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擊匈奴完整版本 盪氣迴腸,精彩 |
送交者: shicl 2007年05月30日08:50:0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
漢擊匈奴完整版本 盪氣迴腸,精彩 中美商城 www. 跨洋短信 盛裝登場 海外任何國家,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澳洲,均可購買使用。 5月21~6月10日特價:有效用戶註冊,送10條試用。 購物滿US$20,送20條, 中美商城 www. 漢擊匈奴(一) 前言 地球上歐亞大草原綿延一萬五千公里,它東起大興安嶺,西至多瑙河,在這片廣闊的豐茂草原上生長着眾多的游牧民族,其中以生活在中國北方蒙古草原的匈奴力量最強大、地域最廣闊、統治最長久。 匈奴作為草原文明的世襲代表--是古今中外最強大的入侵者,它們兇悍異常、野蠻成性、以搶掠殺戮為民族生存手段,給歐亞農耕文明帶來了極端威脅。在亞洲,匈奴引發了歷史悠久,規模巨大,雙方損失慘重的漢匈之戰,而後,匈奴的後裔們,先後轉化為鮮卑、突厥、契丹、党項、女真、蒙古、後金,對中原漢族進行征戰與統治,最終被漢族擊敗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歐洲,勢力衰敗的匈奴竟然發動了瘋狂的軍事攻擊,給歐洲造成了空前的混亂,它們揮舞着上地之鞭,騎着醜陋的小馬,橫掃歐洲大陸,引發了民族大遷移,並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在人類的歷史的長河中,農耕文明徹底擊敗草原文明的戰爭僅僅有兩次,這就是漢擊匈奴和唐退突厥,即使這樣的勝利也是在長達五千年中國征戰史的奠基下形成的。由此可見,文明戰勝野蠻,抵抗戰勝侵略的必由之路來臨的是多麼的漫長和不易。即使只勝利了兩次,中華民族也可說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善戰的民族,它足以傲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徹底駁斥某些偽專家:漢族不戰而勝的民族同化論) 文獻節選自數十位中外權威史學者的著作,串連修飾性詞語則由本人杜撰。 網友支持回帖10個以上,我才能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中華民族是炎黃的子孫。黃帝-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他是少典之子。炎帝-古代姜姓,號烈山氏,是黃帝同父異母的兄弟。炎帝屬於仰韶文化,分布在河南、山西、陝西、湖北一帶。黃帝屬於紅山文化,分布在內蒙古那斯台紅山一帶。黃帝率領部族由西向東挺進,和各地其他部族發生衝突,於是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在河北阪泉黃帝擊敗併兼併了勢力衰落的炎帝部落,在河北涿鹿擒殺了帶領百蠻試圖北上爭霸的蚩尤,於是黃帝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被尊稱為天子。當時匈奴隸屬炎帝部落,稱為“葷粥”。炎帝戰敗後,葷粥人沒有體會到政治權利更迭的意義,不服管教,冒然與黃帝族開戰,結果葷粥人戰敗逃往北方,與中原斷絕聯繫。《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 由此可見,匈奴也是我中華民族的一員,匈奴族與華夏族的戰爭早在五千年就展開了,而且是我們本國內部的民族衝突。可惜這是兩種文明的競爭,戰爭根本無法避免,一打就是五千年,雙方的付出的代價是無法估量的。 堯舜時代以德服人,華夏族繁榮興起,匈奴不敢與華夏族正面接觸。 文獻節選自數十位中外權威史學者的著作,串連修飾性詞語則由本人杜撰。 