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改變中國前進方向的1976年10月6日事件
送交者: dengfubi 2006年08月24日11:41:1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改變中國前進方向的1976年10月6日事件
作者: 望星海
日期: 2006-06-30 16:15

還華國鋒歷史廬山真面目
作者: 秋石客
日期: 2004-12-08 16:50

按照歷史學家的眼光看問題,公元一九七一年,震驚國內外黨內外的當代最富有戲劇性的歷史事件,九一三事件發生後,歷史巨人毛澤東陷入了他一生的最富有難言之隱的失敗和痛苦之中。面對複雜的激烈的政治鬥爭形勢,作為偉大的政治家的他被迫選擇全面性的戰略退卻。
林彪事件後,毛澤東在黨內的威信實際上大為降低,黨內外反文革勢力死灰復燃,明里暗裡向毛澤東為首的文革派發動了不斷的反撲,其中一九九二年的右傾回潮,一九七五年的全面整頓就是代表性事件,以至於毛澤東的夫人江青在政治 局遭受長達四個多月的圍攻,而毛澤東也只好靜觀其變。
以上種種事件說明毛澤東晚年的政治作為是極其困難的,一九七三年的反右傾回潮,一九七四年的批林批孔,一九七五年的評水滸 和批投降派,以及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等運動是文革派對反文革勢力的主動出擊,其結果都是勝負未分,打了一個平手。
一九七六年,新中國歷史進入了關鍵的一年, 這一年初,毛澤東病危,周恩來病死,黨內各派勢力摩拳擦掌準備做最後一搏。
當時的中央大致可分左中右三派:一派是江青為首的文革激進左派,一派是以華國鋒,汪東興,吳德,紀登奎,陳錫聯等為代表的文革溫和派,也可稱之為投降派,再一派就是以鄧小平葉劍英為領頭的反文革右派。
一九七六年,在周恩來病重前後,毛澤東支持文革派主動出擊,發動反右傾翻案風運動,試圖控制局勢,但遭到反文革勢力最頑強抵抗。一月八日,周恩來與世長辭。在如何對待周恩來問題上,左派犯了錯誤,右派利用得當,打周恩來旗幟對抗毛澤東旗幟,按當時一位高乾子弟的話來說,這就是最後的鬥爭,是他們將來生活在天堂還是人間的最後決戰,因此,藉機發動四五運動就成了右派的生死一搏。
華國鋒正是在這種歷史環境下浮出水面的。華國鋒是靠文革青雲直上, 跟毛澤東江青很緊, 做一些行政具體工作,很會偽裝自己。在誰來繼任周恩來總理職位問題上,毛澤東是大費心思的。鄧小平來當總理,顯然不行,靠不住,他是反文革的,他是要秋後算帳的。張春橋當總理,應該是毛澤東首選,但會激化同反文革勢力的矛盾,勝算不大。作為一流政治家和戰略家的毛澤東,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在兩軍對陣,力量不分上下的存亡之秋,他把目光投向中間派,爭取中間派。經過反覆思考,最後決定利用一下表面老實的華國鋒,提名為代總理。毛澤東說,華國鋒這個人老實,他不會搗鬼。他總是說自己如何如何不行,我偏要選拔一些自己認為自己不行的人挑大梁。華國鋒其實最不老實,他對毛澤東的安排心知肚明,在左右兩軍大決戰中並不十分靠近江青為首的文革派,而是擁兵自重(指華為公安部長),靜觀其變。當天安門事件爆發,矛頭指向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時候,毛澤東又一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採取斷然措施,一打一拉,重演了一出楚漢相爭漢高祖劉邦的故事。一打,就是決定撤消鄧小平黨政軍職務,令葉劍英閉門養病,一拉,就是假戲真做,任命華國鋒為總理,中央第一副主席,陳錫聯主持中央軍委工作。
二千多年前,劉邦與項羽逐鹿中原,劉邦屢敗屢戰,心情極壞。時大將韓信所向無敵,捷報頻傳,劉邦朝思暮想,盼韓信率大軍前來助戰,可韓信遲遲不動,卻寫信給劉邦,要劉邦封他為假齊王,藉口是便於統治剛剛占領的齊國。當韓信信使趕至劉邦面前匯報時,劉邦正在吃飯,一聽韓信要封王,氣不打一處來,破口噴飯大罵,大意是老子正處危機存亡之秋,你不快來幫忙,卻要急着要封王做官,豈有此理。話沒說完,多虧謀士張良暗中踩他一腳,劉邦腦子轉的快,故改口說男子漢要做王就做真王,做什麼假王?當場決定封韓信為齊王。但事情沒那麼簡單,過一段時間,韓信依然按兵不動。劉邦不解,問計留候張子房,張良認為是沒封地緣故。劉邦覺得有理,馬上下令封齊國之地給韓信,韓信從此非常感謝劉邦,親率大軍與劉幫合擊項羽於垓下,大獲全勝,項羽死,劉邦終成漢高祖。後來,呂后藉口叛亂罪,誅殺韓信。二千年後華國鋒成了半個韓信,江青卻比不上呂后,結果是大相徑庭。
