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轉帖]到底誰是中流砥柱——為毛帥被冤斬而辯
送交者: 小談 2007年02月25日11:58:32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2007-02-16 中華網論壇   作者: 雲天0460

  早在廣寧失陷以前的1621年,正在練兵的游擊毛文龍就受王化貞、熊廷弼派遣深入敵後,聯絡遼民,以牽制和分散後金的兵力,當時他僅率家丁、軍士二百餘人,按照許多網友的說法真比李雲龍還不如,可後來毛文龍就是用這個班底在敵後策動了聲勢浩大、風起雲湧的反抗運動,被後金視作心腹大患,他所創建的東江鎮巍然屹立於敵後,成了牽制後金遠途作戰的一顆釘子,長期制約着後金南侵的步伐。

  毛帥也是“棄儒從戎”,可袁大人若將跟他的作為相比,那差異可就是相當的大了……

  天啟元年(1621年)毛文龍於當月二十日深夜親率領三千人馬攻入鎮江,生擒佟養真及其子佟松年等六十多人。鎮江大捷以後,全遼震動,寬甸、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毛文龍,一時間“數百里之內,望風歸附”(《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4,毛帥東江),“歸順之民,繩繩而來” (《東江疏揭塘報節抄》卷5),毛文龍因此功授參將,不久又晉升為平遼總兵。
  
  天啟二年(1622年)八月,毛文龍派遣部將陳忠率兵攻克了後金占領的櫻桃渦、渦站。
  
  天啟二年(1622年)九月,毛文龍的部隊攻克滿浦、昌城。

  天啟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龍部駐旅順的張盤率兵北上奇襲後金軍,“建州兵奔竄,永寧等堡俱下”。不久,後金反攻大舉南下,張盤因孤軍深入而不敵率兵回旅順。次年春,“建州又率萬騎來攻旅順堡”,並遣使對張盤招降,張盤斬來使。後金軍圍城,張盤率部在旅順南北兩山夾擊後金軍,“建州兵大敗而去”。
  
  天啟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龍親自率部與後金軍在涼馬佃大戰一場,雙方都付出了重大傷亡。後金限於主力集結在西南前線,無力進剿毛文龍,而毛文龍也由於兵少將寡,糧草不濟,而無力進攻,雙方對峙或周旋,戰事呈膠着狀態。此戰雖未取勝,但是它具有相當的戰略意義,後金政權深刻的感到有毛文龍的存在就不能不考慮後方的安全,而毫無顧及地南侵。
  
  天啟三年(1623年)毛文龍不斷派人深入後金,進行“煽惑”,致使大批遼民“叛去”,同時還帶領一些遼民揭竿而起,聚眾“叛亂”。雖然毛文龍這些行動規模不大,但對後金腹地的民情影響卻很大。1623年成為了後金地區民情緊張的重災年份,因為有了毛文龍的存在,後金地區反抗後金殘暴統治的運動便風起雲湧,經常有後金的官員被各種名義騙去殺死,甚至連滿人購買的食物都經常被下毒,以致於滿族婦女購買食品後要記錄下店家的名號。該年,復州(遼寧復縣)城就一萬一千餘男丁叛逃,投向明朝(《滿文老檔》,太祖卷56)。後金的許多貝勒大臣都認為:“毛文龍之患,當速滅耳!文龍一日不滅,則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寧。”

  天啟四年(1624年)四月派出一支特潛部隊,沿鴨綠江秘密北上,進入長白山區,在後金的大後方開始襲擾,毫無思想準備的後金軍在高嶺、沙松牌大戰中大敗,僅軍官就有16人被俘。為了配合這支部隊作戰,減輕其壓力,毛文龍又於天啟四年(1624年)七月親自組織和指揮了把骨寨、骨皮宏、分水嶺三場大戰,三戰三勝。後來,後金調集重兵前來增援,毛文龍又退守到朝鮮。
  
  天啟五年(1625年),海州(遼寧海城)所屬張屯的漢人秘密聯絡明將毛文龍派兵,襲擊本屯的滿人(《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4,8頁),同時在這一年,鎮江、鳳城、岫巖、長島、雙山、平頂山、海州、鞍山、首山、彰義等十餘處掀起了反抗後金的武裝鬥爭。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攻寧遠時毛文龍襲擊永寧,迫使後金回師瀋陽。

