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唐:兵對兵,將對將?--古代的人們是如何打仗的(1) |
送交者: 阿唐 2006年10月28日09:32:3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兵對兵,將對將?--古代的人們是如何打仗的(1)
長期以來的古典文學和民間說唱藝術中,對於中國古代戰爭的描述都是“兵對兵,將對將”,雙方排開陣勢,扎住陣腳之後,雙方領兵大將出到陣前,互通姓名之後,開始撕殺,三五個回合,一將戰敗,或殺或擒或逃,得勝一方的士兵趁勢而上,一陣掩殺,失敗一方潰退三十里,仗就打完了。
這種茶館版的戰爭歷史的描述方法,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但是絕對不是普遍現象。
中國歷史上有關戰爭的著述很多,什麼孫子兵法六韜三略,洋洋灑灑地着實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着眼於戰爭謀略的闡述,也就是在戰略和戰役層面上做文章,對於具體戰鬥的細節,如陣勢的排列、兵種的配合、武器的運用、營壘的建築、後勤的保障等,論述的很少。例外的可能只有明朝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才讓後人能夠有機會直觀地一窺古代戰爭的具體戰鬥過程。
阿唐不才,願意拋磚引玉,侃侃咱們中國人在古代是如何打仗的。
一 車戰
上古時代,部落之間常常因為爭奪資源而起衝突,就象中國近代農村為了爭搶水源而引發的村落械鬥一般,男性的青壯年們手持木棍石頭,蜂擁而上,一通招呼,沒有陣勢,沒有主將,完全是動物之間原始本能的血腥展現。
傳說中的黃帝大戰蚩尤,大概也是屬於這種部落大戰,頂多是規模夠大,影響夠深,從此中原地帶非華夏文明部落就不能有系統地抵抗華夏文明的擴張。
這種暴徒似的部落械鬥一直持續到國家和城邦的建立,準確地說,從商朝開始,群毆似的戰爭模式轉變為車戰模式。《呂氏春秋》記載夏朝末年,商湯與夏人戰於戉邑,已經有小規模的車戰,但是目前只有商朝的戰車實物出土。
戰車大致寬150厘米長100厘米,單轅,每車駕兩匹或四匹馬,中間的兩匹稱“兩服”,外側的兩匹稱“兩驂”,合稱為“駟”。四匹馬拉的車當然比兩匹馬的快,這就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成語的來歷。
戰車載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首,稱“車左”,又稱“甲首”,也就是老大;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並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稱“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只隨身佩帶自衛的短劍,輪到他動手的時候,估計已經是車翻人亡的時候了。每乘戰車除車上的3名甲士以外,還隸屬有一定數目的步卒,在車後跟隨,共同組成當時軍隊的一個基本編制單位,稱為一乘。
車戰的戰鬥場面通常是這樣的,雙方相約一個平坦開闊的地點作為戰場,屆時前往戰場準備開打。約定而戰不是說笑,而是當時作戰雙方不得不遵循一種作戰模式,因為戰車對於地形的要求很高,不夠平坦不夠開闊都不行,不然,沒等開打,已經人仰馬翻了。兩軍對壘,雙方排開陣勢:一字橫列,左右之間要保持一定的間距,以便在兩軍相向衝鋒的時候,給對方衝過來的戰車留出通道,不然,雙方的戰車迎面相撞,這個仗也沒有辦法打下去了。如果,戰車的數目夠多,就排列成前後兩排或者多排,以增強衝擊力和持久力。
戰鬥開始,雙方擂鼓相向而行,鼓聲的作用除了鼓舞士氣之外,還有調節步伐的作用,因為保持一個完整的隊形對於戰鬥的勝利至關重要,甚至是雙方能夠正常開戰的必要條件。這樣,戰車的速度不能太快,時快時慢。三鼓而竭的故事中,曹劌在敵軍退卻的時候,要察看對方車轍的痕跡是否紊亂,就是這個道理,敗軍之敵就顧不上陣形配合了。隨着雙方的逐漸接近,車左開始放箭,爭取在雙方進入直接格鬥之前,給予對方以最大的殺傷。