華國鋒當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是他做夢也不敢想的。他將計就計,以接班人自居,自欺欺人,一方面向毛澤東江青繼續表忠心,例如,他曾對江青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忠於毛主席,忠於江青,聽從指揮,藉以麻痹毛澤東和江青,另一方面,全力鎮壓四五事件,藉以打壓另一個政敵鄧小平勢力,取得了一箭雙鵰效果,然後靜觀其變。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歷史巨人毛澤東與世長辭,各派政治力量之間鬥爭達到白熱化。反文革勢力處在地下狀態,密謀東山再起。江青為首的文革派一方面嚴密注視鄧小平葉劍英一舉一動,另一方面積極籌備中央會議,爭取大獲全勝。而文革溫和派華國鋒,更是處心積慮,圖謀執掌大權。江青一生,對路線和政治問題歷來敏感,卻犯下對投降派應有的警惕,棋錯一招,滿盤皆輸。
四人幫倒台後,許多人爭功,以至於到今天,還有不少人在雲裡霧裡,什麼小平之功了,什麼葉帥謀定了,都不是歷史真相。不論熱月政變正確與否,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主角是華國鋒,而不是其他人,這是豪無疑義的。
毛主席死後,華國鋒心知肚明,接班人不會是他自己,不是江青就是張春橋。經過反覆思考,決定放手一搏,爭當接班人。在華國鋒看來,江青集團沒有軍權,政敵很多,只要把為首的幹掉,他繼續舉毛澤東旗幟,當領袖是完全可能的。
為達此目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存毛澤東遺言遺稿,誰都不能看。為什麼?因為華國鋒在毛澤東在世時,連一次單獨見面的機會都沒有,對比之下,江青張春橋他們卻是單獨見毛主席如同家常便飯。他非常擔心毛主席有文字東西不利於他而利於江青等。所以,當張春橋向中央辦公廳李鑫索要毛澤東遺稿未成,驚魂不定,決計提前下手。李鑫以為他是首次向華提出採取措施的人,是不自量力的想法,其實華國鋒早就在想政變方案了,李鑫只不過是填把火而已。
搞政變要有基本條件,華國鋒恰恰具備政變條件。
第一,要有主動權。華國鋒是名義上主持中央工作,有召集會議一網打盡之首要條件對此,是 他人是辦不到的。
第二必須有負責中央保衛工作的首腦參加。所以,御林軍統領汪東興,就成了政變關鍵人物。汪東興如果倒戈,華國鋒等就會成階下囚。有人會問,汪東興是毛澤東的衛兵頭子,為何不去忠於江青,反而助華國鋒呢?答案很簡單,汪東興最害怕江青掌權。江青早就看不上汪東興,像對待家奴一般呼來喚去,汪東興內心早就懷恨,特別是在林彪事件中,汪東興投靠林彪,被江青抓住不放,要不是毛主席力保,早就成了黃吳李邱一樣下場了。江青背後罵他是特務,他完全知道。如果江青當權,沒他好日子過。跟華國鋒走,前途一片光明。極端自私使他走上不仁不義之不歸路。
第三,必須有軍隊支持。如果軍隊不支持,你既使政變成功也會翻車。當時軍隊有四個力量要擺平。一個是中央軍委,一個是北京軍區,一個是衛戍區,一個是實力派人物葉劍英。華國鋒思前想後, 最早單獨找的人是吳德。吳德長期擔任北京市一把手,時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革委會主任,北京軍區第一政委,是名符其實的黨政軍首腦。那麼,吳德為什麼會支持華國鋒,從而反對江青呢?其中奧密可從他自己的回憶錄中找出答案。其回憶錄中談到毛澤東秘書張玉風向汪東興匯報江青私下同她的談話內容中有一條,說吳德是國民黨和蘇修特務。因此,吳德很清楚,如果江青當家,他沒好果子吃。所以和華國鋒一拍即合,共同謀畫倒江青的政變。當時軍隊中另外一個關鍵人物是北京衛戍區司令吳忠,他不同意抓江青也不成,是吳德做了吳忠工作,吳忠提出他聽中央軍委指揮,因此,華國鋒親自出馬,找關鍵人物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陳錫聯,陳錫聯支持華國鋒並親自給吳忠打招呼,叫他聽從吳德指揮。最後,軍隊中最關鍵的人還要數葉劍英。他長期擔任中央軍委領導人,軍方影響最大,又是名義上的中央副主席。他和江青長期不合,是死對頭之一。華國鋒通過李先念做通了葉劍英工作。這樣,有了軍隊支持,華國鋒奪權信心大增。
第四,必須有公安系統支持。華國鋒擔任過公安部長,對公安系統很了解,唯一擔心的是公安部副部長何祖康,他令公安部的楊貴使調虎離山計,陪葉祖康出差,遠離北京,解決了公安系統可能發生的問題。
第五,必須有合理的藉口。為解決這個問題,華國鋒一方面斷章取義,打着毛澤東要解決四人幫的指示。另一方面,偽造毛主席你辦事,我放心手跡的真意,造成他是毛澤東指定接班人之假象。華國鋒正是利用偽造的合理藉口,打着毛主席旗號,做通了許多人的工作。有了上述五個政變條件,華國鋒終於完成了十月六日政變計劃。