  天啟六年(1626年)四月,寧遠之戰後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毛文龍隨即進攻鞍山,後方吃緊使努爾哈赤被迫回師瀋陽。

  天啟七年(1627年)正月阿敏以八萬之眾侵略朝鮮,史稱“丁卯之役”。阿敏兵分兩路,一路由濟爾哈朗率軍五萬攻鐵山,自帶三萬餘騎兵攻義州,兩地被同時攻克,東江鎮當時在鐵山僅有屯田軍一萬,多是老弱和家屬,後金重兵圍攻之下很快失陷,東江鎮屯田軍傷亡慘重,毛文龍家屬三百七十餘口被屠殺。此時毛文龍的主力尚在皮島,雖然鐵山失陷但損失不大,毛文龍不顧後金的重兵壓境、精銳盡出,軍力明顯超過自己許多而毅然反攻,先集中兵力在各地搜殺後金軍,又出擊遼東半島取得了瓶山大捷,一度收復鐵山、昌城,後又在鴨綠江實施水陸並進截殺返回瀋陽的阿敏主力取得一些勝利。《明史紀事本末遺補》卷4“毛帥東江”里有記載,曰:“五戰而五勝,……皆令人舌咋心驚,色飛神動”。
  
  天啟七年(1627年)皇太極攻“寧、錦”時毛文龍襲擊昌城、遼陽,皇太極被迫撤軍。袁大人在“寧錦大戰”以後還特為毛帥請功:“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 (《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八,天啟七年八月,遼東巡撫袁崇煥奏言;《兩朝從信錄》卷三十一,天啟七年八月,遼東巡撫袁崇煥上言。)

  毛帥和袁大人在“寧錦大戰”、“丁卯之役”中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丁卯之役”中毛帥奮力反擊阿敏,並在鐵山、瓶山、昌城、鴨綠江等地取得“五戰而五勝”,而中袁大人卻在寧、錦“觀望養敵”、“消極策應”、“敷衍了事”,導致盟友朝鮮向後金妥協而驅逐毛帥。在兩個多月以後的“寧錦大戰”中毛帥不顧東江鎮已經十分艱危,毅然出擊策應袁大人,連自己都掛彩了。“寧錦大捷”中袁大人自己提出的“三城已完,戰守又在關門四百里外,金湯益固矣”化為了泡影但卻“勝”了,而毛帥“丁卯之役”中的“五戰而五勝”卻在以後被袁大人加上了:“鐵山之敗,喪軍無算,掩敗為功,十一當斬;” 、“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十二當斬!”等罪名……這也真可謂一奇觀了。

  毛文龍長期在後金後方給予襲擾和打擊,讓後金時常坐臥不安,就在努爾哈赤去世前三個月,毛文龍還曾派兵襲擊距瀋陽僅一百八九十里的鞍山驛(鞍山西南舊堡),這使努爾哈赤十分慌張,連夜趕回瀋陽,諸王忙率兵向鞍山進發。數日後,毛文龍又派兵襲擊薩爾滸城,此地距瀋陽也只有百餘里。後金的都城瀋陽周圍都遭受毛文龍的威脅,連努爾哈赤都要連夜躲避,這是什麼樣一種威懾?若後金大舉出征,那後方還不被毛文龍翻了天了?有這種敵手“懾於後”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有心思遠征嗎?

  毛文龍對後金的牽製作用和對其腹地的威脅都極大,以致於熊廷弼、孫承宗都曾給予東江鎮和毛帥高度的評價:
  
  “管鐵騎營加銜都司毛文龍,棄儒從戎,志期滅虜,設防寬靉,凡夷地山川險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無不精通,實武牟中之有心機,有識見,有膽略,有作為者,豈能多得!”
  
