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zt: 為什麼我們遭到屠殺 by unknown
送交者: mean 2007年11月28日07:47:2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為什麼我們遭到屠殺

有人在鼓吹什麼國民黨黃金十年,就是國民黨執政的1927年到1937年之間;我們來看看這十年中國發生了什麼事!
濟南慘案是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國主義在山東濟南大肆屠殺中國軍民及外交官員的血腥事件,又稱五三慘案。這是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欠下的一筆血債。
1928年2月,親英美的南京國民黨政府分編四個集團軍,進行“北伐”,出兵攻打奉系軍閥張作霖,以圖統一北方。 支持張作霖的日本帝國主義害怕英、美勢力向北方發展,侵犯它的利益,於是, 4月19日,田中內閣以“就地保護僑民”為藉口,決定第二次出兵山東,阻撓蔣介石的軍隊北上,派遣第六師團5000人在青島登陸,經青島和膠濟鐵路沿線要地,“保護帝國臣民”。實質上是命令日軍對青島和膠濟鐵路沿線實行軍事占領。為了搶先控制濟南,日軍駐天津3個步兵中隊於4月20日侵入濟南,還公然在濟南城裡築起了街壘。
21日,南京政府對日本政府提出了嚴重抗議。25日,日軍第六師團在青島登陸,26日,第十一旅團開抵濟南商埠,呈現出一副臨戰態勢。盤踞濟南的奉系軍閥的走狗張宗昌棄城北逃,北伐軍開進濟南。這時日軍早已在市內各馬路構築工事,敷設電網,步步為營,當北伐軍部隊進入濟南時,日本軍隊就尋釁開槍,打死中國軍民多人。
5月3日,日本軍國主義按照預謀向國民黨北伐軍駐地發起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將北伐軍7000餘人繳械。日軍又以種種藉口在濟南奸淫擄掠,無所不為。中國軍民在馬路上行走時,在商店裡買東西時,甚至在澡堂里洗澡、在理髮店裡理髮時,只要被日本兵碰上,立即遭到殺害。日軍還唆使日僑義勇團,殺害平日有反日言論或者取締過日貨的中國學生、工人、店員。一時間,濟南成了日寇屠殺中國軍民的殺人場。在5月3日這一天,被日本侵略者野蠻屠殺的中國軍民在1000人以上。
尤其令人髮指的是,日本軍國主義踐踏國際法準則,殘殺了國民黨政府山東特派交涉員及16名外交人員。日軍於5月3日深夜包圍並強行搜查了山東交涉署,特派交涉員蔡公時用日語表示抗議:“我們是外交官,這裡是非戰鬥單位,不許搜查。” 日軍卻毫不理睬,將蔡捆綁起來,把他的耳朵和鼻子割去。蔡公時堅持民族氣節,怒斥日軍暴行:“日本人對我如同古代奴隸社會對待俘虜一樣”,“日軍決意殺害我們,惟此國恥,何時可雪?野獸們,中國人可殺不可辱!”日軍大怒,又將他的舌頭、眼睛挖去,並對其他人也百般摧殘。最後,除一人僥倖逃脫外,其餘的人全部被日軍殺害。其狀之慘,令人目不忍睹。
面對日軍製造的慘案,蔣介石採取了退讓方針,命令北伐軍“忍辱負重”,撤出濟南,繞道北伐。7日,日軍第6師團師團長福田彥助向蔣介石發出最後通牒,提出無理要求,並限12小時以內答覆。蔣介石派熊式輝、馬家倫連夜趕赴濟南與日軍交涉,日方又謬稱期限已過,拒絕談判。8日拂曉,福田下令重炮攻城,11日濟南陷於敵手。
日軍占領濟南城後,肆意殺人搶掠,姦淫婦女,又將街上市民趕至一處,作刺殺目標取樂。日軍為了消滅罪證,把中國軍民的屍體用麻袋包裹後,運至青島投入海中,或者澆汽油焚燒。來不及撤出的數百名傷員也全部被日軍屠殺。據濟南慘案被難家屬聯合會調查:“濟案”中國軍民死亡6123人,傷1700多人,財產損失 2957萬元。慘案發生後,日方否認日軍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反而要南京國民政府道歉、賠償、懲凶。1929年3月28日雙方簽訂《議定書》,宣稱“中日兩國所受之損害問題”俟雙方“實地調查決定”,後亦無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五·三”慘案中,中國軍民被殺害者約6000餘人。侵濟日軍向田中內閣的報告中供稱,5月3日至5日,共繳獲中國軍隊槍械8000餘支,殺死中國軍民5000餘人
如此奇恥大辱,國民黨竟然還能與其維持邦交,藉口是發展經濟,真正可謂是無恥!