在整個逮捕江青等人的過程中,對先後次序,個人重要作用等社會上說法不一,根據我個人分析,加上一些知情人所述,實際情況應該是這樣:
華國鋒是主謀,葉劍英是後盾,汪東興是主辦。
參加第一人為華國鋒,第二人為吳德,華國鋒最早和吳德密談此事。第三人為李先念,是吳德建議華國鋒找李先念談單獨談話。第一次有第三者參加的會是華國鋒,吳德和李先念,李先念提出要有葉帥參加,經同意後由李先念出面先談,李先念完成了任務,因此葉劍英是第四人。葉劍英提出抓江青等要有汪東興參加,華國鋒答應做工作,因此汪東興是第五人。至於汪東興是不是最早策劃人,只有華國鋒清楚,按理他應排在第二位。第六人是吳忠,由吳德做的工作。第七人是陳錫聯,由華國鋒親自促成。具體執行人分別是張耀祠和武振華李鑫等,他們各帶一組,張耀詞負責抓江青和毛遠新,武振華負責抓王洪文,張春橋和姚文元。整個斬首行動情況大致如此。
抓捕四人幫,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華國鋒,汪東興,葉劍英。華是主謀,汪是總執行人,葉是高參,以快打慢等戰術據說就出自葉劍英。
事後,華國鋒等採取軟硬兼施辦法,迫使中央政治局同意他們的既成事實, 為欺騙全黨全軍全國人民, 做了兩項決定, 一是出版毛澤東選集, 另一項是違背毛澤東和江青生前約定死後埋在香山的意願, 在天安門廣場蓋毛主席紀念堂。從此,華國鋒當了短命的英明領袖。
華國鋒掌權後,提出抓綱治國路線,繼續批鄧反右傾翻案風,試圖繼續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但由於他的低能和力量對比不斷發生變化,未能如願。為保住自己英明領袖地位,他不斷地向反對文革勢力讓步,不惜犧牲其死黨汪東興,吳德及擁護他的陳錫聯,紀登奎,陳永貴和吳桂賢等,結果在鄧小平面前,一敗塗地。一九七八年,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文革派全軍覆沒。華國鋒等宋江一類人物,最終得到了可恥下場,真是不分左中右,人心大快。
對於華國鋒這樣的污濁小人和他幹的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政變大事怎樣評判,這是需要認真分析和評判的。
從個人品質上分析,此人乃是人間垃圾無疑。逮捕江青等人和犧牲汪東興等足以證明他的自私自利,忘恩負義本質。鄧小平葉劍英等反對江青,反對毛主席文化革命,是出於政見不同,無可厚非。而華國鋒完全是出於見不得人的私利,是可恥的,不可原諒的。就是這麼一個人,臉皮比天安門城牆還厚,居然每年還有臉去毛主席紀念堂,是認罪呢?還是繼續污辱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只有老天和他自己知道。
對於華國鋒粉碎四人幫,左中右有不同的評價。大多數左派認為,華國鋒是叛徒,是投降派,他的斬首行動起到了右派辦不到的作用。個別左派和中間派認為他是反左傾路線而採取的不適當行為,右派認為是左派內部爭權,樂不可支,客觀上幫助了右派。
從黨紀國法角度上講,華國鋒的行為是最嚴重的違紀行為,是最嚴重的刑事犯罪,是中共黨史上史無前例的令人髮指的醜惡行為,應當受到黨紀和國法的嚴厲制裁。
從政治上講,華國鋒和江青之爭也可以說是權力之爭,非路線之爭。華國鋒初衷也可能想繼續走毛澤東道路,屬於左派右翼。但歷史的評判不會由動機決定,而是由後果決定。中國走到如此黑暗的這一步,已不是什麼郭沫若的大快人心事,已不是葉劍英的滿目青山夕照明,而是廣大工人農民群眾和大部分有良心的幹部知識分子及民族資產階級深惡痛絕的這一步。究其始作俑者,不是別人,而是華國鋒。華國鋒是偽君子,兩面派,忘恩負義之徒,是資產階級政客,投降派,是革命的叛徒。
讓歷史永遠把華國鋒釘死在恥辱柱上,以警示後人吧!


回複本文章 | 顯示所有文章 | 註冊 上一話題 | 下一話題


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 和尚 [72694字節]〖點擊:139〗2006-06-28 20:57
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 和尚 [6943字節]〖點擊:71〗2006-06-29 10:56
這是一個出現人才的時代! - wenming [58字節]〖點擊:8〗2006-08-23 09:44
改變中國前進方向的1976年10月6日事件 - 望星海 [9734字節]〖點擊:94〗2006-06-30 16:15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