縮小到了只有200米,他覺得如果援兵再不趕來的話,這個鎮子將會很快陷落其手下人員的傷亡也十分巨大,但從包圍至今,只有很少量的補充兵能夠通過空運方式前來增援。與蘇軍相比較起來,雖然他們遭到了更重大損失,但這些俄國人的實力卻沒有減弱的跡象,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依然和往常一樣強大,並牢牢地控制着霍姆爾鎮的東部,德軍無法將其趕走,即使後來憲兵連投入戰鬥後還是如此。戰鬥的激烈程度還在舍雷爾准將的戰後報告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在對一幢被蘇軍占據的房子進攻時,德軍花了幾小時時間消耗了900枚手榴彈才將其奪回。

2月底3月初的天氣漸漸變暖,這種天氣不但帶來了濃霧,因虱子叮咬所洐發的斑疹傷寒症也開始在霍姆爾守軍士兵中蔓延。從士兵的個人角度而言,虱子遠比濃霧更令人厭惡;但從軍事角度看,濃霧有着更危險的意義。它的出現意味着冬季很快就要結束,而且在接下來的春天裡也要爆發新的春季攻勢了。霍姆爾所處的陸地橋的重要戰略意義為交戰雙方所深刻了解。蘇軍肯定會在發起一輪進攻旨在占領這塊軍事跳板的大規模攻勢,但是德國人卻先向這裡進行了戰略機動。3月期間,阿尼姆將軍的第39裝甲軍再次派出了援軍向東進攻試圖接近霍姆爾鎮,由於糟糕的地麵條件和蘇軍的頑強抵抗,他們的前進速度被迫減緩。霍姆爾的德軍清楚地知道友軍的援救行動正在進行,但同時他們估計紅軍最高統帥不會命令包圍在此的蘇軍部隊於5月1日國際勞動節全力發動進攻,如果他們無法擊退這場進攻的話,那麼任何援救行動也都不再有任何意義。令舍雷爾戰鬥群驚訝的是,蘇軍在那天的進行的首次進攻並不猛烈,在損失了5輛坦克後很快撤退了。5月2日,一場新的但同樣軟弱無力的進攻又繼續發起,再次蒙受了4輛坦克的損失後被瓦解。

解圍·

從包圍被封閉的那天起,包圍圈外面的德軍部隊就一直在堅持不懈的進行着解圍的努力,但都因力量不足及惡劣的天氣而失敗。5月3日凌晨4時50分,第39裝甲軍再次派出由海因里希.特羅姆中校(Heinrich Tromm)率領的第411擲彈兵團作為援救縱隊開始對霍姆爾周圍的蘇軍包圍開始突破,但被蘇軍的抵抗擊退。這時他們得到了第122步兵師第184突擊跑營的三號突擊炮的支援,第二天又繼續發起突擊。雖然步兵的先頭部隊已經抵近到距離小鎮只有一公里的地方,但這次突破仍然沒有成功。5月5日清晨,德軍步兵和突擊炮再次開始努力的突破,在他們前進的同時還伴隨着斯圖卡轟炸機的空襲支援,這些“尖叫的死神”對霍姆爾鎮西面的蘇軍部隊進行了猛烈的轟炸。在火炮和俯衝轟炸機的雙重打擊下,蘇軍的陣地在一小時後終於被突破,防禦人員四散奔逃。援軍的前導車輛徐徐駛入一片狼藉的霍姆爾鎮,一個個形同枯槁的“舍雷爾戰鬥群”官兵從戰壕中站了起來。

至此,霍姆爾的被圍終告結束,在圍繞着這彈丸之地進行的105天血腥戰鬥中,全部人數不到6000人的守衛部隊瓦解了敵人總計達6個步兵師、6個獨立旅和2個坦克旅發動的不下100次主要攻勢,並擊落敵機兩架及摧毀42輛敵軍坦克,還主動發起了10次步兵突擊和42次反擊。整個戰役中,德軍總計陣亡1550人,另有2200人受傷。直到5月5日友軍達到的那一刻,最後僅存的1200人仍然堅持在陣地上。

雖然舍雷爾准將和他的戰鬥群成功地守住了這條重要的陸地橋,但危險並未完全解除,蘇軍第3突擊集團軍仍在附近聚集着進攻的力量,倖存下來的守軍並未結束戰鬥。他們由於到來的援軍一道鞏固戰線直到6月中旬,這期間的戰鬥又賠上了更多士兵的生命,率領第411擲彈兵團第一個沖入包圍圈的特羅姆中校也於6月18日在西北方兩公里的戰鬥中陣亡。6月底,所有在原包圍圈中的部隊及人員都被送回後方,新輪換的部隊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繼續牢牢把持着霍姆爾的控制權,兩年間戰鬥從未停歇過,在蘇軍一次又一次的猛攻之下這裡仍然沒有失手,最後在1944年2月才隨着全線德軍的大撤退該地才被放棄。對於那些被圍困後許多生還者來說,他們的苦難依然沒有結束,回到後方之後,被困期間染上的致命“斑疹傷寒”症迅速擊垮了這些堅強的戰士,即使幸運得躲過病死,還要在醫院中躺上很久接受漫長的治療。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