網友支持回帖10個以上,我才能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四勝一負的戰績值得炫耀,周族人基本解決了西北邊患問題,準備東進奪取商紂天下。文王姬昌繼位後四處征戰藉以削弱紂王羽翼,但他在東進前夕仍然對戎狄部落不放心,率兵在密須(今:甘肅靈台)大敗犬戎。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後,依仗滅商的兵威,放逐戎狄部落在涇、洛之北生存,按時進貢,執行荒服政策。 文獻節選自數十位中外權威史學者的著作,串連修飾性詞語則由本人杜撰。 網友支持回帖10個以上,我才能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漢擊匈奴(四) 文獻節選自數十位中外權威史學者的著作,串連修飾性詞語則由本人杜撰。 網友支持回帖10個以上,我才能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漢擊匈奴(五) 秦朝是崇尚猛士的樂園,粗魯的華夏武士們手握環刀長戈,身背秦弓韓弩,以梟首獲級為快意,以建功立業為夢想,在善戰的蒙恬將軍的指揮下,以車兵和步兵為主力,輕而易舉的擊潰了強大的匈奴頭曼單于的騎兵軍團。收復河南與榆中地區,次年收復高闕,直抵陰山建九原郡(占領了最重要的河套地區)。“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史記。匈奴列傳》。 文獻節選自數十位中外權威史學者的著作,串連修飾性詞語則由本人杜撰。 網友支持回帖10個以上,我才能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漢擊匈奴(六) 匈奴青壯年吃最肥美的食物,老弱者吃他們的剩食,重視強健,輕視病弱。 單于代表族人每天早晨要敬拜太陽,夜晚要敬拜月亮。 喪葬不起墳,不種樹,單于死後要殉葬,妻妾近臣有時殉葬多達百人。 匈奴人頭部披散或編結為辮,乃索頭部落(有髮辮)的始祖,一直延續到滿清。 實行繼婚制,父親死了兒子娶父親的妻妾,兄弟死了其他兄弟分娶他的妻妾,單于家族也不例外,皇帝要求嫁出的漢族公主也要入鄉隨俗。 法律簡單,小罪用刀刺面,重罪一律處死;對貴族拔刀一尺即是死罪;草原民族最恨盜竊,犯盜竊罪罰沒全部家產,家屬也要淪為奴隸;犯人監禁期限最長為十天,所以整個國家沒有幾個犯人。 平時匈奴人放牧遊獵為生,發生戰爭全民皆兵。以刀、矛為近身武器,弓箭嫻熟可以射殺兩百步以內的所有目標。戰鬥順利時,全力殺戮搶掠,失利時作鳥獸散,不以失敗為羞恥。 戰局不利,匈奴人化整為零四散奔逃,讓敵人無法殲滅匈奴主力。敵人如果窮追不捨,單于就帶領主力部隊逃往大漠深處躲避兵鋒,利用草原殘酷的自然條件跟你周旋,直到拖跨敵人的部隊,等到敵人沒糧沒草沒水陷入絕境時,再利用風沙或暴風雪天氣將敵人全部殲滅。
網友支持回帖20個以上,我才能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漢擊匈奴(七) 秦末農民起義人口銳減,項羽坑殺秦國三十萬降卒以後,失去人心,秦國殘軍(對劉邦放棄抵抗)與楚軍相互進行報復性屠城、殺降的戰爭,又使人口減少許多,到楚漢相爭結束西漢建立時,人口只剩下幾百萬,社會財富付之一炬,經濟全面崩潰。 其他的開國皇帝一旦取得天下,大多馬放南山,坐享富貴。劉邦十分不幸,北方的冒頓單于創立的大匈奴國正處於實力最盛期,兵力強大而且人口並不必西漢少。匈奴不僅騷擾邊境,而且通過政治、軍事影響力對西漢的地方首領進行脅迫和收買。西漢早期的地方統治者(異姓王),都是六國遺少,多少對復國抱有幻想,加上劉邦監察嚴厲,稍有微辭就要拘捕,因此變節投敵者很多。這一時期中國政治流亡者中間流傳一句話:“不北走胡,則南走越耳”。韓王劉信、燕王盧綰、代郡陳郗,先後以匈奴為自己撐腰背叛西漢。 公元前200,劉邦建國才兩年,冒頓單于包圍代郡首府馬邑,救兵無法快速趕到,已經有政治污點的韓王信感覺堅守不住,又被單于脅迫利誘終於叛國投敵。匈奴人得寸進尺,索性長驅直入南下攻擊晉陽(太原)。劉邦率三十二萬兵力北上反擊,匈奴初戰失利,向北方撤退。