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了《硫黃島來信》。確很動人。我尤其欣賞 Clint Eastwood 的獨特眼光,但我不同意樓下轉貼的《也講講 硫黃島來信》中的一個觀點,它從這電影扯到文化上,說美國人比中國人更能寬恕過去的敵人。
1。 《硫黃島來信》能從敵人那一方寫英雄。這在 Hollywood 里極罕見。如果這電影不是 Clint Eastwood 製作,或者 Eastwood 的硬漢形象還沒深入美國人心的的話,我懷疑這電影會被美國大眾接受。美國在 Holocaust 上的態度,就與它對日本的截然相反。關於 Holocaust,美國是年年講月月講的,而且對 Holocaust 的真偽方面的任何討論,在美國都是絕對的禁區。所以不能在文化的層次上一概而論。
2。能否寬恕過去的敵人,這歸根到底,不是文化上的問題,而是策略上的問題。在日本問題上,美國能基本上捐棄前嫌,是因為它已能在軍事和政治上完全不受日本的威脅。在 Holocaust 方面,美國總是舊事重提,而且禁止對 Holocaust 的真實性的任何懷疑,是因為支持以色列乃美國的基本國策之一,而猶太人在 Holocaust 中的災難是以色列的立國基礎之一。只要以色列的周邊環境還沒被美國和以色列牢牢控制,它們就絕不會放鬆對 Holocaust 的言論控制。同理,只要中國還覺得受日本的威脅,那麼,牢記南京大屠殺,就是個適宜的策略。
3。但是,策略歸策略,電影歸電影。我真希望中國電影界能從日本的角度拍一甲午戰爭或從英國的角度拍鴉片戰爭的電影。這與《黃金甲》之流是天壤之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