  ——經略遼東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 熊延弼
  
  “文龍以孤劍臨豺狼之穴,飄泊於風濤波浪之中,力能結屬國,總離人,且屯且戰,以屢挫梟酋。且其志欲從臣之請,牽其尾,搗其巢。世人巽軟觀望惴惴於自守不能者,獨以為可擒與,真足以激發天下英雄之義膽,頓令縮項斂足者慚死無地。”

  ——督理遼東軍務大學士 孫承宗

  毛帥和袁大人在“寧錦大戰”、“丁卯之役”中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丁卯之役”中毛帥奮力反擊阿敏,並在鐵山、瓶山、昌城、鴨綠江等地取得“五戰而五勝”,而袁大人卻在寧、錦“觀望養敵”、“消極策應”、“敷衍了事”,導致盟友朝鮮向後金妥協而驅逐毛帥。在兩個多月以後的“寧錦大戰”中毛帥不顧東江鎮已經十分艱危,毅然出擊策應袁大人,連自己都掛彩了。“寧錦大捷”中袁大人自己提出的“三城已完,戰守又在關門四百里外,金湯益固矣”化為了泡影但卻“勝”了,而毛帥“丁卯之役”中的“五戰而五勝”卻在以後被袁大人加上了:“鐵山之敗,喪軍無算,掩敗為功,十一當斬;” 、“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十二當斬!”等罪名……這也真可謂一奇觀了。袁大人的兩次所謂“大捷”都是毛帥襲擊後金後方取得的,且袁大人“寧遠之戰”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他得對覺華島所有罹難軍民負責,而“寧錦之戰”袁大人顯然“掩敗為功”。

  值得一提的是,毛文龍從天啟元年(1621年)到敵後開創東江鎮就沒有一點軍餉糧餉,在天啟五年(1625年)前總共才領了內帑銀子5萬兩作軍餉,而袁大人一出關就有480萬遼餉、米180萬,另發內帑120萬、鎧甲40萬具,紅夷大炮10門,其他弓箭軍械無數……這能比嗎?崇禎元年1628年袁大人出鎮山海關,直至次年六月不封鎖後金,而用軍糧接濟已經薊門外投靠了後金的蒙古部落束不的部,為後金南侵準備軍糧,同時不准登、萊片凡下海,封鎖東江鎮的給養來源,把東江鎮餓得“人皆菜色”,以這種方式“配合”後金蠶食東江鎮在遼南的堡壘,最終以“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十二當斬”殺了毛帥。皇太極在毛率被殺的七天以後立刻宣布“整旅西征”,並從袁大人接濟的薊門外的蒙古部落地盤入塞。

  袁大人斬毛帥斬得荒唐離譜,袁大人花了巨資先後兩次修築錦州,把錦州修成一條“鄭國渠”似的巨坑,並抽調薊門的兵力去寧錦削弱薊鎮,又不按照崇禎的旨意撲殺那些薊門外可能給皇太極帶路的蒙古部落,還拿糧食給投靠後金的蒙古部落開馬市,為後金南侵略準備好糧草,關鍵是擅殺毛帥而毀東江,直接導致了後金沒有東江鎮這個牽制,可以遠距離作戰,如此一來整個“關、寧、錦”變成了一條“馬其諾防線”,分別於但是在1629年、1634、1636、1638、1642年先後五次被後金繞道蒙古大規模入塞,掠地千里,橫掃京畿……後來,害得洪承疇把明朝最後的精銳八總兵十三萬人都填進了錦州這個“易攻難守”的巨坑裡……讓明朝的軍力和國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還是後話了,而有些人所謂努爾哈赤父子兩代人都沒有能突破“寧錦防線”完全是荒謬的謊言,一條馬其諾防線需要人家去突破嗎?

  袁大人於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在雙島殺了毛帥,並用自己的親信接管東江鎮,還將東江分為幾個協,使之不能形成統一的指揮。袁大人殺毛帥的時候羅列了所謂的“十二條罪狀”,前面陸續提到一些,基本都是袁大人胡謅的,剩下的放在袁大人身上才正一方,軍馬錢糧不受核,一當斬;

  (朝廷先後數次查核毛文龍的兵馬,就在崇禎元年才核查過一次,而且天啟帝和崇禎都有過旨意,對毛文龍糧餉從寬,因為東江鎮有屯田軍,是收留遼東流民的,所以東江鎮不比一般軍鎮;而袁大人出關督師的時候還請崇禎撤了巡撫,毛文龍官拜左都督,東江鎮還涉及朝鮮領土,且是毛文龍帶兩百個家丁開創出來的,沒有文官又有何妨?另外,袁大人也有臉皮談“祖制”?按照明朝的制度即便誰有尚方寶劍但要殺三品以上大員也必須上報朝廷,毛文龍官拜左都督、總兵、賜尚方寶劍,不僅在三品以上,且同樣是有尚方寶劍的節將,別說是殺,要節制都需要中央協調,而節將殺節將更是明朝幾百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徐達、常遇春都沒有過這樣的作為~!崇禎讓袁崇煥出關時分別收回了王之臣和滿桂的尚方寶劍,但卻沒有收回毛文龍的,這擺明了就是不讓袁崇煥干預東江鎮的事情,袁大人第一條還有臉皮說“祖制”,他殺毛文龍才是嚴重違制,而且離譜。)

