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後,中國大陸上第一個系統地從理論上、實踐上最徹底、最激烈的批判毛澤東的是誰?是劉文輝。十年浩劫中第一個為反文革而捐軀的誰?是劉文輝。
劉文輝的唯一同案犯和弟弟劉文和寫了這本書,叫<風雨人生路>,記述了他一家和個人的苦難史、抗爭史;見證了億萬人民在那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監獄裡,怎棕被愚弄、被踐踏、被侮辱、被虐殺的血腥歷史;表達了對專制、獨裁的痛恨和對民主、自由、富裕的嚮往。此書在出了簡體本之後又出了繁體本,而繁體本的內容更形充實。
1. “清算毛澤東,就是清算共產黨”
劉文輝,上海人。他是中國大陸五十多年來,最早、最激烈、最徹底也是最自覺、最系統的反革命、反毛澤東、反階級鬥爭、反極左的第一人。是十年浩劫中,第一個被公開宣判處決的反文革的殉道者、良心犯。後來雖獲平反,卻不許公開宣傳,故至今仍少有人知。名作家葉永烈的寫作計劃就因看不到被當作 “絕密件”的檔案而作罷。這由於最高領導層有人發了話: “清算毛澤東,就是清算共產黨”,“不要清算文革,要淡化文革”。如是,這宗被平反了的血案、冤案又被掩蓋了二十多年。
為把五十多年中一家甚至一國百姓所遭受的苦難紀錄在案,劉文輝的弟弟和唯一同案犯劉文忠動手寫成《風雨人生路》並由澳門崇適文化事業公司出版,為文化大革命史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史料。同時也記錄了他在商海浮游二十多年所見所聞的奇事、怪事、恨事、遺憾事、當然也有愜意事。每一個不想得 “現代健忘症”的中國人,都應該讀讀這本奇書-----它是歷史,是人生教科書,其中有做人原則,有處世之道,有致富之術,有抗爭,有妥協,有對黑暗的控訴,重要的還有對光明的不懈追求。
2. 革命世家變反革命之家
劉家本是革命世家,劉文忠兩個舅父,一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一個犧牲於“一二八”上海吳淞閘北保衛戰。父親劉宗漢早年同情、參與和資助過同盟會活動。抗戰時,為救濟難民,主動向美國救濟總會申請大米,辦了南市粥廠,堅持半年之久,救活了無數流入上海的難民。堅守民族氣節,拒絕為汪偽政權服務。抗戰勝利後 , 受邀參加聯合國善後總署工作,因為要運送物資給中共“解放區”,經董必武提議,劉宗漢獲以總署專員身份,三次押送物資到秦皇島,交中共方面的伍修權接收。 1949年堅拒赴台,也不同意別人讓大兒子去台的提議,而且暗中支持二兒子文兵參加共軍。
1949年後,由於文兵的參軍、入黨、入朝作戰受傷、立功受獎,劉家也成了“光榮之家”。可是風光不過二三年,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共產黨,就通過三反、肅反、鎮反來清算劉宗漢,不顧事實,不理申辯地把他內定為“歷史反革命”,迫其辭職。1958年又公開宣布其為“歷史反革命分子”,判處就地監督勞動改造。
從此,不僅劉宗漢本人成了人人可以駡、可以打、可以踐踏的罪人,還株連到其妻子、九個兒女無不厄運連連。其中三兒子文輝被殺、小兒子文忠被關管,均與“反革命子女”有關。毛澤東共產黨把商鞅創造的株連、連坐苛法,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不僅家人親屬、熟人朋友可連坐,不認識的人也可以株連,劉宗漢因和章乃器共事過,竟連累到大兒子文德(那時還是小孩)要交待、被批鬥、被開除公職,遣過農村改造。
3. “國家和民族的大災難來了”
由於父親劉宗漢成為歷史反革命分子並丟了工作之後,家庭生活陷入困境。老三劉文輝16歲就輟學去當學徒工。不料這個勤勉向上的工人,1957年也上了毛澤東 “知無不言、言者無罪”的當,批評了廠黨委書記腐敗作風。結果成了少有的工人右派。本來中共規定不在工農中抓右派,但為了打擊報復,還是把他“補”上了。共產黨之言而無信,是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