漢軍企圖一舉消滅匈奴主力,不顧疲勞一直追擊匈奴到達平城(山西大同)。恰巧北方天降暴風雪,漢軍缺乏後勤準備,凍傷較多。劉邦殺的性起,不願被疲憊的步兵拖累而失掉戰果,率少量精銳輕騎兵冒進追擊。冒頓單于召集健卒四十萬將劉邦包圍在白登山。劉邦被圍七日,凍餓交加,包圍圈外面的各路漢軍也沒有衝破匈奴的防線。幸好陳平暗中重賄並挑撥閼氏,叛軍韓王信的兩個將軍王黃、趙利沒有按時與單于會師,再加上漢軍步兵陸續趕到,兵力上單于已失去優勢,所以雙方和談成功單于退走。 劉邦感到國力空虛百廢待興,形勢上根本不允許再爆發大規模戰爭了。劉敬建議“和親誓盟政策”,締結婚姻換取和平,迅速恢復國家力量。呂后當然不會讓自己的魯元公主嫁過去,劉邦只好將庶人的女兒認作公主遠嫁匈奴。從西漢建立到武帝初年一共與匈奴和親九次。 漢初的“和親誓盟政策”是以弱對強的外交手段,是無奈的權宜之計,但也是一項重大創造,與現在的和平崛起很相似。起初和親效果並不理想,戰爭時斷時續。武帝軍事大進攻以後,到昭帝、宣帝時期,匈奴力量已經處於“假、大、空”了,和親一度成為匈奴人獲得喘息的機會。元帝時期王昭君的出塞,已經是匈奴為求生存一廂情願的求婚了,國家實力的強弱易位使和親政策也轉化成為對少數民族的安撫政策了。 國力懦弱的時候送女子到敵國和親,的確是示弱表現和無奈之舉。一個弱女子的自我犧牲,可以使多少邊關將士和百姓得以生存,可以使多少田地不被荒蕪,她們在草原的王帳里每存在一天,就可以讓國家積蓄多少力量,她們的這些功業誰也無法計算出來。 從古至今(真正的)歷史學家,傑出的政治家,威武的中華君主??到嘆息,她們的功績得到了大家的全面肯定,對她們的美德歷朝大多褒獎有餘,她們的事跡被民間廣為歌頌。她們嫁到單于家族生兒育女,為了自己子女的幸福,在政治上有時難免犯錯,漢族歷朝的帝王以及史學家一般不予批評。 劉敬的“和親誓盟政策”開啟了處理邊疆民族關係的先河。從長遠看,它有效的促進了各民族的和諧與團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民族交流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這種先進的民族政策被後世開明君主紛紛仿效,其中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唐代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她們依託祖國的富強憑藉自己的智慧,將吐蕃的版圖納入了中國的勢力範圍(從此中國擁有青藏高原)。吐蕃雖與唐朝時常激戰,但在唐朝衰敗的時候,漢化的吐蕃沒有忘記唐朝的恩惠,抵擋住了黑衣大食的攻勢,將伊斯蘭文明的滲透徹底御於國門之外,所以說藏族人民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為中國的統一作出過巨大貢獻。 春秋時期,華夷界限分明,諸侯娶少數民族美女為妻妾的較少。西漢以後,由於漢朝皇家“和親”有了表率,漢胡通婚加快。野蠻與文明,力量與智慧的相互結合,在同化的過程中又產生新的異化,這使北方人種不斷得到優化,遺傳基因更強大更複雜。具體表現為:普通匈奴男女十分願意跟漢族通婚,傳達出匈奴人民追求文明的渴望。倒是匈奴貴族利益集團自己有些小家子氣,害怕後代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頑固的推行漢胡分治政策。可他們忘記了最高統治者單于以及那些掌握實權的左右賢王們,基本上已經是通婚的產物了。 網友支持回帖20個以上,我才能有信心繼續寫下去。 漢擊匈奴(八) 冒頓當年死去,兒子稽粥上台,稱為“老上單于”。此時和親的漢使已經到達匈奴,於是立漢朝公主為老上單于的閼支。老上單于經歷“掌權-和親”兩件大事以後,飄飄然妄乎所以,給文帝的信中自稱“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于”,比老爹冒頓的稱謂還要尊貴。漢文帝忍氣吞聲,回信與寫給冒頓的內容一樣,稱“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 老上單于擊敗月支以後,背信棄義開始騷擾邊境。