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莫忘牛滿江現象 (ZT)
送交者: 是地 2007年11月13日08:37:2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莫忘牛滿江現象

在中國,稍微有點年紀再對時事政治關心點的人,恐怕都會知道牛滿江這個名字。
  七八十年代,牛滿江的名氣蓋過中國任何一個科學家。當時我還是個不太懂事的孩子,但一聽到牛滿江的名字,儘管搞不清楚他研究何專業,也弄不明白他在何領域有建樹,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對他的肅然起敬。我只知道他是美籍華人,跟楊振寧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樣。他的形象在熒屏上出現的頻率,絕不亞於現在的當紅明星,他的名字幾乎占滿了當時的報刊雜誌。在文化、新聞比較單一的時代,一個人的名字和形象連續出現幾次就會被人注意。牛滿江如此頻繁地出名露面,記不住反倒是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智商問題了。

  90年代後,似乎很少再聽到牛滿江的名字了,偶爾有人說起還好生奇怪,以為他有什麼不測,或者以為他畢竟是上了年紀的科學家,接受新事物跟年輕人比起來終究有些距離,出不了什麼新成績了,因而也被人漸漸淡忘了。

  然而最近從一家媒體上看到了關於他的消息,不看則罷,看罷頓時腦子一片混亂,稍微清醒後梳理出個頭緒,不由自主地問自己:“這些都是真的嗎?大千世界怎麼會有如此荒謬至極的偽科學嗎?”

  牛滿江1944年被選派到美國進修,1962年在美國一個比較普通的高校晉升為教授,那年他已經51歲了。從年齡上看他並不是個出類拔萃的人。

  牛滿江的主要科研成果用通俗的語言來表述,就是發現了攻克癌症的辦法。這無疑於一石激起千層浪。據說,他的親友們對外聲稱牛滿江因此將獲得諾貝爾獎。

  如果牛滿江的研究真能給癌症患者帶來福音,那麼,當年的諾貝爾獎會毫無疑問地授予他。但令人遺憾的是,人們沒有看到像他和他親友所說的結果。他做的實驗別人重複操作之後,得不到他所說的結果。連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證實,牛滿江的實驗是紙上談兵。

  在講究科學嚴謹性的美國,牛滿江沒有什麼路可走了。

  牛滿江的這段經歷,我們當年知不知道?我猜想不會知道的。一來當時正值“文革”初期,造反派忙着奪權、武鬥,正常的辦公秩序都沒有了,國內的事都顧不過來,誰還有心思去關心國外科學界發生的事?二來當時中美沒有任何接觸,科技界的民間活動也很少。對牛滿江這種比較專業的學科,如果沒有專門機構去關注,很難弄清怎麼回事;三來60年代中期科技並不發達,通訊與今天相比處於一種落後的狀態,傳真是稀罕之物,打個長途電話要花費很多,不可能有人跟國內通報情況。

  牛滿江是不是得益於這些種種不便,不得而知。但他在台灣省的表現卻被我們有關部門掌握得透透的,也許正是來自台灣省的情報,讓我們更對他刮目相看了。

  牛滿江1967年到台灣省。憑着他的所謂前期成果,讓當時還十分落後的台灣省科技界大開眼界。媒體蜂擁而上,哪個嚇人說哪個。什麼“震驚全世界聲名大噪,獲諾貝爾獎希望頗高”、“癌症不是絕症了,核酸可把病治好,牛滿江實驗收效,試管里溢出奇妙”等等。台灣省的主要報紙都在顯著位置刊載了關於牛滿江科研成果的長篇報道,使用的大字標題十分醒目。

  輿論的鼓譟,很快帶來政治上的青睞。蔣介石、蔣經國、嚴家淦等人先後會見了牛滿江,並在1970選聘他為台灣省“中央研究院”院士。

  應該承認,牛滿江的洞察力和應變能力非常人能比。台灣畢竟只是中國的一個省,牛滿江的目標是走向全中國,全世界。

  當時中美之間的冰層沒有融化,憑一個美籍的身份進入大陸並不方便。但是1972年尼克松訪華之後,牛滿江馬上意識到契機到了。1973年他與美國駐華聯絡處首任主任布魯斯同機到達北京,然後開始與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動物研究所教授童第周合作開展科研。現在看,我們無法去責怪我們當時的科學家和各級領導,在閉關自守了好些年後,重新去看世界,不光原來的老人遲鈍了,就是本該充滿了活力的年輕人也變得木訥。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當時只能從門縫裡看,而從這個門縫擠進來的便是牛滿江這些少數人。他們身上的表現在當時就是代表着外面的世界。這讓門裡面的人無法不相信他們。重要的一點是:你不知道外面是個什麼樣子,怎麼去辨別真偽呢?

  因此,當時牛滿江身上掛滿了榮譽:“科學巨子”、“世界著名生物學家”、“世界著名大科學家”、“即將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核糖核酸之父”等等。如果中國的十年動亂不結束,牛滿江極可能紅一輩子。

  撥亂反正後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同樣用在了牛滿江身上。他的成果,包括在中國的所謂成就,在國際學術會議上被質疑得根本不能自圓其說。科學家們甚至說他的工作是鍊金術。90年代,因為他多年不出成果,中國科學院給他的每年20萬元研究資助也被停止。從此,牛滿江的名字幾乎退出人們的視野。

  從60年代到90年代,整整30年,牛滿江並不被科學界認可的所謂成果一直被當真經反覆誦念着,到底是為什麼?答案我想有三。一是時代所需。牛滿江恰逢此時出現,令人興奮;二是牛滿江作秀有方。不能否認牛滿江在科學研究方面還是有一定功夫的。只不過他把本來應該十分嚴謹的東西變成一種玩物,取己所需,在不懂或不完全懂得科學的人面前變起了魔術,令人受騙;三是眾星拱月,良莠不分。海峽兩岸當時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就是一窩蜂地哄抬牛滿江,聽不得別人的勸阻。知道牛滿江底細的人有,但主事人聽不進去。你雲我雲的情況下,誰真正懂得什麼是科學?就像說中國畫如何值錢一樣,真正懂的有幾個?還不是聽這個說好那個說棒,自己也跟着瞎忽悠?牛滿江沾的就是這個光。

  牛滿江如今退出了歷史舞台,儘管據說他現在還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城市風光,但畢竟是落日黃昏了。然而他曾做過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表演,人們卻不能忘記。恕我改用列寧一句話:忘記過去就意味着可能再被矇騙!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從美國選舉想到周谷城
2006: 讀零加一中有感:也談美國的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