短短3年後,9。18侵略爆發,東北全境淪入敵手,東北軍幾十萬人被一萬多日本人繳械,有人分析當時日本經濟:
1931年前後日本經濟簡述,兼評9.18事件後果
我先來簡單描述下1931年前日本的經濟狀況以及相關的
首先1928年日本工業產值才超過了農業,這個信息可以真實反映日本的經濟結構與綜合國力的一面.信息來自<東亞經濟發展史>;
第二自經濟大蕭條爆發蔓延全球,日本1929-1931期間出口下降了76.5%,進口下降了71.7%,主要工業開工率只有50%,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總產值下降了32.9%,煤炭下降了36.7%,生鐵下降了30.5%,鋼下降了47.2%,船舶下降了88.2%.到1931年,日本失業與半失業工人達到了400萬,而1931年日本罷工達到了破歷史記錄的2415次.同樣農業產值也下降了40%,雖然1930年日本糧食大豐收但是米價卻下降了一半.到1931年底,由於國際金融市場出於對日本金融危機的考慮大量拋售日圓,導致日本國家黃金儲備只剩下4.7億美圓,日本被迫脫離金本位.(以上資料來自<;世界危機400年>;)
第三日本的危機對策從1931年開始,日本政府開始了以<;重要產業統治法>;為首的一系列經濟統治法令,強行在各個部門中組織托拉斯和卡特爾,並有日本政府向財閥企業發出巨額定單,並對接受定單的企業提供巨額補助補貼與優惠價格,同時政府還扶植了一批以軍事工業為母體的新財閥,日產就是其中之一.儘管這樣,到1937年日本重工產業上才升到了工業產值的57.8%,而同期日本纖維工業只增長了25%,食品工業只增長了4%.
第四日本1937年前軍需膨脹政策 通過<;重要產業統治法>;為首的一系列經濟統治法令與各種經濟措施的整合,到1937年日本八大財閥與5個新財閥控制了日本公司總資本的27.2%,並且完全控制了各個經濟部門.在1931-1937年之間的六年裡,日本主要以刺激軍工生產為主的財政擴張政策使6年中日本政府總財政指出增加了50%,從1931年的14.76億日圓增加到了1936年的22.82億元.而同期日本軍費從1931年的4.54億美圓到1936年已經膨脹為10.78億.到1936年,日本GDP為146億日圓,日本為應付戰爭需求的國債已經超過了100億日圓.而6年中日本向日本軍事經濟投入達到70億之巨,其中25%用於開建造國營軍事工業工廠,75%用於向私人資本進行軍事投資.同時1936年軍費開支已經直接占日本政府開支的近50%,日本經濟至此徹底走向了戰爭化.
在評論之前,我想說的是,我是以在9.18事件之後70多年積累的知識經驗與資料來評論.我評論的是事件的後果,而事件當事人在當時的角度是不可能獲得與我同樣的信息的,所以,這裡關於當事人的話題另做討論,下面就是我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第一日本是在世界經濟危機中第一個走出經濟危機的,時間是在1932年到1933年之間.當時日本主動貶值貨幣35%,嚴重衝擊了當時已經陷入危機的世界市場,在當時日本的出口被一時稱為"黃禍"出口.而1931-1937同時期,日本在當時東北占領區,掠奪性的經濟政策與傾銷政策,不僅僅為日本經濟提供了可靠的與必要的物質保證與銷售市場,更重要的是日本在軍事冒險中看見了機遇.
第二日俄戰爭後到1931年前,日本戰爭擴張進程有一個斷層.在我看來這個主要還是因為,在日俄戰爭中不僅由於戰敗國的沙俄政府一分賠款不付一寸領土不讓,最重要的是作為戰勝者的日本取得的是皮洛士的勝利.日本接受無奈的日俄戰爭結果首先是因為,自己的國家實力已經無法承受下去了.在日俄戰爭後,日本知直到1910年經濟才開始逐漸復甦,所以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日本的對外擴張尤其是軍事對外擴張一直是持謹慎態度的.
第三在這裡我先說一個9.18事件當晚關東軍本部的一個細節,這個細節就是: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兵營大門敞開,槍械上架.從這個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日本軍方冒險主義與患得患失的心態是同時並存的.從我上面列舉的經濟數據說明,日本在1931年當時,無論是從國家財政上,對外支付能力上還是,國家生產能力與資源供應上都不足以應付類似1937後的戰爭.這個也是從1.28凇滬抗戰中看出日本戰爭能力與戰爭意志的局限性.
