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與滿清的數百年恩怨zt |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7年01月05日12:02:0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朝鮮與滿清的數百年恩怨zt
遠在公元十世紀建立的高麗王朝時代,女真人作為遼國東南方的少數民族部落,就有了幾次侵入朝鮮半島的事件。但是當時,高麗是唯一打敗過遼國鐵騎的國家,並且與北宋有同盟的關係,因此是個軍事上和政治上非常強大的國家。女真人不過是小小的蠻夷部落,尚無力威脅到高麗的政權。其後遼國滅亡,女真人興起,建立了金國,並滅亡了北宋。而高麗王朝此時進入了中期,國力變得衰弱了。終於,強大的金國迫使高麗臣服,也是女真族第一次壓倒了朝鮮族。 到了十三世紀,蒙古人取代了女真人,成了高麗的新宗主國。元朝滅亡後,高麗王朝也被李成桂建立的朝鮮王朝推翻。從此,朝鮮王朝又臣服於大明朝,而女真人,重新回歸到了北宋年間的狀態,成為明朝東北遼東半島上的蠻夷部落。然而,此刻的女真依然保持了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就像是長期威脅明朝北方邊境的蒙古部落瓦剌和韃靼一樣,女真部落也是從朝鮮王朝開國開始,就長期威脅着朝鮮北方邊境。對於明朝和朝鮮來說,蒙古和女真一直是北方大患,而對於蒙古和女真來說,明朝和朝鮮的廣大國土一直是覬覦的野心了。這樣一來,明朝與朝鮮、蒙古與女真的兩大軍事同盟很自然地就形成了。 明朝和朝鮮幾乎是在同一時期開國的。處於王朝初期的兩個國家,都保持着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明朝第三個皇帝成祖與朝鮮第四個國王世宗,就先後發動了遠征蒙古和女真的軍事戰爭。而蒙古與女真,當時根本就不是明朝和朝鮮的對手。原本趁着高麗末期混亂年代侵入朝鮮半島內地、並建立六鎮的女真部落,很快就被世宗的軍隊重新趕回到了鴨綠江的對岸。女真各部落無奈地向朝鮮王朝臣服。 從十五世紀後半葉開始,明朝和朝鮮都進入了王朝中期時代。制度和文化上非常相似的兩個國家,朝政都逐漸淪落到了朋黨大臣的手中。疲於內鬥的兩個國家,其軍事力量都漸漸變弱。儘管如此,把持明朝內政的宦官王振挾持着明朝皇帝英宗,還是盲目發動了遠征蒙古瓦剌部落的戰爭,結果非但遭致慘敗,而且還引狼入室,導致瓦剌軍隊威逼京城。東鄰的朝鮮,此時正是第七位國王世祖剛剛發動內亂篡位的時候。女真部落利用這個機會又一次侵入了朝鮮內地。到了第十位國王燕山君時期,國內政局的動盪加上南方倭寇的大肆侵入,使得朝鮮根本無力與北方的女真部落對抗。朝鮮北方的大片國土,逐漸變成了女真人的殖民地。 朝鮮國王燕山君的暴政引發了臣下的叛變。大將軍朴元宗等人廢除了燕山君,擁立了新國王中宗即位。把握了軍權的朴元宗等反正功臣們,對內對外都採取了鐵腕強硬政策,多次調動大軍北伐女真。女真首領速古乃屈服於朴元宗的軍事力量之下,被迫再次向朝鮮朝廷臣服。並主動歸還了當初侵占的朝鮮國土。但是,稍稍取得邊疆安定的朝鮮,卻又一次轉回到了無盡的內鬥之中了。 接下來的仁宗明宗時期,朝鮮的實權被文定王后把持。崇佛排儒並好於內鬥的文定王后,根本無心關心北方邊境之事,這樣又給了女真人可趁之機。到了十六世紀末第十四代國王宣祖初期,朝鮮北方的大片國土又淪落到了女真部落的手中。為了抵抗女真的入侵,宣祖國王派出了李舜臣、元均等名將北伐征討,儘管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卻難以根治女真大患。 就在這個時候,女真和朝鮮內部,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朝鮮內部的朋黨紛爭日趨成熟,終於誕生了東人黨和西人黨這樣的成熟政黨,開始了兩百年的朋黨政治。而女真各大部落之間的內鬥也日趨白熱化。為了替祖父報仇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聯合明朝中央軍的力量,逐漸吞併女真的其他部落,開始了統一女真的行動。 視女真為心腹大患的明朝和朝鮮,剛剛準備抽動大軍夾擊女真,就面臨了日本的巨大威脅。統一日本國內的關白豐臣秀吉,發動大軍侵略朝鮮,並占領了朝鮮的半壁江山。為了幫助朝鮮解圍,明朝出動大軍入朝作戰。在明鮮兩國軍隊的配合之下,終於趕走了日本侵略者。但面臨西北邊境新內亂的明朝以及戰後重興的朝鮮王朝,都無暇顧及女真部落。這樣給了努爾哈赤充分的時間兼併各部,最終統一了女真全部。統一女真各部並且建立了後金的努爾哈赤,把軍事上的主要目標瞄準了明朝。這樣,明朝的屬國朝鮮,反而得到了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努爾哈赤多次以平等的國書表示了要與朝鮮和平共處的態度。而朝鮮第十五代國王光海君,也認識到了朝金兩國軍事實力上的巨大差距,採取韜光養晦的政策,願意與後金修好,對內積極培養國力,應付以後的戰事。 朝金兩國的和睦令明朝中央政府非常的不滿。明朝多次以宗主國的身份脅迫朝鮮出兵協助討伐女真。光海君象徵性地征討了幾次後金,努爾哈赤了解朝鮮國王的真實用意,因此密約光海君,表示不會調集軍隊來攻打朝鮮。