  ...爾奏報盡欺罔,殺降人難民冒功,二當斬;
  (這條就不多說了,毛文龍的戰功大多是袁大人在覺華島上清點的,兵部核准才確認,若毛文龍“盡欺罔”而冒功,那袁大人何苦在查驗完畢以後寫上“俱是真正壯夷”?)

  ...爾奏有牧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語,大逆不道,三當斬;
  (袁大人開始搞文字獄了……)

  每歲餉銀數十萬,不以給兵,月止散米三斗又半,侵盜軍糧,四當斬;
  (袁大人這條給得十分諷刺,他在崇禎元年出關以後請求崇禎將東江的軍餉先給他,再由他來發,崇禎同意了。可袁大人一上台就足足剋扣了東江好幾個月的糧餉,餓得東江鎮“人皆菜色”,最後只按照“二萬八”給糧餉,這個數字還不及前幾次朝廷查核毛文龍兵力時一個島的數字,而且朝廷只清點馬步兩軍,東江的水師全不算在內。等袁大人殺了毛帥以後自己清點發現確實遠不止“二萬八”,於是袁大人接管東江以後軍餉不降反增,這完全是袁大人自煽耳光。袁大人領了東江的糧餉不給兵,把餓得東江“人皆菜色”,最後自己核查後又不減反增,到底是誰在“侵盜軍糧”……)

  擅開馬市於皮島,私通外番,五當斬;
  (毛帥有水師海船,也作海上貿易,因為就朝廷那點軍餉還時常被剋扣和拖欠根本不夠,毛文龍從天啟元年(1621年)到敵後開創東江鎮就沒有一點軍餉糧餉,在天啟五年(1625年)前總共才領了內帑銀子5萬兩作軍餉,而袁大人一出關就有480萬遼餉、米180萬,另發內帑120萬、鎧甲40萬具,紅夷大炮10門,其他弓箭軍械無數……這能比嗎?不作買賣毛帥怎麼開創若大個東江鎮?為了籌集糧餉,毛帥還經常自己拿錢出來接濟糧餉,這就算私通外番了?這能和袁大人“以糧資寇”比嗎?)

  部將數千人悉冒己姓,副將以下濫給札付千...,六當斬;
  (一個僅二百餘人的家丁班底,在亂世以收羅家破人亡的流民為主要兵員,在征戰多年以後有相當的毛姓士卒並不奇怪,唐伯虎點秋香進華府當家丁還叫華安呢,關二爺自養子以下有多少姓關的?岳家軍又有多少姓岳的?也都算是當斬的罪狀嗎?這袁大人的標準在向誰看齊了?難怪《遼海丹忠錄》要把袁大人比作秦儈……再說,毛姓士卒就一定是毛文龍的私兵嗎?毛文龍死後東江鎮一樣聽朝廷的調遣而沒有譁變。東江鎮雖是毛文龍親手開創的,但其軍士卻是大明的士卒,聽朝廷的調遣,但袁大人的關寧軍卻不一樣,袁大人一下獄,祖大壽就譁變了,朝廷的指令都不聽了,只看袁大人的手書,袁大人的關寧軍那才叫私兵。)

  剽掠商船,自為盜賊,七當斬;
  (毛帥對後金搞海上封鎖,某些奸商被查處了當然會誣告,而且那時候海盜、倭寇都有出沒,誰冒誰的名能說得清楚嗎?)

  強取民間子女...八當斬;
  (清官難斷家務事啊,袁大人管得可真寬,可有誰對袁大人在寧遠收的小妾調查一下沒有?算不算是“強取”那還不一定呢。)

  驅難民遠竊人參,不從則餓死...九當斬;
   (由於袁大人不策應朝鮮,致使東江鎮被朝鮮驅逐,失去了重要的後方給養,而袁大人又有意剋扣東江鎮的軍餉、糧餉,朝廷也是長期拖欠,毛帥搞“大生產”也成罪名了?袁大人把整個東江鎮都餓得“人皆菜色”,就是要求東江鎮受其節制,這不就是“不從則餓死”嗎?袁大人也真有臉皮把這條罪名羅列出來,也不看看自己的所作所為~!而這種作為跟蔣委員長是否又心有靈犀了……?)

