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彭德懷幾件事 |
送交者: HCl 2006年08月30日16:00:5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彭德懷痛罵美國記者:不是我無知 是你太愚蠢 --------------------------------------------------------------------------------
1、蔑視原子彈的威脅 彭總的原則性和嚴肅而又謙虛的作風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記得1945年底至1946年初,彭德懷住在延安棗園,有一位搞情報工作的蘇聯人(阿洛夫醫生)要求同彭總談話,想了解當時的軍事形勢。彭總沒有拒絕,但前後幾個月中談了幾次,每次只談二三十分鐘,使他不得要領,顯然是應付。因為彭德懷只知道阿洛夫是醫生,不知道他的其他身份。 後來他知道了阿洛夫的身份,是毛澤東向他說了還是他請示了毛澤東?不得其詳,但肯定有毛澤東的交代。於是他又主動把阿洛夫請了去,讓他站在有標記的軍用地圖前,向他詳細地闡述了敵我兵力的部署、戰鬥進展情況、預計的戰役行動、未來的戰略意圖以及預期的戰果等等。正當阿洛夫滿面笑容地想稱讚、恭維並感謝彭總的時候,彭總卻截住對方的話頭說:“我今天向你講的,全都是毛主席的戰略思想、戰略意圖和他親自考慮的戰役與戰略部署。我軍在戰爭中的一切勝利,都是在毛主席的軍事思想指導下獲得的。好吧,再見!”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長崎、廣島以後,一些外國記者來延安,總是要宣揚原子彈的威力;有人還藉此說我們不能和國民黨打仗,因為有原子彈的美國會幫助國民黨。 有一次,一個美國記者找到彭德懷,問道:“美國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威力簡直是毀滅性的,給日本造成的損失太可怕了,實在無法形容。你聽說了嗎?”彭德懷以極其輕蔑的口氣反問:“是嗎?有這種事嗎?不知道。”那個傻記者沒有領會彭總的意思,反而驚訝起來:“哎呀呀,你怎麼這樣閉塞,這樣無知,連這麼大的事都不知道?!”彭德懷微笑道:“不是我無知,而是你太愚蠢了;你的愚蠢才是我真的不知道的、沒有料想到的……”有一次我們在棗園散步、聊天,彭德懷講他的兩次驚險遭遇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是在大革命失敗以後的1927年。那時他擔任舊軍隊的團長,老軍閥發現他是通共產黨的,突然逮捕了他,未經審訊,就立即捆綁起來推出去問斬。當他被押出城門走向刑場時,他猛然推倒兩邊押解他的人,撒腿就跑。行刑者在倉皇失措中亂放槍,自然不能命中,他僥倖逃脫了。第二次是他回湘潭家鄉。他回到空無人跡的家中,正在獨坐,突然被軍警包圍。他冷靜地又是急速地思索着對付敵人的辦法,猛抬頭,看到了屋頂的大梁,於是他立即爬上大梁,緊縮着身子順臥在梁上。他剛隱蔽好,三四個武裝人員推開房門沖了進來,吵吵嚷嚷,搜索一陣,既無人跡,也無聲息,空空蕩蕩,最後只得嚎叫着離去。彭德懷接着說:“這兩次脫險,都是僥倖又僥倖的事,雖然憑着一心為革命而貢獻自己一切的精神,置生死於度外,然而這卻不是克敵制勝的方法。要戰勝敵人,說到底,必須拿起武器,和敵人鬥爭!” 2、國民黨軍官的感嘆 彭德懷一貫艱苦樸素、嚴以律己是有名的。1946至1947年間,陝甘寧邊區和延安面臨胡宗南大軍進犯的嚴峻形勢。為了較好地保證包括彭總在內的主要領導的安全和健康,也是為了保證這場鬥爭能勝利,警衛科特意為彭總配備了一位姓楊的警衛員。小楊機警能幹。1947年3月,撤離延安之前,領導一再告訴警衛員們:不僅要提高警惕,保衛好首長的安全,而且要從多方面照顧好首長的生活。尤其是彭總,他有胃病,他肩上的擔子最重,經常要到前線去,十分勞累辛苦,所以只要有可能,就要設法改善他的伙食,給他增加些營養,保證他的健康。因此,小楊細心地、十分負責地照顧彭總的生活。但彭總想的是:在前線的指揮員,誰都辛苦,誰都勞累,誰都困難,大家只能同甘共苦,特別是負責幹部,更要時刻檢點自己的言行和生活細節,決不能使自己與大家有什麼不同,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於是,小楊費盡心機弄來的飯菜,被彭總一次一次地拒絕,他仍然是一次一次做了送來……彭總覺得這樣下去會給自己造成麻煩,妨礙他的工作,所以決定把小楊調走,送到後方去。 