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外蒙古獨立始末 斯大林背棄諾言毛澤東被迫承認 ZT
送交者: wolf2002 2006年12月22日09:06:48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外蒙古是中國清朝和民國時期的行政區域劃分,相對於“內蒙古”。其範圍除了包括今日的蒙古國區域,還包括被前蘇聯吞併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其首府為庫倫(現名烏蘭巴托)。外蒙古原屬中國固有領土,後來卻從中國分離出去。

武昌起義爆發 外蒙古宣布獨立

  武昌1911年爆發武裝起義,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中國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擺脫清政府的統治。外蒙古同中國其它各省一樣,在王公貴族的帶領下宣布獨立。

  民國時期的統計顯示,整個蒙古族共有近240旗,其中外蒙占108旗。外蒙古獨立拉走近一半的旗,和150多萬平方公里遼闊土地,形成一個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由於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國攔腰斬斷。

袁世凱時代 外蒙古實行“自治”

  中華民國的政權由孫中山轉到袁世凱的手中後,開始了與沙俄的談判。中國的外交官們做出了極大努力,終於迫使沙俄做出讓步,承認外蒙古是中國的領土,條件是在外蒙古實行“自治”。也就是說外蒙古在名義上仍屬中國,實際上外蒙古的內政與外交還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樣,在當時的情況下得到這種結果已實屬不易。

  俄國1918年爆發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蘇俄推翻。這時的“自治蒙古”也就失去了主子。蘇俄紅軍不斷向西伯利亞挺進,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脅日益臨近,坐臥不安。於是他們開始與中國進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中國懷抱的談判,不過談判進程緩慢而難。

段祺瑞用鐵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棄自治

  主掌中國政局的段祺瑞政府1919年派出得力幹將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當時和平談判已近成功),徐樹錚立即用鐵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棄自治,外蒙古重新回歸中國。但是,這種毫不留情的鐵腕政策卻使中國失去了外蒙古上層王公的人心,為蒙古後來的分離埋下了禍根。

   俄國的十月革命,也傳染到外蒙古大草原。在蘇俄的支持下,牧民出身的蘇黑巴托爾和喬巴山組建了蒙古人民黨。1921年,蒙古人民黨的軍隊在蘇俄的大量武器裝備援助下,開始向買賣城的中國軍隊進攻。中國軍隊內外交困,無心戀戰,節節戰敗,被迫撤出買賣城。從此中國軍隊再沒有進入外蒙古。

外蒙古再次宣布“獨立”

  1921年3月19日,蒙古人民黨領導的“蒙古臨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這與在庫倫的蒙古上層王公和恩琴俄國“白匪”形成了對立,並展開戰鬥。由於實力相差懸殊,蒙古人民黨邀請蘇聯紅軍入蒙參戰。1921年5月,蘇聯紅軍進入外蒙古,在買賣城外打敗了恩琴的軍隊,挽救了危在旦昔的蒙古人民軍。隨即於7月占領了庫倫。7月10日,蒙古上層王公與蒙古人民黨共同組建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在俄國的慫恿下,外蒙古再次宣布“獨立”和建立“蒙古國”。自那時起,蘇聯紅軍就一直留在外蒙古。這期間,那些在蘇俄控制下、被剝奪了權力的蒙古上層王公開始醒悟,後悔分裂中國的行為,紛紛逃到中國要求發兵收回蒙古主權,趕走俄國人。但是蘇聯不斷增加駐蒙軍隊規模,阻撓中國收回外蒙古主權的行動。

  二三十年代一直到四十年代,中國除了內亂混戰,便是抗日戰爭。長期陷於內亂的中國,一次次地喪失了收回蒙古主權的機會,使蒙古獨立的生米逐步變成熟飯。

斯大林背棄了列寧的諾言

  列寧在世的時候曾經說,要把沙皇掠奪的亞洲土地還給亞洲人民,他承諾,當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後,蒙古將自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但在列寧死後,斯大林完全背棄了列寧的諾言,他殺然後拒不承認列寧說過的話。從此在蘇聯再也聽不到要歸還蒙古的聲音,蘇聯軍隊就這樣還一直賴在外蒙古。

  中國共產黨主掌中國政局後,由於當時與蘇聯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斯大林蠻橫強硬的立場,使中共領導人左右為難。而中國百廢待興,又需要蘇聯的大量援助。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本打算與斯大林討論黑龍江以北、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土地和外蒙古問題,卻受盡了斯大林的冷落。最終在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時,也被迫承認了“蒙古人民共和國”。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魯曉夫上台後,毛澤東開始與蘇聯交涉,試圖解決包括蒙古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通過談判,蘇聯歸還了旅大軍港,歸還了東北鐵路的管理權。但是當周恩來提出蒙古問題時,遭到了赫魯曉夫的斷然拒絕。中國大陸再次失去了收回蒙古主權的機會。中國的這次行動,很快傳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們立即行動,在蘇聯的監督下與中國交換地圖,劃定邊界。隨後,中國和蒙古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

  到九十年代,蒙古已與130多個國家建交。蒙古形如“蘇聯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在默默過去的幾十年中,中蒙關係幾乎完全等同於中蘇關係。自從六十年代後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在中蒙邊境上屯下重兵,對中國形成巨大威脅。到了1986年,鄧小平與蘇聯談判關係正常化時,提出了中蘇關係的“三大障礙”,其中之一就是蘇聯在蒙古邊界的駐軍。在倡導新思維的戈爾巴喬夫領導下,蘇聯宣布開始從蒙古撤軍,1992年蘇聯紅軍全部撤出蒙古。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