但是右派的帽子並沒有把劉文輝壓垮,他從此開始認真反思,大量閱讀中外古今名著。由先秦的諸子百家到歐洲文明,無不涉獵。尤其認同胡適“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權思想。從而對毛澤東一貫強調階級鬥爭的理論,產生了懷疑。他秘密收聽 “美國之音”,產生了尋找新生活、認識新世界的強烈願望。可惜在“四清運動”中被人告發,於1966年春被載上“現行反革命分子”帽子,押回街道和“歷史反革命分子”的父親,一起掃垃圾、掏陰溝,受盡欺凌和虐待。
這時候的劉文輝已經澈底覺醒:“開國後毛澤東一年比一年左得凶,越來越打擊一大片,冤獄遍地,這樣鬧下去,國家還有希望嗎?”繼姚文元《評新編歷史劇 <海瑞罷官>》,批“三家村”,批“彭羅陸楊”之後,毛澤東拋出了《五..一六通知》,文革迅速席捲神州大地。劉文輝痛苦地預感到:“國家和民族的大災難來臨了。”
4. 劉文輝----中國的普魯米修斯、當今的譚嗣同
1966年八月紅色恐怖中,劉家在劫難逃,屢遭抄家。父子屢遭毆打、批鬥,苦不堪言。但劉文輝仍不忘學習、不忘思考、不忘抗爭,在“懷疑一切”的大辯論中,為啟迪大學生們的獨立思考,抵製造神運動,他寫一份大字報,連夜叫弟弟劉文忠貼到上海交通大學去。大字報上引用了胡適的語錄:“我們提倡懷疑是反對武斷,反對一切教條主義。一個自由獨立的人和組織,對於一切思想,一切主義,必須通過懷疑而後可以相信,否則就是盲從。我們要提倡堅持獨立思考,反對思想專制,反對精神奴隸。”在文革中用胡適思想作武器, 公開討伐毛澤東的,可能絕無僅有。
在黑暗的年代,劉文輝決心象普魯米修斯那樣,用自己的肋骨燃點火把,讓人們睜開眼睛,辨別真偽,遏制毛倒行逆施的禍國殃民路線。他寫了小冊子《冒牌的階級鬥爭與實踐破壞論》和《通觀五七年來的各項運動》,還想辦一份《人人報》。可惜手稿在抄家中丟失,報自然也辦不成了。
1966 年9月28日深夜,經過深思熟慮的劉文輝,讓弟弟文忠在門外放哨,自己伏案疾書。用四小時寫成萬言書《駁文化大革命十六條》,然後複寫成每份十張信紙的長信,寄給北大、清華、復旦等十四所大學。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時的劉文輝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他正氣懍然地對弟弟說:“古今中外,反專制、獨裁,必然有人以身許國,拋頭顱、灑熱血,喚起苦難而軟弱的民眾,奮起反抗。那末,今天就從我劉文輝開始吧!”
當時公安部長謝富治親自下令,要上海公安局從速破案,劉文輝、劉文忠於1966年 11月 27日深夜被捕。為了配合上海市革委會成立,經張春橋、馬天水等批准,劉文輝於1967年 3月 9日被公開槍斃。年僅三十歲。
5. 慷慨赴義,氣貫長虹
三月九日四點,在不足五平方米的“私堂”內,由檢察院的一個人,同時扮演檢察院、中級法院和最高法院的角色,兩個鐘頭內完成起訴、宣判、駁回上訴等一系列法律程序。這種兒戲,激起劉文輝極大憤怒,他在《遺書》中寫道:“如此猴急,只能證明我使他們十分害怕,惟恐我多活一天,來反抗他們的殘忍。此外說明披法袍的法者是多麼遵紀守法啊!莊嚴而鄭重的法律程序手續,總是到處被他們強姦。”
這近兩千字的《遺書》是劉文輝帶着手銬,偷偷寫下的。他表示:“如今就義正是最高的歸宿。這正是你們有我而自豪之處,所以,我要求你們不要難過”。“我相信死後,我國的民主主義者、共產黨中的現實主義者,朝着世界潮流行駛,中國是會有希望的,那就是民主、自由、平等。”
《遺書》最後說:“我將死而後悔嗎?不!決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來暴政是要用烈士血軀來摧毀的,我的死證明毛政權下有義士,我在毛的紅色恐怖下,不做順民,甘做義士!”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劉文輝是中共紅朝的譚嗣同,他是中共暴政的掘墓人,他必與山河共在,和日月同光!