漢文帝十四年,老上單于發兵十四萬入侵朝那、蕭關地區,北地都尉英勇殉國。匈奴搶掠人畜甚多,單于貪心不足繼續引兵南下,火燒中宮,游擊斥侯甚至前出到漢朝的夏宮-甘泉宮附近。 老上單于搶掠很多傷亡較少,認為漢朝不過如此日漸驕傲,所以年年入侵邊疆,掠擄的民眾少則數百,多則近萬,以雲中和遼東地區禍害最重。漢軍兵到,匈奴即還塞北,漢朝感到十分被動,於是遣使節出使匈奴質問單于,老上單于知道自己理虧,也遣使帶上禮物答謝親家漢朝,並願意繼續和親。 文景之治時期出了兩個優秀人才,文有賈宜,武有周亞夫。 賈宜是洛陽人,才學出眾,對事物的看法清晰透徹,並且有自己獨特的觀點。他寫的《過秦論》是曠古奇文,成為歷代統治者必讀的文章。賈宜向文帝上書《陳政事疏》史稱《治安策》,也是一篇才華橫溢的美文。文章在針對匈奴部分,批評了文帝軟弱、不抵抗的外交手段,讓國家蒙羞,讓百姓塗炭。 賈宜文章憤慨之處,其實也正是文帝內心痛苦之源。賈宜年紀輕輕白板書生一個,不在其政不知道內憂外患處世的艱難,偏偏文帝這個人遇事總能沉的住氣,喜歡默默無聞,治國從不汲汲一時,眼光放的很長遠,施政剛毅而有遠謀。賈宜的文章雖然是事實(匈奴部分),但匈奴亦不能撼動漢朝的統治,賈宜沒有在邊塞百姓中生活過,更沒有深入部隊了解匈奴戰法,所以文章多少有些書生論政危言聳聽,意氣十足不切實際。 文帝看重賈宜的愛國熱情以及政治潛能,雖然賈宜犯上該殺,但卻在一年之中將這個二十出頭的書生官升至太中大夫。後來文帝故意找了個茬,一下將賈宜發配到長沙王手下當太傅(閒差)去了。賈宜比較激進,看不出以退為進政治歷練的道理,在任上鬱鬱而終,辜負了文帝的培養。 賈宜的處世之道不如韓安國,想想韓安國被發配當梁王長史以後處境是多麼困難。一方面是景帝對弟弟梁王的不放心;一方面是梁王的飛揚跋扈揮金如土惡行不斷;一方面是念念不忘讓梁王也過把皇帝癮的慈母竇太后;一方面是對長安毫不買帳的吳王父子,各個方面都要顧及。韓安國把自己的小主子梁王伺候的無比舒適,為他剷除了多少宮廷是非,可他在吳楚七國之亂時,脅迫梁王以寡敵眾冒死抵禦叛軍,把自己絕對的忠誠獻給了景帝。馬邑之圍單于逃脫包圍圈,全殲敵軍成為泡影,王恢等人不知所措,只有韓安國知道要追擊敵人爭取斬獲,可見他融會變通的功夫不僅僅用在政治上,在軍事上也是很有建樹的。都是忠臣,都是下放改造,一個才華橫溢卻鬱鬱寡歡客死他鄉,一個貌似平庸卻化不可為為可為,蒼天可真會造化弄人啊。 周亞夫是開國元勛周勃的次子。周亞夫在河內當太守的時候,當地著名相師許負(一名老太太)說:“三年封侯,八年為相,位極人臣把持國秉,九年而餓死”。周亞夫不是嫡子已經失去繼承權,所以根本不信。三年後,哥哥周勝之犯罪被殺,周家的侯爵讓他繼承了,被封為條侯。周亞夫沒有傳承周勃的政治天分,喜歡軍旅生活,駐細柳營於霸上,因為治軍有方被文帝臨終前選為景帝的顧命大臣。周亞夫確實能打仗,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以後升任丞相。 當栗妃倒台後,美人王皇后入主東宮,景帝想給低賤的王家抬抬級,周亞夫墨守陳規拒絕讓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讓景帝在百官面前很失面子。當景帝給“彘兒”改名劉徹(透徹的意思)以後,全朝野的人都知道栗太子要被廢了,跟栗家非親非故的周亞夫卻頑固地表示反對。筷子事件以後,聲威震主的周亞夫被排擠出政治核心,在家賦閒。兒子為他造墳墓時私自選取了一些精銳兵器,有人告密,於是周亞夫以“私藏陰兵”罪下獄。 當年劉邦讓周勃入獄、出獄就像兩個人唱的雙簧,周勃連鞋都沒穿滿頭污穢就去謝恩,劉邦哈哈一笑,氣也出了,周勃也官復原職了,雙方誰也沒有損失什麼。蘇軾、范仲淹、劉庸、紀曉嵐等人都被流放或下獄,沒見誰真倒過霉。周亞夫但凡有一點家父的智慧和涵養,景帝也會放過他。可惜武將出身的他連句軟話也不肯說,在獄中絕食而死。周亞夫害了自己的家人,害了景帝的名聲,更使漢朝在進攻匈奴前就失去一位名將。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