1947年夏,我在行軍路上的佳縣境內偶然遇上了小楊,我問及他離開彭總的事,他很傷心,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我說:“你並沒有做錯什麼事。”安慰了他一番。但我自己對這件事的真正認識和深刻理解還是在此之後。大約是這年八九月間,王震來到我處。我知道他轉戰陝北大半年來很辛苦,打算做點可口的飯菜慰勞慰勞他。他也不客氣,說:“這個時期只有高粱、小米,缺油少菜,吃的人胃裡發燒,太缺乏脂肪,實在想吃肉了!”我說:“你們天天在農村轉,難道買不到一點雞或羊肉嗎?這也花不了多少錢。”王震立即回答我:“嗨,彭總不吃嘛!”“彭總不吃嘛”這五個字大大震撼了我!要是我們的軍隊都買老鄉的雞、羊、豬來吃,全陝北的飼養物會被一頓吃光的!彭總啊,你的艱苦奮鬥,你的榜樣力量是多麼偉大呀!此後不久,我在綏德郝家渠東北的一個村子裡碰到一位軍事幹部,他向我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個炎熱的下午,他們押送一批俘虜軍官,正在那個村子的路旁休息。這時,從西邊走來兩個人:前面的是一位青年軍人,背着短槍,牽着馬;後面數十步外走着一位50歲左右的中年人,他光着頭,帽子抓在手裡,腳上的布鞋已破爛得穿不住,用麻繩綁在腳面上,但走路卻非常穩健有力。一個農民挑了一擔水,正在樹陰下憩息。那位中年人笑嘻嘻地走近農民問:“你給家裡挑水啦?我想喝你幾口水行嗎?”農民說:“你儘量喝吧!” 那位中年人便傾下身子,從桶里喝了幾口水,然後謝了農民,繼續向前走去了。坐在路旁的俘虜都是國民黨將校級軍官,其中有一人認出了剛才走過去的那位中年人就是彭德懷,便指着他的背影說:“他就是彭德懷,是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就是他摧毀了我們!”俘虜們一下子都活躍起來了,個個盯着彭德懷的背影張望。有一個俘虜站起來,感慨地大聲說:“完了,我們完了!共產黨一定會勝利,國民黨一定要失敗!看看人家,看看我們自己吧,怎麼能不完蛋?!國民黨這回徹底完了,完蛋了!” 3、擔心蛻變,戰鬥不止 1949年四五月間,中央機關臨時住在香山,彭德懷從西北前線來到北京,是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匯報工作的,同時研究一些要解決的問題。在周恩來的辦公室,我遇見了闊別年余的彭總。他那樸素的衣着和疲勞的面容,說明他在遼闊崎嶇的大西北轉戰、奔波的辛苦。談話中,他向周恩來直率地提出應該注意的問題。他說進入城市的同志,幹部辦公室都擺上了沙發,鋪着地毯,又是茶几、又是盆花、又是盆景、又是魚缸等等。他說:“前方幹部的生活狀況和工作條件還是極其艱苦的,我想說的還不是他們看不慣這裡的這些情況,而主要是恐怕進了城的同志會忘記農村,忘記邊遠地區的勞動人民,同他們的感情會淡薄起來,會脫離群眾啊……時間才如此短暫,就出現了這些苗頭,日子長了,會怎麼樣呢?”周恩來以讚許的口吻說:“講得好,意見提得及時,很值得警惕,中央將會注意這些問題。目前,我們既要打仗,又要生產建設;既要接收好並學會做城市工作,又要把農村的事情辦好,把城鄉兩方面的問題都解決好。”解放大西北的任務完成以後,彭德懷沒有得到喘息,又接受了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重託,擔任了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他的率領下,踏上了朝鮮國土。很快,前方勝利的消息雪片一樣飛來。 4、斯大林高興地與他乾杯 抗美援朝後的1952年8月,周恩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訪蘇。9月3日,彭德懷與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朴憲永應斯大林之邀抵達莫斯科,由蘇聯軍方接待,住在莫斯科郊外。9月4日,斯大林約見了彭德懷、金日成和朴憲永。在座的有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莫洛托夫、馬林可夫、貝利亞、米高揚等,以及中國政府代表團周恩來、陳雲、李富春、張聞天、粟裕等人。斯大林在詢問了朝鮮戰況和談判的情況之後,稱讚中朝人民英勇善戰。