  ...拜魏忠賢為父,塑冕旒像於島中,十當斬;
   (這個罪名羅列得好啊,剛才那頭一條里袁大人不是說東江鎮沒有監軍嗎?毛帥搞生祠還不是為了讓前來監軍的太監回去說幾句好話,多給東江鎮的流民、士卒爭取點糧食,袁大人不是也請修九千歲的生祠嗎?怎麼不秉公執法、嚴於律己、負荊請罪把自己也給辦了?)

  鐵山之敗,喪軍無算,掩敗為功,十一當斬;
  (袁大人頂着朝廷兩次催促出兵策應的申斥“觀望養敵”,眼睜睜的看着朝鮮和東江鎮被後金重兵打垮不說,還把鐵山屯田軍遭偷襲而被屠殺說成是喪軍,此時袁大人把自己曾說過的話忘得一乾二淨了,在《三朝遼事實錄》卷十七里記載着:“天啟七年四月袁崇煥謹題當道諸名公:‘毛帥每冬冰交,則避之海島,天下所知也。鐵山所留者,老弱及麗人耳!’”……袁大人對毛帥奮起反抗在鐵山、瓶山、昌城、鴨綠江取得的“五戰而五勝”說成是“掩敗為功”,試想毛帥若真的“喪師”了,又怎麼能在兩三個月以後皇太極攻“寧、錦”時策應袁大人?怎麼會有袁大人為毛帥報功的奏摺:“……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再說“寧錦大戰”中袁大人所謂:“倘城不完而敵至,勢必撤還,是棄垂成功也”成為了現實,而自己保證的“三城已完,戰守又在關門四百里外,金湯益固矣”化為了泡影但卻“勝”了?這難道就不是“掩敗為功”嗎?)

  開鎮八年,不能復寸土,觀望養敵,十二當斬!”
  (毛文龍的東江鎮是白手起家,東江鎮本身就是收復的土地,即便袁大人官拜督師後以不准片帆入海的形式斷絕東江鎮補給而“配合”後金蠶食和打擊東江鎮,但東江鎮還尚存,就不可能“不能復寸土”,而袁大人這個作為又跟那個誰心有靈犀了?另外,“觀望養敵”要算袁大人的專利,袁大人不僅是“觀望”而不策應友軍和盟友,且還“以糧資寇”可謂貨真價實的“養敵”。反觀毛帥每年好歹還不時出擊,還不至於如蔣委員長所說的什麼“游而不擊”,所謂“不能復寸土”倒是符合袁大人及其手下的驕兵悍將,袁大人拿着幾百萬兩銀子和薊、遼、東江三鎮的極權,也沒見能恢復孫承宗運用東江鎮在遼南的聲勢,輕描淡寫達到的境界——“遣將分據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繕城郭居之”,反而在他的任上明朝遼東戰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在明朝滅亡的整個過程中他沒有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反而成為了不少敗筆的添加者。)

  從1622年熊廷弼堅壁清野開始,明朝的遼東防禦經歷了王在晉、孫承宗、高第、王之臣、閻鳴泰等經略或督師,最後到袁大人放後金入薊門足足有7年時間,在從1622年到1629年這麼長一段時間就只有袁大人出了大問題。

  而袁大人督師出鎮督師山海關並總領薊、遼兩鎮的時間從1628年八月才開始的到次年的十月,僅一年多一點皇太極就薊門入塞了,前面那麼多年都沒有的事情,怎麼袁大人一掌握遼東鎮、薊鎮、東江鎮的極權就發生了?值得一提的是,袁大人權力最大他連巡撫都請撤了,他銀子費得也最多,受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也最多,大話更是多——“五年平遼”、“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必不令敵越薊西”(全部落空),可結果卻異常的糟糕,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對比了袁大人和毛帥的作為,大家自然清楚了,毛帥才是遼東的中流砥柱,沒有了毛帥,遼東戰局就急轉直下到了最後不可收拾的地步,這一切都要拜袁大人擅自“斬帥”所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自毀長城慨今古,留得毅魂壯山河--悲劇
2006: 老百姓眼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