6. 中共欠下的累累血債
哪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壓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強。縱然當時大陸,以死抗爭的 , 的確不在少數。劉文忠的難友中 , 就有兩個視死如歸的劉文輝式的勇士。
一個叫陸洪恩,音樂家,上海交響樂團總指揮。他反對、抵制所謂革命樣板戲。他抨擊江青是 “中國文藝界的大災星,中國人民的大災星”,“在巫婆搞的這場‘大革命’中,我陸洪恩寧做反革命。”雖屢遭毒打,卻決不改口。他在監獄訓導室中,作了二十五分鐘慷慨激昂的 “表態”,歷訴毛共迫害知識分子,破壞文化的罪行,他說:
我作為一個中國知識分子,抱着一顆報效祖國的心,從海外歸來,竭力忠貞,奮發工作。誰知落到這等半死不活的地步,現在廣大知識分子生不如死,一個民族發展到死比活着還安定,這個民族無疑已經墜入了滅絕生命的深淵。文革是毛澤東引給中國人民的一場地獄之火,是為中國人民擺上一席人肉大餐。我不怕死,也不願意死。但如果文化大革命為了求得這種全民恐懼,天下大亂的生活,如果,社會主義就是這樣殘忍無比的模式,那麼我寧做反革命,寧做反社會主義分子,不做專制獨斷、一味希望個人迷信的毛的順民。
四天后這位音樂家被處決了。另一位胡懋峰,在獄中組織“孫文讀書會”,“口讀”世界名著,批判文革。為人告發,也為中共公開槍殺。張志新、史唐楓、王林靜、遇羅克、李九蓮、林昭……這一個個民族精英,這一個個有為青年,都倒在中共屠刀之下。僅文革十年,大陸就有二千萬人“非正常死亡”,這累累血債,中國人民總有一天要和中共法西斯流氓集團徹底清算。
劉文忠是劉文輝的同案犯,並受胡懋峰牽連 , 前後被監禁、勞改、管制十五年之久,以殘廢之身(曾患小兒麻痹症、左腳傷殘)受盡折磨。歷九死一生,憑着頑強意志,必死決心,而挨到1981年始獲平反。
7. 拒絕當代健忘症
平反後的劉文忠,趁開放改革之機,下海經商,如今事業有成,在業務交班給兒子後,開始著書立說,要把五十年風雨人生路上所見所聞,一一紀錄:
一批又一批知識精英、文化人士、無辜百姓,被文革殘暴虐殺,因毛澤東神權而血淚橫飛。監獄內幕,駭人聽聞。社會積弊,黑霧重重。目睹“六四事件”,親歷商海波濤。貪官污吏,肆意苛素。民營企業,步步為艱。官如虎,民如蟻。弱勢群體,孤苦無助。這就是中國的過去和現狀。
拒絕當代健忘症,杜??悲劇重演,就必須回憶、思考、講真 話。願神州大地從此風調雨順,不再腥風血雨。中華民族早日過入民主、自由、平等、繁榮、富強的新時代。
這是作者劉文忠先生善良的願望,筆者誠意地推薦這本《風雨人生路》。
真是:一部苦難史, 滴滴血和淚,誰雲作者痴, 且品其中味。
此書在簡體本之後又出了繁體本,而繁體本的內容更形充實,特此補記。
7-mar-2005《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