會談後到斯大林別墅赴宴,斯大林向大家祝酒;他特意到彭德懷面前,要彭自己斟滿一大杯白酒,兩人對飲,一口而干。斯大林很高興,望着彭德懷端詳了好一會兒。宴會持續了約4個小時。出門時,斯大林要我把彭德懷請回來,他陪彭德懷在大廳裡邊走邊談,有說有笑,還請彭德懷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轉致他的問候和祝賀。9月12日,斯大林又一次以家宴形式,請了彭德懷、金日成、周恩來等人。 5、蘇共領導人對他“圍攻” 然而,有一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邀請中國政府代表團正副團長周恩來、陳雲、李富春,也邀請了彭德懷。蘇方則是中央政治局的全體委員出席。斯大林根據他得到的“報告”(應該叫誣告),說我們在朝鮮殺過俘虜,為此,他們那麼多人對彭總進行了一次圍攻。 開始時,大家在會議廳天南海北地閒聊。突然,斯大林問彭德懷:“你們是不是在朝鮮殺過俘虜?你們知不知道國際上有公約不許殺俘虜?”彭德懷不作聲。斯大林質問時,其他政治局委員也都跟上追問:“殺了沒有?殺過幾個?”彭德懷坐在那裡一言不發。他們說:“你只要說上一句話,殺過,還是沒有?”彭不答。周恩來和中國同志面對這個陣勢也很着急,也問他有沒有這回事?彭德懷仍不回答。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站起來圍着他質問,他卻穩如泰山,默不作聲,根本不理他們。就這樣僵持、吵鬧了一個多小時。“散會”後,大家到斯大林別墅赴宴。彭德懷照吃照喝,安詳自若。席間,斯大林特為彭德懷祝酒,彭德懷舉杯,同斯大林對飲了一大杯白酒,斯大林很高興,氣氛緩和了許多。我知道彭總有胃病,想勸他少飲酒,周恩來拉拉我,不讓我干涉,並說彭總有酒量。果然他的酒量過人,連飲幾大杯,毫無醉意。宴會持續了3個多小時。餐後,斯大林邀大家跳舞、吃點心,參觀他的客廳、書報室等。這時,斯大林又把彭德懷和我叫到一個角落。這裡的牆上掛着一幅中國國畫“雄鷹”,是盛世才送斯大林的。斯大林問這幅畫是什麼意思?我告訴他:“是飛得高、看得遠的意思,比喻斯大林高瞻遠矚。盛世才已經叛變了!”接着,斯大林還是問彭德??說:“你就告訴我一個人,我倆悄悄說,我絕不告訴別人。”彭德懷還是閉口無言。斯大林說:“我只要你說一個字:‘是’,還是‘否’?”又僵了約一個小時,斯大林算是徹底沒招了。他對彭德懷說:“你不要以為我心疼美國人,我一點也不喜歡他們。你們在前方、在戰場上殺他們幾千幾萬,我才高興哩!但是不能殺俘虜。否則消息傳到外國去,我們在政治上就輸光了。因為這是國際公約所不允許的。”說完,斯大林拉着彭德懷,有說有笑地走向人群。彭德懷也露出了笑容。 6、胸懷坦蕩贏得斯大林尊敬 當斯大林逼問彭德懷的時候,我只覺得斯大林把我們的水平估計太低了。我軍從十年內戰到八年抗戰到三年解放戰爭,一貫的紀律和傳統之一,就是不殺俘虜、不虐待俘虜,而是優待俘虜,彭德懷作為主帥,怎麼可能不遵守呢?而美軍對中朝被俘人員的摧殘卻是駭人聽聞,也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彭德懷為什麼不加以否認呢?當時我還不太理解,後來越想越覺得彭德懷高明!因為既不能把沒有的事情說成有,又不能加以否認,否認了,斯大林又會像逼問他一樣去逼問誣告者,而那樣就會使已經存在的矛盾更加激化。因此,從大局着想,還是讓“不解之謎”存在斯大林心裡為好。自己被誤解,他不在乎。彭德懷胸懷坦蕩,從不把個人得失放在心上。他赴朝時,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要跟他去,徵得毛澤東的同意,岸英隨他赴朝。他把岸英放在自己身邊,認為總會比較安全。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岸英犧牲,許多人想對毛澤東隱瞞,但彭德懷認為不能隱瞞,他親自回國,到中南海向毛澤東匯報了這一噩耗。“圍攻事件”結束後,蘇聯向中國代表團贈送了汽車,給周恩來的是“吉斯”,給陳雲、李富春、彭德懷的是“吉姆”,其他部長們是“勝利”牌小轎車,也送了我一輛“勝利”。斯大林專門解釋說:“為什麼也送彭德懷一輛‘吉姆’呢?他雖然不是代表團成員(指周恩來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但他是我們的好朋友。”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