在雙方戰車接近到一定程度,車右持戈或矛橫擊豎刺對方的馬或人,試情況而定,車左也可能放下弓箭而加入戰團。因為雙方相向錯過的時間很短暫,一般來說,戈的橫擊要比矛的豎刺的效率來的高,這也是為什麼在先秦時代,戈一直是長兵器中的主戰武器。戰鬥中,如果能形成左右兩車共同夾擊敵方一車的情形,那麼己方的贏面就會大很多。另外,戰鬥的時候,基本上是車兵對車兵,徒兵對徒兵,也就是兵對兵,將對將,其原因不外是車兵居高臨下,防護程度高,遠射近戰,其戰力遠遠高於臨時由農民、奴隸和工匠中徵召的徒兵,徒兵攻擊車兵是找死,車兵打徒兵是浪費軍力,於是戰鬥基本上是在同級別之間進行。當然,如果車兵落敗,人仰馬翻之際,徒兵也不會防過機會。
等雙方透陣而過,疾駛中的戰車慢慢兜上一個大圈,轉回來,重新排好陣勢,雙方再來第二輪,周而復始,一直到其中一方垮掉。勝利一方通常不會窮追不捨,因為快速追擊的結果往往得不償失,一不小心翻了車,損失沒準比對方還大。再說,即使追上了,那個地點也不一定具有作戰的條件。
因此,車戰具有很強的局限性,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影響到了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念:重信義和承諾。
為什麼是車戰而不是其它的戰爭模式取代了最初的群毆模式呢?
阿唐以為,這個恐怕是與商周時代的社會生活形態有關。
夏末商初,中國出現國家形態,封建領主、部落首領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城邦,社會開始了農業與手工業的分工,生產力大大提高,產品剩餘,階級分化,有閒階層出現。相應地,與上層階級相關的生活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如出外乘車。車輛作為當時手工業的最大成就,其生產和維護費用是非常高的,非上層社會不能擁有,因此,出有車,也是一種社會身份的標誌。因此,春秋時代孟嘗君的門客馮諼才會這樣索要生活待遇:“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哈哈。
在階級分化的初始時期,人們對於社會身份的認定非常重視,乘車出門,自然是貴族們不可或缺的一種臉面行為。途中如有衝突,車上的上等人,車下的下等人,捉對撕殺,徑渭分明。國家對外戰爭的時候,國君徵召領主們應戰,貴族們當然是坐在車上應招而來,後面跟着一大群家丁奴僕以及隸屬的農民助陣,然後大傢伙一起駕着車領着人,前去打仗。貴族的裝備好,平時又有時間和精力專心致志於軍事訓練,當然也就成為戰爭的主力,這樣車戰也就慢慢成為戰爭的主要模式。
另外,在商周發動的對外戰爭中,與戰車為先導的衝擊陣形,是非華夏體系的部落民族難以抵禦的。所謂的周邊四夷,其生產力水平低於中原的華夏文明,他們鬆散的步兵陣形,在高速衝擊的戰車面前,往往呈現一邊倒的局面。因此,戰車在華夏文明的擴張戰爭中,大多數時候具有無可比擬的戰術優勢。
最後一點是,在先秦時代,戰車技術很完美地符合了當時的時代條件。
首先,中原一帶的地形相對平坦開闊,有利於戰車作戰的戰場很多。同時代的希臘與羅馬沒有形成以戰車為主的戰爭模式,是因為受制於地中海沿岸地區狹小的地形限制。
其次,戰車能夠攜帶大量的武器,機動性強,衝擊力大,防護性能好,是很好的武器投放與近戰格鬥平台,這是單純的步戰所不能比擬的。以弓箭發射為例,戰車的高度和穩定,能夠讓射手發揮最大的效能。
最後,戰車是所有冷兵器時代中,最節省士兵體力的一個兵種。不說別的,如果讓你穿着40斤的盔甲,舉着10斤的長矛,在平地上走上半個小時,不用開打,你就累扒下了。
因此,戰車在中原大地上耀武揚威了上千年之久,不是沒有原因的。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