結論:1931年的日本一次軍事冒險,奠定了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基礎,東北不僅僅作為日本冒險的踏腳石他對日本的意義不僅僅是對軍事上的,這個還為日本進一步的軍事冒險提供了必要的成功經驗與物質基礎.可以這樣說,是在9.18事件後,日本真正下了以侵略戰爭來解決日本國內問題與危機的決心,而且如此低的代價獲得了如此豐厚的回報,怎麼不能極大的刺激日本統治階層的欲望與野心呢.
也許有人從工業化的程度來判斷中國和日本在當時不在一個層面上來看問題,但是無論持什麼觀點,都應該承認以日本在1931年的經濟實力國際支付能力不要說支持一次全面戰爭的消耗,連支持一次局部戰爭的消耗都是極其有限的,這個已經可以從1.28凇滬抗戰來證明.還有人說,為了抵抗日本,國民政府要做長足的準備才可以.很遺憾的是,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日本的戰爭準備工作遠遠超過了我們當時國民政府的戰爭準備.簡單的說,從1931到1937中日之間的實力差距是在加大而不是縮小,這期間其中東北為日本實力的成長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日本人習慣說:東北是日本的生命線.
儘管我們都知道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我這裡試圖假設下,在9.18那天,東北軍以成建制的反擊,哪怕是局部以類似1.28凇滬抗戰烈度開始反擊,那麼結局會如何呢?很顯然,我不能因此判斷,日本在東北遭遇有效的成建制的抵抗後是否依然會全面走向戰爭經濟,但是從當時日本的準備程度國內實際情況與必要支付能力上看,無論我們最終是否在抵抗中戰勝日本關東軍.日本在沒有完全控制的東北的情況,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在1937年做好全面侵略的準備的.甚至在理想的情況出現下,日本經濟不但不可能在1932-1933年走出經濟危機,很顯然,一旦戰爭陷入僵持,但是脆弱的日本經濟的危機將更加嚴重.那麼在此前提下的1937年的未來呢?很顯然,中日全面戰爭也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不是我們當年輕易丟失東北,那個爆發點無論如何都不是在1937年7月7日的那天.
日本占領東北後,光每年向徳國出口的大豆就達100多萬噸。價值2000多萬美元,合8000多萬德國馬克。
老蔣33——37年5年間一共進口了1億德國馬克的徳國軍火和物質設備。準備了3個德械師(每師2旅)和教導總隊(3個旅),兩個德制150mm重野炮團(每團24門,全機械化拖運),以及其他裝備。
光東北出口德國大豆一項,至少每年就可裝備4個36,88,89師這樣的德械師4個和兩個德制150mm重野炮團。32——36年,共5年。4X5=20。 2X5=10。到37年初,中國就有了23個德械師和1個教導總隊(3個旅),10個德制150mm重野炮團(每團24門,全機械化拖運)。
還有那無盡的煤,鐵(遼寧一省的鐵礦儲量就占中國全部的22%),森林呀!!!
東北從北洋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918”時東北人口只占中國的6%,而他出產的糧食卻占中國的15%!日本糧食不能自給,每年要進口大批糧食。美國45年初開始實行飢餓封鎖戰術,美國估計日本一年就要餓死1000——2000萬人。
國民黨的腐敗為軍國主義的坐大做出個決定性的貢獻!為極大削弱中國軍隊做出個決定性的貢獻!
9。18之後由於國民黨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在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後,又侵占熱河(承德)攻占長城,屯兵北平(今北京)侵入上海,加緊增兵華北,進行全面侵華戰爭的準備。而國民黨仍然在積極的內戰,於是西安兵諫發生了,在各方努力協調下,對國民黨當局進行了妥協,條件是國民黨必須抗日,收復失地--東北,但更恥辱的盧溝橋槍聲打響了,一個國家全面反侵略的戰爭竟然開始在這個國家的心臟地帶,而且又是一萬對二十萬,難道僅僅是武器不行嗎?
國民黨無恥的把潰敗歸結為武器不行,可是現有資料上,國民黨的美制飛機優於日本飛機,德造坦克優於日本坦克,其德械師絲毫不比日本裝備遜色。
可是在南京戰場上:竟然出現因為工事上鎖就不進工事潰逃,嫡系接到命令撤退,被非嫡系認為是逃跑而互相殘殺,……。
我還是重複那句話:不是落後就要挨打,是腐敗就要挨打。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韓非之術對商鞅法治和秦國大業的危害
2006: 水滸傳里江湖綽號的小遺憾