光海君以後也以國力不濟為由,推託了明朝皇帝下令征討的詔令。光海君的所作所為給了他的政敵以推翻他的藉口。光海君是依靠朝廷里大北派的勢力登上王位的,而大北派的政敵西人黨一直處心積慮要除掉光海君。這樣,明朝就連同西人黨一起,推翻了光海君,擁立了他的侄子仁祖為新國王。仁祖國王和西人黨上台後,改變了對後金的懷柔政策,接受明朝的詔令,積極備戰討伐女真。後金與朝鮮的關係,一下子就惡化了起來。 繼承努爾哈赤之位的後金新大汗皇太極,決定侵略朝鮮。1627年,皇太極派他的堂兄阿敏率領大軍南侵朝鮮,朝鮮史稱“丁卯胡亂”。以屠戮平民聞名的阿敏,早年在遼東半島,就多次屠殺漢人百姓,此番進攻朝鮮也不例外,血洗了整個朝鮮北部。仁祖國王和西人黨被迫向後金臣服,表面上宣布脫離明朝,並與皇太極締結了兄弟之盟。但是,明朝考慮到拉攏朝鮮有助於在後金的背後放下隱患,因此沒有追究朝鮮臣服於皇太極之罪,相反卻派出了軍隊支援朝鮮抵禦後金。尤其是崇禎帝即位後,對後金一直保持着強硬政策,因此朝鮮並沒有真正臣服於後金。 基於這樣的狀況,為了徹底免除後患,已經改國號為大清的皇太極,於1636年出動大軍親征朝鮮,朝鮮史稱“丙子胡亂”。由於明朝沒有及時調派援軍,朝鮮大軍兵敗如山倒。在多爾袞挾持了朝鮮王室成員後,朝鮮國王仁祖被迫在南漢山城向皇太極投降。從此,朝鮮真正脫離了明朝,變成了清朝的屬國。與朝鮮民族持續對抗了數百年的女真人,也終於爬到了朝鮮人的頭上,成了真正的宗主。滿清的兩次入侵不但給朝鮮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促使朝鮮的政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幫助仁祖登上王位的西人黨,也因着李适之亂分裂為親清的功西派和反清的清西派。由於功西派在仁祖反正和平定內亂的過程上立的功勞超過了清西派,因此功西派的勢力壓倒了清西派。而主張與滿清和談的大臣金自點、崔鳴吉等功西派要員就掌握了朝廷的權勢了。 1644年,明朝滅亡、滿清入關,自此清朝入主中原。這一事件對朝鮮國策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對明朝擊敗清朝抱有一絲幻想的清西派面對了功西派更大的打壓,其勢力被掃除。與此同時,在功西派內部分裂為了主張出兵援助清朝的洛黨和反對出兵援助清朝的原黨。洛黨的金自點在獲得了領議政的職位後,壓制了原黨,並派出軍隊幫助滿清南下攻打明朝殘餘勢力。 雖然朝鮮表現出積極親清的一面,但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朝鮮依然是插在背後的一把劍。因此,皇太極和多爾袞等人,提出朝鮮王室每年派出王子作為人質關在瀋陽和北京。朝鮮國王仁祖屈服於滿清的淫威,只能答應。但是,這些被扣作人質的王子長年被關在北京,內心中就充滿了對滿清的仇恨。在他們回國繼承王位之後,就打擊了洛黨的勢力,鼓動朝廷和百姓積極備戰。原為清西派人員的宋時烈成為了西人黨的首領,提出了北伐論。 隨着清朝軍隊逐漸控制了中國全境,朝鮮內部又發生了變化。西人黨再次分裂為親清的漢黨和反清的山黨。滿清統治者非常清楚朝鮮內部的變化,為了取得朝鮮的信任,多爾袞和順治皇帝相繼送還了被扣作人質的王子,還繼承了明朝的對外政策,把朝鮮列為第一屬國。另外,清朝還兩次邀請朝鮮軍隊與八旗軍隊結為聯軍,北上討伐俄羅斯(羅憚征伐)。朝鮮的火槍手在戰鬥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贏得了清廷和朝鮮朝廷的一致褒獎。清朝善意的舉動仍然得不到朝鮮態度的好轉。在支持清朝的漢黨退出了政治舞台後,西人黨又分裂為老論派和少論派。十七世紀後期第十九代國王肅宗即位後,南人黨依附着張禧嬪得勢。張禧嬪為了推翻仁顯王后閔氏的勢力,積極與清朝合作,剷除掉了提出北伐論的反清大臣宋時烈,滿清與朝鮮的關係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於清朝拒絕冊封張禧嬪之子為世子,因此兩國關係又有了惡化。在張禧嬪的勢力被去除以後,肅宗國王舉辦了大型的祭祀明朝三皇(太祖、神宗、思宗)的活動,再一次表達了北伐清朝的意願。 到了十八世紀中葉的朝鮮第二十一代國王英祖時期,親清的南人黨被英祖國王掃除。然而,由於明朝滅亡已經超過百年,英祖國王從國家大局考慮,向滿清妥協,並積極開展中日朝三國貿易,致力於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朝鮮民間的民族獨立主義逐漸萌芽,新的反清種子就此種下了。不過,伴隨着反清思想產生的,是朝鮮人逐漸把滿清與中國劃上了等號,反清之風演變成了反華之風。 鴉片戰爭後,不可一世的清朝開始遭受西洋列強的侵略。朝鮮同樣也是。在日本入侵朝鮮後,清朝為了“保護”朝鮮,派兵進駐。這樣就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這是後話,在此不言表。何況此刻的清朝在國際舞台上的的確確扮演起了中國的角色。朝鮮與滿清的恩怨,也由此進化為朝鮮與中國的恩怨了。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